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诗》地理图

《诗》之影响

《诗三百》在儒家的文献中,虽然有这么大的势力,而在后来文学的影响上。并不见得很多。仿佛《诗经》之体,同《诗经》之文,俱断于春秋之世。后来虽有四言诗,却已不是《诗三百》之四言诗了。

所以这样者,一、春秋战国间流行的音乐改变了,和旧音乐在一起的诗体遂不通行。魏文侯闻今乐则乐,闻古乐则倦,当时今乐古乐之分已甚断然了。二、汉代音乐乃继楚声者,稍加上些北方之音,故不绍雅颂郑卫的系统。三、雅乃随宗周之文物而亡的,更不消说。

春秋战国间,中国一切物事都大变,文辞音乐也不免随着。还有一个理由:《诗三百》到底是初年的诗体,并未发达到曹子建的五言诗,或李杜的七言诗之地步。突然遇到春秋战国间之大变,遂不能保持着统绪下去。

况且一切诗体都不是能以绍述成生命的,所以历代诗之变比文之变快得多。文究竟多含理智上的东西,以后承前,还可积累上去。若诗,则人之感情虽说古今无异,不外是些悲欢离合,爱好愤俱,而人之感觉却无处不映照时代,时代变则感觉随着变。例如唐人最好的诗,现在读来,或者不觉得亲切,因为时代不同,我们不能感觉唐人所感觉之故。自然单个诗中每有不朽者,若但以一种体制一种倾向而论,总是有生有死,有壮有老者。

于是乎《诗三百》在后来之影响,不在诗中,而在假古董中。自汉武重倾术,而三王对策作《尚书》语,扬子云箴作《诗经》语。以后如韦孟的诗(此非西汉诗),历代享祀的诗,每学《诗经》。然而“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者,何尝是有生命的文学?不过是些学究的雕虫之技而已。汉魏六朝四言之体犹盛,然除少数的经学诗外,未尝和《诗三百》有系统的关联。

猜你喜欢
  卷二·杨士勋
  是应篇第五十二·王充
  卷十四 杂事十二·孙星衍
  大射仪第七·佚名
  卷七·陆陇其
  经济文衡后集卷三·佚名
  第五章 23·辜鸿铭
  颜氏學記卷十·戴望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欧阳竟无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一[宋铭]·惟白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佚名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五农类四言古劝农          【晋】陶 濳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征农夫野宿其二气节易过和泽难乆冀缺携俪沮溺结耦相彼贤逹犹勤

  • ●卷二十二·徐梦莘

      政宣上帙二十二。   起宣和七年三月,尽十一月二十六日癸巳。   三月童贯入燕犒军。   茅斋自叙曰:童贯交授银绢毕离太原由真定府河间莫雄州入燕扩自保州入莫州迎贯於任邱县语兀室已擒天祚事谓贯宜急备边以防

  • 卷之七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高杰论保江南  高杰疏言:‘目今大势,守江北以保江南,人人言之。然从曹、单渡,则黄河无险;自颍、归入,则凤、泗可虞:犹或曰有长江天堑在耳。若何而据上游?若何而防海道?岂止瓜、仪、浦、采为江南门户已乎!伏乞和盘打

  • 第九十一回 约蒙古夹击残金 克蔡州献俘太庙·蔡东藩

      却说蒙古太祖少子拖雷,分兵略蜀,拔取城寨四百四十所,因尚未遽绝宋好,但借偏师示威,即行召还。会兵陷饶凤关,渡汉江东行,将趋汴京。金主守绪急令诸将分屯襄、邓,行省完颜合达合达一作哈达。及移剌蒲阿,一作伊喇丰阿拉。率

  • ●绎史摭遗卷十二·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舟山尽节、江上殉事诸臣列传张名振(阮骏附董元、顾玢、陈所学、章有期、马泰、单云、杜芳、夏霖、李向荣、梁隆吉等)董志宁(于士骏、士骧、仆文周附)华夏、陆宇■〈火鼎〉(弟宇燝)、张梦锡、王家勤、毛聚

  • 通志卷一百二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十五上前汉萧望之【子育 咸 由】冯奉世【子野王 逡立 参】匡衡 张禹孔光 马宫 王商 史丹 傅喜 薛宣朱博 翟方进【子义】谷永 杜邺 何武 王嘉师丹 扬雄萧

  • 绎史卷一百十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齐宣王好士【稷下诸子竝附】战国策邹忌事宣王仕人众宣王不説晏首贵而仕人寡王説之邹忌谓宣王曰忌闻以为有一子之孝不如有五子之孝今首之所进仕者以防何人宣王因以晏首壅塞之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

  • 史记集解卷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吕后本纪第九吕太后者【徐广曰吕后父吕公汉元年为临泗侯四年卒髙后元年追谥曰吕宣王】髙祖微时妃也【汉书音义曰讳雉】生孝惠帝【汉书音义曰讳盈】女鲁元太后及髙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如淳曰姬音怡

  • 崔鸣吾纪事·崔嘉祥

    盐官僻在东南海上,四封夷旷,万井鳞次,无深山大泽之险,蒐藏猛鸷,肆爪牙角毒之害。故民亦不知有机护坎阱之术。乃嘉靖戊申,有虎从海上来,匿刘侍御墓草间数日,樵者见而骇走,闻于城中。城中人相率往观者,无虑数百。相距步武,环立熟视

  • 吕僧珍传·李延寿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县人,世代居住便陵,家里很贫寒。小时候从师学习,有相面人看遍了众学生,指着僧珍说:“这孩子声音不同寻常,是封侯之相。”在萧顺之那里作门下书佐。身长七尺七寸,容貌魁伟,同僚都很敬重他。萧顺之作豫州刺史

  • 瞿景淳传·张廷玉

    瞿景淳,字师道,常熟人。八岁就能做文章。长期困于诸生之中,靠在乡里教授为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考取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二名,授职为编修。郑王厚烷因为议论事务被废黜,迁居凤阳。瞿景淳奉敕令加封郑王的儿子载培为世子,负责

  • 小取第四十五·墨子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或也者,不尽也。假者,今不然也。效者,为之法

  • 贵言第三十一·佚名

    越剑性锐,必托槌砧以成纯钩;楚柘质劲,必资榜檠以成弴弓;人性虽敏,必藉善言以成德行。故槌砧者,夷不平也;榜檠者,矫不正也;善言者,正不善也。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发拙于自理,必假栉以修束;心暗于自照,则假言以策行。面之所以形

  •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五·成寻

    【延久四年(宋煕宁五年)十一月一日~十二月三十日】参天台五台山记第五同四年十一月一日 丙午 天晴。巳时,使臣并三司官人来,参五台山沿路盘缠文字,三司官人与老僧,文云:三司,日本国僧成寻等,差殿直刘铎,引伴成寻等,赴五台烧香讫,却

  •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十·明盂

    住雲門顯聖寺門人淨範編山陰嗣法弟子祁淨超較訂佛祖像贊世尊拈華默契,披心髓也。印空印水授受,以取信也。星分碁布,風雲際也。鋀石輾成白玉釧,黃金打就象牙環,所以聲化也。雪堆師子火鍊成泥塑金剛水底眠。三老漢是不負於君

  • 医源·佚名

    《医源》一卷,本书多发明经旨之言,较之《石氏医原》尤见精湛。间于疟痢两证,列论为尤详尽。如疟论大纲,疟脉辨,治疟大法,瘅疟论,论《内经》《金匮》温疟治法,疟母论,疟母问答,痢疾大纲,治痢大法,痢疾不可利小便辨,痢疾不可发汗辨等

  • 野百合花·王实味

    王实味著。1942年6月重庆初版。编者邹正之作《介绍〈野百合花〉》,收《野百合花》杂文1篇。

  • 注华严法界观门·宗密

    佛典注疏。唐宗密注。一卷。是唐杜顺的《华严法界观门》的注释书。释文多受澄观思想的影响。书前裴休序称,宗密“直以精义注于《观文》之下,使人寻注而见门,得门而入观,由观以通经,因经以证性”。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