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綱目卷四十三     婺源江永撰

諸侯遷廟    吉禮十

補經【此篇出大戴禮】

成廟將遷之新廟君前徙三日齊祝宗人及從者皆齊【謂親過高祖則毁廟以昭穆遷之】

右將遷齊 記作王壞廟有時日於練焉壞廟壞廟之道易檐可也改塗可也【禮過高祖則毁其廟以次而遷將納新神示有所加 文公二年穀梁傳】

徙之日君玄服從者皆玄服從至于廟【廟殯宫】羣臣如朝位【列於廟門外如路門之位】君入立于阼階下西向有司如朝位【立於門内如門外之位】宗人擯舉手曰有司其請升君升祝奉幣從在左北面【祝王辭故在左神將遷故出在戶牖間南面矣】再拜興祝聲三曰孝嗣侯某敢以嘉幣告于皇考某侯【言嗣以遷代不言國未忍有之也】成廟將徙敢告【卒不奠幣者禮畢矣於此將有事於新廟】君及祝再拜興

右殯宫告遷

祝曰請導君降立于階下奉衣服者皆奉以從祝【不言奉主而稱奉衣服者以毁易祖考誠人神之不忍徙祝者祝所以導神也言皆者衣服非一稱周禮守祧職曰掌先王先公之廟祧其遺衣服藏焉】奉衣服者降堂君及在位者皆辟也奉衣服者至碑君從有司皆以次從出廟門奉衣服者升車乃步君升車從者皆就車也【皆就車謂乘貳車者】凡出入門及大溝渠祝下擯【神車祝為左故於步處則下】至于新廟筵于戶牖間【始自外來故先於堂】樽于西序下【四時之祭在室筵奥中在堂筵序下是以設樽恒於東方今惟布南面之席故置樽於西以因其便矣】脯醢陳于房中【房西房也諸侯左右房也】設洗當東榮南北以堂深【記因卿士當言東霤】有司皆先入如朝位祝導奉衣服者乃入君從奉衣服者入門左【門左門西】在位者皆辟也奉衣服者升堂皆反位君從升奠衣服于席上祝奠幣于几東君北向祝在左

右奉主入新廟

贊者盥升適房薦脯醢君盥酌奠于薦西反位君及祝再拜興祝聲三曰孝嗣侯某敢用嘉幣告于皇考某侯今月吉日可以徙于新廟敢告再拜君就東廂西面祝就西廂東面【東西俟也祝就西廂因其便也】在位者皆反走辟如食間【走疾趨也】擯者舉手曰請反位君反位祝從在左卿大夫及衆有司諸在位者皆反位祝聲三曰孝嗣侯某潔為而明薦之享【詩云潔蠲為饎是用孝享】君及祝再拜君反位【東廂之位】祝徹反位【西廂之位】

右祭告

擯者曰遷廟事畢請就燕君出廟門卿大夫有司執事者皆出廟門告事畢【事謂内主藏衣服斂幣徹几筵之等】乃曰擇日而祭焉【所以安神】

右事畢

諸侯釁廟    吉禮十一

補經【亦出大戴禮】

成廟釁之以羊【廟新成而釁者尊而神之祭器名者成則釁之以豭也】君玄服立于寢門内南向祝宗人宰夫雍人皆玄服【以神事故亦同爵弁小戴君朝服者謂不與也】宗人曰請令以釁某廟君曰諾遂入雍人拭羊【拭捝】乃行入廟門碑南北面東上【居上者宰夫也宰夫攝主也】雍人舉羊升屋自中中屋南面刲羊血流于前乃降門以雞有司當門北面【有司宰夫祝宗人也】雍人割雞屋下當門郟室割雞于室中有司亦北面也【郟室門郟之室一曰東西廂也釁東西室有司猶北面統於廟也案小戴割雞亦於屋上記者不同耳】既事宗人告事畢皆退反命于君君寢門中南向宗人曰釁某廟事畢君曰諾宗人請就宴君揖之乃退

記成廟則釁之其禮祝宗人宰夫雍人皆爵弁純衣【廟新成必釁之尊而神之也宗人先請於君曰請令以釁某廟君諾之乃行】雍人拭羊宗人祝宰夫北面于碑南東上【居上者宰夫也宰夫攝主也拭静也】雍人舉羊升屋自中中屋南面刲羊血流于前乃降門夾室皆用雞先門而後夾室其衈皆於屋下割雞門當門夾室中室【自由也衈謂將刲割牲以釁先滅耳旁毛薦之耳聽聲者告神欲其聽之周禮有刉衈】有司皆鄉室而立門則有司當門北面【有司宰夫祝宗人】既事宗人告事畢乃皆退【告者告宰夫】反命于君曰釁某廟事畢反命于寢君南鄉于門内朝服既反命乃退【君朝服者不至廟也】路寢成則考之而不釁釁屋者交神明之道也【言路寢者生人所居不釁者不神之也考之者設盛食以落之爾檀弓曰晉獻文子成室諸大夫發焉是也】凡宗廟之器其名者成則釁之以豭豚【宗廟名器謂尊彝之屬 雜記】

禮書綱目卷四十三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下传·第四章·佚名
  难言第三·韩非
  夭壽第十四·徐干
  卷十四·湛若水
  孟子师説卷上·黄宗羲
  洪范正论卷四·胡渭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八章 水·林语堂
  卷十·袁燮
  卷二十四·程川
  第十六章 奸近杀·佚名
  第33章·老子
  (十五)朱子之道心人心论·钱穆
  真理与错误·梁漱溟
  真现实论宗依论(中)·太虚
  宗镜录卷第四十一·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林徽因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她的行径?催一阵急雨,抹一天云霞,月亮,骄傲的,她奉着那荒唐的使命: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都市喧哗,再寂成广漠的夜静!谁又大胆地爱过这伟大的变换?虽说千万年在她掌握中操纵,看花放蕊树凋零,娇娃做了娘;来抚慰

  • 卷三十三·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三    宋 陈起 编林尚仁端隐吟稿 七闽山川奇秀行建劒以南溪流益驶杰峯峻崖挺挺峭立渟涵锺结发爲人物皆瓌伟俊明抱负之美至不减中州故担簦负笈来试於京者常半天下家有庠序之教人被

  • 明宗纪三·薛居正

    天成元年秋八月乙酉朔,日有食之。有司上言:“庄宗庙室酌献,请奏武成之舞。”从之。郓州节度使霍彦威移镇青州。丁亥,庄宗神主祔庙,有司请祧懿祖室,从之。诏:“陵州、合州长流百姓豆卢革、韦说等,可并自长流后,纵逢恩赦,不在原宥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三·张岱

    凌駉列传凌駉,字龙翰,徽州歙县人;崇祯癸未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为阁部李建泰军前赞画。曲沃兵溃降贼,駉独走真定,派守东门。城中有内应者,城遂陷;駉犹持戈巷战,身被六矢、砍三刀,倒枯井傍;贼见已死,舍之去。駉血流被面,横积尸中

  • 卷之三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十五卷 明清武举人·缪荃孙

    江宁府 张 寿 上元人,正德元年。 刘 焕 六合人,嘉靖五年,官参将。 韩 炳 江浦人,万历元年,官镇抚。 李在公 六合人,万历二十五年,官总兵。 王有道 溧

  • 第十三册 天聪二年八月至十月·佚名

    第十三册 天聪二年八月至十月初七日,汗御殿,赐奈曼部贝勒洪巴图鲁号为达尔汉,扎鲁特部台吉喀巴海号为卫徵。赐号之缘故,即洪巴图鲁、喀巴海台吉以察哈尔汗不道,欲依傍天聪汗,俱来归附。後出征察哈尔阿喇克绰特部,杀其台吉噶

  • 世家卷第十三 高丽史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睿宗二。○(己丑)四年春正月丙午朔放朝贺。戊申辽遣大永信来贺生辰。己酉东界行营兵马录事王思谨河景泽等与女眞战于咸州死之。庚戌宴辽

  • 八十二、时报怀旧记(上)·包天笑

      我从十七岁踏出了学堂门,为了生计问题,奔走衣食,所就的职业种类,可也不算少。但是都没有悠久性,少或一年,多至三年,又顾而之他。只有在上海的时报,为期可算最长。自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至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服务至十四年

  • 萧[扌为]传·令狐德棻

    萧扌为,字智遐,兰陵人,是梁武帝之弟安成王萧秀的儿子。为人温和宽厚,有风度。十二岁时,进入国学,博览经史,很爱写文章。在梁国,被封为永丰县侯,食邑一千户。最初担任给事中,历任太子洗马、中舍人等职。东魏派李谐、卢元明出使梁

  • 太祖本纪·薛居正

    (一)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讳名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有人说他本来是常姓人家的儿子,从小跟随母亲到姓郭的人家里,所以就顶冒了郭家的姓。高祖讳名王景,广顺初年(951),追尊为睿和皇帝,庙号叫信祖,陵墓叫温陵;高祖母张

  • 二十九年·佚名

    (癸未)二十九年清康熙四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丁未,謝恩正使臨昌君焜、副使沈枰、書狀官李世奭,復命,上引見。枰、世奭,以兩西災荒孔棘,請移粟賑救,停捧軍布,命令廟堂稟處。1月3日○己酉,上謁太廟。1月4日○庚戌,流星出翼星下。

  • 君子不屑于雕虫小技·孔子

    【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①,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②,是以君子不为也。” 【注释】 ①小道:指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相当于后世说“雕虫小技”的意思。②泥:滞陷不通,引申为妨害。 【译文】 子夏说:“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雕虫小

  • 卷六十三·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三钱塘程川撰礼四统论诸説五经中周礼疏最好诗与礼记次之书易疏乱道易疏只是将王辅嗣注来虚説一片【黄防录字子耕豫章人戊申所闻先生五十九岁饶录九

  • 卷二十六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之一·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二十六特牲馈食礼第十五郑目录云特牲馈食之礼谓诸侯之士祭祖祢非天子之士而于五礼属吉礼【案此条有脱误释文引郑云诸侯之士以嵗时祭其祖庿之礼又疏云郑知非天子之士而云诸侯之士者似释文所引乃

  • 卢升之集·卢照邻

    七卷。唐卢照邻撰。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 (今北京大兴)人。自幼笃志于学,十岁从于文字学大师曹宪、王义方学 《埤苍》、《尔雅》。博学多才,善为辞章。曾调邓王府典签,转新都尉,后因病去官,居太白山。卢

  • 读史剩言·秦笃辉

    四卷,清秦笃辉撰。卷一主要论先秦至隋朝人事;卷二主要论唐五代两宋人事;卷三主要论明代史事;卷四杂论术数之不可信。本书取材正史、文集、笔记,依据史实发议论,或考订史实,指出错讹,或借用前人旧说,对旧说提出辩驳,或探讨历

  • 春秋意林·刘敞

    二卷。宋刘敞撰。此书体裁类似经义、史论。所论虽为《春秋》经传,实则多寓借古喻今,针砭时事之意。故《四库提要》称此书“其间正名分、别嫌疑、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亦颇不少”。但此书艰涩难读。元吴莱《春秋意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