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二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

襄公五年

考异足利本注此鲁大夫故书巫如晋此作比宋板永怀堂同 穆叔使鄫人听命于会于作于永怀堂同故告愬于盟主无于字宋板正嘉于作于释文棣力计反【六叶】元文力作直 乡诈亮反【同上】正误诈当作许疏亦逸前逸诗也【五叶右六行】宋板上逸作亦正嘉同谨按作亦为是

补遗释文巫亡无反【一叶】无作扶宋板同 乡诈亮反【六叶】诈作许宋板同

襄公六年

考异足利本注无宇桓子陈桓孙下桓作完永怀堂同释文湫徐子乌反【九叶】元文乌作鸟 迁莱于郳五兮反本或作迁于郳莱衍字【十叶】上作迁于郳疏大国正卿尚来见小国【九叶右六行】宋板正作政 知周市其城为土城也【九叶左五行】正误市当作帀

襄公七年

考异足利本注不欲再称郑伯故约文书其名于会上书作正宋板永怀堂正德本作上谨按释文上其时掌反作上为是 啓蛰夏正建寅之月所谓春分所作耕永同 从顺行行作也释文鄬字林凡吹反【十一叶】元文凡作几 鄵又采南反【同上】采作禾 弑音试【同上】弑作杀参七南反或作三【十五叶】作作音疏孝经只言尊严其

父【十三叶右二行】宋板只作止 故为主徒役者【十三叶左七行】徒役作役徒 亦欲君行一臣行一【十五叶左七行】下一作二

襄公八年

考异足利本经邾人于邢丘邢作刑下传注皆同恐非传修而车赋儆而司徒正误司当作师 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介作个注同谨按作个为是注晋悼复修霸业霸作伯 待晋求救求作来永怀堂同 无适受其咎下有也字 伯骈晋大夫晋作郑永同释文○难乃旦反【十七叶】正误圈误可删 霸本又作伯音霸又如字【十八叶】元文作伯业音霸又如字本又作霸 介古贺反【二十二叶】介作个 兴许譍反【二十三叶】譍作譍 辟本亦作譬音譬后放此【同上】作今辟音譬本多即作譬字后放此 藏如字【同上】藏作臧

补遗宋板传儆而司徒司作师足利本同释文燮息协反【十七叶】息作悉

襄公九年

考异足利本传使皇郧命挍正出马挍作校诸本同谨按上下诸文崇祯本校皆作挍字同今不悉记之当以意求也 然故不可诬也嘉万二本故作固非注传言十有二月己亥作传言十一月己亥 盆□之属□作宋板永怀堂同谨按释文作考字书为是 言国无道则变乱亦殊故不可必知变乱则灾变永同 艮下艮上下有艮字永同 史疑占易遇八为不利占作古 史谓随非闭固之卦谓作为 谓以兵乱之功强要郑正误功当作力释文□户暂反【二十六叶】元文□作蓄本又作畜勅六反【同上】作畜勅六反本又作蓄补脱

【二十六叶】隧音遂谨按传令隧正纳郊保 墉本又作庸【二十九叶】上作庸 盘字亦作般步干反【同上】作般步干反字亦作盘 汜音泛【三十八叶】泛作凡 更音庚复扶又反【四十一叶】无复扶又反四字补脱【四十二叶】鬯酒勅亮反谨按当在灌古乱反下疏其右师是贵【二十五叶右四行】宋板是作最 然则宋国之前当右师为政卿【六行】前作法 此传有以为政者【八行】有作言 其享祀之事是政卿命之非子罕也【二十五叶左二行】政作二 释言氏里邑也【三行】谨按氏恐云误释言无氏字 周礼大司徒掌徒庶之正令【二十六叶左五行】谨按元文正作政 遂正所纳【同上】谨按遂恐隧误 申车车仆职皆掌车【二十七叶左八行】申作巾 寺人主之主内五人【二十八叶左四行】上主作王下主作正谨按周礼序官寺人王之正内五人宋板为是 周神大祝【二十九叶右六行】神作礼 文承二师令下【二十九叶左六行】令作命 释文云大辰房心尾也【三十一叶左七行】文作天 居商丘祝大火【三十一叶左八行】祝作祀 则朱息之方有周楚之分也【三十二叶左一行】息作鸟 宋是商后谓宋为昭商【三十三叶右五行】谨按昭字未稳恐衍字 贞屯晦豫皆八【三十四叶左六行】谨按晦当作悔 史疑占易遇八者为不利【三十五叶右一行】谨按占易惟足利本作古易为是注疏诸本注皆作占疏作古可谓疎漏矣 谓故赦之也【三十八叶左四行】故作放 案传未与郑战【五行】与作兴恐非 以癸亥初文【四十一叶右七行】正误文当作攻 每门五日积一而日【同上】一作十谨按恐积十五日误 又二十三年云【九行】三作二为是 杜意从衞所处【四十三叶左二行】意作言 二辞俱以高神【八行】正误高当作告

补遗宋板注兵乱之功功作力足利本同释文艮占根反【三十四叶】占根作古恨宋板同 复扶又反【四十叶】反下有下注同三字 以音庚【四十一叶】以作更宋板同 冠古乱反注皆下同【四十二叶】皆下作下皆宋板同疏以癸亥初文【四十一叶右七行】宋板文作攻 二辞俱以高神【四十三叶左八行】高作告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八十二

猜你喜欢
  卷十六 君奭第十八·孔颖达
  卷八 仲虺之诰第二·孔颖达
  辨祟篇第七十二·王充
  卷四·班固
  晏子居丧逊畣家老仲尼善之第三十·晏婴
  “直”也有讲究·孔子
  古微书畧例·孙瑴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七章 求知·林语堂
  卷五十七·卫湜
  卷三十三·佚名
  注解正蒙卷下·李光地
  卷五·季本
  晋献公之丧(1)·戴圣
  《中庸章句》序·钱穆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杨基

    眉庵集原序予布衣时雅闻杨孟载先生盛名及入翰林为史官奉勅纂修大明一统志考先生先世予蜀嘉州人因大父仕江左而生吴中遂家焉又诵先生诗云我家岷山更西住正见岷山发源处於是乎益知先生虽生吴中实蜀人也先生生於元末仕於

  • 卷一百九十二·志第一百四十五·兵六等·脱脱

        ◎兵六   ○保甲 建炎后乡兵 建炎后砦兵   保甲 熙宁初,王安石变募兵而行保甲,帝从其议。三年,始联比其民以相保任。及诏畿内之民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五 奸臣传四·纪昀

    奸臣传宋 【二】 ○宋二 蔡京【卞 攸 翛 赵良嗣】蔡京 赵良嗣 △蔡京 蔡京字符长兴化军仙游人登熙宁三年进士第调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元丰末 大臣议所立京附蔡确将害王

  • 一四八六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八六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八年十月二十八日陕西巡抚臣秦承恩跪奏,为查明汇奏事。窃照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应于年底汇奏。陕西省自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七年,节据各属查缴过七十

  • 张雄飞传·宋濂

    张雄飞,字鹏举,琅笽临沂人。父张琮,曾在金朝做官,守盱眙。金人怀疑他,罢其兵权,徙居许州。雄飞自幼失母,由琮妾李氏抚养。蒙古兵屠杀许州百姓,只有工匠幸免。有个姓田的人,原为张琮的部属,自称能制弓,且伪称雄飞及李氏为其家人,因

  • 卷第一百十六·佚名

    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十六典礼一封禅上宰相等表乞封太山答诏太平兴国九年四月甲申朕常乙夜观书。鉴前王之事迹多矣。若乃至圣同尧。大功超舜。底绩类于伯禹。敷佑比于成汤。然后可以高蹈介丘。遐登日观。告成功于上帝。

  • 二十六年·佚名

    (癸巳)二十六年大明萬曆二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辰,提督李如松領三協將楊元、張世爵、李如柏等,屯于順安。先遣副摠兵査大受,約倭酋,會斧山院,投書云沈遊擊將至。平行長使裨將平後寬,領家丁數十人迎之。玄蘇獻詩納款。大受

  • 六年·佚名

    (癸酉)六年大明萬曆元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午,白虹貫日。下敎求言,召成運、李恒,使乘傳上來,將問弭災之策,皆辭不至。○以災異,避正殿,減膳撤樂。○洛江絶流三日。○以具鳳齡爲執義,鄭澈爲典翰。○直提學辛應時,作勤學、愛民、親

  • 春秋释例卷二·杜预

    灭取入例第七【案此篇见永乐大典惟篇目佚今补】庄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传曰齐侯之出也过谭谭不礼焉及其入也诸侯皆贺谭又不至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闵二年冬【云云】十二月狄入卫传曰冬十二月狄人

  • 提要·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尚书精义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尚书精义五十卷宋黄伦撰宋史艺文志载有是书十六卷陈振孙书録解题亦着于録称为三山黄伦彞卿所编知其闽人此本有余氏万卷堂刋行小序称为释褐黄

  • 序·其白德富

    序原夫大道本无名待人行之为妙至人不居方临事能之为然所以滹沱一脉代有其人临济三十四叶茂发天童枝荣十二爰我万峰破山师翁得其一焉于明壬申间负密祖尘拂回蜀宗风丕振布幔天网打凤罗龙十方衲子望风披靡俾人人鼻孔撩

  • 理查二世·莎士比亚

    《理查二世》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历史剧。该剧首版于1597年。该剧讲述了一个不称职的国王的故事,以及他第一次面临人的身份时的极大痛苦。《理查二世》也是关于亨利·波林勃洛克的故事,他攫取了

  •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大斋言功仪·杜光庭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大斋言功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编撰。南宋《秘目》及《通志•艺文略》着录杜光庭《灵宝玉匮明真大斋言功德仪》一卷,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所载科仪用于灵宝玉匮明真拔度大斋

  • 中校副官·丘东平

    《中校副官》中的主人公中校副官是一个普通的基层战士,他有修养,真诚地尊重领导,他与敌人战斗到底的激情也代表着当时广大官兵的心声。相反,军长的形象却是一个虚伪、强权、滥杀无辜的形象,虽然平时能给部下一个好形象,但关

  • 女店员·老舍

    3幕13场话剧。写于1959年初。初载同年3月《人民文学》。同年6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初版。收入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选》、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3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1卷。1959

  • 魏郑公谏续录·翟思忠

    二卷。原书不具撰者姓名,《四库提要》考订其为元翟思忠所作。翟思忠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史称魏徵前后进谏二百余事,然王方庆《魏郑公谏录》仅得130条。本书摭拾众说,以补王录之不足。其中间有与史传异同,且有实非谏诤之

  • 师子奋迅菩萨所问经·佚名

    一卷,失译。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之旧译也。师子奋迅菩萨,新译作师子游戏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