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学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韩退之]

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周濂溪]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程明道]

六经须循环理会,义理无穷。[程伊川]

吾道自足,何事旁求。[张横渠]

学者于释氏之说,直须如淫声美色以远之。不尔,则骎骎然入于其中矣。[程明道]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林和靖]

读书,吾得其要天命之性是也。[薛文清]

读书不向自家身心做工夫,虽读尽天下书,无益也。[薛文清]

开卷即有与圣贤不相似处,可不勉乎。[薛文清]

为学只是学天理人伦,外此便非学。[薛文清]

造化无一息之间,人之存心亦当无一息之间。[薛文清]

论性是学问大本大原。[薛文清]

才收敛身心便是居欲,纔寻思义理便是穷理。二者交资,而不可缺一也。[薛文清]

自有文籍以来,汗牛充栋之书日益多,要当择其是而去其非可也。[薛文清]

得圣学之真,则知异学之妄。[薛文清]

圣贤相传之道,尽性而已。[薛文清]

周子之几,超凡之梯;张子之豫,作圣之据;程朱之敬,立身之命。敬以立身,豫以作圣,几以超凡。吾计始定。[蔡虚斋]

赵文肃公曰:少年不学隳复隳,壮年不学亏复亏,老年不学衰复衰。一息不学谓之忘,一时不学谓之狂,一日不学谓之荒。或问何谓学,曰:瞬有存,息有养,仁不可终食违,道不可须臾离,礼乐不可斯须去。[脉望]

观川流则思道体之无穷,视日阴则知天行之不息。[南牖日笺]

君子不能无非心之萌,而旋即去之,故日进于圣贤。小人不能无良心之萌,而旋自昧之,故日近于禽兽。[赵梦白]

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黄正夫]

量思宽,犯思忍,劳思先,功思让,坐思下,行思后,名思悔,位思卑,守思终,退思早。[玉剑尊闻]

天地有万古,此身难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座右编]

太极之秘义,一洙泗之微言。[孙锺元]

读书不独变化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义理收摄故也。[拈屏语]

孟子生而杨墨熄,程朱出而佛老衰。[曹厚庵]

为学全在精神,精神不足,未有能成者。精神者,二五之萃,人之本,德之舆也。爱养精神,完固其学,易明易成。[研几录]

猜你喜欢
  卷七下 离娄章句上·孙奭
  景公问东门无泽年榖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第十七·晏婴
  第十六章 9·辜鸿铭
  卷七·吕祖谦
  第十节 论自治·梁启超
  跋·钱穆
  礼记要义卷第九·魏了翁
  修行方便道不净观退分第九·佚名
  卷六·佚名
  随品第二十七·佚名
  北山录卷第九·神清
  佛教之中国民族英雄史·太虚
  佛学与宗教哲学及科学哲学·太虚
  代序二:李叔同先生 曹聚仁·李叔同
  十地经论 第四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八·彭定求

        卷198_1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岑参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 赵闻礼·唐圭璋

      闻礼字立之,号钓月,临濮人。曾官胥口监征。  玉漏迟  絮花寒食路。睛丝罥日,绿阴吹雾。客帽欺风,愁满画船烟浦。彩柱秋千散后,恨尘锁、燕帘莺户。从间阻。梦云无准,鬓霜如许。  夜永绣阁藏娇,记掩扇传歌。剪灯留语

  • ◆吴处士克恭(寅夫集)·顾嗣立

    克恭,字寅夫,毘陵人。好读书,以举子业无益于学,遂力意古文。其为诗,体格古淡,为时所称。翰林老成皆与之交,多游云林及玉山。至正壬辰,蕲黄寇陷常州,守吏望风奔溃。未几江浙平章定定来克复,寅夫与赵君谟等俱以从逆伏诛。嘉兴张翼

  • 卷十四·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十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石介徂徕诗钞石介字守道兖洲奉符人年二十六举进士甲科为郓州观察推官历官至国子监直讲庆历中进用韩范富杜诸臣介跃然喜曰此盛事也雅颂吾职其可已乎

  • 卷一百六十三·志第一百一十六·职官三·脱脱

        ◎职官三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六部监门 六部架阁   吏部 掌文武官吏选试、拟注、资任、迁叙、荫补、考课之政令,封爵、策勋、赏罚殿最之法。凡文阶官之等三十,武选官之等五十有六,幕

  • 卷三百十八 元豐四年(辛酉,1081)·李焘

      起神宗元豐四年十月丙寅盡其月   冬十月丙寅,鄜延路轉運使李稷乞支錦袍、銀帶。詔三司給錦袍二千領,見管銀帶盡數給之;三司仍廣計置,常令有備。   种諤言:「捕獲西界偽樞密院都案官麻女喫多革,熟知興、靈等州道路、

  • 卷十五 后废帝·王夫之

      〖一〗   纣之亡也,正名之曰独夫。独夫者,有天下而国必亡,身必戮,大分之尊不足以居之,先王之泽不足以庇之。况在下位而为独夫,未有能得人之天下者也。   刘休范以庸劣而免于忮主之杀,乃乘君死国乱之际,而求干天位,张

  • 六一七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查获《九十九筹》残本解京销毁折·佚名

    六一七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查获《九十九筹》残本解京销毁折乾隆四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浙江巡抚臣王亶望跪奏,为查缴应毁书籍,仰祈睿鉴事。窃照江省民人颜季亨所撰《九十九筹》一书,狂悖不法,钦奉上谕如有查出,卽封固解京,不必

  • 五十三、金粟斋译书处·包天笑

      越年,我又从南京回到上海来了。原来蒯礼卿先生在上海有金粟斋译书处的组织,派我和汪允中到了上海。先是在一二年前,侯官严又陵先生,翻译出了一部斯宾塞尔&ldquo;天演论&rdquo;,震动了中国文学界,好似放了一个异彩。这位

  • 席法友传·魏收

    席法友,安定人氏。祖父投奔南方政权。法友任职萧鸾,以臂力建立功勋、渐渐升官至安丰、新蔡两郡太守,建安戍主。萧宝卷派胡景略代他的职。法友于是留在寿春,与裴叔业同谋归顺朝廷。景明初年,拜授冠军将军、豫州刺史、苞信县

  • 卷一○五·邱濬

    ▲明流赎之意 《舜曲》曰:流宥五刑。 孔颖达曰:“流谓徙之远方,放使生活,以流放之法宽纵五刑也。据状合刑,情差可恕,全赦则太轻,致刑则太重,不忍依例刑杀,故完全其体,宥之远方,应刑不用,是宽纵之也。” 臣按:

  • 卷二十一·李廉

    <经部,春秋类,春秋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二十一    元 李廉 撰昭公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左氏【二月丙申齐师至于蒲隧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防齐侯盟于蒲隧赂以甲父之鼎叔孙昭子曰诸侯之无伯害哉齐君之

  • 卷十九·郑玉

    <经部,春秋类,春秋阙疑>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十九     元 郑玉 撰文公 公名兴僖公之子襄王二十六年即位諡法慈惠爱民曰文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 天王使叔服来会葬 高氏曰葬者臣子之事会葬

  • 卷九十七·佚名

    △优陀延王会第二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优陀延王。第一夫人。名曰舍摩。常於如来及诸圣众。深信恭敬亲近供养。及常称赞如来功德。时王复有第二夫人。名为帝女。常怀

  • 岛夷志略·汪大渊

    亦称《岛夷志》,海外游记。作者元汪大渊,字奂章,江西南昌人。1341年(元至正元年)以后,曾两次随商船浮海游历数十国,并曾亲临台湾。1344年前后根据旅行中见闻完成此书,计一百条。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至正间曾两附

  • 胡文穆杂著·胡广

    一卷。明胡广(1370—1418)撰。此书是胡广随手札记之文,持论较为公正。其中如评《资治通鉴》论维州悉怛谋事时,胡广认为司马光不是不知道李是牛非,而是特以意主和邻,不欲生衅,故矫为此言。并引司马光临终时与《吕公著简》为

  • 临证指南医案·叶桂

    中医临床医案著作。十卷。叶桂于临症时所述,由门人辑成。首刊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1766年华岫云又出其采辑所得,并加分类、校勘再印。清代曾多次刊刻,此后有石印本、铅印本等。1958、1959年上海卫生出版社、科技卫

  •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佚名

    道教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一卷。《正统道藏》收入此经,但将原经分为四种,分别收入不同部帙。S.1605+1906,Ch.77,P.4618、2426、2842背。其中前二件保存较完整,拼合后首部残缺,卷尾完好有标题,经文存三百四十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