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章 制心

卜锡范戒淫论曰。未见时贵有定力。一见时贵有慧力。方乱时贵有忍力。平日存心诚正。日日语善行善视善。是定力也。勘破欲火之为魔障。欲事之为空花。干犯之为祸根。是慧力也。念到苟合之时。司过之神在旁。三台北斗之神在头上。三尸灶神在我身我家。记录者。瞠视者。纠察者。如电之目。都无躲避。乃既晓此理。旋自掩护。主人翁本自惺惺。而故意自加扑灭。性灵何在乎。是忍力也。人能具足此三者。为圣贤仙佛有基。幽明神人。钦敬尊礼。本身身后。福寿与俱矣。其得失岂可以片时衾枕之乐相衡也哉。

迂叟曰。淫念从几微而起。遏淫之法。亦必从几微。邪念方起时。旋自扑灭。略一宽放。即炽盛难灭矣。初起即灭之诀有四语。曰律极重。报极近。趣极澹。名极丑。

陆桴亭曰。色之所在。动天地。感鬼神。学者能察识乎此。则不期谨而自谨矣。又曰。人能常知此身之重。则自能不淫于色。又曰。色之迷人。如水荡舟。当牢着舵。自不迷所向。

一草堂曰。凡人生得美貌多情。是大不幸事。试想邪缘适凑时。若被颠倒沉迷。失足败行。空花一过。横陈嚼蜡。两败俱伤。人执无一点良心。试于行邪才毕之后。还一内照。有不自悔自恨者乎。中心恐惧疑惑。举止局天 地。即此便自生入地狱。若能当境执持。慧剑自斩。片时之后。神清气爽。明日心广体胖。举止安泰。即此便是成佛作仙境界。不必说到报应地位。

一生患好色。问王龙溪先生。先生曰。有人设帷帐一所。指谓汝此中有名妓。汝可褰帷就之。汝从其言。入视。乃汝妹汝女也。汝此时一片淫心亦顿息否。曰息矣。先生曰。然则淫本是空。汝自认作真耳。

省心录曰。经云一切惟心造。夫心为身之主宰。变动不拘。灵蠢回判。升天入地。毫厘俄顷。克治则精莹澄澈。如玉映冰壶。何处尘埃可到。为圣为贤为仙为佛。自不难也。纵之则颠倒纵横。如风中落絮飘扬。到处黏留。为愚为不肖为鬼为禽兽。又何异焉。此养心之所以莫善于寡欲也。操之之道。可不制于外以安其内乎。昔李伯时善画马。心心注意于神骏。摹想其驰驱踯躅卧立嘶鸣之状。时时在念。后遂堕入马腹。人道绝而兽类近也。今之好色者。心心注意于所私。摹想其娇妍窈窕。妩媚轻盈。以至于枕席情形。衾裯狎昵之态。时时在念。后必堕入女身。为异常淫乱之物。阳气消而阴气盛也。如在畜生道中。必是猪犬猿猴鸳鸯鹑鸽之类。总之积想所致。淫根未断耳。故禅家云。三点如星象。一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佛也由他。

见美色时。而起心私之。其心田即暗。中正之心已邪。则光明正大之神遂失。若人时时存邪念。积久而邪气蛊惑于身心。即小人矣。袁了凡曰。感应篇云。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亦可转祸为福。夫改过最难。日复一日。因循不觉。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来。欲改无及。故第一要发耻心。思平日所犯。不可对天地鬼神。便是庸凡。岂不惭愧。第一要发畏心。天道昭明。我犯淫恶。将来沉沦地狱。何日出头。岂不可畏。第三要发善心。夫一息尚存。虽有罪恶。犹可改悔。古人有一生作恶。而末路移心易志。遂得善终者。正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识得此意。如毒蛇啮指。速与断除。无丝毫凝滞。又如溺海登岸。远刀兵而得衽席。岂不快哉。嗟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同归善域。永出迷津。则成仙作佛。皆以此基之。

廉耻二字。即羞恶之心。本自性天中来。子弟天真未凿。何遽沦亡。盖有由渐而然也。大凡淫念之萌。初亦甚暂。用力遏之。则萌者消。暂者绝矣。无如情不自禁。暗长潜滋。又或昵比淫朋。谑浪笑傲。传奇佳话。以导引其窔奥。诗歌艳曲。以推助其波澜。向之刺耳而拒于心者。渐且怡然而乐听之矣。向之碍口而呐于言者。渐且油然而肆谈之矣。向之匿于袖中而背人以私窥者。渐且公然置诸案头矣。闻嘉言善行。未必存向往景行之心。一观夫风流佳遇。则津津有味。艳羡之而无已。斯即无有邪缘相值。而缠绵结想。梦构神驰。疾病因是而生。精魅乘之而入。事至于此。已如顺风扬帆。快马纵辔。自亦不能遽收缰而回棹矣。故君子所谓暗室不欺。所谓昭质无亏者。必自一念之遏欲始。

玉颊黛眉。美色固为可爱。愉颜软语。柔情更自可怜。顾亦思一人蒙垢。三族含羞何。忍以爱之怜之者。污之而辱之乎。纵彼以一念之差而奔我。或以一时之爱而就我。犹当如狄梁公之遇寓妇。拒之即以悟之。使出迷津而登觉岸。斯为爱人以德。断不忍旋乱之而旋弃之也。至若积日累时。百端挑诱。或以利饵。或以势胁。巧设机阱。以求必陷。但顾当前之快意。不恤在彼之疚心。罪大恶极。宜其生罹宪网。死堕泥黎也。

善莫大于成人之美。奔女来而我拒之。斯时不过瞬息间耳。谕以正论。格其非心。既以全我清操。亦以完彼贞体。使竟玷之于瞬息之间。在彼诚无所怨。而事后追悔。已补救无门。嗟其何及。夫人莫不有一时之昏昧。猝然动心而失足者。片言以发其羞恶之良。自必愧奋而痛自湔洗。从此遂为完人。故一举而两善着焉。反是以观。有本无心而故卖风情。微词引逗。逆以启其怀春之心。因邂逅以成其窃香之行。即不失身于我。而原所自起。罪有攸归矣。

猜你喜欢
  服製像第十四·苏舆
  卷四十二【起昭公二年尽四年】·杜预
  卷四十七【起昭公十四年尽十六年】·杜预
  君子不屑于雕虫小技·孔子
  律吕新论卷上·江永
  第四章 10·辜鸿铭
  卷六·黄仲炎
  卷六·张廷玉
  卷三十一·盛世佐
  第33章 缁衣·戴圣
  卷二十九·佚名
  卷十八·赞宁
  忉利天宫神通·佚名
  ●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神会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幕·老舍

    时间 第二幕的数日后。地点 佟秘书家中。人物 佟秘书 于科长 秦医官 佟继芬 欧阳雪 周明远 方心正 单鸣琴 赵勤〔开幕。佟府整个的陷于苦恼中。徐嫂已辞工,但方心正夫妇却没有丝毫辞别的意思。佟秘书正患着

  • 崔涂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崔涂字礼山 ,江南人。文德进士。久在巴、蜀、 湘、鄂、秦、陇等地作客,多羁愁别恨之作,情调抑郁低沉。《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孤 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 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 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 关月冷相

  • 卷六十一·毕沅

      ◎宋纪六十一 ∷起昭阳单阏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嘉祐八年辽清宁九年。癸卯,一零六三年   春,正月,己西,翰林学士范镇知贡举。   辛亥,辽主如鸳鸯泺。立皇子

  • 外篇 暗惑第十二·刘知几

      夫人识有不烛,神有不明,则真伪莫分,邪正靡别。昔人有以发绕炙误其国君者,有置毒于胙诬其太子者。夫发经炎炭,必致焚灼;毒味经时,无复杀害。而行之者伪成其事,受之者信以为然。故使见咎一时,取怨千载。夫史传叙事,亦多如此。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十二月癸亥朔总督三边尚书李汶辞免恩荫 上以其边功懋著加恩已有成命不允辞○兵部题套虏畏威悔祸乞恩纳款急宜议处以安重镇事谓卜酋既已叩阙庄明缘何不至着宰二酋先经议款缘何复犯宁镇乞从长计议得旨套虏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零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三十二 江宁织造曹寅奏查过盐商借帑情弊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 去年圣驾南巡,蒙恩赏借两淮商人库银一百万两。臣访闻商人只实得八十万两,其中又有非商借名领去者,臣不胜惊异。随行文按册集商细查,见其皆联络保结,一人有欠,全纲摊赔,

  • 十国春秋卷九十六·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闽七列传黄讽 林省邹叶翘 郑元弼王倓 黄峻 陈光逸潘承祐黄讽【阙】 人以康宗淫暴与妻子辞诀入见康宗欲杖之讽曰臣迷国不忠死亦无怨直諌被杖死不受也黜为民而归林省邹福州人累举不第慷慨好直节通文时

  • 慕容俨传·李延寿

    慕容俨,字恃德,清都人,是鲜卑大单于慕容蝅的后代。他容貌出众,身材伟岸,不喜欢读书,颇爱学习兵法。..朱氏败落后,他归顺了神武帝。因建立功勋,多次升迁,官至五城太守。他去见东雍州刺史潘相乐,只是双手一揖。丞尉以下的官吏,都多

  • 人副天數第五十六·苏舆

      天德施,地德化,人德義。天氣上,地氣下,人氣在其間。春生夏長,百物以同;秋殺冬收,百物以藏。故莫精於氣,莫富於地,莫神於天。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於人。人受命乎天也,故超然有以倚。物 疾莫能為仁義,唯人獨能為仁義;物 疾

  • 卷九·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九宋 段昌武 撰魏朱曰魏国名本舜禹故都【曹曰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皆在魏地】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涉汾水其地陿隘【前汉地理志云魏在晋之南河曲故其诗有云彼汾一曲置之河之侧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青城山凤林寺竹浪生禅师语录卷第二嗣法门人如鹏等编己巳结制常明落 请上堂拈香祝圣毕乃云三十余年坐钓矶而今方得展双眉汀花水浒非他物触处元来佛祖机今朝元无结他日亦无解是为水官

  • 万历永安县志·佚名

    郡邑有志,备史采也。史,公是非、示劝惩、昭治忽,纪往诏来,垂当年得失之镜,风励人心之大机也。或谓:志,史之流也。余以天下之史,必合郡邑之志,而通采以成之,是可以易言哉!仲尼作《春秋》,因鲁史旧文笔削其义,而天下之乱臣贼子惧。故

  • 砚谱·佚名

    一卷。作者不详。旧载左圭 《百川学海》中,既无序、跋,也没有所作年月。是书仅三十二条,杂录砚之产地及其故实。中间载有欧阳修、苏轼、唐询、郑樵诸人之说。收录既不广博,也有一些错谬疏漏。如以端溪子石为在大石中

  • 景德镇陶歌·龚鉽

    以七言绝句形式描述景德镇制瓷的记事诗。龚鉽作, 成书于清代道光四年(1824)。原有100首,刊出时为60首。对制瓷过程中的各种工艺、技法、艰辛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作了形象的描述,是了解清代景德镇瓷业概貌的参考资料

  • 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护译。此明王能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法界之大力,故名。明王者,陀罗尼之德名也。经中说陀罗尼及坛法。世尊在摩诃母质邻那山,大宝楼阁中。说一咒,又说一咒。魔王恐怖,欲兴恼害。金刚手现身降之。复说一咒,又说无

  • 金刚摧碎陀罗尼·佚名

    一卷,宋慈贤译。纯咒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