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四

钱唐程川撰

易二十四

下经四

大率人之精神萃于已祖考之精神萃于庙

【防渊录萃彖辞】

顺天命説道理时彷佛如伊川説也去得只是文势不如此他是説丰萃之时若不用大牲则便是那以天下俭其亲相似也有此理这时节比不得那利用禴之事他这彖辞散漫説説了王假有庙又説利见大人又説用大牲吉大率是圣人观象节节地看见许多道理看到这里见有这个象便説出这一句来又看见那个象又説出那一个理来然而观象则今不可得见是如何地观矣

【防渊录萃彖传程传】

问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曰大凡物聚众盛处必有争故当预为之备又泽本当在地中今却上出于地上则是水盛长有溃决奔突之忧故取象如此

【沈僴录萃象传】

不知如何地説个一握底句出来

【防渊录萃初六爻辞】

孚乃利用禴説如伊川固好但若如此却是圣人説个影子却恐不恁地想只是説祭升卦同

【防渊录萃六二爻辞并论升卦九二爻辞】

问九五萃有位以阳刚居中正当萃之时而居尊位安得又有匪孚曰此言有位而无德则虽萃而不能使人信故人有不信当修其元永贞之德而后悔亡也又曰王假有庙是祖考精神聚于庙又为人必能聚已之精神然后可以至于庙而承祖考今人择日祀神多取神在日亦取聚意也

【董铢录萃九五爻辞并论彖辞】

问九五一爻亦似甚好而反云未光也是如何曰见不得读易似这様且恁地解去若强説便至凿了【林学履录萃九五爻辞】

升南征吉巽坤二卦拱得个南如看命人虚拱底説话【刘砺录升彖辞】

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木之生也无日不长一日不长则木死矣人之学也一日不可已一日而已则心必死矣

【万人杰録升象传】

地中生木升汪丈尝云曾考究得树木之生日日滋长若一日不长便将枯瘁便是生理不接学者之于学不可一日少懈大抵德须日日要进若一日不进便退近日学者才相疎便都休了

【黄防录升象传】

元德问王用亨于岐山云只是亨字古文无享字所谓亨享烹只是通用又曰乾元亨利贞屯之元亨利贞只一般圣人借此四字论干之德本非四件事也【潘时举录升六四爻辞】

亨于岐山与亨于西山只是説祭山川想不到得如伊川説

【防渊录升六四爻辞】

困卦难理会不可晓易中有数卦如此系辞云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困是个极不好底卦所以卦辞也做得如此难晓如蹇剥否睽皆是不好卦只有剥卦分明是剥所以分晓困卦是个进退不得穷极底卦所以难晓其大意亦可见又曰看易不当更去卦爻中寻求道理当如何处置这个与人卜筮以决疑惑若道理当为固是便为之若道理不当为自是不可做何用更占却是有一様事或吉或防成两岐道理处置不得所以用占若是放火杀人此等事终不可为不成也去占又如做官赃污邪僻由径求进不成也去占

【沈僴录困】

【录中如蹇剥否睽皆是不好卦句下林学履录云却不好得分明故易晓录中困卦是个进退不得穷极底卦所以难晓学履录云困卦是极不好卦所以卦辞亦恁地不好难晓】

不失其所亨这句自是説得好

【防渊录困彖传】

李敬子问致命遂志曰致命如论语见危授命与士见危致命之义一般是送这命与他自家但遂志循义都不管生死不顾身命犹言置死生于度外也【沈僴录困象传】

【池本云泽无水困君子道穷之时但当委致其命以遂吾之志而已致命犹送这命与他不复为我之有虽委致其命而志则自遂无所四屈伊川解作推致其命虽説得通然论语中致命字者是委致之致事君能致其身与士见危致命见危授命皆是此意授亦致字之意言将这命授与之也】

问臀困于株木如何曰在困之下至困者也株木不可坐臀在株木上其不安可知又问伊川将株木作初之正应不能庇他如何曰恐説臀字不去

【林学履录困初六爻辞】

问困二五皆利用祭祀是如何曰他得中正又似取无应而心专一底意思

【林学履录困九二九五爻辞】

问困于酒食本义作餍饫于所欲如何曰此是困于好底事在困之时有困于好事者有困于不好事者此爻是好爻当困时则为困于好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好娯戏底物这时却发人不好底意思是因好物而困也酒食餍饫亦如此又问象云中有庆也是如何曰他下面有许多好事在

【林学履录困九二爻辞象传】

问朱绂方来利用亨祀曰以之事君则君应之以之事神则神应之

【吕焘录困九二爻辞】

朱绂赤绂若如伊川説使书传中説臣下皆是赤绂则可诗中却有朱芾斯皇一句是説方叔于理又似不通某之精力只推得到这里

【防渊录困九二爻辞】

祭祀亨祀想只説个祭祀无那自家活人却亨他人祭之説

【防渊录困九二九五爻辞】

六三阳之隂上六隂之隂故将六三言之则上六为妻【防渊录困六三爻辞】

井象只取巽入之义不取木义

【防渊录井】

井是那掇不动底物事所以改邑不改井

【防渊录井彖辞】

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汔至作一句亦未繘井羸其瓶是一句意谓几至而止如绠未及井而瓶败言功不成也

【林学履录井彖辞】

木上有水井説者以为木是汲器则后面却有瓶瓶自是瓦器此不可晓怕只是説水之津润上行至那木之杪这便是井水上行之象问恐是桔橰之类曰亦恐是如此又云禾上露珠便是下面水上去大率里面水气上则外面底也上

【防渊录井象传】

用之问木上有水井曰巽在坎下便是木在下面涨得水上上来如桶中盛得两斗水若将大一斗之木沉在水底则木上之水亦长一斗便是此义如草木之生津润皆上行直至树末便是木上有水之义虽至小之物亦然如菖蒲叶每晨叶叶尾皆有水如珠颗虽藏之宻室亦然非露水也问如此则井字之义与木上有水何预曰木上有水便如井中之水水本在井底却能汲上来给人之食故取象如此用之又问程子汲水桶之説是否曰不然木上有水是木穿水中涨上那水若作汲桶则解不通矣且与后面羸其瓶凶之説不相合也

【沈僴录井象传】

【录中皆有水如珠□池本作皆潮水珠录中非露水也下池本云或云尝见野老説芋叶尾每早亦含水珠须日出晒干则无害若太阳未照为物所挨落则芋实焦枯无味或生虫此亦菖蒲潮水之类尔曰然林学履录略录中学履又注云后亲问先生先生云不曽説木在下面涨得水来这个话是别人説不是义理如此】

程沙随以井卦有井谷射鲋一句鲋虾蟆也遂説井有虾蟆之象木上有水井云上前两足五头也四眼也三与二身也初后两足也其穿凿一至于此某尝谓之曰审如此则此卦当为虾蟆卦方可如何却谓之井卦

【辅广录井九二爻辞】

鲋程沙随以为蜗牛如今废井中多有之

【防渊录井九二爻辞】

九三可用汲以上三句是象下两句是占大槩是説理决不是説汲井

【防渊录井九三爻辞】

若非王明则无以收拾人才

【防渊录井九三爻辞】

收虽作去声读义只是收也

【防渊录井上六爻辞】

问革二女志不相得与睽不同行有异否曰意则一但变韵而叶之尔

【林学履录革彖传】

问革之象不曰泽在火上而曰泽中有火葢水在火上则水灭了火不见得水决则火灭火炎则水涸之义曰泽中有火则二物并在有相息之象否曰亦是恁地

【林学履录革象传】

泽中有火水能灭火此只是説隂盛阳衰火盛则克水水盛则克火此是泽中有火之象便有那四时改革底意思君子观这象便去治厯明时林艾轩説因革卦得厯法云厯须年年改革不改革便差了天度此説不然天度之差葢缘不曾推得那厯元定却不因不改而然厯岂是那年年改革底物治厯明时非谓厯当改革葢四时变革中便有个治厯明时底道理【防渊录革象传】

泽中有火革葢言隂阳相胜后故圣人治厯明时向林艾轩尝言圣人于革着治厯者葢厯必有差须时改革方得此不然天度固必有差须在吾术中始得如度几年当差一分便就此添一分去乃是又云厯数微眇如今下漏一般漏管稍澁则必后天稍濶则必先天未子而子未午而午

【防渊录革象传】

泽中有火自与治厯明时不甚相干圣人取象处只是依稀地説不曾确定指杀只是见得这些意思便説【防渊录革象传】

郑少梅解革卦以为风炉亦解得好初爻为炉底二爻为炉眼三四五爻是炉腰处上爻是炉口

【不知何氏录革爻辞】

问革下三爻有谨重难改之意上三爻则革而善葢事有新故革者变故而为新也下三爻则故事也未变之时必当谨审于其先上三爻则变而为新事矣故渐渐好曰然又云乾卦到九四爻谓乾道乃革也是到这处方变了

【林学履录革爻辞】

革言三就言三番结裹成就如第一番商量这个是当革不当革説成一番又更如此商量一番至于三番然后説成了却不是三人来説

【防渊录革九三爻辞】

或问大人虎变是就事上变君子豹变是就身上变曰岂止是事上也从里面做出来这个事却不只是空殻子做得文王其命维新也是他自新后如此尧克明俊德然后黎民于变大人虎变正如孟子所谓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补只是个里破补这一些如世人些小功只是补如圣人直是浑沦都换过了如鑪鞴相似补底只是锢露圣人却是浑沦铸过或曰孟子説得恁地想见做出来应是新人耳目曰想亦只是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起看他三四次只恁地説又曰如那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意思孟子都无这便是气麄处又曰未见得做得与做不得只説着教人欢喜

【胡泳录革九五上六爻辞】

【沈僴录云因説革卦曰革是更革之谓到这里须尽翻转更变一番所谓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小补之者谓扶衰救弊逐些补缉如补鉴家事相似若是更革则须彻底重新铸造一番非止补苴罅漏而已汤武顺天应人便是如此孟子所説王政其効之速如此想见做出来好看只是大麄些又少些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底意思或曰不知他如何做曰须是从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桑麻处做起两三番如此説想不过只是如此做】

未占有孚伊川于爻中占字皆不把做卜筮尚其占説【防渊录革九五爻辞】

未子五经语类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十七 大射第七·郑玄
  卷八·孙复
  九  尚贤中·墨子
  附卷上·王安石
  大学古本质言·刘沅
  卷八十五·佚名
  万 有 文 库·太虚
  庐山牯岭创设佛教讲演所募捐启·太虚
  墨 子 平 议·太虚
  信教自由与国教·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四·佚名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佚名
  第六十六卷·佚名
  禅林宝训序·净善
  金刚般若论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希亻丙·唐圭璋

      希亻丙字寅父,号野云,常州无锡人。三衢酒官,临安府排岸。嘉熙元年(1237)卒,年七十二。   点绛唇   又是年时,冷烟寒食梨花院。柳金拖线。一曲珠歌转。   翠碧雕梁,风软帘通燕。何须劝。酒豪诗健。逸韵今重见。

  • 风赋原文·宋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ldquo;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rdquo;宋玉对曰:&ldquo;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rdquo;王曰:&ldquo;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 卷二百七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一 黄镇成 山中杂诗 山中春日长芳林翠如织放意聊散步裵徊度阡陌相逢耦耕人藉草成太息雨歇清池深云收暮山碧野蔬堪掇拾乐此谋朝夕故人天一方怅望那能即

  • 卷四百七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七李涉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渤同隐庐山後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复流康州自号清谿子集二卷今编诗一卷怀古尼父未适鲁屡

  • 甘泉赋译文·扬雄

    汉成帝时代,有位宾客以我的文章近似司马相如而把我举荐给朝廷。皇上将要到甘泉宫南的泰壹祠和汾阴睢上的后土祠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以求有子继承皇位。我当时正奉召在承明殿等候皇帝的任职诏命。永始四年正月,跟随皇帝从

  • 卷二百九十 列传七十七·赵尔巽

      杨名时 黄叔琳子登贤 方苞 王兰生留保 胡煦 魏廷珍任兰枝 蔡世远 沈近思 雷鋐   杨名时,字宾实,江南江阴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改庶吉士。李光地为考官,深器之,从受经学。散馆,授检讨。四十一年,督顺天学政,用光地荐也。

  • ●卷一百四十八·徐梦莘

      炎兴帙四十八。   起绍兴元年八月八日壬申,尽十月三日丙寅。   诏吕颐浩赴行在。   十五日已卯王择仁特授通直郎直徽猷阁权发遣河东路制置使司公事韦寿佺特授中卫大夫昭德军承宣使制置(使司)都统制太原府经略

  • ●丁编·姜侠魂

    ◎名士遭劫记辛亥九月十四日,清江兵变。警信传到淮城,淮地无兵可恃。本郡绅士,有深藏密室者,有到团练局而束手无策者。适某某两君创议募集学生队,附设团练,局内专司巡逻城守之责。公举周君实(字实丹,名桂生,淮城名士。两江师范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正德十一年九月己卯朔广西思明府忠州冠带土官黄瑚遣黄孟等来朝贡马赏彩叚等物有差○庚辰升广东按察使汪获麟为云南右布政使陕西按察司佥事阮吉为本司副使○刑科都给事中王爌等劾奏镇守两广总兵官郭勋刚愎乖方民夷受害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万历十二年二月戊申朔以 皇女诞生赐三辅臣及讲官银币有差○刑科都给事中戴光启参诚意伯刘世延假谢恩肆辩及诸横恣状 上曰世延祖有勋劳特与复爵昨奏恶仆故令查勘尔等所奏良是彼既感恩称谢如何恣情逞辩殊失人臣敬慎之

  • 卷之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十·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正月。辛酉。谕内阁、西藏达赖喇嘛阿旺罗布藏吐布丹甲错济寨汪曲却勒朗结。夙荷先朝恩遇。至优极渥。该达赖具有天良。应如何虔修经典。恪守前规。以期传衍黄教。乃自执掌商上事务以来。骄奢淫佚。

  • 謇斋琐缀录一·尹直

    经筵礼仪令上御经筵,肇于嗣极之初,是为天顺八年甲申之八月二日。岁率以二、八月中旬起,四、十月末旬止,月三会讲,日皆逢二。进讲,每两人,四书,经。讲章皆预呈阁老,转付中书缮录正副各二纸,隔日进司礼监官奏知。先晚,于文华殿内宝

  • 九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得古今书籍百种开单呈览折·佚名

    九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得古今书籍百种开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八月十二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恭陈续购经史子集各书,仰祈圣鉴事。窃臣奉命采访遗编,凡能阐明经学治法,有关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一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一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归依德处无边大决择分第一顶礼一切无余明  非一非一诸则地不数不思无量一  并诸种种趣生类本无量数断命品  与等尘尘无有法兼不可说无所有  通俱非是等诸法

  •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佚名

    《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仙道有素奏丹符以召六甲」;《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素奏丹符灵飞六甲一卷」,皆指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神符类。《无上秘

  • 资治通鉴·司马光

    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共有294卷,系宋朝司马光编撰。书中内容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周显德六年 (959年)止,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宋治平元年(1064年),光进《通志》,记述了从战国到秦二世年间的历史。宋英宗大加

  • 吴逆取亡录·姜虬绿

    笔记。清姜虬绿撰。一卷。作者原署“苍弁山樵”。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成于同治间,约八千字。详细记载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至遭剿灭事。其中,涉及明、清两代重大历史事件,较国史《逆臣传》为详,可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