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四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二十二

宣公五年

考异足利本传故书曰逆叔姬卿自逆也卿作即宋板同谨按二本同然义亦可疑疏叔姬已适高氏而言犹子叔姬者以其所归于夫反马乃成为妇【一叶左八行】谨按言犹恐倒错正误所归当作新归 则妇入三月然后祭行云【三叶左二行】宋板作则妇入三月乃奠菜郑云补遗宋板疏所归【一叶左八行】所作新 其经【三叶右四行】经作礼

宣公六年

考异足利本注九年十一年传所称属之役属作厉永怀堂同释文□舌鵙反【五叶】元文舌作苦疏义取无德而居乃屋【五叶左三行】谨按乃恐大误

补遗宋板注王子郑大夫王作二足利本同释文闚苦规反【五叶】苦作古宋板同

宣公七年

传春衞宋桓子来盟正误宋当作孙疏昭十三年公会刘子晋侯云于平丘【七叶左五行】谨按当作云云似脱一云字

补遗宋板传春衞宋桓子宋作孙足利本同

宣公八年

考异足利本传有事于太庙太作大永怀堂同疏若实死未将命【八叶右三行】正误实当作宾 绎又祭释祭文【九叶右一行】宋板下祭作天 土地名有舒羣舒□舒蓼【十叶左二行】谨按宋板羣舒舒蓼相接今本皆阙字可疑 刘以杜为一国而规之非也【三行】一作二

补遗释文汭如蜕反【十叶】蜕作鋭疏若实死【八叶右三行】宋板实作宾 称公子【左五行】称作书 鲁竟【六行】竟作意

宣公九年

考异足利本注谋齐也作谋齐陈永怀堂同谨按林直解云谋齐陈之不睦二本为是 六年伐楚郑取成于厉伐楚作楚伐永同 事见十二年二作一宋板永怀堂同释文讽芳鳯反【十四叶】元文芳作方疏仍存大夫帅之【十四叶右八行】宋板存作有

宣公十年

传诸侯之师戍郑郑子家卒郑人讨幽公之乱谨按崇祯本阙诸侯之师戍郑郑七字疏今鲁仍取之【十六叶左六行】正误仍当作伐考异宋板如守臣谓守宗庙之臣【十八叶右四行】如作则 故云上某出者姓【五行】谨按出恐氏误补遗宋板疏仍取【十六叶左六行】仍作伐

宣公十一年

考异足利本传王使让之曰夏征舒为不道杀其君杀作弑谨按惟万厯崇祯本作杀 曰吾侪小人所谓取诸其怀而与之也曰上有对字宋板永怀堂同曰下有可哉二字永怀堂同注虑事谋虑计功永怀堂谋作无谨按释文引广雅云无虑都凡也不为无据也 善其得礼得作复宋板正嘉同谨按永怀堂万厯崇祯本作得礼林直解亦作复礼 自厉之役郑南北无属无属作两属永同释文广雅云无虑都邑也【二十二叶】元文邑作凡 榦亦作干【同上】上作干 徼古尧反【二十五叶】徼作儌疏皆列序诸国【二十叶右一行】诸本列作歴 序例亦然【二行】宋板例作列 故书入陈杀征舒之后【二十叶左四行】陈作在 传言书曰入陈【六行】言作云 因入方讨陈贼【九行】诸本方作乃 例应罪楚子【二十一叶右六行】例作计 板在两旁即鄣土者【二十二叶左二行】即作卧

补遗宋板注楚与晋狎王盟王作主足利本同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宣十二年)·孔颖达
  景公欲厚葬梁丘据晏子谏第二十二·晏婴
  ●牧鑑卷之六·杨昱
  卷三十五·程公说
  第十六章 2·辜鸿铭
  卷二十五·李光坡
  卷一百七十一·秦蕙田
  卷六十六·王与之
  卷十二·李光坡
  卷四·梁寅
  卷十一·佚名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七·陈梦雷
  全南洋佛教组织之希望·太虚
  寸丝不挂·佚名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三·彭定求

        卷733_1 【淮阳感怀】李密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

  • 序·黄曾樾

    吾闽文教之开,较中土为晚。隋唐间始有诗人,迨唐末五代,秦系、韩偓、崔道融之伦,流寓入闽,诗教乃盛。自宋而益昌,杨徽之、杨亿、刘子翚、朱熹、萧德藻、徐玑、刘克庄、严羽、谢翱诸人,後先蔚起,各成派别。朱明一代,闽中十子、郑

  • 列传第九十八 裴度·欧阳修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初,擢进士第,以宏辞补校书郎。举贤良方正异等,调河阴尉。迁监察御史,论权嬖梗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武元衡帅西川,表掌节度府书记。召为起居舍人。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田弘正效魏、博六

  • 八十六、参观朝日新闻·包天笑

      这一次到日本,我很想参观日本的学校,尤其是大学校,如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就是我们的许多友朋,曾在这个大学里毕业。但是没有这个机缘,我们的旅游程序单上,也没有这项节目。不过到神田区那里去逛了一逛,看看那里的书店。那里

  • 王建传·薛居正

    王建,陈州项城人。唐朝末年,加入忠武军。秦宗权盘踞蔡州,悬重赏来招募他,王建才从行伍之间得以补任军候。广明年间,黄巢攻陷长安,僖宗移驾蜀地。当时后梁太祖还是黄巢部将,带领众军进攻襄州、邓州,秦宗权派小校鹿晏弘跟着监军

  • (上魏下山)盗殺安、宜等案·佚名

    原文:廿(二十)年十一月己未,私屬喜曰:[□【……】衔 (?)□妾宜、士五(伍)安□□【……。】]即令獄史彭沮、衷往診:[安、宜及不智(知)可(何)一女子死(屍)皆在内中,頭頸有伐刑痏。不智(知)殺者,【□

  • 卷十五·杨士勋

    ◎襄公起元年,尽十五年[疏]《鲁世家》:定公名午,成公之子,定姒所生,周简王十四年即位。《谥法》:“因事有功曰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正即位,正也。[疏]“继正即位,正也”。○释曰:襄是定姒之子,嫌非正,胡重明之。仲孙蔑会

  • 画策第十八·商鞅

    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 黄帝之世,不麛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椁。事不同,皆王者 ,时异也。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神农既没,以彊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 ,

  • 春秋传纲领·胡安国

    胡氏曰学春秋者必知纲领然后众目有条而不繁自孟轲氏而下明纲领者凡七家今载七家精要之词于卷首智者即词以观义则思过半矣孟轲氏曰春秋天子之事也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膺戎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

  •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一·佚名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僧六万四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人。皆众所知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及诸三昧。于诸神通无所挂碍。善能晓了诸法实性。悉皆

  •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论。喻有二种。述曰。自下第三示喻之相。文段有三。一标举。二列名。三随释。此初也。梵云达利瑟致案多。达利瑟致云见。案多云边。由此比况。令宗成立究竟名边。他智解起。照此宗极名之为见。故无著

  • 普贤金刚萨埵略瑜伽念诵仪轨·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我今说普贤菩萨身口意金刚念诵法。由修此法等同金刚萨埵。修行者住胜解行地。曾入金刚界大曼茶罗。受菩提心戒。于

  • 卷第二十七·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十七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赞 释迦文佛像(依上人请) 三界群生迷真遂妄贪嗔愚痴历劫遮障苦海漂沉永无出望是故我佛如来以大定慧力摄伏众魔于菩提树下为人天之榜样稽首拜言非

  • 南方草木状·嵇含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植物志之一。旧题为西晋襄城太守嵇含撰于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但学者们对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均有不同看法,尚无定论。不过,根据书中的一些记载,可以推断此书的渊源较古老。此书在南宋后又有增补。书中记

  • 玄览人鸟山经图·佚名

    玄览人鸟山经图,原名《灵宝五符人鸟经》。陶弘景《真诰》卷二十称,南朝道士陆修静「敷述《真文赤书》、《人鸟五符》等,教授施行已广」。《无上秘要》卷四引《洞玄五符经》,亦见于本篇。可知本篇应为南北朝古道书。今本收

  • 天涯红泪记·苏曼殊

    社会小说,二章,未完。苏曼殊著。载1914年5月《民国杂志》第一卷第一期。小说写清朝末年“天下大乱”,燕影生辞去高等学校之职,“仓皇归省”。在舟中见一卜者,四目相接,“似欲有言而弗言”。归家后一日,燕影生外出游山,不觉至

  • 珠江名花小传·缪艮

    名流和者数十辈。玉珊生制《珠江纪事》序,余又为记,以传其事云。 

  • 都门识小录摘录·蒋芷侪

    《都门识小录摘录》一卷,清末民初蒋芷侪撰。记晚清及民初北京市并百态、风俗人情,多为作者耳闻目睹,颇足采观。 据民国印本标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