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三十     明 湛若水 撰齐家格【凡七目】

谨妃匹  正嫡庻 事亲长 养太子严内外  恤孤防 御臣妾

臣若水通曰齐家何以言格物也程頥曰格者至也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至也者知行并进之功也于齐家焉而至之也至其在家之理也故大学齐家章以僻以好恶言之乃吾心应之之理也是故妃匹也嫡庻也亲长也太子也内外也孤防也臣妾也皆家之事理也人主读是编焉感通吾心处家之理念念而知于斯存存而行于斯以有诸已则格物之功庻乎于齐家焉而尽之矣

谨妃匹上

易家人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臣若水通曰程頥云王假有家五君位故以王言假至也极乎有家之道也夫王者之道修身以齐家家正而天下治矣又曰有家之道既至则不忧劳而天下治矣臣谓德足以刑家是至其家之道也夫妇者正始之道也如是则勿恤而吉矣象又释之五以刚中正而感二以柔中正而应夫义妇听一心相爱家之所以齐也王季之于大任文王之于大姒武王之于邑姜皆得之矣此其齐家以开有周之治也欤

归妹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

臣若水通曰夫为阳妇爲阴夫为天妇爲地归妹则妇从夫阴从阳地承天如是则天尊地卑天地之大义以正矣然而天地不交通则万物不生育归妹以阴从阳正家之始也阴阳交感则万事万化皆成而家道终矣故为人道之终始也可不慎乎人君之治天下以正家为始正家以求配为始

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不久也故受之以恒

臣若水通曰夫妇者原于天道而闗于人道其用大矣夫夫妇原于男女之成男女之成由于万物之生万物之生由于天地之判是夫妇原于天道之大也夫妇相感而后有生育生之者父所生者子父者君道子者臣道君臣位则上下分而礼义之道行于上下君臣父子之间大道行而天下治矣是夫妇闗于人道之大也若非夫妇则始而天地之道息矣终而人伦之道防矣夫妇之道其可以不恒久邪古今不易之经也易首咸恒圣人之意深矣哉

书虞书尧典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曰钦哉

臣若水通曰此史臣记尧以二女妻舜之事明正始也女以女与人也时是也刑法也二女尧二女娥皇女英也厘理也防下也妫水名水此曰汭舜所居地也嫔妇也虞舜氏史臣记尧言其将试舜以二女事之以观其内盖夫妇之间隐微之际正始之道所系尤重也史又言尧遂治装下嫁二女于妫水之北使为舜妇于虞氏之家也又述尧戒二女之辞曰钦哉昏礼遣女之辞亦曰徃之女家必敬必戒况以天子之女而嫁于匹夫尤易怠忽故尧深戒其敬所以正其始也夫礼谨大昏大昏者万世人道之始也其始不正必不能正终矣始终不正则家不齐必不能治国平天下矣后世人君徃徃以贵势而忽此礼昏嫁之际至使三纲倒置以为当然欲平治得乎观于尧舜之事实为万世纲常之鉴也欤

诗周南闗雎闗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臣若水通曰此羙后妃之诗文王正始之道也妃配得其贤则男女正而万化行况人君为天之子后妃母仪天下可不择德以相配乎故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盖言文王之圣而得太姒之贤以德配德徤顺相承王教自此始矣故曰好逑虽然闺门托始实在人主一念理欲之间人主茍知重人道之始好德而逺色则必择德以相匹文王太姒是也茍一念不正惟知乐色而忘德则悖理犯义其祸有不可言者然则夫妇者正家之始择配者正夫妇之始正念者又择配之始可不慎与

大雅既醉其仆维何厘尔女士从以孙子

臣若水通曰厘谓治装而嫁也女士女之贤者所谓淑女是也旣醉之诗父兄称愿王者之子孙而曰厘尔女士何哉葢国家之命脉系于子孙子孙之贤否本于所生故人君于配匹之际诚得女士之贤以德配德则和气攸钟而圣子贤孙从之而出矣观周家自太姜以来世有贤妃故世有贤子孙一徳相承肇啓八百年有道之长信不偶也后世庸君世主懐耽淫乐色之心罔知嗣续之重故妃匹之际不择淑德之女多得隂愎之人如二赵之于汉独孤之于隋武后之于唐刬削国家元气子孙陵替国脉不长良可悲矣以此观之人主于妃匹之际可不知所重与

春秋隐公二年九月纪履緰来逆女桓公三年公子翚如齐逆女

臣若水通曰履緰纪之臣也翚鲁臣也逆迎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逆女必亲谨有家之始也故奠鴈示守也御之以绥示受之也导之以行示阳先隂后之义也二君乃委命于臣不正其始夫妇之道乖矣春秋书之以为后鉴宜哉

桓公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桓公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臣若水通曰逆迎也不亲迎而使臣徃迎春秋之习则然矣此则为王者畧之然而始迎则书王后正名分也及归则书季姜正妇道也且知所谓王后者乃季姜也互相发矣京师四方之极闺门风化之始始正名分继明妇道而风化之本正矣

襄公十五年刘夏逆王后于齐

臣若水通曰王后天下之毋卿逆而公监之礼也单靖非公乎刘夏非士乎临以公而逆以士得失不相掩矣故胡安国曰不书使者不与天子之使夏也不书靖公见婚姻得礼常事不书也

礼记曲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齐戒以告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别也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臣若水通曰大昏之礼其至矣乎有问名焉有纳币焉有亲迎焉问名而意通纳币而分定亲迎而礼成意通而后分定分定而后礼成礼成而后明告于君幽告于神近吿于乡党僚友所以厚人伦之始至矣故祸莫大于乱类乱类何也同姓者其初本于祖一人之分尔故不取同姓逺别也买妾而卜之则所以逺别者至矣

曽子问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择日而祭于祢成妇之义也

臣若水通曰夫妇成则继体承重之义始于此矣故思嗣亲伤而不能乐也庙祭成妇何也事死如事生也皆所以重始也

郊特牲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姓所以附逺厚别也币必诚辞无不腆吿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妇德也壹与之齐终身不改

臣若水通曰腆厚也附逺者附于逺嫌之义也厚别者重其有别之礼也告直信吿为妇者以正直诚信之道也信事人信其尽事人之道也信妇德信其有为妇之德也齐谓共牢而食同尊卑也夫大昏其重矣天地交而万物育夫妇配而男女生男女相生生生无穷故曰万世之始也夫以夫妇拟诸天地可不重乎是故附逺厚别诚币腆辞告直信所以重之也

郊特牲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执防以相见敬章别也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

臣若水通曰此言亲迎执挚之义也先者倡导之也其义一者与天地君臣之义同阳倡隂和之道也执防敬章别者奠鴈以见不再偶之志敬以明其有别之义也有别则本一而父子亲故礼义行乎其中则万物万事各安其所矣其始则自亲迎奠鴈之礼也其至矣乎

郊特牲冕齐戒神隂阳也将以为社稷主为先祖后而可以不致敬乎

臣若水通曰冕以爲服齐戒以爲敬所以事神也而昏礼者将以外主社稷之祭内奉先祖之嗣其于事神明之礼尤重可以不敬乎人君于此诚念夫社稷祖先之重而不可不重致敬焉如舜之刑法于二女文王之好逑于闗雎斯善矣

哀公问孔子曰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舎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臣若水通曰冕而迎者敬之至也必亲迎者亲之至也然敬之即所以亲之也故曰兴敬为亲舎敬是遗亲也及夫亲迎之后必爱之而后爲亲如琴瑟友之钟鼔乐之是也至于相辅以正则所谓敬而正者厥后至江汉汝坟之化而德教加于百姓可以见其为政之本矣后之人君以后宫盛色而废嫡立庻伤教败化乱由此始其视三代端本之治也何如哉

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

臣若水通曰六宫者大寝一小寝五也家者天下之则家正则天下正矣正妃匹者正家之本也是故内和而家理天下化顺也妇道极矣而配诸外治明治平之本于家齐也

孟子曰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防诸侯束牲载书而不防血初命曰无以妾为妻

臣若水通曰夫妇人伦之本闺门风化之原匡衡曰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况乎妃后之所系为尤重三代废兴未有不由于此者可不谨哉桓公霸者尔于葵丘之防独申明于五禁之先犹能知本也而况天王之尊乎后世之君率多犯此其亦五霸之罪人矣欲正名分而端本原者盍于此图之

左传隠公八年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入于郑陈鍼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鍼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臣若水通曰礼娶妇必先告庙而后行重继嗣也故楚公子围吿庄共之庙不敢废焉郑忽能辞强齐之昏卒不免陷于诬祖之罪昏礼不正忘本不仁何后之有

国语周语周襄王降翟师以伐郑王德翟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諌曰不可夫婚姻祸福之阶也利内则福由之利外则取祸今王外利矣无乃阶祸乎

臣若水通曰翟隗姓之国赤翟也阶梯也利内亲亲也利外离亲也夫人孰为大礼为大礼孰为大大昏为大故婚姻之际人道之始圣人愼焉况人君身先兆庻唯民所视而可以不谨乎姜任世为妃嫔非翟之此襄王廼欲舎姜任而右翟女怠弃七德祸阶从兹始矣然则妃匹之礼可不慎欤可不慎欤

晋语司空季子曰异姓则异徳异德则异类异类虽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虽逺男女不相及畏黩敬也黩则生怨怨乱毓灾灾毓防姓是故取妻避其同姓畏乱灾也故异徳合姓同德合义义以道利利以阜姓姓利相更成而不迁乃能摄固保其圡房

臣若水通曰季子晋大夫胥臣臼季也近谓有属名也相及相嫁取也合姓合二姓爲婚姻也摄持也保守也房居也异姓相及同姓不相及所以逺别章敬也否则怨乱毓灾其何以保其土居以端风化之本乎人君于此盍亦知所慎焉

格物通卷三十

猜你喜欢
  慎隙第三十三·佚名
  厚黑传习录·李宗吾
  卷二·湛若水
  尽善尽美的追求·孔子
  卷九·刘逢禄
  程子朱子說春秋綱領·俞皋
  卷六·真德秀
  卷十二·孔颖达
  卷五十·康熙
  四十二  备水·墨子
  春秋説卷二十一·洪咨夔
  卷第二 风操 慕贤·颜之推
  观农务品第十一·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玄奘
  人生佛教开题·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城黄昏·林徽因

    我见到古城在斜阳中凝神;城楼望着城楼,锁起一座一座剥落的殿门!钟声沉下,市声里失去;车马不断扬起年代的尘土,虫蚁一样有无数行人。无数坛庙寂寞与荒凉,我见到古城在黄昏中凝神;我听到古城在薄暮中独语;忘却中间一片黄金的殿顶

  • 卷90 ·佚名

    方回 西斋秋感二十首 江上枫已丹,林中橘犹绿。 天寒百骸痛,抱膝玩幽独。 生世六十年,鲜荣足忧辱。 赋归弃空庐,惜此数竿竹。 儿孙共十辈,何计给饘粥。 万事不如人,唯诗尚可读。 秋感二十篇

  • 卷二·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二      宋 陈起 编洪迈野处类稿 书僧房 陆续流泉自成句来拥红炉听山雨道人更有深深处诘曲如珠蚁丝度几砚无尘寒欲雾雕盘篆破孤萤吐味如嚼蜡那禁咀茶甘未囘君莫去 题芦雁屏 征鸿坐何

  • 卷四·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四       宋 许纶 撰七言古诗 次韵转庵读中兴碑 千秋金镜唐元龟苞桑镜见龟灼知女主为祸已云惨天宝之乱尤危疑九龄早悟绸缪诗其奈哥奴基棼丝外人何得与家事旋闻潜纳河洲雎席夸禄儿李裴

  •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卫绍王·脱脱

        ◎卫绍王   卫绍王讳永济,小字兴胜,更讳允济,章宗时避显宗讳,诏改“允”为“永”。世宗第七子,母曰元妃李氏。卫王长身,美髯须,天资俭约,不好华饰,大定十一年,封薛王。是岁,进封禭王。十七年,授世袭猛安。二十五

  • ●卷上·皇甫谧

      ○被衣  被衣者,尧时人也。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啮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

  • 第六十一册 天聪朝事六件无年月·佚名

    第六十一册 天聪朝事六件无年月赐刑科衙门巴克什四人、通事四人,兽科衙门巴克什四人及粮科衙门巴克什四人,各佛头青布二。【原档残缺】倘尔等合谋以待留後者,被我等察觉,尔等将结仇矣。二十日,颁书谕驻各地之汉人备御、守

  • 一三四八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陆锡熊奏详校文溯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三四八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陆锡熊奏详校文溯阁书籍情形折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初四日臣陆锡熊跪奏,为奏明事。臣等具奏详校文溯阁全书情形一折,于四月二十六日奉到朱批:立法虽详,仍在尔等尽心细阅。此番既定之后,若再有错讹,是

  • 周书·吕刑·佚名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

  • 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佚名

    讼:有孚,窒。 惕中吉。 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般若经从五百六十六尽第六百凡三十五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六十六  三藏法师玄奘译。  阿难陀(唐云庆喜旧曰阿难梵语略也)。  憍陈那(旧云憍陈如佛初成道度五俱轮此其

  • 杂宝藏经卷第八·佚名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拘尸弥国辅相夫妇恶心于佛佛即化导得须陀洹缘  佛弟难陀为佛所逼出家得道缘  大力士化旷野群贼缘  辅相闻法离欲缘  尼乾子投火聚为佛所度缘  五百白雁听法生天缘  提婆达

  • 佛说宝雨经卷第三·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复次善男子。菩萨成就十种法得方便善巧圆满何等为十。一者得回向方便善巧。二者令诸外道归向方便善巧。三者转舍境界方便善巧。四者除遣恶作方便善巧。五者救护有情方便善巧。六者施与有情活命方

  • 五木经·李翱

    唐李翱撰。一卷。五木,博戏,由樗蒲演变而来。用五木投掷,以决胜负,故名。汉魏至唐盛行。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今有《丛书集成》本。

  • 四六鸳鸯谱·佚名

    明阴化阳,苏紫盖汇辑明崇祯间刻本《禁书总目》《违碍书目》《禁毁书目·补遗一》载:查鸳鸯谱系明阴化阳辑,皆所摘四六活套之语,殊为狠鄙不堪,中间悖碍处甚多,应请销毁。框20.5*15厘米,四周单边,九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

  • 笏山记·蔡召华

    演义小说,三卷六十九回。东莞冷道人守白氏(蔡召华)著。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广智书局活版部印行。“笏山”,据书中自云“在云南蒙化之西,天日晴朗,人遥望万笏柱天,曰此笏山也,亦呼万笏山”(第一回),全书记的是笏

  •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金简

    清代乾隆总管内务府大臣、《四库全书》副总裁金简撰。该文总结了印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时,从造字到刻印工艺的全过程,并附图予以说明,是我国印刷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宫廷为印刷《武英殿聚珍

  • 古文孝经孔氏传·孔安国

    一卷。附宋本古文孝经 一卷。旧本题汉孔安国传,日本信阳太宰纯注音。孔安国,字子国,西汉著名经学家。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论语》及《孝经》,皆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