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八

钱塘程川撰

礼十九

小戴礼记九

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盖春阳气发来人之魂魄亦动故禘有乐以迎来如楚辞大招中亦有魂来之语秋阳气退去乃鬼之屈故尝不用乐以送往

【不知何氏録祭义】

家祭须致齐当官者只得在告一日若沿徼地出令以次人代祭可也

【吴必大録祭义】

问君子有终身之防忌日之谓也不知忌日合着如何服曰唐时士大夫依旧孝服受吊五代时某人忌日受吊某人吊之遂于坐间刺杀之后来只是受人慰书而不接见须隔日预办下谢书俟有来慰者即以谢书授之不得过次日过次日谓之失礼服亦有数等考与祖曽祖高祖各有降杀妣与祖妣服亦不同大槩都是黪衫黪巾后来横渠制度又别以为男子重乎首女子重乎带考之忌日则用白巾之类疑亦是黪巾而不易帯妣之忌日则易带而不改巾服亦随亲疎有隆杀问先生忌日何服曰某只着白绢凉衫黪巾不能做许多様服得问黪巾以何为之曰纱绢皆可某以纱又问诞辰亦受子弟寿酒否曰否衣服易否曰否一例不受人物事某家旧时常祭立春冬至季秋祭祢三祭后以立春冬至二祭近禘祫之祭觉得不安遂去之季秋依旧祭祢而用某生日祭之适值某生日在季秋遂用此日【九月十五日】又问在官所还受人寿仪否曰否然也有行不得处如作州则可以不受盖可以自由若有监司所在只得按例与之受盖他生日时又用还他某在潭州如此在南康漳州不受亦不送又问黪巾之制曰如帕复相似有四只带若当幞头然

【沈僴録祭义】

忌日须用墨衣墨冠横渠却视祖先逺近为等差墨布冠墨布缯衣

【董铢録祭义附】

先生母夫人忌日着黪墨布衫其中亦然友仁问今日服色何谓曰公岂不闻君子有终身之防

【郭友仁録字德元山阳人戊午所闻先生六十九嵗池録四十二卷中】

【祭义附】

问忌日当哭否曰若是哀来时自当哭又问衣服之制曰某自有吊服绢衫绢巾忌日则服之

【辅广録祭义附】

古无忌祭近日诸先生方考及此

【叶贺孙録祭义附】

忌日祭只祭一位

【吕焘録祭义附】

过每论士大夫家忌日用浮屠诵经追荐鄙俚可怪既无此理是使其先不血食也乙卯年见先生家凡值逺讳早起出主于中堂行三献之礼一家固自蔬食其祭祀食物则以待賔客考妣讳日祭罢裹生绢防巾终日一日晚到阁下尚裹白巾未除因答问者云闻内弟程允夫之讣

【王过録祭义附】

先生为无后叔祖忌祭未祭之前不见客

【叶贺孙録祭义附】

问人在旅中遇有私忌于所舎设棹炷香可否曰这般微细处古人也不曽説若是无大碍于义理行之亦无害

【吕焘録祭义附】

问时祭用仲月清明之类或是先世忌日则如之何曰却不思量到古人所以贵于卜日也

【王过録祭义附】

问惟圣人为能飨帝曰惟圣方能与天合德又曰这也是难须是此心荡荡地方与天相契若有些黒暗便不能与天相契矣

【吕焘録祭义】

夫子答宰我鬼神説处甚好气者神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人死时魂气归于天精魄归于地所以古人祭祀燎以求诸阳灌以求诸隂曰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神之着也何谓也曰人气本腾上这下面尽则只管腾上去如火之烟这下面薪尽则烟只管腾上去曰终乆必消否曰是

【陈淳録祭义】

问圣人凡言鬼神皆只是以理之屈伸者言也至言鬼神祸福凶吉等事亦只是以理言盖人与鬼神天地同此一理而理则无有不善人能顺理则吉逆理则凶于其祸福亦然岂谓天地鬼神一一下降于人哉如书称天道福善祸淫易言鬼神盈而福谦亦只是这意思祭义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孔子曰神也者气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又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是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隂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百物之精神之着也魄既归土此则不问其曰气曰精曰昭明又似有物矣既只是理则安得有所谓气与昭明者哉及观礼运论祭祀则曰以嘉魂魄是谓合莫注谓莫无也又自上通无莫此説又似与祭义不合曰如子所论是无鬼神也鬼神固是以理言然亦不可谓无气所以先王祭祀或以燔燎或以郁鬯以其有气故以类求之尔至如祸福吉凶之事则子言是也

【周谟録字舜弼南康人己亥以后所闻先生五十嵗饶録四卷五卷中】

【祭义】

问孔子答宰我鬼神一段郑注云气谓嘘吸出入者也耳目之聪明为魄窃谓人之精神知觉与夫运用云为皆是神但气是充盛发于外者故谓之神之盛四肢九窍与夫精血之类皆是魄但耳目能视能听而精明故谓之鬼之盛曰是如此这个只是就身上説又曰灯似魂镜似魄灯有光焰物来便烧镜虽照见只在里面又火日外影金水内影火日是魂金水是魄又曰运用动作底是魂不运用动作底是魄又曰动是魂静是魄

【胡泳録祭义】

问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岂非以气魄未足为鬼神气魄之盛者乃为鬼神否曰非也大凡説鬼神皆是通生死而言此言盛者则是指生人身上而言所以后面説骨肉毙于下隂为野土但説体不説魄也问顷闻先生言耳目之精明者为魄口鼻之嘘吸者为魂以此语是而未尽耳目之所以能精明者为魄口鼻之所以能嘘吸者为魂是否曰然看来魄有个物事形象在里面恐如水晶相似所以发出来为耳目之精明且如月其黒晕是魄也其光是魂也想见人身魂魄也是如此人生时魂魄相交死则离而各散去魂为阳而散上魄为隂而降下又曰隂主藏受阳主运用凡能记忆皆魄之所藏受也至于运用发出来是魂这两个物事本不相离他能记忆底是魄然发出来底便是魂能知觉底是魄然知觉发出来底又是魂虽各自分属隂阳然隂阳中又各自有隂阳也或曰大率魄属形体魂属精神曰精又是魄神又是魂又曰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所以老人多目昬耳聩记事不得便是魄衰而少也老子云载营魄是以魂守魄盖魂热而魄冷魂动而魄静能以魂守魄则魂以所守而亦静魄以魂而有生意魂之热而生凉魄之冷而生暖惟二者不相离故其阳不燥其隂不滞而得其和矣不然则魂愈动而魄愈静魂愈热而魄愈冷二者相离则不得其和而死矣又云水一也火二也以魄载魂以二守一则水火固济而不相离所以能永年也养生家説尽千言万语説龙説虎説鈆説汞説坎説离其术止是如此而已故云载魄抱魂能勿离乎専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今之道家只是驰骛于外安识所谓载魄守一能勿离乎康节云老子得易之体孟子得易之用康节之学意思微似庄老或曰老子以其不能发用否曰老子只是要收藏不放散

【吕焘録祭义】

问阳魂为神隂魄为鬼祭义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而郑氏曰气嘘吸出入者也耳目之聪明为魄然则隂阳未可言鬼神隂阳之灵乃鬼神也如何曰魄者形之神魂者气之神魂魄是形气之精英谓之灵故张子曰二气之良能二气即隂阳也良能是其灵处问眼体也眼之光为魄耳体也何以为耳之魄曰能听者便是如鼻之知臭舌之知味皆是但不可以知字为魄才説知便是主于心也心但能知若甘苦咸淡要从舌上过如老人耳重目昬便是魄渐要散潘问魄附于体气附于魂可作如此看否曰也不是附魂魄是形气之精英铢问阳主伸隂主屈鬼神隂阳之灵不过指一气之屈伸往来者而言耳天地之间隂阳合散何物不有所以错综看得曰固是今且説大界限则周礼言天曰神地曰祗人曰鬼三者皆有神而天独曰神者以其常常流动不息故专以神言之若人亦自有神但在人身上则谓之神散则谓之鬼耳鬼是散而静了更无形故曰往而不返又问子思只举齐明盛服以下数语发明体物而不可遗之騐只是举神之著者而言何以不言鬼曰鬼是散而静更无形故不必言神是发见此是鬼之神如人祖考气散为鬼矣子孙精诚以格之则洋洋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岂非鬼之神耶

【董铢録祭义】

魂魄礼记古注甚明云魂气之所出入者是魄精明所寓者是

【不知何氏録祭义】

问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如何曰神气属阳故谓之人精魄属隂故谓之鬼然方其生也而隂阳之理己附其中矣又曰今日未要理防到鬼神处大凡理只在人心此心一定则万事毕见亦非能自见也心苟是矣试一察之则是是非非自然别得且如恻隐羞恶辞逊是非固是良心苟不存养则发不中节颠倒错乱便是私心又问既加存养则未发之际不知如何曰未发之际便是中便是敬以直内便是心之本体又问于未发之际欲加识别使四者各有着落如何曰如何识别也只存得这物事在这里便恁地涵养将去既熟则其发见自不差所以伊川説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须是协一方得问善字不知主何而言曰这只主良心

【杨道夫録祭义】

曽见人説有人死其室中皆温暖便是气之散礼记云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昭明是精光焄蒿是暖气凄怆是惨栗者如汉书李少君招魂云其气肃然

【不知何氏録祭义】

问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曰昭明是所谓光景者想像其如此焄蒿是腾升底气象凄怆是能令人感动模様墟墓之间未施哀而民哀是也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正谓此

【廖德明録祭义】

问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曰此是隂阳乍离之际髣髴如有所见有这个声气昭明焄蒿是气之升腾凄怆是感伤之意

【陈文蔚録祭义】

问昭明焄蒿凄怆之义如何曰此言鬼神之气所以感触人者昭明乃光景之属焄蒿气之感触人者凄怆如汉书所谓神君至其风飒然之意广问中庸或问取郑氏説云口鼻之嘘吸者为魂耳目之精明者为魄先生谓此盖指血气之类言之口鼻之嘘吸是以气言之耳目之精明是以血言之目之精明以血言可也耳之精明何故亦以血言曰医家以耳属肾精血盛则听聪精血耗则耳聩矣气为魂血为魄故骨肉归于地隂为野土若夫魂气则无不之也广云是以易中説游魂为变曰易中又却只説一邉精气为物精气聚则成物精气散则气为魂精为魄魂升为神魄降为鬼易只説那升者广云如徂落之义敢是兼之言曰然广云今愚民于村落杜撰立一神祠合众以祷之其神便灵曰可知众心之所辐凑处便自暖故便有一个灵底道理所以祭神多用血肉者盖要得借他之生气耳闻蜀中灌口庙一年尝杀数万头羊州府亦赖此一项税羊钱用又如古人衅钟衅龟之意皆是如此广云人心聚处便有神故古人郊则天神格庙则人鬼享亦是此理曰固是但古人之意正故其神亦正后世人心先不正了故所感无由得正因言古人祭山川只是设坛位以祭之祭时便有祭了便无故不防渎后世却先立个庙貌如此所以反致惑乱人心幸求非望无所不至广因言今日淫祠之非礼与释氏之所以能服鬼神之类曰人心苟正表里洞达无纤毫私意可以对越上帝则鬼神焉得不服故曰思虑未起鬼神莫知又曰一心定而鬼神服

【辅广録祭义】

昭明是光耀底焄蒿是滚上底凄怆是凛然底今或有人死气盛者亦如此

【林赐録祭义】

焄蒿是鬼神精气交感处注家一处説升腾凄怆即汉武郊祀记所谓其风肃然或问今人聚数百人去祭庙必有些影响是如何曰众心辐凑处这些便热又问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享如何曰古时祭祀都是正无许多邪诞古人只临时为坛以祭此心发处则彼以气感才了便散今人不合做许多神像只兀兀在这里坐又有许多夫妻子母之属如今神道必有一名谓之张太保李太保甚可笑

【孙自修録祭义】

【叶贺孙録同】

李尧卿问今祭欲用尸如何曰古者男女皆有尸自周以来不见説有女尸想是渐次废了这个也峣﨑古者君迎尸在庙门之外则全臣子之礼在庙门之内则君拜之杜佑説上古时中国但与遐方一般后出圣人改之有未尽者尸其一也盖今蛮洞中犹有此但择美丈夫为之不问族类事见杜佑所作理道要诀末篇

【黄义刚録祭统】

有体有俎祭享体半邉也俎以骨为断

【黄卓録祭统附】

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八

猜你喜欢
  《周易》六十四卦卦名·佚名
  三征(统泯随,交轮几)·方以智
  卷十九·毛奇龄
  卷四十七·乾隆
  《诗》地理图·傅斯年
  卷二十八下·朱熹
  卷十六·王与之
  外储说左下·韩非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卷十九·道世
  卷上·佚名
  新编林间后录 全文·惠洪
  题焚经台诗·佚名
  致国民政府函·太虚
  禅林宝训卷第三·净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处士圭(敬仲集)·顾嗣立

    王处士 【圭】 圭字敬仲,宛陵人。弟璋字敬叔,并以诗名。尝与四明戴表元帅初、吴郡郭麟孙祥卿倡和,尤工五言。敬仲诗如挽贡南漪云:「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戴帅初过访》云:「兴寄冥鸿外,诗成立马间。」敬叔诗如《题刘御

  • 雨·刘半农

    这全是小蕙的话,我不过替她做个速记,替她连串一下便了。(一九二〇,八,六,伦敦)妈!我今天要睡了——要靠着我的妈早些睡了。听!后面草地上,更没有半点声音;是我的小朋友们,都靠着他们的妈早些去睡了。听!后面草地上,更没有半点声音;只

  • 列传第七十四 循吏·李延寿

    张膺 路邕 阎庆胤 明亮 杜纂 窦瑗 苏淑 张华原 孟业 苏琼 路去病 梁彦光 樊叔略 公孙景茂 辛公义 柳俭 郭绚 敬肃 刘旷 王伽魏德深先王疆理天下,司牧黎元,刑法以禁其奸,礼教以防其欲,虽为政以德,理实殊涂,百虑一致,在斯而已

  • 问玉第三十六·王肃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何也?为玉之寡而?多欤?”?石似玉?眉巾反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缜密致塞貌栗坚也缜之忍反致直利反廉而不刿,义也;割而有廉隅而不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九·汪楫

      崇禎五年五月   ○崇禎五年五月   五年壬申五月戊戌朔戶科給事中吳南灝以近日議事任事諸臣多致嚴譴上言諸臣獲罪之由咎雖在疏拙冐昧而心皆為國情實可原懇賜格外優容且今熱審屇期纍囚並蒙軫憫而一二罪臣顧未

  • ●卷一百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十四。   起建炎元年十一月丁亥,尽二年正月十一日丙申。   十一月丁亥朔曲赦应天府宿亳楚泗扬州。   诏曰:朕法羲易之省方体周王之时迈粤自纂图之岁率勤巡狩之行比繇睢阳来抚淮甸历宿亳之境域过楚泗

  • 名山藏卷之五十·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漕运记◆漕运记漕粮漕仓漕军漕船○漕粮漕者曹也合曹水而名漕运须曹水乃有济焉自宋礼凿会通陈瑄浚清浦江淮河汴沁泗沂汶卫白诸流如一脉注以湖塘沟泉而水蔑不漕聚矣国初漕运事兼属河臣

  • 卷之六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八·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巻二十八八月甲申朔命召肃州总兵官潘育龙赴京上谕议政大臣曰者追召肃州总兵官潘育龙偕孙思克来京员外二郎保奏报青海诸台吉

  • 礼八·徐松

    〔诞圣节〕《太公金匮》:夏桀之时,有芩山之水,桀常以十月发民凿山穿陵,通于河。民谏曰:「凿山穿陵,是泄天之气,发地之藏。天子失道,后必有败。」桀杀之。期年,岑山崩为大泽,汤率诸侯伐之。 《含神雾》:唐地处孟冬之位,得常山、泰

  • 宋文帝·苏辙

    晋献公杀其世子申生,而立奚齐,国人不顺。其大夫里克杀奚齐、卓子而纳惠公,《春秋》皆以弑君书之矣。惠公既立,而杀里克,以弑君之罪罪之。《春秋》书曰:“晋弑其大夫里克。”称人以杀,杀有罪也;称国以杀,杀无罪也。里克弑君,而以

  • 说卦卷九·孔颖达

    说卦第九。[疏]正义曰:《说卦》者,陈说八卦之德业变化及法象所为也。孔子以伏牺画八卦,后重为六十四卦,八卦为六十四卦之本。前《系辞》中略明八卦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又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

  • 骨相篇第十一·王充

    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人命禀于天,则有表候见于体。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表候者,骨法之谓也。传言黄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皋

  • 近思録集注原序·茅星来

    子朱子纂辑周程张四先生之书以为近思録盖古圣贤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要实具于此而与大学一书相发明者也故其书篇目要不外三纲领八条目之间而子朱子亦往往以小学并称意可见矣先君子黙存先生尝手録是书俾不肖星来受而卒业

  • 杂篇&middot;让王第二十八·庄子

    [题解]《让王》以事名篇。“让王”是辞让王位的意思。全篇宗旨在于阐明庄子的轻物养生和无为而治的思想。有人认为此篇与庄子思想不合,非庄子作品,实误。此篇当是《养生主》的继续,分四个层次。在“尧以

  • 药师经疏之二·温室经疏

    性三主□□□□□□五问答分别。第一释名。言净土者。净谓□□□□地谓诸净人所居□故名为净土。或出即净故名净土。然此净□有其二种。一者色净所居宫殿众妙七宝所严饰故。二功德净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心妙观以为所

  • 大唐传载·佚名

    唐代笔记小说集。原称《传载》。 1卷。无名作者撰。《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著录《传载》1卷,无撰人姓名。《宋史·艺文志》始入小说家类。后世通行本又加“大唐”2字。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顺治四年(1647)孙明志抄本(藏

  • 诸上善人咏·道衍

    全一卷。明代道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就求愿往生极乐净土之一二五人,自文殊菩萨至陶氏十六娘,依次各作七言四句之咏赞一首,并略记其生平。其中五人合述,总为一二二首,计比丘六十四人、比丘尼三人、优婆塞三十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