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綱目卷六十八     婺源江永撰

教太子   通禮十九

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詳見學制】 古者王子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髪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小學謂虎闈師保之學也大學王宫之東者束髮謂成童白虎通曰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是也此太子之禮尚書大傳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學見小節而踐小義年二十入大學見大節而踐大義此王子入學之期也又曰十五年入小學十八入大學者謂諸子姓既成者至十五入小學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學内則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者謂公卿以下教子於家也朱子曰虎闈見周禮師氏居虎門之左教國子弟保氏掌養國子守王闈一作庠門者非是又按姓孫也或恐當作性既或恐當作晚】居則習禮文行則鳴佩玉升車則聞和鸞之聲是以非僻之心無自入也【大戴禮】 天子設四學當入學而太子齒【四學謂周四郊之虞庠也文王世子曰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齒於學之謂也 祭義】 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詳見學制】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修内也禮所以修外也禮樂交錯於中發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温文【中心中也懌悦懌】立大傅少傅以養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養猶教也言養者漬浸成長之】大傅審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謂為之行其禮】少傅奉世子以觀大傅之德行而審喻之【為說其義】大傅在前少傅在後【謂其在學時】入則有保出則有師【謂燕居出入時】是以教諭而德成也【以有四人維持之】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輔翼之而歸諸道者也【慎其身者謹安護之】記曰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記所云謂天子也取以成說】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唯其人語使能也【語言也得能則用之無則已不必備其官也小人處其位不如且闕】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國治君之謂也【文王世子】 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發嗜鮑魚而太公弗與曰禮鮑魚不登於俎豈有非禮而可以養太子哉【賈誼新書】 成王幼不能涖阼【涖視也不能視阼階行人君之事】周公相踐阼而治【踐履也代成王履阼階攝王位治天下也】抗世子法於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長幼之道也【抗猶舉也謂舉以世子之法使與成王居而學之】成王有過則撻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以成王之過擊伯禽則足以感喻焉 文王世子】 仲尼曰昔者周公攝政踐阼而治抗世子法於伯禽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為人臣者殺其身有益於君則為之況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優為之【聞之者聞之於古也于讀為迂迂猶廣也大也】是故知為人子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後可以為人君知事人然後能使人成王幼不能涖阼以為世子則無為也【以為世子若為世子時】是故抗世子法於伯禽使之與成王居【亦學此禮於成王側】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長幼之義也君之於世子也親則父也尊則君也有父之親有君之尊然後兼天下而有之是故養世子不可不慎也【處君父之位覧海内之上而近不能教其子則其餘不足觀矣】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齒於學之謂也【物猶事也】故世子齒於學國人觀之曰將君我而與我齒讓何也曰有父在則禮然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其二曰將君我而與我齒讓何也曰有君在則禮然然而衆著於君臣之義也其三曰將君我而與我齒讓何也曰長長也然而衆知長幼之節矣故父在斯為子君在斯謂之臣居子與臣之節所以尊君親親也故學之為父子焉學之為君臣焉學之為長幼焉【學教】父子君臣長幼之道得而國治語曰樂正司業父師司成一有元良萬國以貞世子之謂也【司主也一一人也元大也良善也貞正也 同上】 賈誼曰古之王者太子迺生固舉以禮【大戴禮保傅篇迺作乃後同以作之 鄭曰古即殷周時也】使士負之【鄭曰卜其吉也】有司齊肅端冕見之南郊見于天也【大戴齊肅作參夙興鄭曰參職謂三月朝也朱子曰參乃齊字之誤其下當脱一字而注文職字亦誤】過闕則下【鄭曰敬君典法之處】過廟則趨【鄭曰逕闕故下望廟則趨】孝子之道也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己行矣【大戴而作時已作以 顔曰赤子言其新生未有眉髪其色赤】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鄭曰保謂安守之顔曰保安也】傅傅之德義【大戴之作其 鄭曰傅猶敷也顔曰傅輔也】師導之教訓【大戴訓作順 鄭曰師傅之教大同也師上於訓道傅即受而述之書叙曰周公為師召公為保相成王為左右也】此三公之職也【鄭曰今尚書說三公司馬司徒司空也尚書及周禮說古文與此同故先儒論者多依此為說也】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鄭曰卿也謂之孤也】曰少保少傅少師是與太子宴者也【鄭曰記者因成王幼稚周公居攝又以王少漸聖賢之訓長終封禪之美故㨿其成事同於太子而始末叙之取明殷周之隆師友為先也顔曰宴謂安居】故迺孩提有識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禮義以導習之【大戴無迺有識三字之下有也字顔曰孩小兒也提謂提撕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皆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德者以衛翼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大戴皆作比下下無之字博聞作閑博衛作輔使下有之字】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大戴無生而二字有目字】左右前後皆正人也【大戴左右下皆有視字人下無也字】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生長於齊不能不齊言也【大戴居下無之字毋作不正下有也字】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猶生長於楚不能不楚言也故擇其所耆必先受業迺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迺得為之【鄭曰恐其懈惰故以所味好而誘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大戴無天字】習貫如自然【大戴如自然作之為常下又有此殷周之所以長有常道也十一字 鄭曰言人性本或有所不能少教成之若天性自然也周書曰習之為常自血氣始顔曰貫亦習也】及太子少長知妃色【顔曰妃色妃匹之色】則入于學【大戴作小學又引學禮一段今見學制篇】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嚴則有記過之史【大戴記作司 顔曰有過則記】徹膳之宰【大戴有有字徹下有虧字宰下云太子有過史必書之史之義不得不書過不書過則死過書而宰徹去膳夫膳宰之義不得不徹膳不徹膳則死】進善之旌【大戴旌作旍 鄭曰堯置之令進善者立於旍下也】誹謗之木【鄭曰堯設之使書政之愆失也】敢諫之鼓【鄭曰舜置之使諫者擊之以自聞也】瞽史誦詩【顔曰瞽無目者也】工誦箴諫【大戴箴作正 鄭曰工樂人也瞽官長誦謂隨其過誦詩以諷】大夫進謀【大戴無此四字】士傳民語習與智長故切而不媿【大戴媿作攘 鄭曰量知受業故雖勞能授也漢書作媿顔曰每被切磋故無大過可耻媿之事 朱子曰此文漢書為是而顔說亦非其意但謂習聞規誨與智俱長故諫之雖切亦能受之而不媿恨也】化與心成故中道若性【鄭曰觀心施化故變善如性也 朱子曰此言教化與心俱成故所為皆合於道如性自然也 大戴下有是殷周所以長有道也九字又漢書大戴皆有三代之禮一段今見朝廷禮篇】夫三代之所以長久者以其輔翼太子有此具也【大戴三代作殷周之前者下無以字太作天下同又漢書大戴皆有及秦不然一段今刪去】天下之命懸於太子太子之善在於早諭教與選左右【顔曰諭曉告也與猶及也】開於道術知義理之指則教之力也【大戴力作功】若其服習積貫則左右而已【大戴其作夫無而字】胡粤之人生而同聲嗜欲不異及其長而成俗累數譯而不能相通行者有雖死而不能相為者則教習然也【大戴粤作越俗下有也字累作參有雖作雖有死下無而字者下無則字 鄭曰生而同聲及其長也重譯而曉之不能使言語相通嗜欲不異至於成俗其所行雖有死之可畏猶不能相為者皆習使之然也蘇林曰言其人之行不能易事相為處 朱子曰行有雖死而不能相為者鄭說誤蘇說是也承上文言習俗之殊終身不變雖至於死而不能相放傚猶老子言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也】故曰選左右早諭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大戴再有左右正三字】則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鄭曰孟子曰君正莫不正也君正而國定也】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之謂也【漢書賈誼傳】楚莊王使士亹傅太子箴【莊王楚君名旅也士亹楚大夫箴恭王名也】問

於申叔時【叔時楚賢大夫申公】叔時曰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其心【以天時紀人事謂之春秋聳奬也抑貶也】教之世而為之昭明德而廢幽昬焉【世謂先王之世系也昭顯也幽闇也昬亂也為之陳有明德者世顯而闇亂者世廢也】以休懼其動【休嘉也動行也使之嘉顯而懼廢也】教之詩而為之導廣顯德以耀明其志【導開也顯德謂若成湯文武周召僖公之屬諸詩所美者也】教之禮使知上下之則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則法也疏滌也樂者所以移風易俗蕩滌人之邪穢也鎮重也浮輕也】教之令使訪物官【令謂先王官法時令也訪議也物事也使議知百官之事業】教之語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務用明德於民也【語治國之善語】教之故志使知廢興者而戒懼焉【故志謂所記前世成敗之書】垂之訓典使知族類行比義焉【訓典五帝之書族類謂若惇叙九族比義義之與比也】若是而不從【不見從也】動而不悛【悛改也】則文詠物以行之【文文辭也詠風也謂以文辭風記事物以動行之】求賢良以翼之【翼輔也】悛而不攝則身勤之【攝固也勤勤身以朂勉之】多訓典刑以納之【刑法也】務慎惇篤以固之攝而不徹【徹通也】則明施舍以導之忠【施己所欲原心舍過謂之忠恕】明久長以導之信【有信然後可以長久】明度量以導之義【義宜也言度量所宜也】明等級以導之禮【等級貴賤之品】明恭儉以導之孝【恭儉所以事親】明敬戒以導之事【敬戒於事則無敗功】明慈愛以導之仁明昭利以導之文【昭明也明利言利人及物】明除害以導之武【除害去暴亂也】明精意以導之罰【明盡精意斷之以情】明正德以導之賞【正德謂不私於所愛】明齊肅以耀之臨【齊壹也肅敬也耀明也臨臨事也】若是而不濟不可為也【濟成也謂為師傅也國語楚語】  司馬侯對晉悼公曰諸侯之為日在君側【為行也】以其善行以其惡戒可謂德義矣公曰孰能對曰羊舌肸習於春秋【肸叔向之名春秋紀人事之善惡而目以天時謂之春秋周史之法也時孔子未作春秋】乃召叔嚮使傅太子彪【彪平公也晉語】

書數    通禮二十

大司徒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詳見學制】 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同上】 八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外傅教學之師也 内則】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明決之意繫辭傳】 黄帝之史蒼頡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蒼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孶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意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註轉註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其後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田疇異疇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蒼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是時秦燒滅詩書滌除舊典大發隸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絶矣【許慎說文解字序】 小史掌邦國之志【鄭司農云志謂記也春秋傳所謂周志國語所謂鄭書之屬是也史官主書故韓宣子聘於魯觀書太史氏 春官】 外史掌四方之志【志記也謂若魯之春秋晉之乘楚之檮杌】掌三王五帝之書【楚靈王所謂三墳五典】掌逹書名于四方【謂若堯典禹貢逹此名使知之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書之文字得能讀之 同上】 大行人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九歲屬瞽史諭書名【書名書之字也古曰名聘禮曰百名以上 秋官】 非天子不考文【文書名】今天下書同文【今子思自謂當時也 中庸】 韓宣子來聘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易象上下經之象辭魯春秋史記之策書春秋遵周公之典以序事故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易象春秋文王周公之制當此時儒道廢諸國多闕唯魯備故宣子適魯而說之 昭二年左氏傳】 楚左史倚相是良史也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㐀【皆古書名 昭十二年左氏傳】 九數一方田以御田疇界域二粟布以御交質變易三衰分以御貴賤稟税四少廣以御積羃方圓五商功以御功程積實六均輸以御遠近勞費七盈朒以御隱雜互見八方程以御雜糅正負九勾股以御高深廣遠【九章算術】

禮書綱目卷六十八

猜你喜欢
  保位權第二十·苏舆
  墙倒众人推·孔子
  读礼志疑巻六·陆陇其
  第九章 19·辜鸿铭
  卷十六·佚名
  卷十三·吴廷华
  (十一)颜渊篇·钱穆
  昭公·昭公八年·左丘明
  云居佛印元禅师·惠洪
  卷五百九十五·佚名
  三十五、倩女离魂·慧开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六·念常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玄奘
  世界佛教联合会宣告开会之宗旨·太虚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一·彭定求

        卷291_1 【奉酬韦滁州寄示】杨凌   淮扬为郡暇,坐惜流芳歇。散怀累榭风,清暑澄潭月。   陪燕辞三楚,戒途绵百越。非当远别离,雅奏何由发。   卷291_2 【梅里旅夕】杨凌   沧洲东望路,旅棹怆羁游。枫浦蝉

  • 卷五杂歌四句·冯梦龙

    [亲老婆]天上星多月弗多。雪白样雄鸡当弗得个鹅。煮粥煮饭还是自家田里个米。有病还须亲老婆。忽然道学。还是无病的日子多。[和尚]天上星多月弗多。和尚在门前唱山歌。道人问道师父那了能快活。我受子头发讨家婆。讨

  • 第四折·张国宾

    (邦老同旦儿上)(邦老云)自家陈虎的便是。我这一日吃酒多了,那小厮不知被母亲唆使他那里去,至今还不回来,莫不是去做贼那?(旦儿云)他应武举去了也。(邦老云)既是应武举去了,不得官教他不要来见我。今日有些事干,我要到窝弓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 皇太后制谕宗室亲王及中外文武群臣仰惟 太祖高皇帝 太宗文皇帝开创帝业统御华夷仁宗昭皇帝继述鸿猷大敷治理承传至我 宣宗章皇帝克宽克仁万邦允怀不幸蚤弃臣民遗命于吾爰立嫡长子祁镇为 皇帝已历

  • 卷之十四·佚名

      顺治二年。乙酉。二月。甲寅朔。守备霍然、讦告宣府巡抚李鉴受贿事。下法司勘问。拟鉴弃市。议上得上□日、李鉴曾着大功。免死。追赃。罚俸六个月  ○乙卯。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等奏报、大军于元年十二

  • 第八卷梁·缪荃孙

    武帝天监元年(魏景明三年)四月,即皇帝位于南郊。礼毕,备法驾即建康宫,临太极前殿。大赦。改齐中兴二年为天监元年。封齐帝为巴陵王,齐宣德皇后为齐文帝妃,齐后王氏为巴陵王妃。是日,诏封文武功臣新除车骑将军夏侯详等十五人为

  • 四一○ 江西巡抚海成奏遵旨陈明前进书籍应存应领情形折·佚名

    四一○ 江西巡抚海成奏遵旨陈明前进书籍应存应领情形折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初二日江西巡抚海成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九日承准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六月二十九日奉上谕:各省所缴之书,有自购进云云。钦此。遵

  • 弁言·佚名

    本书系据故宫博物院先后就清代军机处档案所辑的各种史料,集刊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中、法战争期间有关台湾的文件,用补前编「法军侵台档」(「文丛」第一九二种)之不足,因以「补编」称之。按「法军侵台档」一书,原由中央研究院近

  • 史圭传·薛居正

    史圭,是常山人。他的祖先与王武俊是从塞外入关的,家住石邑。曾祖史曾,历任镇阳牙校。父亲史钧,代理安平、九门县令。史圭爱好学习,工于诗词,精于为官之道。唐光化年间,历任阜城、饶阳县尉,改任房子、宁晋、元氏、乐寿、博陆五

  • 《礼记》简介·戴圣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光秦的其它典籍。

  • 士容论第六 审时·吕不韦

    审时原文:六曰:凡农之道,厚之为宝。斩木不时,不折必穗;稼就而不获,必遇天菑。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以人稼之容足,耨之容耨,据之容手。此之谓耕道。是以得时之禾,长秱长穗,大本而茎杀,疏穖而穗大,其粟圆而薄糠,其

  • 卷八·佚名

    △初分转生品第四之二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得四静虑。及四无量四无色定。於九等至次第超越。顺逆入出。自在游戏。非诸声闻独觉等境。是菩萨摩诃萨。有时入初静虑。从初静虑起入灭尽定。从灭尽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四·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實際品第七十八之二   善現當知.如有如來應正等覺化作四衆所謂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假使   化佛或經一劫或一劫餘爲彼四衆宣說正法.於意云何.如是化衆頗有能得或預流

  • 无情说法·佚名

    洞山良价禅师,当他初次见云岩禅师的时候,问道:“有情说法,说给谁听?”云岩:“有情听!”洞山:“无情说法时,谁能听到?”云岩:“无情能听到。”洞山:“你能听到吗?&rdquo

  • 解脱道论 第三卷·佚名

    解脱道论 第三卷阿罗汉优波底沙梁言大光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分别行品第六尔时依止阿阇梨。以数日观其行。其行相应行处应当教。于是行者十四行。欲行嗔恚行痴行信行意行觉行欲嗔恚行欲痴行嗔痴行等分行信意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二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二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杂蕴第五之二诸断善根。彼云何断。何行相断。谓如有一。故思害母害父命已。无随愧悔。复如有一。故思害母害父命已。有随愧悔。如是二人师诸沙门

  • 明行道六成就法·佚名

    西藏迦居爾宗二十四祖珀瑪迦爾波喇嘛原著西藏達瓦桑杜格西喇嘛英文譯傳從學弟子美國伊文思溫慈博士纂集震旦觀化廬學藏密菩薩優婆塞張妙定蓮菩提金剛正重譯漢文皈敬皈敬尊聖光榮諸寶上師足下引端今於此中,開演訓導微妙

  • 孝经刊误·朱熹

    一卷。宋朱熹撰。该书成于淳熙十三年(1186),时熹57岁,主管华州云台观。该书取古文《孝经》分为“经”一章,“传”十四章,删旧文二百二十三字。书后有《自记》曰:“熹旧见衡山胡侍郎(宏)《论语说》,疑《孝经》引《诗》,非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