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章 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辜讲

孔子说:“没有欲望的人极少犯错误。”

(或许,最好翻译为:He who fines his sphere——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的人。

“一般而言,会发现在整个国家来说,懂得经营的人要比小镇上少很多;而小镇要比大镇少很多。为什么?因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歌德)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 祭统第二十五·郑玄
  通國身第二十二·苏舆
  卷十四·杨简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二·毛奇龄
  卷二十·纳兰性德
  待轩诗记卷二·张次仲
  卷四十三·李明复
  卷五·朱鹤龄
  卷一百九十二·秦蕙田
  入国第五十四·管仲
  第4章 为政篇第二(2)·孔子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玄奘
  在仰光与前任内阁总理答茂税务部长宇峇宇议员宇吞旺宇滚等谈话·太虚
  破见之罪甚重·印光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通判·唐圭璋

      满江红   寿太守赵司直   太守风流,管领尽、十分春色。开藩了、万花妆就,舒长化国。太白方观宫锦样,老人又现端门侧。听螺州、千里沸观声,春无极。   龙种贵,蟾宫客。熊轼彦,鱼书直。更精神天赋,寒光停碧。宝箓定

  • 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一·宦者·宋濂

        ◎宦者   前世宦者之祸尝烈矣,元之初兴,非能有鉴乎古者,然历十有余世,考其乱亡之所由,而初不自阉人出,何哉?盖自太祖选贵臣子弟给事内廷,凡饮食、冠服、书记,上所常御者,各以其职典之,而命四大功臣世为之长,号四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二·汪楫

      崇禎四年十一月   ○崇禎四年十一月   四年辛未十一月庚午朔頒曆升殿   戶部尚書畢自嚴四疏懇罷任帝不允   陞沈猶龍為太僕寺少卿管東路馬政劉並秀為鴻臚寺右少卿   宣大總督張宗衡薦舉兵備道胡沾

  • 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庚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戊申皆如之。外记注○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天津上海江甯湖北所设之制造枪石滟驳各局厂。谕令裕禄、刘坤一、张之洞确查

  •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六月戊子。谕军机大臣等、电寄何如璋等、据何如璋、张佩纶电报。如长门报法船再入数舟我塞河先发为一策等语。塞河一事。前经总署照会各国使臣。该使臣等议论纷呶。现在闽口有英美等国保护兵船。德国

  • 七十五 曹寅奏陈江宁地方晴雨情形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十八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各处平粜之米,将已卖完。江南近日雨水甚勤,稻田俱全插秧,民间无事。惟是目下湖广、江西及庐州等处产米地方,皆禁遏口岸籴粜,米价比前稍长。臣无地方之

  • 通志卷一百六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七十六隋叚文振【弟文操】来护儿 樊子盖 周罗防 周法尚 衞元 刘权 李景 薛世雄 裴政 李谔 鲍宏 高构 陆知命 杜整 梁毗 柳彧 赵绰 荣毗【兄建绪】刘行

  • 卷二十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十一乾隆二十八年三月戊午朔叶尔羌办事尚书都统新柱等疏奏拔达克山素勒坦沙献波罗泥都尸骸及其妻子新柱等奏言臣等节次钦奉谕防办理拔达克山素勒坦沙及霍罕额尔德尼伯克之事随于正

  • 袁崇焕传·张廷玉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1572),考中进士。被授官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而富有胆略,喜欢谈论军事。遇到老军官和退伍的士兵,就同他们谈论边塞上的事情,得以通晓边塞地区的情况,自称有能力镇守边防。天启二年(1622)正

  • 第二十一章 宗敦思想之弥漫【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教思想】·钱穆

    代表魏晋、南北朝长时期之中国衰落情态者,有一至要之点,为社会宗教思想之弥漫,同时又为异族新宗教之侵入,即印度佛教之盛行於中国是也。一、古代宗教之演变古代的中国人信仰上帝,可说是一种“一神教”。【或说是

  • 馆阁续録卷一·陈骙

    沿革秘书省 秘书郎系衔【淳熈十五年五月秘书省状照防本省秘书郎二员一员奉议郎秘书省秘书郎邓驲于淳熈十四年三月内除授一员奉议郎秘书郎黄黼于今年四月内除授照得今来秘书郎黄黼告内即不帯秘书省三字未审逐官合与不

  • 兵民·苏辙

    事固有出于不得已,而为后世之利者,分兵、民一也,割燕、蓟二也。何谓分兵、民之利?人生而天畀之才,畀之才,则付之禄,随其精粗,适其高下,使食其技而资其身,是未有知其所由然者也。故士大夫读《诗》《书》,执射御,习书计,高可以治人,下

  • 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第十五·晏婴

    景公为西曲潢,其深以轨,高三仞,横木龙蛇,立木鸟兽。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冠且,被发乱首,南面而立,傲然。晏子见,公曰:“昔仲父之霸何如?”晏子抑首而不对。公又曰:“昔管文仲之覇何如?”晏子对曰:“臣闻之,维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六·智圆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二明食用。荆溪云。以一食施一切等者义虽通因。此约果人能用食者以诃迦叶。无此能故引胜积以为诚例。若论其意虽在果用果必由因。验知。迦叶初行亦偏。因果俱失。是故招诃。依不思议至双游二谛者由得

  • 瑜伽论记卷第九(之上)(论本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七)·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卷第三十六自下第三解因摄果摄利益时节。即是自他修三因因时利益利名为因摄。三因得果果时利益名为果摄。即于因果中皆有自利益他行故。于中先徴问发起开列三门。次依门解释。后结。依门解中初明三种因

  • 卷第五十六(第十诵之一)·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十六(第十诵之一)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比丘诵佛在王舍城。语诸比丘。十种明具足戒。何等十。佛世尊自然无师得具足戒。五比丘得道即得具足戒。长老摩诃迦叶自誓即得具足戒。苏陀随顺答佛论故得具足戒

  • 男女丹工异同辨·陈撄宁

    竹阳女史颜泽寰晏清纂述 仙井女史贺为烈全贞参校 皖江陈撄宁重校订 集说 孙元君坤诀注曰: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属老阴,阴极阳生,顺承乎天,则生人生物;顺承乎己,则成道成真。

  • 仪礼述注·李光坡

    十七卷。清李光坡(1651-1719)撰。《仪礼述注》为《三礼述注》之一篇,体例与《周礼述注》同,取郑玄《仪礼注》、贾公彦《仪礼疏》,总合大义,删繁举要,节取其言,并间取研究《仪礼》诸家异同之说,附于书后,亦参以己见,互相发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