首页 / 正文

西山读书记原序

西山先生读书记惟甲乙丁为成书甲丁二记近年三山学官已刋行乙记上则大学衍义是也其下卷未及缮写而先生没藁藏于家学者罕见之汉来建安请于先生之嗣子仁夫右司传钞以来手自校定厘为二十二卷将欲刋之仓台适福之郡文学吴尘编蠧简久蛰屋壁乃今出而流布使夫有志于尊主庇民者读是书蚤正而素讲一日当大任据千载而施四事真儒之效庶几复见于天下是则先生佐王之学与天地相终始岂非其平日至大至公之心也哉纲目讫于五季而藁本仅至李文饶止今不敢辄补之又元藁间有附注别説者乃汉一时所见先生未及有所去取今皆削之观于初藁者其无所疑云峕开庆改元十月初吉门人番阳汤汉谨书

猜你喜欢
  卷五十九 儒行第四十一·郑玄
  地官司徒第二·佚名
  卷二十八·刘因
  理学类编卷六·张九韶
  二十国年表·胡广
  卷二十四·孔颖达
  卷八·王天与
  卷六·姚际恒
  称佛名号品第九·佚名
  慈仁品第七·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汉口佛教会创始记序·太虚
  拟致锡兰摩诃菩提会书·太虚
  起世经卷第一·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四战袍类七言古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劒战袍 【宋】苏 轼青绫衲衫暖衬甲红线勒帛光绕胁秃巾小防雕鹘盘大刀长劒龙蛇柙两军鼓噪屋瓦坠红尘白羽纷相杂将军恩重此身轻笑履锋铓如一

  • 原序·韦应物

    韦苏州集原序韦苏州唐史不载其行事林宝姓纂云周逍遥公夐之後左仆射扶阳公待价生司门郎中令仪令仪生銮銮生应物应物生监察御史河东节度掌书记庆复李肈国史补云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已还各得

  • ●卷二十四·赵翼

    ○宋史数人共事传各专功贝州王则之乱,讨平之者明镐文彦博也。而《郑骧传》则云,王则反,讨平之。竟似骧一人之功矣。又《杨燧传》谓,燧攻贝州,穴城以入,贼平,功第一。《刘阒传》又谓,阒从攻贝州,穿地道,阒先入,众始从,遂登陴引绳度

  • ●崇祯记闻录卷一·佚名

    崇祯元年,故冤死吏部验封员外郎周蓼洲,已赠太常卿,锡谥忠介,廕子胄监矣。五月十五日,三学诸友,复连具呈抚院,欲请建专祠,以示风励。李抚台和颜细商,然终以题请为难,诸友谈及机户陆元科建祠冒破,狐假横行诸罪,今虽在狱,尚未受刑责,何

  • 范泰传·沈约

    范泰字伯伦,顺陽山陰人。祖父范江是晋朝安北将军,徐州、兖州两州的刺史。父亲范宁是豫章太守。范泰始任太学博士、卫将军谢安、骠骑将军会稽王刘道子两府的参军。荆州刺史王忱是范的表弟,请他任天门太守。王忱喜欢喝酒,一

  • 唐文献传·张廷玉

    唐文献,字元征,华亭人。万历十四年(1586)的进士第一。授职为修撰,历任詹事。沈一贯借“妖书”事件倾轧尚书郭正域,行事很急切。唐文献与同僚杨道实、周如砥、陶望龄去拜会沈一贯道:“郭公如果不被赦免,人们说您实际上有意要

  • 刘体乾传·张廷玉

    刘体乾,字子元,东安人。嘉靖二十三年,考取进士。授封行人,改派兵部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去世,他的党羽李庆替他的侄子鲍恩等八人请求升迁。皇帝已经同意,因为刘体乾的谏言只录用了三人。转为左给事中。皇帝因财政费用不足,诏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 庚子春正月己丑朔。 己亥,夏煜自庆元还,言方国珍奸诈状,非兵威无以服之。上曰:“吾方致力姑苏,未暇与校。”乃遣都事杨宪、傅仲彰往谕之曰:“吾始以汝为豪杰,识时务,不待征讨,幡然归命。嘉汝之意,命以

  • 孝经指解·佚名

    唐宗皇帝 注宋 司马光 指解范祖禹 説仲尼闲居【今文无闲宗曰仲尼孔子字居谓闲居】曽子侍坐【今文无坐宗曰曽子孔子弟子侍谓侍坐】子曰参先王有至徳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女知之乎【宗曰孝者徳之至

  • 卷四十一·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十一    宋 黄伦 撰公曰君奭天寿平格保乂有殷有殷嗣天灭威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无垢曰天之所以寿中宗高宗祖甲者以有和平感格之德也何以明之有殷之君大

  • 《阴骘文广义》原序·周梦颜

      《易》言:&ldquo;积善之家,必有余庆。&rdquo;《书》言:&ldquo;作善,降之百祥。&rdquo;左氏言:&ldquo;祸福无门,惟人所召。&rdquo;故知福善祸淫,乃宇宙中必然之理。三教宗旨,无异同也〖犹言互不矛盾〗。儒者闻因果之说,出于

  • 佛说宝贤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菩萨众俱。是时有大夜叉主名曰宝贤。来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秘密心陀罗尼乐欲宣说。

  • 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经尽第四十经)·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十(从第三十八经尽第四十经)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二善知识余。第一慈氏一半。第二大圣文殊。第三大圣普贤菩萨)。 [○@△]第六尔时弥勒菩萨入

  • 白香集·沈行

    明代诗集,沈行撰,沈行,字履德,钱塘人。永宣间人,尝取唐宋元人之诗,集句为贯珠编贝集五卷。白香集二卷《明万历间(1573-1619)刊本 撰述 傅图 》集古梅花诗二卷,附录一卷《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钱塘丁氏嘉惠堂刊本 撰述 傅图 》

  • 敬乡录·吴师道

    十四卷。元吴师道撰。本书为补宋洪遵《东阳志》中所记人物之缺而作,始自梁朝,迄于南宋末。每人皆先述其事迹,后录其诗文,并间有吴氏考证、按语。体例略近元好问《中州集》,但元氏借诗以存人,吴氏则因人以存诗文,故或有仅载篇

  • 毛诗·毛公

    《诗》学名词。《诗经》之古文学派。因其书为毛公所传,故称毛诗。《汉书·儒林传》说:“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自郑玄《诗谱》出,始称有大小毛公,《诗谱》说:“鲁人大毛公为《故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

  • 御纂春秋直解·傅恒

    十五卷。傅恒等奉敕撰。乾隆二十三年(1758),傅恒、来保、刘统勋、汪由敦等奉敕撰《春秋直解》,当年而成。以鲁十二公为十二卷,其中庄、僖、襄公篇帙较繁,各折一子卷,共十五卷。此书只列经文,不列传文,大旨在发明孔子本义,铲除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佚名

    凡十六卷。印度提婆设摩(梵Devas/arman ,意译天寂、贤寂)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识身足论。略称识身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乃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说明识心与肉身相应具足,应如法修行。有七千颂,分为六品,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