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五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三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常若无常。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乐若苦。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我若无我。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智若净若不净。不应观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智一切智自性空。道相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空。是一切智自性即非自性。是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智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智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常若无常。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乐若苦。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我若无我。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净若不净。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陀罗尼门一切陀罗尼门自性空。一切三摩地门一切三摩地门自性空。是一切陀罗尼门自性即非自性。是一切三摩地门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陀罗尼门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一切三摩地门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陀罗尼门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常若无常。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常若无常。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乐若苦。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乐若苦。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我若无我。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我若无我。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预流向预流果若净若不净。不应观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若净若不净。何以故?预流向预流果预流向预流果自性空。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空。是预流向预流果自性即非自性。是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预流向预流果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一来向乃至阿罗汉果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预流向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独觉菩提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独觉菩提一切独觉菩提自性空。是一切独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独觉菩提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独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乐若苦。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我若无我。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若净若不净。何以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空。是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乐若苦。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我若无我。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净若不净。何以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空。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自性即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精进波罗蜜多。於此精进波罗蜜多。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精进。是修精进波罗蜜多。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精进波罗蜜多。

时天帝释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说无所得安忍波罗蜜多。名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乐若苦。不应观受想行识若乐若苦。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受想行识若我若无我。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色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受想行识若净若不净。何以故?色色自性空。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自性空。是色自性即非自性。是受想行识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色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受想行识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常若无常。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常若无常。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乐若苦。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乐若苦。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我若无我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我若无我。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眼处若净若不净。不应观耳鼻舌身意处若净若不净。何以故?眼处眼处自性空。耳鼻舌身意处耳鼻舌身意处自性空。是眼处自性即非自性。是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眼处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耳鼻舌身意处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眼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安忍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常若无常。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常无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常与无常。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乐若苦。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乐若苦。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乐与苦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乐之与苦。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我若无我。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我若无我。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我无我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我与无我。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复作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安忍波罗蜜多。不应观色处若净若不净。不应观声香味触法处若净若不净。何以故?色处色处自性空。声香味触法处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是色处自性即非自性。是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亦非自性。若非自性即是安忍波罗蜜多。於此安忍波罗蜜多。色处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声香味触法处皆不可得。彼净不净亦不可得。所以者何。此中尚无色处等可得。何况有彼净与不净。汝若能修如是安忍。是修安忍波罗蜜多。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作此等说。是为宣说真正安忍波罗蜜多。

猜你喜欢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唐慧琳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七·圆晖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如净
  处处品第十·佚名
  卷六十四(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佛学即慧学·太虚
  卷第十·佚名
  卷九·赞宁
  第八十章 十六王章·佚名
  因 果·太虚
  宗镜录卷第九十六·延寿
  卷五百四十三·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三·唐慧琳
  第六卷·慧沼
  卷三·普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今传是楼诗话 十二·王揖唐

    四四一、沧桑换劫,仕隐都难,避地躬耕,每多朝士。杨漕与析津接壤,故退宦多乐就之。蛰庵有《自孥小舟过河,与梁次侯闲话》诗云:“次侯吾故人,隔河斜对宇。耕作有偃息,还往无迎拒。沿河东西岸,汲汲事斥卤。耦耕诚何心,遗民略

  • 琵琶记原文·高则诚

    第一出 副末开场 【水调歌头】〔副末上〕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今来古往。其间故事几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作

  • ●丁卯(同治六年)·林占梅

    书歎惹恨牵愁总不禁,秋霜两鬓渐相侵;仰人事少垂青眼,娱己诗多写素心。半世诗书閒岁月,百弓园墅小山林。何时得脱维摩疾,第四禅天行始深。读刘苍石广文(松年)「半亩轩草」,题词二首絃歌此日乍闻韶,家世青田溯匪遥;梦得诗篇多典丽

  • 卷364 ·佚名

    孙应时 山庵秋夕 山晚下樵牧,秋声生夜长。 精庐脱尘想。倦枕惬新凉。 万里一筇在,百年双鬓苍。 定知间有味,不必醉为乡。 孙应时 山行 中年意与山林会。胜日身兼杖屦轻。 正有百钱堪独往,

  • 卷205 ·佚名

    楼钥 吕崇德挽词 回首情亲处,相过濑水阳。 十年能几见,一疾痛云亡。 县郭山空秀,家园橘自霜。 主人今已矣,鸥鹭亦凄凉。 楼钥 洛社老僧听琴 宴坐萧斋不作劳,谓予何事走蓬蒿。 从容试问今年

  • 卷八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八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归愚集葛立方字常之江隂人諡文康胜仲之子諡文定邲之父也天资高迈博览诸子百家言诗文信笔抒写不加持择与弟立象妹壻章道祖同登绍兴戊午进士累官吏部侍郎

  • 卷三十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三十一乾隆三十年六月丙午以增派兵丁互相推诿饬谕伊犂将军明瑞等上谕军机大臣曰阿桂奏称前因明瑞所领之兵恐不敷用随经札商据咨贼势虽渐穷蹙但歼灭之期难以预定似宜增兵二千名至此事

  • ●皇朝通典卷五十六·佚名

    禮十六 ○禮十六 嘉六 △嘉六 臨雍 闕里講學 巡幸 ·臨雍 (臣)等謹按杜典於吉禮釋奠之前立太學一門凡臨雍典禮悉入之今從大清通禮之例以臨雍入嘉禮伏考我朝列聖視學必行講書之禮於彝倫堂我皇上命稽禮經舊式於太學彝倫堂

  • 职官三二·徐松

    〔殿前司〕【宋会要】殿前司,掌殿前诸班诸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及训练之政令。国初,有都点检、副都点检之名,在都指挥使之上,后不复置。其属吏之名并如侍卫司,而都指挥使、都虞候三局吏人之数各有差降。《两朝国史志》:殿前

  • 《章实斋先生年谱》(四十一至五十五岁)·胡适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先生四十一岁。春初,冯廷丞以失察江西文字狱得罪,逮刑部,旋被赦出。先生自永清入京,时往看他。罗有高亦时过冯君。是时京师讲梵学者,周永年最为渊奥而独深契有高。有高貌清癯,又持长斋不肉食。先生因

  • 卷94·陈邦瞻

    ○馀玠守蜀理宗淳祐三年二月,以馀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玠,家贫,落魄无行,喜功名,好大言。尝作长短句,谒淮东制置使赵葵。葵壮之,留置幕府,俾帅舟师,溯淮,入河,抵汴,所向有功,累推淮东制置副使。入对,言:“方今世胄之彦,场屋之士,田

  • 程万里·周诒春

    程万里 一名闿运。字远帆。年二十九岁。生于浙江绍兴。父立贤。盐商。未婚。本籍通信处。浙江绍兴干泰钱庄。初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元年。入普林斯顿大学。

  • 春秋辨义卷九·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僖公一壬戌○惠王十八年元年○齐桓二十七年晋献十八年卫文公瑕元年蔡穆十六年郑文十四年曹昭三年陈宣三十四年杞惠十四年宋桓二十三年秦穆公任好元年楚成十三年春王正月左传不称即位公出故也熊氏曰继弑

  • 春秋纂言卷八·吴澄

    <經部,春秋類,春秋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八      元 吳澄 撰成公【名黑肱宣公之子母穆姜在位十八年夫人齊姜】元年【辛未定王十七年○晉霸景十年○蔡景二年○曹宣五年○衛穆十年○鄭襄十五年○陳成

  • 卷十四·赜藏主

      ○赵州(従谂)真际禅师语录之余师上堂,示众云:“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尽是贴体衣服,亦名烦恼。不问即无烦恼。实际理地什么处着。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但究理而坐,二三十年若不会,截

  • 木村泰贤逝世之悼言·太虚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木村泰贤教授,盖近年杰出之梵文佛学学者也!努力为原始佛教之研究,颇著成绩;而试为佛教哲学及心理学等之创作,亦斐然可观!且其年龄未高,前程正远,吾人方注以无限之热情希望,不图于本年五月间乃以逝世闻,于世寿才

  • 法华义疏卷第十·吉藏

    都干缘沙门 素庆谨志法华义疏卷第十胡吉藏撰安乐行品第十四释安乐行凡有六门。一来意门。二释名门。三开合门。四体相门。五阶位门。六同异门。来意门者亦有二义。一者成前。二者开后。成前者凡有三意。一者佛教声闻

  • 思想录·帕斯卡

    17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著。中译本全书名为《思想录——论宗教和其它主题思想》,这是作者生前尚未完成之作,主要部分写于1659年9月至12月,以格言、笔记的形式写成近千条。全稿由其亲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