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世界佛教联合会宣告开会之宗旨

──十三年六月在庐山大林寺讲──

现在世界说文明史的,要不出东西洋两大系:西洋文明系可以基督教代表之;东洋文明系可以佛教代表之。

然东洋范围很宽,凡属东半球皆是,若印度、暹逻、缅甸、日本、中国乃至波斯等。然则一教何以能代表东方之文明?如印度有婆罗门,中国有孔教、老教及诸子百家等,日本有神道教,其余诸国各有其习俗的教,多是很古很盛很普遍。佛教以时间论,不及印度婆罗门教之古;以空间论,亦不及婆罗门普遍五印度。中国儒、道亦然。然佛教所以能代表东方之文明者,因其余诸教,唯通行于本国境内,不得通行境外,例如印度婆罗门、中国儒、道等。唯佛教发源于印度,流布中国,由中国而朝鲜,而日本,其余暹逻、缅甸、西藏各地均有佛教。东亚之地,佛教几无不遍,此为佛教代表东方文明者一。

至若佛教教理,山重水复,层层叠叠,圆融入妙,无有阻滞;能浅能深,能略能广,白云红霞,卷舒自在。语其浅,有人乘、天乘能涵盖世间一切有漏善法尽;语其深,有菩萨乘、佛乘能括出世间一切无漏无为法尽;语其略,一言包罗或无有言说;语其广,大千世间无非古佛文章,谦下若水,无微不至;虚通如空,无孔不入,此为佛教代表东方文明者二。

今则将进而融摄西方文化,合天下以开全地轴之新文明,此庐山有本会讲演之所由也。然此一大事因缘,为世间有德慧术智之士所共同有分,非一家一国之私事也,愿诸君进而教之!兹先请日本真言宗权田大僧正代表小林僧正讲演;照吾侪以大日如来之密光,俾净严妙心皆得以开显焉!(象贤记)(见海刊五卷九期)


猜你喜欢
  论因果之理·印光
  金刚般若论卷上·佚名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佚名
   第七十一則 百丈問五峰·胡兰成
  第四章 圣者优婆崛多时代·多罗那他
  成实论 第八卷·佚名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八·智旭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卷下·佚名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佚名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四卷·佚名
  序·宝唱
  美术与佛学·太虚
  菩萨地持经 第五卷·佚名
  四无所畏品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徐安国·唐圭璋

      安国字衡仲,号春渚,上饶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六年(1170),知华亭县。绍熙中,知横州。庆元中,提举广东茶盐。嘉泰二年(1202),授湖南提举,放罢。有西窗集,不传。   蓦山溪   早梅   青梅骨瘦,已有生春意。椒萼露微花,便觉

  • 二集卷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十古今体一百五首【己巳三】城子山一朶紫芙蓉琳宫?上重自遥先罨画未到已闻钟玉宇常经想【每至大觉寺辄望见今始到山一游】丹梯试一从迥然出云雾真足豁心胸香界夏中静翠峰雨後浓瑶题悬宝构【

  • 卷93 ·佚名

    方信孺 赠写真求赞者 行乐顿因人事懒,坐忘常觉世缘轻。 琴清临水容鱼听,篁暖当筵学凤鸣。 便道登仙岂欺我,芙蓉花绕桂林城。 方信孺 赠写真求赞者 十年红紫□,容易怨春园。 不向瓶中见,还从檐上

  • 卷十三·钱子正

    钦定四库全书三华集卷十三明 钱仲益 撰锦树集三五言律诗送监生叶师古得告侍亲还天台亲老求归养君恩许放还未应忘断织端忆梦持环天逺龙河驿云连鴈荡山遥怜到家日擎酒拜慈顔寄题王仲渊西爽轩结屋并山阿羣峯拥翠螺秋清

  • 卷一百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萧至忠萧至忠德言曾孙少为畿尉以清谨称神龙初自吏部员外擢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掌选事请谒杜絶寻迁中书侍郎兼中书令睿宗立出为晋州刺史先天二年复为中书令与窦怀贞魏知古崔湜陆象先徐坚

  • 第十四场·田汉

    报告员:王仲原当然也没有认真营救若英。狡猾的侵略者有它凶残狞恶的一面,也有它伪善阴险的一面,当王仲原幸灾乐祸的时候,敌人却主动地考虑玉良和若英的自由。牢中。〔岛田少尉在讯问章玉良。岛田 我们发现你不是孟南,你叫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焦竑

      廣東二(知府 同知 通判 知縣 縣丞 主簿 教授 學正 教諭)   ◆知府   肇慶府知府贈禮部侍郎王公泰神道碑(楊溥)   廣東潮州府知府王公源傳略   高州府知府何公盛傳   廣東南雄府知府劉實傳   廣東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提要·曹彦约

    (臣)等谨案经幄管见四卷宋曹彦约撰彦约字简甫都昌人淳熙八年进士薛叔似宣抚京湖辟为主管机宜文字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宝庆元年擢兵部侍郎迁礼部旋授兵部尚书力辞不拜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盖彦

  • 史记集解卷二十五·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二十五律书第三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其于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武王伐纣吹律听声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杀气相并而音尙宫同声相从物之自然何足怪哉

  • 卷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七十八典礼志谨案古者大经大法皆谓之礼故周官六职传於礼家而左传载韩起之言称易象春秋为周礼家语记孔子之言亦以小正为夏礼坤乾为殷礼不止仪礼为古经也史家所记则典章文物为多矣礼书始见於

  • 陈同寿·周诒春

    陈同寿 字受彤。生于江苏苏州。年三十七岁。弟明寿。已婚。子一。初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土木工程。光緖三十三年。入威斯康心大学。习普通文科。光緖三十四年。入伊里

  • 读礼志疑卷三·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朱子文集内范伯崇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杜氏注谓此天子诸侯之礼不通于卿大夫葢卒哭后特用丧礼祀新死者于寝而宗庙四时常祭自如旧也此与礼记不同释例又引晋三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一·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律从三十一尽五十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律二十卷  (右二部四十卷同此卷音)。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律第三十一卷  抆摸(上文粉反下音莫考声云抆修理也广雅

  • 卷第三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十一如是已辩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辩。颂曰。安立器世间  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  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  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  余

  • 卷第九·佚名

    宋括山一庵释 本觉 编集明六观居士 毕延玠 较订唐元宗癸丑(开元元年)菩提流志。译宝积经。并旧译。合成一部百二十卷。至是功毕。流志自是更不译经。唯专持诵。时修禅观○七月义净法师示寂。寿七十九。勑给葬事。

  • 楝亭书目·曹寅

    《楝亭书目》是清代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编撰的私家藏书目录。《楝亭书目》有多种版本,最早见于嘉庆年间藏书家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三十二,著录《楝亭书目》为“无卷数,三册,写本”。民国年间,又见于民国年间缪荃孙等人

  • 园生树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中阿含昼树度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