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七

日本山井

  物观 撰

论语第二

八佾第三

考异古本经天子穆穆下有矣字一本无 女弗能救与女弗作汝不 尔爱其羊尔作汝 曰使民战栗下有也字一本无 焉得俭下有乎字足利本同 然则管仲知礼乎然上有曰字足利本同 管氏亦树塞门一本作管仲亦有树塞门 孰不知礼下有也字 乐其可知也下有已字足利本作已也 绎如也以成下有也字 曰君子之至于斯也也作者一本同今本天下之无道也久矣无也字一本同今本 又尽善也也上有矣字注八八六十四人下有也字 有八佾之舞季桓子僭舞作儛下舞之同季桓上有今字足利本同 孔子讥之下有也字 三家谓仲孙叔孙季孙家下有者字季孙下有也 字臣工篇名下有也字 亦作此乐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 二王之后下有也字 天子之容貌貌作也足利本但作之容 雍篇歌此者此下有曲字堂邪邪作耶 不能行礼乐下有也字下注林放鲁人下

不如俭下不如哀戚下诸夏中国下并同 在其封内者下弟子冉求下共有也字 时仕于季氏无于字 林放尚知问礼一本无问字足利本同 不如林放邪邪作耶 诬而祭之下有也字 而后有争下而相饮下所争下动目貌下文貌下共有也字 凡绘作凡绘足利本同 众色作众采 分布其间无布字足利本同 礼以成之之作也可与共言诗下有已矣二字足利本已字同 二国名下夏殷之后下有也字 不足以成也也上有之字 我不以礼成之者我下有能字礼上有其字 为序昭穆下有也字列尊卑列作别足利本同 而无逆祀鲁下有为字 为鲁讳作为君讳足利本同一本讳下有也字堂中之物上有以字足利本同 易了下有也字 如事生下祭百神下共有也字 不致肃敬于心不上有故字无肃字足利本肃字同无一本有 与不祭同下有也字卫大夫下喻近臣下喻执政下共同 贾执政者作贾者执政者也 微以世俗之言微上有故字足利本同 喻君下众神下共有也字 当从之作当从周也足利本同 周公庙下有也字 而助也也上有焉字 所治邑下不当复问下共有也字 射有五善焉无焉字 体和下有容仪下能中质下共有也字五曰兴武武作儛一本同今本 与舞同下有也字 天子三侯三上有有字足利本同 取和容也取下有之字 力役之事作为力役之事也足利本为字同 不同科下有也字下注谓之朝享下故欲去其羊下同一本无故字 羊存犹以识其礼作羊在犹所以识其礼也足利本同但无也字礼遂废下有也字 为谄下有也字下注鲁君諡下同

故问之之作也 乐不至淫哀不至伤乐下哀下共有而字宰我不本其意一本作宰我不晓其本意 使民战栗下

有也字 不可复解説下一本有也字 不可复谏止下有也字 不可复追咎作不可复追非咎也足利本非字同言此三者无此字 慎其后下有也字 谓之大俭下有者也二字一本足利本大作太 三归娶三姓女作三归者娶三姓女也 谓嫁曰归曰作为足利本同 大夫兼并作大夫并兼足利本同 非为俭下有也字 便谓为得礼便作更足利本同礼下有也字一本作更谓为得知礼也 反爵之坫下有也字 人君别内外作人君有别内外足利本有字同 若与邻国为好防 下有君字足利本同足利本与作无误 是不知礼下有也字 大师乐官名下有也言二字 翕如盛下读曰纵下共有也字 尽其音声无音字足利本同 纯纯和谐也纯纯下有如字足利本同一本作纯如和谐也 言乐始作翕如作作于足利本作言乐始翕如而成于三下有者也二字 仪盖卫邑作仪盖卫下邑也封人官名下有也字 从者弟子随孔子行者作从者是

弟子随孔子行者也 通使得见下有者也二字一本无者字 将丧亡邪邪作耶 无道已久矣道下有也字 极衰必盛作极衰必有盛也足利本有字同 制作法度一本足利本无作字 令于天下下有也字下注韶舜乐名下同足利本无名字 故尽善作曰尽善也足利本曰字同 故未尽善作故曰未尽善也  足利本此无曰字补遗古本经子语鲁太师乐语作谓一本同注揖让而相饮饮下有之也二字 不欲观之矣矣下有也字故曰不同科科下有之也二字 以有礼者为谄无以字 便云使民战栗栗下有之也二字 不可复解説作説解 屏以蔽之之下有也字 管仲皆僭仲作氏 言其音节明也明上有分字一本同 木铎施政教时所振也教下有之字一本同 孔曰韶舜乐足利本无孔曰二字 取天下故下下有之字

里仁第四

考异古本经焉得知知作智下文知者同 不可以长处乐下有也字一本同今本 力不足者下有也字盖有之矣矣作乎 人之过也人作民 义之与比下有也字 不患莫已知下有也字 吾道一以贯之下有哉字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下有者字 又敬不违敬下有而字 父母在不逺游不逺上有子字 古者言之不出作古之者言之不妄出也一本古下无之字注里者仁之所居仁作民足利本同居下有也字 是为美作是为善也谨按义疏云文云美而注云善者夫美未必善故郑深明居仁者里必是善也 求居而不处仁者之里居上有善字足利本同 不得为有知下有之也二字 困则为非下有也字下必骄佚下故谓安仁下同知仁为美故利而行之作知者仁为美故利之也一本作智者知仁为美故利行之也 惟仁者能审人之所好恶作惟仁者能审人好恶之也一本也上无之字足利本但无所字 言诚能志于仁则其余终无恶仁下有者字无终字恶下有也字足利本也字同 则仁者不处下有也字足利本无则仁者三字 此则不以其道得之作此即不以其道而得之者也足利本而字者字同 违而去之下有也者名为君子下造次急遽下颠沛偃仆下同偃作僵下放此 不违仁作不违于仁也 无以尚之为优作无以加尚为之优也足利本加字同 力不足者下有也字 故云为能有尔我未之见也作故云为仁能有耳其我未见也一本作故云为能仁有耳余同恐非足利本我未之见也作其我未见 党党类下小人之过下共有也字 而勿责之勿作无 观过使贤愚足利本上有其字 则为仁矣矣作也 世之有道下有也字 言君子之于天下无适无莫无所贪慕也惟义之所在也谨按今本适莫章脱此二十二字注又按足利本慕下无也字义下无之字 重迁下恩下共有也字一本安于法下同 毎事依利而行下有之者二字一本作毎事依利而行之者也 取怨之道下有也字 言不难下有之也二字 不能用礼下有也字下注则人知己下故答曰唯下与贤者等下同 几者微也无者字足利本同 当微谏纳善言于父母当上有言字父母下有也字 见志下有者字 遂巳之谏下有也字 无所改于父之道于作其足利本无所字其字同 非心所忍为作非心之所忍为也 衰老则惧下有也字 古人之言不妄出口为身行之将不及作古人之言不妄出口者为耻其身行之将不及也足利本耻字同 俱不得中下有也字奢则骄佚招祸佚作溢下有则字恐非 俭约无忧

患作俭约则无忧患也足利本则字同 言欲迟而行欲疾作言欲迟钝而行欲敏也足利本钝字同 方以类聚一本此注作孔安国曰 同志相求下故必有邻下是以不孤下共有也字 数谓速数之数此注作孔安国曰之数下有也字

补遗古本经用其力于仁矣乎仁下有者字 又敬不违敬下有而以二字 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无而字一本同 可谓孝矣矣作也注自然体之之作也 仁者不处作仁者之不处也 不得成名为君子作不得成名君子也 而勿责之之作也 则为仁矣矣作之也见其衰老则惧惧下有之也二字 古人之言作古

之人言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七

猜你喜欢
  景公禄晏子平阴与槀邑晏子愿行三言以辞第十六·晏婴
  解老第二十·韩非
  孟子纂笺卷三·詹道传
  卷十二·郑方坤
  春秋集传详説卷十四·家铉翁
  春秋左传谳卷八·叶梦得
  卷四·王元杰
  卷一百七十九·秦蕙田
  卷十二·朱朝瑛
  卷十九之下·何楷
  卷一 晋·宝唱
  卷一·佚名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张国宾

    (正末扮张义同净卜儿张孝友、旦儿、兴儿上)(正末云)老夫姓张名义。宇文秀,本贯南京人也。嫡亲的四口儿家属,婆婆赵氏,孩儿张孝友。媳妇儿李玉娥。俺在这竹竿巷马行街居住,开着一座解典铺,有金狮子为号,人口顺都唤我做金狮

  • 提要·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东坡诗集注        别集类二【宋】提要【臣】等谨案东坡诗集注三十二卷旧本题宋王十朋撰十朋有会稽三赋已着録是集前有赵夔序称分五十类此本实止二十九类盖有所合并十朋序题百

  • 卷六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十九阎朝隐阎朝隐字友倩赵州栾城人连中进士孝弟亷让科性滑稽属辞奇诡为武后所赏累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圣历中转麟台少监坐附张易之徙岭外景龙时还为着作郎先天中除秘书少监後贬通州别驾诗

  • 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九·张廷玉

        贺世贤 童仲揆 罗一贯 满桂 赵率教 官惟贤 何可纲 黄龙 金日观   贺世贤,榆林卫人。少为厮养,后从军,积功至沈阳游击,迁义州参将。万历四十六年七月,清河被围,副将邹储贤固守。城破,率亲丁鏖战城南,与参将张

  • 网庐漫墨全文·佚名

    余于丁未之秋,偕友人游于淮。淮之北有奇人焉,年古稀,能辨钩画,衣冠古拙,若农家流。居傍淮水,能述沿革之历史,自周秦起以迄当代,记忆不少紊。与之谈时事,则精神矍铄,几忘其倦。而若人良,若人恶,某事成,某事败,是非所及,如水之濯物,镜之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隆庆二年七月戊申朔○孟秋享 太庙○贵州小平伐长官司木瓜麻响大华三长司金筑安抚司四川沭川长官司罗番金石二长官司洪番卢番二长官司各遣人来朝进马赏赉如例○巡按直隶御史刘翾巡视山海关御史孙代言近都御史谭纶献议

  • 卷之二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外集卷四·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四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载 横渠先生明公 字子厚先世大梁人後寓凤翔嘉佑二年登进士第为祁州法迁丹州云岩县令除渭州佥判熙宁二年冬被召除崇文校书明年移疾归十年春复召还同知太常礼

  • 房谟传·李延寿

    房谟,字敬放,河南洛阳人。他的祖先为代地人,原本姓屋引氏。他从小淳厚端谨,虽然没有异于常人的才能,而却深沉内秀。北魏孝明帝正光末年,他历任昌平、代郡的太守,都以廉洁惠民著称。北方六个军镇叛乱,他率领郡中的人进入九峥山

  • 樊山政书卷十三·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朝邑县曾令禀批龙王庙僧清和恳词批临潼县详批临潼县李令禀批西安府详批咸长两县留养局清册批临潼县词讼册批宜君县周令禀批卸署岐山县教谕罗云霄禀批华州详批兴安府劳守禀批华州褚牧词讼册批鄠县陈令

  • 卷二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八经籍考【十八】子【小说家 农家 谱録】【臣】等谨按汉班固曰小说家流出於稗官如淳注谓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也张衡西京赋曰小说九百本自虞初然则稗野传奇厥来已久

  • 孟子集注大全卷九·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孟子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九万章章句上凡九章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号平声】舜往于田耕歴山时也仁覆【敷救反】闵下谓之旻天号泣于旻天呼【去

  • 第一章 总论·佚名

    上天堂或是下地狱,就决定在人的一念之间。清心与浊念正是二者的分界线。自古就有真人,驱除情欲,回归本性,永息淫秽心思,只存清净念想,虽然生活在五浊恶世,却也如登四禅之境。像这等修真之人,岂能再受众生的烦恼。可仍有痴迷不

  • 今之教者(1)·戴圣

    ——对症下药治弊端【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毕(2),多其讯言(3),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4)。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5),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7),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

  • 卷二十六下·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六下宋 杨复 撰因事之祭下 祭礼十下小宗伯凡天地之大烖类社稷宗庙则为位【祷祈礼轻类者依其正礼而为之 疏曰天烖谓日月食星辰

  • 卷第二十六·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六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八世 福州玄沙师备禅师法嗣 漳州罗汉桂琛禅师(凡十三) 常山李氏子。玄沙问。三界惟心。子作么生。师指倚子云。和尚唤这个。作甚么。沙云。倚子。师云

  • 南部新书·钱易

    宋代笔记。钱易著。共十卷,分别以十干标卷次。据卷首所载钱易子钱明逸序,此书凡“事实千,成编五,列卷十,”共收一千余条,分为五编。今存明刊本、《学津讨原》本、《粤雅堂丛书》本、《说库》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 我佛山人传·李怀霜

    我佛山人(1866—1910)原名吴宝震,一名吴沃尧,字小允,号茧人,后易为趼人,别署趼、偈、怫、茧叟、茧翁、(雁灬)叟、趼廛、茧闇、检尘子、野史氏、老上海、岭南将叟、抽丝主人、中国老少年等,而以我佛山人这个笔名最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