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平义序

传经之失不在浅而在于深春秋为甚以其笔削出自圣人必有不可测识之防然后可以揆乱世反之正左氏以事求之丛记杂陈容饰盛而神理不居公谷胡氏诸儒以意测之探微索隐谨毛发之细而其大体所在愈求而愈逺要其故不过二端曰春秋天子之事也圣人之刑书也以为天子之事可以进退百辟以为刑书而名称日月无徃非刀锯斧钺之用而圣人之意愈隐汝言泛澜其中者有年初渉之而茫然再亲之而华文瓌辩可喜可愕而不忍释数四读之而得其指归圣人之笔削合乎人情宜乎时势未尝有矜奇异众之举而时措咸宜无不协乎正直刚柔之德向之可喜可愕者皆与圣人逺焉者也于是偏访诸家著述辑成春秋平义一十二卷其言皆出于儒先不入臆测一语使其言足録不以其人而弃之言不足録亦不以其人而存之务得其平而己夫知圣人之不逺于人而人亦不逺人以求道而学术一矣而天下平矣宁独春秋也哉丙辰仲冬二十八日渐川诸生俞汝言识

猜你喜欢
  諸侯第三十七·苏舆
  东溪日谈录卷十七·周琦
  春秋正旨·高拱
  第一章 导言·林语堂
  卷六十四·卫湜
  提要·袁燮
  郑志卷下·郑小同
  卷十一·刘瑾
  政经·真德秀
  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读宗镜录随感·太虚
  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中·佚名
  第十一卷·佚名
  嘉言录重排序·印光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下·窥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86 ·佚名

    刘克庄 次韵竹溪 剥啄谁欤没膝泥,斜封□□□□□。 □□□□□□□,犹胜□来仅糁□。 □□□□□□□,□□□□□□黎。 暮年不记蓬莱路,□□□□□□□。 刘克庄 次韵竹溪题达卿后坡 □反终

  • 卷六·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六 宋 王安石 编 沈千运四首 感怀弟妹 今日春气暖东风杏花坼筋力久不如却羡涧中石神仙杳难准中夀稀满百逐世多夭伤喜见鬓髪白杖藜竹树间宛宛旧行迹岂知林园主却是林园客兄弟可存半空为亡

  • 卷二十六 敬宗·王夫之

      〖一〗   君父之志未定,奸邪之机方张,嗣子幼冲,或掖之以践阼,不以戴己者为恩、摇己者为怨,而过用其刑赏,非德若舜、禹有天下而不与者不能。一饭之德,犹求报之,贡举之知,犹终事之,中人之情,君子不禁,可谓之私,亦可谓之厚也。

  •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八·佚名

    卷十八   康熙十四年八月戊午,命大将军贝勒洞鄂等接应汉中兵。总督哈占奏:前闻将军席卜臣等兵出汉中、屯洋县,随遣人侦探;今据报,席卜臣果离汉中,但不知归自何路?臣已启知大将军贝勒等,一面檄将军佛尼勒停止进兵。上谕:佛尼

  • 后汉书补逸原序·姚之骃

    春秋鲁史也一经宣尼之笔削而鲁史逸焉等于刍狗自后司马迁作史记凭空结撰絶无依傍而班固因之成汉书然不闻太初以前尽逸子长之书也后汉史书自当时人主命词臣撰记后其踵作者为记为书凡十余家葢人人自拟迁固矣范蔚宗书最晩

  •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壬申礼部议上大行皇帝尊谥册宝礼仪一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十日辰时恭上 尊谥一前期三日太常寺官奏致斋仍遣官致祭天地 宗庙 社稷至日行祭告礼用祝文香帛果酒脯醢如常仪一前期一日司礼监设 册案 宝案于 大行皇帝几

  • 卷之二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十二·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五月。丙午。谕军机大臣等。刘长佑奏、密陈滇省洋务情形等语。云南五金并产。据有矿山之利。自宜设法开采。至<闲>练劲军。择要扼扎。亦有备无患之计。均着刘长佑随时体察情形。奏明办理。用副委任

  • 陈奇传·魏收

    陈奇,字修奇,河北人,自称是晋凉州刺史陈骧的八代孙。祖陈刃,仕官慕容垂。陈奇少孤,家贫,而奉养母亲至为孝顺。少小聪敏,有早成美称。性气刚亮,与俗不群。喜爱玩习经典,博通典籍,经常指责马融、郑玄解经失旨,立志著书述说《五经》

  • 魏相翟强死·佚名

    【提要】 在国际关系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将自己国家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某个国家为自己利益去分化瓦解、挑拨离间其他国家,是天经地义、非常正常的事情。看看楚国是如何突出它的利益的。 【原文】 魏相翟强死。为甘茂谓

  • 讥日篇第七十·王充

    世俗既信岁时,而又信日。举事若病死灾患,大则谓之犯触岁月,小则谓之不避日禁。岁月之传既用,日禁之书亦行。世俗之人,委心信之;辩论之士,亦不能定。是以世人举事,不考于心而合于日,不参于义而致于时。时日之书,众多非一,略举较着

  • 九变第四十四·管仲

    凡民之所以守战至死而不德其上者。有数以至焉曰:大者,亲戚坟墓之所在也;田宅富厚足居也。不然,则州县乡党与宗族足怀乐也。不然,则上之教训习俗慈爱之于民也厚,无所往而得之。不然,则山林泽谷之利足生也。不然,则地形险阻,易守

  • 忿怒品法句经第二十五(二十有六章)·佚名

    忿怒品者,见瞋恚害宽弘慈柔天祐人爱。忿怒不见法,忿怒不知道。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随身。贪淫不见法,愚痴意亦然。除淫去痴者,其福第一尊。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忍辱胜恚,善胜不善。胜者能施,至诚胜欺,不欺不怒。

  • 卷二·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大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修行净戒波罗蜜多犹若虚空。云何为四。所谓知身如影像。知声如谷响。知心如幻化。知慧如虚空。是为菩萨成就四法。修行净戒波罗蜜多犹若虚空。复次若菩萨成就八

  •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卷之上·元来

    一、示初心做工夫警语做工夫,最初要发个破生死心坚硬,看破世界身心悉是假缘,无实主宰。若不发明本具的大理,则生死心不破;生死心既不破,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却如何排遣?将此一念,作个敲门瓦子,如坐在烈火焰中求出相似,乱行一步不得

  • 破山禪師語錄目錄·海明

    序文二第一卷上堂一第二卷上堂二第三卷上堂三第四卷上堂四第五卷上堂五小參一第六卷小參二第七卷機緣第八卷法語一第九卷法語二第十卷法語三第十一卷法語四第十二卷書問第十三卷拈古頌古聯芳偈第十四卷示偈(七言四句)

  • 金匮要略浅注·陈修园

    《金匮要略》注本。10卷。清陈念祖(修园)撰。刊于道光十年(1830年)。此编将《金匮》前22篇予以诠注,删去林亿整理本之最后3篇,并于第二十二篇(妇人杂病脉证)中增补“妇人阴挺论”等内容。该书释文中较多地选取徐忠可、

  • 禅法要解经·佚名

    西土圣贤撰集,二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行者初来欲受法时。师问五众戒净已。若淫欲多者。应教观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