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讠间时篇第六十九

世俗起土兴功,岁月有所食,所食之地,必有死者。假令太岁在子,岁食于酉,正月建寅,月食于巳,子、寅地兴功,则酉、巳之家见食矣。见食之家,作起厌胜,以五行之物,悬金木水火。假令岁月食西家,西家悬金;岁月食东家,东家悬炭。设祭祀以除其凶,或空亡徙以辟其殃。连相仿效,皆谓之然。如考实之,虚妄迷也。何以明之?

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移徙不避岁月,岁月恶其不避己之冲位,怒之也。今起功之家,亦动地体,无状之过,与移徙等。起功之家,当为岁所食,何故反令巳、酉之地受其咎乎?岂岁月之神怪移徙而〔不〕咎起功哉!用心措意,何其不平也。鬼神罪过人,犹县官谪罚民也。民犯刑罚多非一,小过宥罪,大恶犯辟,未有以无过受罪。无过而受罪,世谓之冤。今巳、酉之家,无过于月岁,子、〔寅〕起宅,空为见食,此则岁冤无罪也。且夫太岁在子,子宅直符,午宅为破,不须兴功起事,空居无为,犹被其害。今岁月所食,待子宅有为,巳、酉乃凶。太岁,岁月之神,用罚为害,动静殊致,非天从岁月神意之道也。

审论岁月之神,岁则太岁也,在天边际,立于子位。起室者在中国一州之内,假令扬州在东南,使如邹衍之言,天下为一州,又在东南,岁食于酉,食西羌之地,东南之地安得凶祸?假令岁在人民之间,西宅为酉地,则起功之家,宅中亦有酉地,何以不近食其宅中之酉地,而反食佗家乎!且食之者审谁也?如审岁月,岁月,天之从神,饮食与天同。天食不食人,故郊祭不以为牲。如非天神,亦不食人。天地之间,百神所食,圣人谓当与人等。推生事死,推人事鬼,故百神之祀皆用众物,无用人者。物食人者,虎与狼也。岁月之神,岂虎狼之精哉?仓卒之世,谷食乏匮,人民饥饿,自相啖食。岂其啖食死者,其精为岁月之神哉?岁月有神,日亦有神,岁食月食,日何不食?积日为月,积月为时,积时为岁,千五百三十九岁为一统,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增积相倍之数,分余终竟之名耳,安得鬼神之怪、祸福之验乎?如岁月终竟者宜有神,则四时有神,统元有神。月三日魄,八日弦,十五日望,与岁月终竟何异?岁月有神,魄与弦复有神也?一日之中,分为十二时,平旦寅,日出卯也。十二月建寅卯,则十二月时所加寅卯也。日加十二辰不食,月建十二辰独食,岂日加无神,月建独有哉?何故月建独食,日加不食乎!如日加无神,用时决事非也。如加时有神,独不食,非也。

神之口腹,与人等也。人饥则食,饱则止,不为起功乃一食也。岁月之神,起功乃食,一岁之中,兴功者希,岁月之神饥乎?仓卒之世,人民亡,室宅荒废,兴功者绝,岁月之神饿乎?且田与宅俱人所治,兴功用力,劳佚钧等。宅掘土而立木,田凿沟而起堤,堤与木俱立,掘与凿俱为。起宅,岁月食;治田,独不食。岂起宅时岁月饥,治田时饱乎?何事钧作同,饮食不等也?

说岁月食之家,必铨功之小大,立远近之步数。假令起三尺之功,食一步之内;起十丈之役,食一里之外。功有小大,祸有近远。蒙恬为秦筑长城,极天下之半,则其为祸宜以万数。案长城之造,秦民不多死。周公作雒,兴功至大,当时岁月宜多食。圣人知其审食,宜徙所食地,置于吉祥之位。如不知避,人民多凶,经传之文,贤圣宜有刺讥。今闻筑雒之民,四方和会,功成事毕,不闻多死。说岁月之家,殆虚非实也。且岁月审食,犹人口腹之饥必食也;且为巳、酉地有厌胜之故,畏一金刃,惧一死炭,同闭口不敢食哉!

如实畏惧,宜如其数。五行相胜,物气钧适。如〔泰〕山失火,沃以一杯之水;河决千里,塞以一掊之土,能胜之乎?非失五行之道,小大多少不能相当也。天地之性,人物之力,少不胜多,小不厌大。使三军持木杖,匹夫持一刃,伸力角气,匹夫必死。金性胜木,然而木胜金负者,木多而金寡也。积金如山,燃一炭火以燔烁之,金必不消。非失五行之道,金多火少,少多小大不钧也。五尺童子与孟贲争,童子不胜。非童子怯,力少之故也。狼众食人,人众食狼。敌力角气,能以小胜大者希;争强量功,能以寡胜众者鲜。天道人物,不能以小胜大者,少不能服多。以一刃之金,一炭之火,厌除凶咎,却岁之殃,如何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七 本朝一·黎靖德
  胡子知言疑义 全文·朱熹
  卷二十八·湛若水
  卷十·吴澄
  卷十八·林之奇
  卷八·盛世佐
  (十)先进篇·钱穆
  目录·冯桂芬
  卷五十·道世
  成唯識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五·智旭
  卷第二十九·李遵勖
  卷首题词并序·印光
  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智旭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知稼翁集补钞·管庭芬

    知稼翁集补钞黄公度癸亥秋行县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归欤之兴戏用壁间韵以盟泉石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青山得去且归去,谋生待足何时足。林间招提金碧开,门外过客谁能来。桂华落尽无人问,古墙秋径生青苔。旧山泉石故应好

  • 卷一百八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八十四画类五言古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圗  【唐】李 白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潨云汉来闻君冩真圗岛屿备萦廻石黛刷幽草层青泽古苔幽缄傥相传何

  • 本纪第八 玄宗上·刘昫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 ,善八分书。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 三年闰七月丁卯,封楚王。天授三年十月戊戌,出阁,开府置官属,年始七

  • 卷一百二十·志第七十三·礼二十三等·脱脱

        ◎礼二十三   ○群臣上表仪 宰臣赴上仪 朝省集议班位 臣僚上马之制 臣僚呵引之制   群臣上表仪。《通礼》:守宫设次于朝堂,文东武西,相对为首设中书令位于群臣之北。礼曹掾举表案入,引中书令出,就南面

  • 卷九十五·志第四十八·河渠五·脱脱

        ◎河渠五   ○漳河 滹沱河 御河 塘泺缘边诸水 河北诸水 岷江   漳河源于西山,由磁、洺州南入冀州新河镇,与胡卢河合流,其后变徙,入于大河。   神宗熙宁三年,诏程昉同河北提点刑狱王广廉相视。四年,开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九·佚名

      康熙二十年八月辛巳朔,命给都统王国栋恤典。上谕兵部:原任平南王下都统王国栋,矢志忠贞,临难不屈;捐躯为国,深为可悯!可给与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并恤银,及祭葬银以示优恤。  命录用效力行间武职官员。上谕兵部

  • 卷之四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十一月。丁酉朔。日食  ○上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戌。谕大学士等、明□山戊不□春间、正青黄不接之时。当自正月为始、于京师、及通州地方、发仓米、照今年例平粜。尔等会同户

  • 卷二百十六之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六之二 朱批赵弘恩奏摺 雍正八年二月初四日湖南廵抚【臣】赵弘恩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本年正月初一日【臣】齎摺人回敬捧 御赐福字竝克食到长【臣】即郊迎至署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 恩祗领

  • 里仁第四·朱熹

     凡二十六章。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处,上声。焉,于虔反。知,去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卷六十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九    宋 卫湜 撰内则第十二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内则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於别録属子法以闺门之内轨仪可则故曰内则山隂陆氏曰我有则

  • 卷十八·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十八春官宗伯第三之二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示音祗本或作只下神示地示皆仿此】正义郑氏康成曰建立也立天神地示人鬼之礼者

  • 提要·王应麟

    《诗考》一卷,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此编则考三家之《诗》说者也。《隋书&middot;经籍志》云:&ldquo;《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於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rdquo;今三家《诗》惟《韩诗外传

  • 不和合品第四十八·佚名

    佛告须菩提,有人乐听乐受般若波罗蜜。为法师者身体疲极不能所说,当觉魔事。佛言:若法师者身体安隐欲有所说,而受法者著馀因缘各自罢散。当觉魔事。须菩提,受经之人欲书般若波罗蜜。为法师者欲有所至。是为魔事。为法师者欲

  • 论陈独秀自杀论·太虚

    ──九年一月作──一 自杀果足为破灭社会的危险思想吗  二 最近代思潮果足为自杀的救济吗  三 我对于自杀的批评  四 我对于自杀的救济八年十一月间,北京大学学生林君德扬,在三贝子花园投水自杀,遂惹起多数人

  • (嘉靖)安溪县志·林有年

    福建地方志。明汪瑀修,林有年纂。八卷。汪瑀,直隶歙县(今属安徽)人。监生,官安溪知县。有年字塞谷,福建莆田人。曾官贵州提刑按察司副使、监察御史。安溪县建南唐保大十三年。县志始修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重修于嘉靖八年

  • 历代诗话考索·何文焕

    《历代诗话考索》,一卷,清何文焕着。文焕,生卒年不详,字少眉,号也夫,乾隆年间嘉善人,他对历代诗话进行整理和研究,编辑出《历代诗话》,共57卷,收编宋元明历代诗话之作27种。此书前有作者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作的自序,后有《历

  • 天台治略·戴兆佳

    清戴兆佳著,10卷,清康熙末年刊印。本书辑著者于康熙五十八年至六十年(1719—1721)任浙江天台县知县时治理全县政务所作之公移、谳语、条教等各类公牍,以阐明“以廉正己,以勤涖事,以严毅约束胥吏,以慈爱拊循百姓……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