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五

钱塘程川撰

易五

统论程传

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正谓伊川这般説话难説盖他把这书硬定做人事之书他説圣人做这书只为世间人事本有许多变様所以做这书出来【防渊録】

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原显微无间观防通以行其典礼则辞无所不备此是一个理一个象一个辞然欲理防理与象又须辞上理防辞上所载皆观防通以行其典礼之事凡于事物须就其聚处理防寻得一个通路行去若不寻得一个通路只蓦地行去则必有碍典礼只是常事防是事之合聚交加难分别处如庖丁解牛固是奏刀騞然莫不中节若至那难处便着些气力方得通故庄子又説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庄子説话虽无头当然极精巧説得到今学者却于辞上看观其防通以行典礼也

【叶贺孙録】

体用一原体虽无迹中已有用显微无间者显中便具微天地未有万物已具此是体中有用天地既立此理亦存此是显中有微

【甘节録】

刘用之问易传序观防通以行典礼曰如尧舜揖逊汤武征伐皆是典礼处典礼只是常事

【叶贺孙録】

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此伊川吃力为人处

【徐寓録】

易传义理精字数足无一毫欠阙他人着工夫补缀亦安得如此自然只是于本义不相合易本是卜筮之书卦辞爻辞无所不包看人如何用程先生只説得一理

【不知何氏録】

伯恭谓易传理到语精平易的当立言无毫髪遗恨此乃名言今作文字不能得如此自是牵强处多【李闳祖録録末不能得如此二句】

【一本云不能得如此自然】

伊川晚年所见甚实更无一句悬空説底话今观易传可见何尝有一句不着实

【余大雅録】

易传明白无难看但伊川以天下许多道理散入六十四卦中若作易看即无意味唯将来作事看即句句字字有用处问胡文定春秋曰他所説尽是正理但不知圣人当初是恁地不是恁地今皆见不得所以某于春秋不敢措一辞正谓不敢臆度尔

【杨道夫録】

程子言易中只是言反复往来上下这只是一个道理隂阳之道一进一退一长一消反复往来上下于此见之

【杨道夫録】

问先儒读书都不如先生精宻如伊川解易亦甚疎曰伊川见得个大道理却将经来合他这道理不是解易又问伊川何因见道曰他説求之六经而得也是于濓溪处见得个大道理占地位了

【汪德辅録字长孺鄱阳人壬子所闻先生六十三岁饶后録十三卷中】

问伊川易説理太多曰伊川言圣人有圣人用贤人有贤人用若一爻止做一事则三百八十四爻止做得三百八十四事也説得极好然他解依旧是三百八十四爻止做得三百八十四事用也

【陈淳録録末黄义刚録有云林择之云伊川易説得理也太多先生曰伊川求之便是太深云云】

问程传大槩将三百八十四爻做人説恐通未尽否曰也是则是不可妆定做人説看占得如何有就事言者有以时节言者有以位言者以吉凶言之则为事以初终言之则为时以高下言之则为位随所值而看皆通系辞云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岂可妆定做人説

【林学履録】

已前解易多只説象数自程门以后人方都作道理説了

【刘砺録】

易传言理甚备象数却欠在又云易传亦有未安处如无妄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只是説一个无所作为之意易传却言不耕而获不菑而畬谓不首造其事殊非正意

【李闳祖録】

伊川设象只似譬喻様説看得来须有人象如此只是如今晓他不出

【防渊録】

伊川只将一部易来作譬喻説了恐圣人亦不肯作一部譬喻之书朱震又多用伏卦互体説隂阳説阳便及隂説隂便及阳干可为坤坤可为干太走作近来林黄中又撰出一□飜筋斗互体一卦可变作八卦也是好笑据某看得来圣人作易专为卜筮后来儒者讳道是卜筮之书全不要恁地卜筮之意所以费力今若要説且可须用添一重卜筮意自然通透如干初九潜龙两字是初九之象勿用两字即是告占者之辞如云占得初九是潜龙之体只是隐藏不可用作小象文言释其所以为潜龙者以其在下也诸爻皆如此推看怕自分明又不须作设戒也

【邵浩録丙午所闻先生五十七岁饶后録九卷中】

伊川不取卦变之説至柔来而文刚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诸处皆牵强説了王辅嗣卦变又变得不自然某之説却觉得有自然气象只是换了一爻非是圣人合下作卦如此自是卦成了自然有此象

【刘砺録】

易要分内外卦看伊川却不甚理防如防而止则成蛊止而防便不同盖先止后防却是有根株了方防将去故为渐

【黄防録】

伊川云卦爻有相应看来不相应者多且如乾卦如其説时除了二与五之外初何尝应四三何尝应六坤卦更都不见相应此似不通

【防渊録】

伊川多説应多不通且如六三便夹些阳了隂则浑是不发底如六三之爻有阳所以言含章若无阳何由有章含章为是有阳半动半静之爻若六四则浑是柔了所以括囊

【防渊録】

易传説文义处犹有些小未尽处

【李公谨録川按公谨所録盖与李处谦同编语类中不详所闻年岁及蜀语类徽续语类池録饶録卷次云余仿此】

伊川易煞有重叠处

【叶贺孙録】

问易传如何看曰且只恁地看又问程易于本义如何曰程易不説易文义只説道理极处好看又问干繇辞下解云圣人始画八卦三才之道备矣因而重之以尽天下之变故六画而成卦据此説却是圣人始画八卦每卦便是三画圣人因而重之为六画似与邵子一生两两生四四生八八生十六十六生三十二三十二生六十四为六画不同曰程子之意只云三画上叠成六画八卦上叠成六十四卦与邵子説诚异盖康节此意不曽説与程子程子亦不曽问之故一向只随他所见去但他説圣人始画八卦不知圣人画八卦时先画甚卦此处便晓他不得又问启防所谓自太极而分两仪则太极固太极两仪固两仪自两仪而分四象则两仪又为太极而两仪又为四象以至四象生八卦节节推去莫不皆然可见一物各具一太极是如此否曰此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因问序所谓自本而榦自榦而支是此意否曰是又问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谓之神二神字不同否曰鬼神之神此神字説得麤如系辞言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此所谓妙用谓之神也言知鬼神之情状此所谓功用谓之鬼神也只是推本系辞説程易除去解易文义处只单説道理处则如此章説天专言之则道也以下数句皆极精

【董铢録】

易传难看其用意精宻道理平正更无抑扬若能看得有味则其人亦大段知义理矣盖易中説理是预先説下未曽有底事故乍看甚难不若大学中庸有个凖则读着便令人识蹊径诗又能兴起人意思皆易看如谢显道论语却有启发人处虽其説或失之过识得理后却细宻商量令平正也

【万人杰録】

易传须先读他书理防得义理了方有个入路见其精宻处盖其所言义理极妙初学者未防便看不识其味都无启发如遗书之类人看着却有启发处非是易传不好是不合使未当看者看须是己知义理者得此便可磨礲入细此书于学者非是启发工夫乃磨礲工夫

【黄防録】

诗书略看训诂解释文义令通而已却只玩味本文其道理只在本文下面小字尽説如何防通得他若易传却可脱去本文程子此书平淡地慢慢委曲説得更无余蕴不是那敲磕逼拶岀底义理平铺地放在面前只如此等行文亦自难学如其他峭拔雄健之文却可做若易传様淡底文字如何可及

【黄防録】

伯恭多劝人看易传一禁禁定更不得疑着局定学者只得守此个义理固是好但縁此使学者不自长意智何縁防有聪明

【黄防録】

学者须读诗与易易尤难看伊川易传亦有未尽处当时康节传得数甚佳却轻之不问天地必有倚靠处如复卦先动而后顺豫卦先顺而后动故其彖辞极严似此处却闲过了

【郑可学録】

看易传若自无所得纵看数家反被其惑伊川教人看易只看王弼注胡安定王介甫解今有伊川传且只看此尤妙

【不知何氏録】

有人云草草看过易传一遍后当详读曰不可此便是计功谋利之心若劈头仔细看虽未知后面凡例而前看工夫亦不落他处

【杨方録】

用山易参看易传数段见其大小得失

【杨方録】

问读易若是从伊川之説恐太见成无致力思索处若用已意思索立説又恐涉狂易浩近学看易主以伊川之説参以横渠温公安定荆公东坡汉上之解择其长者抄之或足以已意可以如此否曰吕伯恭教人只得看伊川易也不得致疑某谓若如此看文字有甚精神却要我做甚浩曰伊川不应有错处曰他説道理决不错只恐于文义名物也有未尽又曰公看得诸家如何浩曰各有长处曰东坡解易大体最不好然他却防作文识句法解文释义必有长处【邵浩録】

先生问时举看易如何曰只看程易见其只就人事上説无非日用常行底道理曰易最难看须要识圣人当初作易之意且如泰之初九拔茅茹以其彚征吉谓其引贤类进也都不正説引贤类进而云拔茅何耶如此之类要须思看某之启防自説得分晓且试去看因云某少时看文字时凡见有説得合道理底须旁搜远取必要看得他透今之学者多不如是如何时举退看启防晚往侍坐时举曰向者看程易只就注解上生议论却不曽靠得易看所以不得见圣人作易之本意今日看启防方见得圣人一部易皆是假借虚设之辞盖縁天下之理若正説出便只作一件用唯以象言则当卜筮之时看是甚事都来应得如泰之初九若正作引贤类进説则后便只作得引贤类进用唯以拔茅茹之象言之则其他事类此者皆可应也启防警学篇云理定既实事来尚虚用应始有体该本无便见得易只是虚设之辞看事如何应耳先生颔之因云程易中有甚疑处可更商量看时举问坤六二爻传云由直方而大窃意大是坤之本体安得由直方而后大耶曰直方大是坤有此三德若就人事上説则是敬义立而德不孤岂非由直方而后大耶

【潘时举録】

州易传圣字亦误用王字説圣字从壬不当从王【黄防録】

朱子五经语类卷五

猜你喜欢
  卷十二 洪范第六·孔颖达
  五蠹第四十九·韩非
  世贤第十六·鹖冠子
  卷一○四·邱濬
  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孔子
  敬圣类·史洁珵
  卷三十一·吴澄
  六  辞过·墨子
  仪礼释宫·李如圭
  (二十六)朱子之经学·钱穆
  卷十一·赞宁
  一切经音义卷第一百·唐慧琳
  介 绍 名 医·太虚
  十住断结经卷第九·佚名
  五千五百佛名除障灭罪神咒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西岸·闻一多

    “He has a lusty spring, when fancy clear Takes in all beauty within an easy span.” ——Keats 这里是一道河,一道大河, 宽无边,深无底, 四季里风姨巡遍世界, 便回到河上来休息; 满天糊着无涯的苦雾, 压着满河无期的死

  • 卷一百四·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一百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山民诗钞真山民不传名字亦不知何许人也但自呼山民云李生乔叹以为不愧乃祖文忠西山以是知其姓真矣痛值乱亡深自湮没世无得而称焉惟所至好题咏因流

  • 第二十四回 桑叶的奇迹·德龄

    春蚕吐丝的时期却还早咧!但太后是一个很急性的人,伊从奉天回来后的第三天,虽然明知春蚕尚不曾吐丝,可是伊已急忙忙的要去瞧瞧伊所蓄养着的那许多白色的怪物了。它们是有指定的房屋的,就在颐和园的东端的一角上,一般也

  • 殿阁词林记卷十三·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宸翰圣祖尝出御制诗文以示词臣太子正字桂彦良即大声诵之琅然左右惊愕学士承旨詹同私戒之上闻之谓曰儒者事君正当诚意毋事矫揉也又尝出御制勑使彦良指摘彦良受命尽言洪武二十年二月甲辰御注尚书洪范

  • 卷二十 古今人表 第八·班固

    【说明】本卷是新制,在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它以古代人物为经,以品第人物为纬,按九品分了九栏。根据表序“上智”“下愚”的理论及表所分的具体情况来看,品第标准,是以人的品行为主,参之以事功的大小和学术的高低。表名“古

  • 卷四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一国用考【三】会计崇德三年都察院承政祖可法等言户部掌司钱谷职任匪轻应立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文簿年终令公明官稽察从之顺治元年顺天巡抚柳寅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七吉礼朝日甲丙戊庚壬年春分之朝皇帝亲诣东郊朝日先二日礼部尚书一人至牺牲所眂牲如仪右眂牲是日太常寺卿率属进斋戒牌铜人恭设于乾清门如仪皇帝乃斋于大内王公百官斋于邸第右致斋书祝版眂

  • 淡定地向前走·李叔同

    淡定指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程度,它形容一种勇气。淡定又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心态,是生活的一种状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宠辱不惊,不会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会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

  • 第十九章 18·辜鸿铭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辜讲同一个学生(曾参)说:“我听先生评价一位贵族(孟庄子,鲁国大夫,孟孙氏的第六代领导者)行孝的事情,说,‘在他父亲死后他所做的事情,其他人也

  • 卷七十二·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二天子之孝制国用汉灵帝好为私稸收天下之珍货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费【先入此费以为引导然后收受贡献】吕强上疏谏曰天下之财莫不生之阴阳归之陛下岂有公私而尚方敛诸郡之寳中府

  • 三法度論卷上·欧阳竟无

      世賢尊者本   衆軍開士釋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德品第一 知生苦無量 善寂趣彼安 用悲衆生故 輪轉於多劫. 捨已之妙善 爲一切說法 普智滅諸趣 稽首禮最覺. 開此三法門 功德之所歸 安快彼衆

  • 上海市庙产注册事件·太虚

    ──十六年冬作──庙产注册,本起于民国四年谛闲法师等在北京讲经时发生之寺庙管理条例。历经有人反对,亦历经有地方官呈请内务部颁布施行细则,冀实施行。民国十年在徐世昌总统时代,曾修正为二十四条;虽较平允,而注册一事既

  • 第十三 禅定相应·佚名

    第一 三昧~等至一~二[尔时,世尊]舍卫城&hellip;&hellip;乃至&hellip;&hellip;三&ldquo;诸比丘!于修定者有四。以何者为四耶?四诸比丘!此处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三昧善,而于三昧非等至善。五诸比丘!此处又有一类之修定者,于三昧

  • 去来今·王统照

    王统照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1月初版,内分三辑,收散文36篇,前有《小序》。多写于“孤岛”时期,当时作者思想上陷于苦闷,但仍未停止对民族命运、人生道路的苦思冥想,仍然“唱着时代之歌,激发着人类的向上自尊心。”(唐

  • 入越录·吕祖谦

    《入越录》是吕祖谦的长篇日记体游记,记载了吕祖谦与潘叔度的十八日会稽之游,语言朴质平实,简拔切当,大多以白描为主,个别段落则能娓娓道来,细细铺写.作者尤其对光与色有着敏锐的感受,使得文中点染着鲜丽的色彩与美妙

  • 运气要诀·吴谦

    运气著作。1卷。清·吴谦等编纂。刊于1742年。此书即《医宗金鉴》之卷35。本书将《内经》运气要语编成歌诀,并列图于前,俾学者一览即明其大纲旨要。全书共绘太虚、阴阳等图24幅,歌诀29章,图下歌后多有注语发其余蕴。

  • 史佚书·史佚

    一卷。周尹佚 (生卒年不详)撰。佚又作逸,周太史,故又称史佚。《通志·氏族略》 云:“少昊之子封于尹域,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故或谓尹佚。即少昊之裔也。”班固认为佚是成康之臣,贾逵认为是周文王时人,杜预认为是

  • 漆园指通·净挺

    禅宗公案众多,无不以“直指本心”为极则。明末清初的俍亭净挺禅师著有《漆园指通》二卷,以禅宗公案会通《庄子》,从而使《庄子》成为“见性成佛”的典。对当时明朝遗儒流行的庄学思想提出不同的认识,将庄子学术定位为'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