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二

钱塘程川撰

易三十二

系辞上传五

问理与数曰有是理便有是气有是气便有是数盖数乃是分界限处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是自然如此走不得如水数六雪花便六出不是安排做底又曰古者用为卜背上纹中间有五个两边有八个后有二十四个亦是自然如此

【林夔孙录第九章】

问理与数其本也只是一曰气便是数有是理便有是气有是气便有是数物物皆然如水数六雪片也六出这又不是去做将出来他是自恁地如那圣人所以独取他来用时也是这个物事分外灵尝有朋友将殻来看背上中心有五条纹出去成八外面又成二十四皆是自然恁地这又未为巧最是七八九六与一二三四极巧一是太阳余得个九在后面二是少隂后面便是八三是少阳后面便是七四是太隂后面便是六无如此恰好这皆是造化自然如此都遏他不住

【黄义刚録第九章】

【録中最是七八九六与一二三四极巧云云杨至录云因一二三四便见六七八九在里面老阳占了第一位便含个九少隂占第二位便含个八少阳占第三位便含个七老隂占第四位便含个六数不过十惟此一义先儒未尝发先儒但只説得他中间进退而已防渊録同】

问前日承教云老阳少隂少阳老隂即除了本身一二三四便是九八七六之数今观启防阳退隂进之説似亦如此曰他进退亦是自然如此不是人去攒教他进退以十言之即如前説大故分晓若以十五言之九便对六七便对八晓得时也好则剧又问河图此数控定了先生曰天地只是不防説倩他圣人出来説若天地自防説话想更説得好在如河图洛书便是天地画出底

【林夔孙录第九章】

一二三四九八七六最妙一藏九二藏八三藏七四藏六德明云一得九二得八三得七四得六皆为十也观河图可见丙丁合辛壬合之类皆自此推

【廖德明录第九章】

或问河图自五之外如何一便成六七八九十曰皆从五过则一对五而成六二对五而成七三对五而成八四对五而成九到末稍五又撞着个五便成十【舒高录第九章】

天地生数到五便住那一二三四遇着五便成六七八九五却只自对五成十

【防渊录第九章】

所谓得五成六者一才勾牵着五便是个六下面都恁地

【防渊录第九章】

一与六共宗盖是那一在五下便有那六底数二与七同位是那二在五边便有七底数

【防渊录第九章】

二始者一为阳始二为隂始二中者五六二终者九十五便是十干所始六便是十二律所生圆者星也圆者河图之数言无那四角底其形便圆

【防渊录第九章】

系辞言蓍法大抵只是解其大略想别有文字今不可见但如天数五地数五此是旧文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是孔子解文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是旧文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此是孔子解文分而为二是本文以象两是解挂一揲之以四归奇于扐皆是本文以象三以象四时以象闰之类皆解文也干之防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孔子则断之以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孔子则断之以当万物之数于此可见

【周谟录第九章】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是两个意一与二三与四五与六七与八九与十是奇耦以类相得一与六合二与七合三与八合四与九合五与十合是各有合在十干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便是相得甲与已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是各有合

【林学履录第九章】

天下道理只是一个包两个易便只説到八个处住洪范説到十数住五行五个便有十个甲乙便是两个木丙丁便是两个火戊己便是两个土金水亦然所谓兼三才而两之便都是如此大学中明德便包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五个新民便包得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自暗室屋漏处做得去到得无所不周无所不徧都是这道理自一心之微以至于四方之逺天下之大也都只是这个

【黄义刚录第九章】

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先生举程子云变化言功鬼神言用张子曰成行鬼神之气而已数只是气变化鬼神亦只是气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变化鬼神皆不越于其间

【黄防录第九章】

成数虽阳固亦本之隂也如子者父之隂臣者君之隂【防渊录第九章本义】

【录中本字一录作生字】

石子余问易数曰都不要説圣人之画数何以如此譬之草木皆是自然恁地生不待安排数亦是天地间自然底物事才説道圣人要如何便不是了

【潘植录第九章】

蓍卦当初圣人用之亦须有个现成图算后失其传所仅存者只有这防句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挂一揲之以四归奇于扐只有这防句如以象两以象三以象四时以象闰已是添入许多字説他了又曰元亨利贞仁义礼智金木水火春夏秋冬将这四个只管涵泳玩味尽好

【叶贺孙录第九章】

大衍之数五十以天地之数五十有五除出金木水火土五数并天一便用四十九此一説也数家之説虽多不同某自谓此説却分晓三天两地则是已虚了天一之数便只用天三对地二又五是生数之极十是成数之极以五乘十亦是五十以十乘五亦是五十此一説也又数始于一成于五小衍之而成十大衍之而成五十此又是一説

【黄防录第九章】

大衍之数五十蓍之数五十蓍之筹乃其策也策中乘除之数则直谓之数耳

【防渊录第九章】

河图五十五是天地自然之数大衍五十是圣人去这河图里面取那天五地十衍出这个数不知他是如何大防河图是自然底大衍是用以揲蓍求卦者【防渊录第九章】

中数五衍之而各极其数以至于十者一个衍成十个五个便是五十圣人説这数不是只説得一路他説出这个物事自然有许多様通透去如五奇五耦成五十五又一説六七八九十因五得数是也

【防渊录第九章】

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七八九六因五得数积五奇五耦而为五十有五

【防渊录第九章】

揲蓍法不得见古人全文如今底一半是解一半是説如分而为二是説以象两便是解想得古人无这许多解须别有个全文説

【防渊录第九章】

挂一嵗右揲二嵗扐三嵗一闰也左揲四嵗扐五嵗再闰也

【万人杰录第九章】

以四约之者揲之以四之义也

【防渊录第九章】

揲蓍虽是一小事自孔子来千五百年人都理防不得唐时人説得虽有病痛大体理防得是近来説得太乖自郭子和始奇者揲之余为奇扐者归其余扐于二指之中今子和反以挂一为奇而以揲之余为扐又不用老少只用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二十四为策数以为圣人从来只説隂阳不曾説老少不知他既无老少则七八九六皆无用又何以为卦又曰为卜策为筮策是余数谓之策他只胡乱説策字或问他既如此説则再扐而后挂之説何如曰他以第一揲扐为扐第二第三揲不挂为扐第四揲又挂然如此则无五年再闰如某已前排真个是五年再闰圣人下字皆有义挂者挂也扐者勒于二指之中也【叶贺孙录第九章】

【录中策是余数刘砺录云防是条数录中他只胡乱説策字砺录云只鹘突説了录中则无五年再闰砺录云则是六年再闰也】

大凢人不曾着实理防则説道理皆是悬空如读易不曾理防揲法则説易亦是悬空如周礼所载搜田事云如其阵之法便是古人自识了阵法所以更不载今人不曾理防阵法则谈兵亦皆是脱空

【杨道夫录第九章】

问今之揲蓍但见周公作爻辞以后之揲法不知当初只有文王彖辞又如何揲曰他又须别有法只是今不可攷耳且如周礼所载则当时煞有文字如今所见占法亦只是大防如此其间亦自有无所据底只是约度如此大抵古人法度今皆无复存者只是这些道理人尚胡乱説得去尝爱陆机文赋有曰意翻空而易奇文质实而难工道理人却説得去法度却杜撰不得且如乐今皆不可复考今人只防説得凢音之生由人心也人心之不动物使之然也到得制度便都説不去问通书注云而其制作之妙真有以得乎声气之元不知而今尚可寻究否曰今所争祗是黄钟一宫耳这里高则都高这里低则都低盖难得其中耳问胡安定乐如何曰他亦是一家

【黄榦录第九章】

数三百六十六三百六十天地之正数也此更不可易自余进退不过六故阳进不过六分人之善亦只进得许多恶亦只退得许多大体毕竟不可易

【程端蒙录第九章】

五四为奇各是一个四也九八为耦各是両个四也【防渊录第九章】

隂少于阳气理数皆如此用全用半所以不同

【防渊录第九章】

大凢易数皆六十三十六对二十四三十二对二十八皆六十也以十甲十二辰亦凑到六十也钟律以五声十二律亦积为六十也以此知天地之数皆至六十为节

【余大雅录第九章】

老隂老阳所以变者无他到极处了无去处便只得变九上更去不得了只得变囘来做八六下来便是五生数了也去不得所以却去做七

【防渊录第九章】

二篇之策当万物之数不是万物尽于此数只是取象自一而万以万数来当万物之数耳

【黄防录第九章】

策数云者凢手中之数皆是如散策于君前有诛策弊则理之不可以既揲余数不为策数也

【黄防录第九章】

四营而成易易字只是个变字四度经营方成一变若説易之一变却不可这处未下得卦字亦未下得爻字只下得易字

【防渊录第九章】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此是説蓍卦之用道理因此显著德行是人事却由取决于蓍既知吉防便可以酬酢事变神又岂能自説吉防与人因有易后方着见便是易来佑助神也

【黄防录第九章】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是占得一卦则就上面推看如干则推其为圜为君为父之类是也

【林学履录第九章】

易惟其显道神德行故能与人酬酢而佑助夫神化之功也

【林学履录第九章】

问显道神德行曰道较微妙无形影因卦词説出来道这是吉这是防这可为这不可为德行是人做底事因数推出来方知得这不是人硬恁地做都是神之所为也又曰须知得是天理合如此

【林学防录第九章】

神德行是説人事那粗做底只是人爲若决之于鬼神德行便神

【防渊录第九章】

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二

猜你喜欢
  景公养勇士三人无君臣之义晏子谏第二十四·晏婴
  论语拾遗全文·苏辙
  思辨録辑要卷三十二·陆世仪
  仁的五条行为准则·孔子
  序·吕祖谦
  卷二十二·乾隆
  外篇&middot;至乐第十八·庄子
  卷三十三·高闶
  《国风》分叙·傅斯年
  卷六·陈大章
  仪礼逸经卷二·吴澄
  卷十七·夏良胜
  答 显 教 问·太虚
  佛法僧义广论·太虚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369_1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李翱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卷369_2 【赠

  • 第三十二出 觊美·李渔

    〖南吕过曲&middot;秋夜月〗(丑冠带,众扮各役,喝道摇摆上)纨袴儿,福分浑如是。初读诗书不识字,举其人而进其士。天公也有私,神灵也有私。下官姓魏名楷,家君现任冢宰。姻亲七贵五侯,家私石崇、王恺。性中不屑聪明,心上带些云叆。

  • 第七十四回 娶新人翁姑心乐·陈端生

    第七十四回娶新人翁姑心乐诗曰:宜尔室家乐尔妻,孟光举案庆眉齐。今朝父母共安乐,惟愿螽斯蛰蛰兮。一到初六七这两天,皇甫府中十分忙乱。太皇妃要料理两处行盘,一般无二。老千岁要着人外面挂灯结彩,小王爷又要铺设麟凤宫。

  • 提要·魏野

    【臣】等谨案东观集十卷宋魏野撰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先世蜀人徙于陜州真宗闻其名召之不出天禧三年卒赠秘书省著作郎野与林逋同时身后之名不及逋装防湖山供后人题咏而当时则声价出逋上渑水燕谈载真宗西祀汾阴至遣人图画

  • 卷十五·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後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五     宋 陈起 撰王志道 志道字希圣义兴人有阆风吟藁 题大禹庙 古木夹幽径森严夏禹祠隂云护陵寝遗庙鎻蛟螭窆石今犹在梅梁事亦奇道人情意厚邀我读残碑 和

  • 提要·赵执信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七因园集        别集类六【国朝】提要【臣】等谨案因园集十三卷国朝赵执信撰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晩号饴山老人益都人雍正中益都置博山县今为博山人康熙己未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赞善其诗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一·佚名

    隆庆元年八月癸未朔 上幸大学行释奠礼于 先师命大学士徐阶李春芳陈以勤张居正衍圣公孔尚贤吏部尚书杨慱兵部尚书郭乾吏部侍郎赵贞吉分奠四配十哲两庑礼部侍郎潘晟致奠启圣祠毕 上宣谕师生曰圣人之道如日中天讲究服膺

  • ●崇祯实录卷之三·佚名

    怀宗端皇帝(三)崇祯三年春正月辛巳朔,京师大风霾,昼晦。命恤故都督满桂、孙祖寿、赵率教、彭守印、李标及故副总兵申甫。清兵东趋永平。甲申,召户、兵、工诸给事中于会极门,令注销案牍;各委给事中一人查理六曹,勒期奏报。谕兵

  • 卷之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二百五十六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谢准允将织造补库分三年带完摺·佚名

    雍正二年正月初七日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跪奏:为恭谢天恩事。 切奴才前以织造补库一事,具文咨部,求分三年带完。今接部文,知已题请,伏蒙万岁浩荡洪恩,准允依议,钦遵到案。窃念奴才自负重罪,碎首无辞,今蒙天恩如此保全,实出望外。

  • 周武王封比干墓铜盘铭·林献堂

    唐开元四年,偃师县武之奇耘耕卜筑,获一铜盘。形方四尺六寸,有镂文深二分,其文十六字。初获龛若豆釜,命工淬之,有古文字,不成言句:重凿所得处,乃见斯铭。共后冈前道与泉并存,惟林木无矣。考覆图籍,乃比干墓铭。铭

  • 卷十四·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十四     宋 沈棐 撰朝古者邦国惟诸侯入觐天子岁有常礼至於列国必嗣君继立然後得以相朝所以修先君之好严谨始之礼也春秋之时王纲不施朝觐之礼浸以废弛孱君弱国无所宗向区区欲保守疆土幸

  • 卷一·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一     吴江朱鹤龄撰 国风【说见集传】 周南 苏传文王之风谓之周南召南何也文王之治国也所以为其国者属之周公所交于诸侯者属之召公诗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言其治外也召南有

  • 卷三·佚名

    △离诤王授记品第六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应供正遍知而作是念。彼劝多亿众生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不退转地。我今应授其记示现佛刹。尔时世尊入于三昧。名为不忘菩提心。即现微笑。笑已妙光普照无量无边佛土。示离诤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九·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九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贤圣常说最善语爱非不爱语第二谛非不谛语第三法非非法语第四 今此颂中。言善语者。所谓善说善言善论。当知善说有三种相。所谓悦意无染唯善。由第一语

  • 卷第三十八(优婆夷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三十八(优婆夷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优波斯那割肉救病比丘一&middot;阿凡和利至心请佛库中自然皆备二&middot;苏曼女产十卵卵成十男并其往缘三&middot;孤母丧子遇佛慈诱厌爱得道四&middot;妇

  • 太上三元飞星冠禁金书玉箓图·佚名

    太上三元飞星冠禁金书玉箓图。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托为太上老君授与张道陵金书玉箓。阐述道教存思守神之法。以“心为万化之主”,心能存神,神即依于人身;不知存神,神乃离去,而魔鬼来

  • 棠村词·梁清标

    词集。清梁清标(1620—1691)撰。一卷。清标字玉立,一字苍岩,号棠村,直隶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崇祯进士、官庶吉士。入清,授编修,累迁至兵、刑、户各部尚书,晋保和殿大学士卒。著有《蕉林诗文集》。其词集单行,初刻于钱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