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修己

制水者必以堤防,制性者必以礼法。[林和靖]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张横渠]

阳明胜则德性用,阴浊胜则物欲行。[张横渠]

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张横渠]

动以天为无妄。[程伊川]

蝉蜕人欲之私,春融天理之妙。[张南轩]

心本可静,事触则动。动之吉为君子,动之凶为小人。[遵生笺]

山势祟峻则草木不茂,水势湍急则鱼鳖不留。观山水可以观人矣。[薛文清]

气昏物诱者性之害,识明理胜者学之功。[薛文清]

知道则言自简。[薛文清]

慎言谨行,是修己第一事。[薛文清]

名节者,道之藩篱。藩篱不守,其中未有能独存者。[陈白沙]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景行录]

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衒于外,鲜有不败者。[邵子]

象以牙而成擒,蚌以珠而见剖,翠以羽而招网,龟以壳而致亡,雉以尾而受羁,鹦以舌而取困,麝以脐而被获,犀以角而就烹,金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煎。故勇士死于锋镝,智士败于壅蔽,好水者溺于水,驰马者堕于马。君子慎勿以炫露而招损哉。[什类书]

寡言者可以杜忌,多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习静,寡能者可以节劳。[省身集要]

器虚则注之,满则覆之。木小则培之,大则伐之。故虚可处,满不可处也;小可处,大不可处也。[何大复]

以简傲为高,以謟谀为礼,以刻薄为聪明,以阘葺为宽大,胥失之矣。[省身长语]

养得胸中无一物,其大浩然无涯。有欲则邪得而入,无欲则邪无自而入。且无欲则所行自简,又觉胸中宽平快乐,静中有无限妙理。[薛文清]

造化翕聚专一则发育万物有力,人心凝静专一则穷理作事有力,愈收敛愈充扩,愈细密愈广大,愈深妙愈高明。[薛文清]

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有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胡文定]

凡人之心,存于有警,而佚于无制。[自警编]

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座右编]

言行拟古人则德进,功名付天命则心闲。报应念子孙则事平,受享虑疾病则用俭。[座右编]

容耐是忍事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置富贵贫贱死生常变于度外是养心第一法。[座右编]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袁了凡]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袁了凡]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担合一生。[袁了凡]

善所当为,羞谭福报。[座右编]

颜曾希圣,四勿三省。[玉剑尊闻]

尽人伦,体天理。[朱勉斋]

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工夫。[金伯玉]

血气盛则克治难,欲养心者先治其气。[吴元汭先生]

戒之为言,最为入道之首而进德之先。[吴元汭]

念头起处,纔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菜根谈]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莱根谈]

猜你喜欢
  四、释亲·佚名
  讠间时篇第六十九·王充
  卷十七 杂言·刘向
  卷一百二十六 释氏·黎靖德
  卷四·陈确
  第四章 23·辜鸿铭
  第四章 15·辜鸿铭
  提要·顾炎武
  春秋集传详説原序·家铉翁
  卷一·高攀龙
  卷七·江永
  卷二十四·高闶
  《尸子·绰子》白话译文·尸佼
  卷一百八(竺难提译)·佚名
  卷第七·道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仇远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仇远(1247-?)字仁近,一字仁父,号山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间与白挺同以诗名,人谓之仇白。张雨、张翥、莫维贤皆出其门。宋亡后,《乐府补题》及月泉吟社皆有其诗词。大德九年(1305),为溧阳州学教授。方回《桐江续集》

  • 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司马迁

    (表略)

  • 刘二牧传第一·陈寿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臣松之案:祝公,司徒祝恬也。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

  • 志第四十 兵·欧阳修

    古之有天下国家者,其兴亡治乱,未始不以德,而自战国、秦、汉以来,鲜不以兵。夫兵岂非重事哉!然其因时制变,以苟利趋便,至于无所不为,而考其法制,虽可用于一时,而不足施于后世者多矣,惟唐立府兵之制,颇有足称焉。盖古者兵法起于井田

  • 卷一百六·毕沅

      ◎宋纪一百六 ∷起屠维作噩闰八月,尽十二月,凡五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建炎三年金天会七年   闰八月,丁丑朔,诏曰:“敌人迫逐,未有宁息之期。朕若定居建康,不复移跸,与夫右趋鄂、岳

  • 雍正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  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四·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八寇难:黄克善、吴锡玉左兵:彭永春、徐可行(董四明)、成启(孙大华、张亮附)孙兵:张耀、曾益(弟栻)、吴子骐(刘管、杨元瀛、谭先哲、石声和、顾人龙等)、王运开(弟运闳)、刘廷标、焦润生(杨于陆)、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三·佚名

    武帝上孝武免亡秦之祸【温公】穷兵四夷【张佑 何去非 子由】王恢韩安国论击匈奴【子由 东坡】封田千秋为富民侯【温公 张咏】李广利伐宛取马封海西侯【温公】用主父偃策削诸侯地【荆公】用宦者典尚书【王元之】戾

  • 崔宏传·李延寿

    崔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是魏国司空崔林的六世孙。祖父崔悦,在石季龙手下任职,为司徒右长史。父亲崔潜,是慕容日韦的官员,任黄门侍郎。他们都以有才学而著称。  崔宏从小就才智过人,被称为冀州神童。苻融任冀州牧时,虚心向

  • 郭企忠传·脱脱

    郭企忠,字元弼,唐朝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代。郭氏从郭子仪到郭承勋,都节制镇守北方。唐朝末年,郭承勋归入辽国,子孙继续做天德军节度使,到郭昌金时降为副使。郭企忠幼年父亲去世,他尽心侍奉母亲。郭企忠十三岁时,母亲也死了,他像成

  • 明志书院案底卷一·佚名

    护理北路淡防同知印务彰化县知县胡邦翰批详督抚学三院藩臬二司粮监本三道暨本府夏分府详文府正堂核议明志书院碑文募题建立义学簿序明志书院引护理北路淡防同知印务彰化县知县胡邦翰批淡为台北边隅,地方荒陋。虽新庄诸

  • 齐纪九 东昏侯下永元二年(庚辰、500)·司马光

    齐纪九 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庚辰,公元500年) [1]春,正月,元会,帝食后方出;朝贺裁竟,即还殿西序寝,自巳至申,百僚陪位,皆僵仆饥甚。比起就会,匆遽而罢。 [1]春季,正月,按例皇帝在大年初一接见群臣;但是东昏侯直到吃过饭之后方才出来露面

  • 卷一百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七宗庙考【十一】奉先殿享奉先殿仪日献食月荐新朔望朝谒时节展拜出入启告恭遇列祖圣诞列祖列后忌辰及诸令节庆典则於後殿上香行礼恭遇皇太后万夀皇帝万夀元旦冬日至及国有大庆则恭奉

  • 卷六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四雍正五年十二月上谕五十道初二日奉上谕曰圣祖仁皇帝政治典训从前纂修未曾告成可一并交与实録馆照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训之例敬谨纂修陆续进呈朕览又太常寺奏朝日

  • 卷一百二十九·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二十九宋 宋敏求 编蕃夷册文册突厥李思摩为可汗文册踈勒国王文册莫贺咄吐屯为顺义王文册突厥苾伽骨吐禄为可汗文册骨吐禄三姓毗方伽□利发文册突骑施黑姓可汗文册囬纥为英武威远可汗文

  • 三传辨疑卷九·程端学

      僖公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左氏曰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对曰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退而告人

  •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佚名

    《云笈七签》卷20全录本经,名曰《太上飞行九神玉经》。基本内容与《北斗九皇隐讳经》同,但更为详尽。本经盖亦六朝古道经。太上大道君向北极真公述飞步七元九星之道,劝人步罡踏斗,存思九皇。

  • 近报丛谭平虏传·佚名

    简名《平虏传》。章回小说。明无名氏著。二卷十九回。书成于崇祯 年间。记述崇祯初军民抗击关外“东酋”的事 迹。史载天启末至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曾率 军大举南侵,书以此为背景。小说写到固安刘 知县率军民坚抗,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