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吾闽文教之开,较中土为晚。隋唐间始有诗人,迨唐末五代,秦系、韩偓、崔道融之伦,流寓入闽,诗教乃盛。自宋而益昌,杨徽之、杨亿、刘子翚、朱熹、萧德藻、徐玑、刘克庄、严羽、谢翱诸人,後先蔚起,各成派别。朱明一代,闽中十子、郑善夫、高、传、二谢、二徐、曹学佺虽迭以诗鸣,然皆不出明人貌以汉魏、盛唐之习。沿至胜清道咸之间,和侍郎、祁相国、以杜、韩、白、苏倡於京师,为世宗仰,而八闽诗人尚株守其乡先辈,摹仿成法。同光而还,郑海藏、陈听水、陈木菴三先生出,以宛陵、半山、东坡、放翁、诚斋诸大家为宗,同时江右陈散原先生力祖山谷。於是数百年来之为诗者,始一亦其窠臼。大抵以清新真挚为主,海内推为“同光派”。而吾师陈石遗先生则不唐,不宋,不汉魏,不六朝;亦唐,亦宋,亦汉魏,亦六朝。《三百篇》为体,经史诸子百家为用。其著《诗话》,编《诗钞》,鼓吹之力,盖自有说诗、选诗以来,得未曾有焉。先生以名世之才,蕴经世之学,壮岁橐笔,为刘壮肃、张文襄诸公上客。所为擘画措施,胥关民生国计。顾世独以朴学辞章重先生,岂知此殆先生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耳。其以宛陵、半山、东坡、诚斋况先生之诗者,自皮相矣。然自先生出,而朋从气类相感召,讲坛著述所提倡,实有左右中原文献之功,不特移易闽中宿习,开闽派之新声。而胜清一代主持诗教如王文简之亻堇亻票神韵、沈文悫之专主温柔敦厚者,先生殆有过之。尝闻先生论吾闽僻处海澨,而《禹贡》三江,南江发源长汀;汉代五岳,霍山实在宁德;大海则东控日本;三十六洞天,第一、第十六皆在福建。然则山川灵淑清明之气,蕴千百年而後钟於先生者,岂独幔亭屴崱已邪!信哉诗人之杰,为今日诗教剥复时之山斗矣。曾樾幸生乡国,自有知识,则知景仰先生,窃揆梼昧,不敢自致於门墙。丁卯孟冬初弦,由董仲纯丈介谒先生於文儒坊三官堂之匹园,呈诗文为贽。师年七十有二,精神矍铄,长身颁白,貌清癯,望之如六十岁人。谈论精采焕发,娓娓无倦容,乐育之意,晬面盎背。嗣後每遇休沐,常随杖履。其说诗旨趣,大抵散见於所著书中。有所请益,必为畅言。退而录之,以备遗忘。随闻随记,无有汇次,名曰《谈艺录》,纪实也。昔桐城姚惜抱先生为文章,私淑其乡方侍郎,而以未得及身亲炙为憾。曾樾何幸,得及大贤之门,而荷其拂拭,把笔记录名言谠论,盖不胜玷辱师门之忄瞿云。丁卯季冬黄曾樾。
猜你喜欢 洪咨夔·唐圭璋 ◆何处士失(得之集)·顾嗣立 ◆杨廉访奂(还山遗稿)·顾嗣立 第一折·佚名 丘士元·隋树森 提要·释英 春之首章·闻一多 卷一○·郭则沄 卷455 ·佚名 卷八十二·冯惟讷 【附】康范实録·汪晫 卷七十一·朱彝尊 香溪集钞·吴之振 卷二十六·沈季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林则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