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章 避嫌疑

礼别嫌疑。所以防淫也。古人同胞兄妹至八岁。即异席而食。况其他耶。内言尚不出于外。外言尚不入于内。又况其他耶。窃见近世人家。每有致犯淫秽。皆由防闲不密。内外不分。男女混杂。不嫌不疑。以至酿成丑事。败坏门风。殊可耻也。盖嫌疑二字。本所以自制。即所以制人。家庭之间。此为锁钥。夫淫与水似。稍不堤防。则流溢矣。既已流溢。则必盈科而行。因此及彼。渐至泛滥而无极矣。其法莫善于别嫌疑。知有嫌疑。则规矩肃然。人自不得而犯。无如各处风俗。多可笑事。如僮仆出入内房。婢女乳母。抱孩子出外游耍。做工佣人出入不禁。表兄弟与表姊妹。长成不避。叔嫂侄婶。时刻闲谈。姊夫妹夫。常见大姨小姨。诸凡戚族邻里。相与往来。动引入内。且有托为通家好友。家中女眷。一切相见。而近时女子。并以径见男客为大方。更以相聚赌钱为正务。并肩杂坐。不以为耻。老者如是。少者即从而效之。不嫌不疑。以至于此。大抵男与女相见。始则彬彬。渐而熟习。既熟习。必有长谈。有长谈。必有笑语。有笑语。必生机趣。有机趣。便成勾引。此后遂有不可知之事矣。盖人总因自己痴愚。以为断无此事。而谁知竟有此事矣。以为断然不妨。而谁知竟有所妨矣。以为至亲至戚。断不忍焉。而谁知竟忍矣。以为至好至厚。断不为焉。而谁知竟为矣。以为至卑至贱。断不敢焉。而谁知竟敢矣。呜呼。皆由不嫌不疑。以至此极也。所以人家规矩当极严。门户当极慎。内外要分别。早晚要留心。忙时病时。婚丧设酒时。家主出门时。生辰令节。月夕花朝时。皆有弊窦。不可不审。妨闲检点。细察情形。邪人远之。俊仆逐之。使婢大者嫁之。三姑六婆绝之。子弟时时训诲之。务杜其根。而泯其萌。至于妇女入庙烧香。舟车游览。观灯看会。踏月赏花。尤宜切戒。若妻既有子。便不可置姬妾。若家有嫠妇。更宜加谨防范。若延师课蒙。及管理记室。慎勿请浮荡后生。至于家中男妇。各管职业。勤习女红。音工 勿令闲逸。而本原所重。莫先于自修其身。自身既修。则齐家之道。不外是矣。

古人别嫌明微。男女之谨。始于五六岁。读曲礼内则诸篇。所以大为之防者。至纤至悉。今人往往苟简。一切置而弗讲。岂知治河者一线之罅。足以溃数十丈之堤。淫邪之事。造端亦甚微渺。思患而豫防之。自然如泡斯灭。况内外清肃。家法固应尔尔。于此不谨。和光同尘。既相接谈。不无授受。遂致情昵于狎习。爱起于效劳。语妙于双关。机藏于只字。甚而手能会意。眉可通词。当局者或更以无意强扭为有心。旁观者不妨以流言确指为实事。招尤基衅。盖有不忍卒言者。皆不知嫌疑误之也。夫祸莫不起于至微。而患易生于所忽。可不惧哉。

孔子家语。鲁人有独处室者。邻之嫠妇亦独处一室。夜。暴风雨。嫠妇之室坏。趋而托焉。鲁人闭门不纳。嫠妇自牖与之言曰。子何不仁而不纳我乎。鲁人曰。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纳也。嫠妇曰。子何不如柳下惠。鲁人曰。柳下惠则可。吾则不可。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闻之。曰。善哉。欲学柳下惠。未有似此者。

王石隐曰。淫字。篆书云。近而相狎之意。使狂童淫女一处南海。一处北海。岂能成淫。惟其密迩。故成私也。旨哉言乎。远色之法有二。别嫌明微。彼此相隔。以身远也。不看美女。制其目以伏其心。以目远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九 本朝三·黎靖德
  对症下药·孔子
  卷十六·李明复
  卷二十八·真德秀
  卷六 论语·钱时
  遭虎篇第四八·王充
  卷十八·吕祖谦
  卷十七·王与之
  大卜/诅祝·佚名
  曾子问·姚际恒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一·唐慧琳
  佛学在今后人世之意义·太虚
  佛说睒子经之三·佚名
  佛说罗摩伽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八·彭定求

        卷98_1 【陪张燕公登南楼】赵冬曦   抑郁何以欢,阴氛亦登望。孤岛轻雾里,行舟白波上。   目劳西北云,心醉东南嶂。昔日青谿子,胡然此无状。   卷98_2 【酬燕公出湖见寄】赵冬曦   纶綍有成命,旌麾不可攀

  • 刘氏·唐圭璋

      自署雁峰刘氏。宋末被掠,题词长兴酒库。   沁园春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为妾为妻。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东与西。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   越人北向燕支。回首

  • 卷二十三·阮阅

      ●卷二十三·纪实门  唐文皇聚一时名流天策(二字作“册”)府,始有十八学士之号。后来凡居馆殿者皆称之。国朝以来,任(仕)于外非两制,则虽帅守监司止呼寄禄官。惟通判多从馆中带职出补,如蔡君漠湖州、欧

  •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三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一作邑】思归多苦顔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一作还】独漉篇独漉水中泥

  • 完颜璟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完颜璟(1168-1208)小字麻达葛,以生于金莲川麻达葛山命名。金世宗孙,完颜允恭子。大定二十五年(1185)父死,封原王。次年拜尚书右丞相,立为皇太孙。二十九年(1189)世宗卒,即帝位。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一。庙号章宗。《金史》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一·汪楫

      崇禎四年十月   ○崇禎四年十月   四年辛未十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帝升殿以日食改於來月朔頒曆   遣官享太廟   直隸廵按饒京疏奏江南水利以河漕為先而灌田次之漕河之水利以鎮江之丹徒丹陽為先而他邑次之

  • ●卷五·李攸

      郊赦二   英宗治平二年南郊,御札内外文武臣僚等: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类之始。故礼有报本反始,而祀天地,尊先祖,于是乎致虔恭焉。国朝之制,郊以三岁。而自皇祐癸巳,一纪于今,銮舆之行,不踵乎经涂;皇邸之设,不严乎大次。交神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四·杨仲良

      徽宗皇帝   礼制局   政和三年七月己亥,诏:『礼以辨上下,定民志。自秦、汉以来,礼坏不制。富人墙壁被文绣,倡优借后饰,当世贤者,至于太息,时君世主,亦莫能兴。卑得以逾尊,贱得以凌贵。欲安上治民,难矣!比裒集三代鼎彝、

  • ●卷七·陈康祺

    ◎李文恭力持折南漕之不可行道光末季,户部筹库储,王大臣议,遣使厘积欠、开矿税、折南漕,期在必行;有异议者,以莠言论。两江总督李文恭公力持不可,再上章开陈利害,于折漕尤剀至。宣宗转圜纳之。公久持疆节,遇事敢为,言必上旁,行必

  • 卷之九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二 金人兵起·李有棠

    天祚帝乾统二年冬十月乙卯,国舅萧哈里叛,劫乾州库兵甲。命北面林牙赫嘉努往捕,亡入女直彭楚水阿克展部。赫嘉努以不获免官。明年春正月,女直函其首来献。女直,其先出靺鞨氏,号勿吉,古萧慎氏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至唐初,只存

  • 卷一百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乐考历代乐制建文四年七月【时成祖已即位】赐谷王橞乐七奏赏其开金川门迎驾之功也至九月命齐王榑复国青州亦赐以乐人【臣】等谨按永乐实録云

  • 景公禄晏子平阴与槀邑晏子愿行三言以辞第十六·晏婴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反市者十一社。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弊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

  • 卷二十·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宋 陈经 撰微子【商书】此篇乃微子伤国家之将亡退而与箕子比干私相谋议求所以无愧怍于先王而后已大率贤人君子忠孝之心不见于安平无事之际毎见于悲伤恻怛之时使三人之于纣言聴谏从则忠孝

  • 卷十七·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权衡卷十七    宋 刘敞 撰成公元年无冰谷梁曰此未终时无冰何也非也今所书正谓建丑之月是乃终时矣何云未终时乎若待建寅之月而书无冰建寅月令东风解冻不得更以无冰为异也作丘甲谷梁曰丘为甲也非

  •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轨仪·佚名

    金刚智奉 诏译曩日释迦如来菩提树下坐大众集会中。时马鸣菩萨前白佛言。欲说我庄严佛法。及为成像末贫穷下贱裸形众生有情衣服。历无数劫行菩萨行。所得大神咒有大威德。色力无比。能于世间行殊胜事。无能碍挂。时即

  •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佚名

    五卷,赵宋法天译。明宝光明陀罗尼之法门。多与华严经十住品及贤者品同。佛在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俱。普贤与佛,问答法界深义。妙吉祥请问宝光明总持法门,佛令转问普贤。因问觉与觉者二字之义。舍利弗广叹菩萨智能,不可角

  • 法镜经·佚名

    全一卷(或二卷)。东汉安玄译,严佛调笔受。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与大宝积经卷十九康僧铠所译之郁伽长者会,及竺法护所译之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皆为同本异译经。然本经系古译本,将释尊译作众祐,舍卫国译作闻物国,长者译作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