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祭義第七十六

  五谷,食物之牲也,天之所以為人賜也。宗廟上四時之所成,受賜而薦之宗廟,敬之性也,於祭之而宜矣。宗廟之祭,物之厚無上也。春上豆實,夏上尊實,秋上 實,豆實,韭也,春之所始生也。尊實, 也,夏之所受初也。 實,黍也,秋之所先成也。敦實,稻也,冬之所畢熟也。始生故曰祠,善其司也;夏約故曰祗,貴所受初也;先成故曰嘗,嘗言甘也;畢熟故曰蒸,蒸言眾也。奉四時所受於天者而上之,為上祭,貴天賜,且尊宗廟也。孔子受君賜則以祭,況受天賜乎。一年之中,天賜四至,至則上之,此宗廟所以歲四祭也。故君子未嘗不食新,新天賜至,必先薦之,乃敢食之,尊天、敬宗廟之心也。尊天,美義也;敬宗廟,大禮也。聖人之所謹也。不多而欲潔清,不貪數而欲恭敬。君子之祭也,躬親之,致其中心之誠,盡敬潔之道,以接至尊,故鬼享之。享之如此,乃可謂之能祭。者,察也,以善逮鬼神之謂也。善乃逮不可聞見者,故謂之察。吾以名之所享,故祭之不虛,安所可察哉!祭之為言際也與?祭然後能見不見。見不見之見者,然後知天命鬼神。知天命鬼神,然後明祭之意。明祭之意,乃知重祭事。孔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祭神如神在。”重祭事,如事生。故聖人於鬼神也,畏之而不敢欺也,信之而不獨任,事之而不專恃。恃其公,報有德也;幸其不私,與人福也。其見於《詩》曰:“嗟爾君子,毋恆安息。靜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正直者得福也,不正者不得福,此其法也。以《詩》為天下法矣,何謂不法哉?其辭直而重,有再歡之,欲人省其意也。而人尚不省,何其忘哉!孔子曰:“書之重,辭之複。嗚呼!不可不察也。其中必有美者焉。”

猜你喜欢
  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佚名
  帝学卷五·范祖禹
  卷二·孙奇逢
  论语集注考证卷五·金履祥
  论语集注考证卷一前·金履祥
  皇祐新乐图记卷上·胡瑗
  卷二百三十六·秦蕙田
  月令明义卷四·黄道周
  卷二十八·顺治
  卷七·朱鹤龄
  卷五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四·道宣
  见闻利益·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三·智升
  重建汉阳归元寺藏经阁碑·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十六陆龟蒙早秋吴体寄袭美荒庭古树只独倚败蝉残蛩苦相仍虽然诗胆大如【一作於】斗争奈愁肠牵似绳短烛初添蕙幌影微风渐折蕉衣棱安得弯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飞鹏病中秋怀寄袭美病容愁思苦

  • 卷四百八十九 紹聖四年(丁丑,1997)·李焘

      起哲宗紹聖四年六月盡是年七月   六月癸未朔,日有食之,陰翳不見,羣臣具表賀。   丙戌,三省、樞密院同班致詞,賀不見虧蝕。上顧三省曰:「卿等更當修政事,以進賢退不肖為意。」章惇曰:「朝廷未嘗不以進賢退不肖為事,然眾

  • 卷之九十三·佚名

    洪武七年九月癸亥朔以兵马指挥司副指挥世家宝为两浙盐运司副使赐公田米五十石初世家宝为刑部尚书坐事黜为庐陵知县召还为兵马副指挥至是升今官○甲子巩昌府安定县雨雹○乙丑礼部太常司奏祭祀拜礼考之礼记一献三献五献

  • 第五十回 沪宁站宋教仁中弹亡身·黄士衡

    诗曰: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惹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却说袁总统择定三月初十日,在北京遵照参议院议决办法,就任临时大总统职。是日,凡在京官员,都济济跄跄,排班谒贺。蔡专使及汪、宋二人,也只得随众入贺。此

  • 卷之七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百九十八 江宁织造曹(兆页)覆奏家务家产摺·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六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 七月十四日奴才家奴赍捧摺子回南,蒙御批:你家中大小事为何不奏闻。钦此。奴才跪读之下,不胜惶悚恐惧,感激涕零。 窃奴才自幼蒙故父曹寅带在江南抚养长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卷五·章冲

    宋 章冲 撰定公二年邾庄公卞急而好洁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私出【亡酒】阍乞肉焉夺之杖以敲之 三年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缾水沃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焉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于牀废于炉炭烂遂卒先葬以车五乘

  • 读例存疑卷五十三·薛允升

    《督捕则例》上另戸旗人逃走窝逃及邻佑人等分别治罪另戸人不刺字十日内拏获不刺字逃人自回自首同逃先回携带同逃亲属首逃各主逃人前后通算次数逃人另犯他罪赦后逃人外省驻防属下人逃公主属下人逃逃人起除刺字逃人不实

  • 唐纪六十五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四年(庚午、850)·司马光

    唐纪六十五 唐宣宗大中四年(庚午,公元850年) [1]春,正月,庚辰朔,赦天下。 [1]春季,正月,庚辰朔(初一),唐宣宗宣告大赦天下。 [2]二月,以秦州隶凤翔。 [2]二月,唐朝廷将秦州隶属于凤翔。 [3]夏,四月,庚戌,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马植为

  • 汉纪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丁巳、前124)·司马光

    汉纪十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 [1]冬,十一月,乙丑,薛泽免。以公孙弘为 丞相,封平津侯。 丞相封侯自弘始。 [1]冬季,十一月乙丑(初五),汉武帝免除薛泽职务,任命公孙弘为 丞相,封为平津侯。担任丞相而封侯,是从公孙弘

  • 纲鉴易知录卷二四·吴楚材

    东汉纪孝桓皇帝纲 乙未,永寿元年,秋,南匈奴左薁鞬台耆等反,属国都尉张奂击破,降之。目 南匈奴左薁鞬台耆等反,东羌复举种应之。安定属国都尉张奂初到职,壁中唯有二百许人,闻之,即勒兵出;军吏叩头争止之。不听,遂进屯长城,收兵,遣

  • 蔡光勚·周诒春

    蔡光勚 字劼卿。年二十八岁。生于上海。兄光勋。永久住址。上海极士斐而德路七号。已婚。子一。初学于圣约翰大学。以论文得金牌奖。为约翰声编辑。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民国元年。

  • 霸形第二十二·管仲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贰槛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

  • 卷一四六·邱濬

    ▲征讨绥和之义(上) 《周易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程颐曰:“高宗,商之高宗也。天下之事既济而远伐暴乱也,威武可及而以救民为心,乃王者之事也。唯圣贤之君则可,若骋威武、忿不服、贪土

  • 卷第十六·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六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非韩下 第十四 韩子为赠绛州刺史马汇之行状曰。司徒公之薨也。刺臂血书佛经千余言。期以报德。又曰。其居丧有过人行。又曰。愈既世通家详闻其世系事业。从少府请。掇其大

  • 贤首五教仪条个·续法

    卷第一 序 时教图 法界观图 别三时先照 转照 还照问答三时名义 通三时一念时 一化时(华严 阿含 方广 般若 法华 涅盘 通妨)卷第二 三际时 同类时 异类时念摄时 重收时 异界时摄入时 收末时通恒

  • 字诂·黄生

    清人黄生撰,清初成书。取晋张揖《古今字诂》中二字名书。一卷,一百二十四条。论证字的形、音、义,间或研求“不惜”、“郎当”、“了鸟”等复音词的得名之由,探寻音转轨迹,并专列“无字之音”条,讨论方言、译语中借字

  • 学术辨·陆陇其

    一卷。清代陆陇其(1629-1692)撰。其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崇尚程朱学说,反对王守仁之说。此书分上、中、下三篇,都是驳斥王(守仁)学的论述。其中上篇叙述王学之产生、源流,中篇叙述议论王学之错误所在,弊之根由,下篇论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