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七一 谕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书着于七月陆续发回

八七一 谕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书着于七月陆续发回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

武英殿奏,呈进子、集两部第一分全书,业经装成列架,并添派缮书各签之进士王鹏等十三人赶缮各签请旨一疏,奉谕旨:

知道了。所有此次热河呈进四库全书,着于七月天气晴霁时,卽陆续发回,不必俟至八月。(超居注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六 陈庆之 兰钦·姚思廉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九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五 食货略四·纪昀
  一四一八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本年查缴《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李冲传·魏收
  柳霞传·令狐德棻
  刘寻阝传·欧阳修
  卷八·胡世宁
  梁纪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535)·司马光
  卷三十四·雍正
  馆阁续録卷八·陈骙
  132.范缜反对迷信·林汉达
  黄文龙·周诒春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出 受降·李渔

    〖夜行船〗(生引众上)汗透征衣如乍浣,歼灭处血涌成湍。片甲犹存,一俘未获,报捷军书难判。——分付众军校:今日趱了无数程途,未免人疲马倦,暂时歇息,明日早行。(众)得令!(内)苏州府差官,押解兵饷,带有公文投见。(众禀介)(生)差官

  • 卷三百七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七十八茯苓类五言律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唐】杜 甫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防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七言律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

  • 第七十七回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 张贵人逞凶弑孝武·蔡东藩

      却说孝武帝防备道子,特分任王恭殷仲堪王珣王雅等,使居内外要津,分道子权。道子也窥透孝武帝心思,用王国宝为心腹,并引国宝从弟琅琊内史王绪,作为爪牙,彼此各分党派,视同仇雠。就是孝武帝待遇道子,也与从前大不相同,还亏李

  • 卷之六·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三月。癸丑。谕内阁。载迁等奏、应行急修工程。请派大臣查验一摺。孝糟朽情形。着派宜振。将应修工程敬谨查验。奏明办理。现月  ○湖广总督李瀚章奏、殉难知县王恩绶建立专祠。请饬部列入祀典。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三·佚名

    列国通论王伯【温公 荆公】五伯【颍滨】桓文谲正【东坡】楚吴越【颍滨】齐鲁【白乐天 颍滨】管蔡齐楚曹宋【颍滨】春秋诸小国【颍滨】春秋无贤臣【孙邵 范文正公】三不欺【吕温 荆公】王伯温公曰合天下而君之之谓

  • 晋纪·张居正

    武帝世祖武皇帝,姓司马,名炎。其祖懿,父昭,世执魏政,至炎遂篡魏平吴而有天下。初封晋王,故国号晋,在位十一年。原文晋初置谏官,以傅玄为之。玄以魏末士风颓敝,上疏曰:“臣闻先王之御天下,教化隆于上,清议行于下。近者魏武好

  • 李黼传·宋濂

    李黼字子威,颍人也。父李守中,曾任工部尚书,对诸子极严。黼富有孝心,尽力顺从父亲。黼初入国子监为国学生。泰定四年(1323)科举考试中明经一科,名列第一,授翰林修撰。致和元年(1328),黼代君王祭祀西岳。后改任河南行省检校官

  • 卷三十九·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九生徒五乡试凡乡试前一年国子监预咨各旗贡监生愿应乡试者取本旗文结并各省督抚转饬州县晓谕贡监生愿赴京乡试者取本籍文结均于乡试年二月本生亲赍到监肄业其闽粤滇黔四川湖南许展限于

  • 卷二·徐自明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二   宋 徐自明 着太宗开宝九年【十二月改太平兴国元年】十月庚申卢多逊拜相【自吏部侍郎参知政事除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制阙】太宗以十月癸丑即位庚申多逊拜相太平

  • 卷三十八俸饷二·冯煦

    本省军饷巡警军饷内附:练军协饷练军津贴洋操加饷皖省旧制额兵九千四百四十二名。咸丰三年以后地方迭经贼扰,除宿州一营外其余各营兵丁散亡殆尽。同治四年始议募复守兵五成。六年募复战兵三成,并将守兵募补足额,原设马兵只

  • 卷一三四·邱濬

    ▲战陈之法(下) 《通典》:司马穰苴曰:“五人为伍,十伍为队,一军凡二百五十队,余奇为握奇,故一军以三千七百五十人为奇兵,队七十有五,以为中垒。守地六千尺,积尺得四里,以中垒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三百步,垒内有地

  • 总目·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御览经史讲义总目    儒家类诸臣进讲钦奉上谕一卷【十五条】周易八卷【二百二十五篇】书经六卷【一百九十五篇】诗经五卷【一百九篇】春秋一卷【十四篇】礼记四卷【五十八篇】周礼二

  • 卷一百七十·佚名

    △初分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一之三复次大士。若菩萨摩诃萨於所修作诸福业事。正知离色离受想行识。正知离眼处。离耳鼻舌身意处。正知离色处离声香味触法处。正知离眼界离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正知离耳界离

  • 雪峰真觉大师年谱·雪峰义存

    唐穆宗皇帝长庆二年壬寅师泉州南安县人也。姓曾氏。父讳勉。是年。师降诞。师家世奉佛。其先茔在杨梅山。西去城四十五里。一峰翔拜于前。俗谓胡僧投拜。三年癸卯 四年甲辰敬宗皇帝宝历元年乙巳二年丙午师五岁生酷恶

  • 张公艺九世同居·佚名

    简名《九世同居》。杂 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末本。史载张公 艺九世同居,唐高宗封泰山,曾亲临其宅,问睦 族之道,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剧据此而增 饰。写寿张县张公艺一家自北齐至隋唐,九世 同居。张使二子、三子赴

  • 大安般守意经·佚名

    凡二卷。又称安般经、安般守意经、大安般经。后汉安世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安般(梵a^na^pa^na ),全称安那般那,即指出入息念。梵语a^na(安那)即入息(吸气),apa^na(般那)即出息(呼气)。本经叙述坐禅时行数息观(默数出入息,令

  • 五母子经·佚名

    佛说五母子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八岁沙弥,从阿罗汉学道,遂得五通,以宿命而生自己,前五生之母,悲吾子之早世,空自忧愁。

  • 南海寄归内法传·义净

    凡四卷。全称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略称南海寄归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唐朝义净于咸亨二年(671)自广州至印度留学,学成归国途中于南海尸利佛逝国撰写本书,并录大唐西域高僧传二卷及杂经论等十卷,托大律禅师赍送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