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三

朱批黄元骧奏摺

雍正元年十一月十八日山东登州总兵官【臣】黄元骧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一介武夫至愚极陋蒙我

皇上殊恩由副将

特擢【臣】广东琼州总兵官旋调登州总兵官【臣】何人斯

屡蒙

特简殊恩即粉身碎骨亦难仰报惟有殚竭犬马庶几稍尽职守所有微【臣】到任清理营伍事宜谨胪列

一文武和衷以安兵民【臣】到任之始即通行晓谕各营将弁务期文武和衷兵民相安不得乖张多事庶地方享安静之福

一时勤训练以资防御查军中之利器莫如鸟枪勤加操演火药或致不敷【臣】随通行各营开造清册凡有养赡名粮据实开报【臣】酌量各官大小兵丁枪手若干分别量留几名以资兵弁养赡并备火药之需至於器械旗帜等项查有敝坏者容【臣】陆续修整【臣】受

恩深重图报无由断不敢稍有徇私之处以致上负天恩为此缮摺谨

览奏朕深为嘉悦只要实心实行朕之耳目自能照悉诸凡竭力为之不必瞻前顾後掩饰前任之失悞曲徇同官之请托以自取掣肘之累特谕

雍正元年十二月初九日山东登州总兵官【臣】黄元骧谨

奏为请

旨事窃查兵丁之苦累莫重於扣克而扣克之源皆由於营中指称办理公务或借馈送上司并修理旗

行清查各营养粮数目送到清册其中多寡不一

衙门旧有亲丁养粮四十分至副将养粮拟酌留马步二十五分参将十八分游击十四分都司十分守备八分千把四分其余多占名粮悉令概行

皇上格外之鸿恩也再查营中公务操练鸟枪制造火药修理旗帜在在需费【臣】愚以为大营拟酌留公

请者登州沿海岛屿甚多必得熟谙水师之员於官船出哨之後不时廵查【臣】看得夀乐营守备谢云济南城守营千总邓成玉临清营把总孟天栋

是否合宜悉听

圣裁谨

览尔此奏朕甚为嘉悦但督抚提镇莅官之初孰无此一奏言之则天花乱坠而实力遵循言行相符者甚少间有勉强践言者亦皆舍此而就彼汰旧规而覔新利此等作用难逃朕鉴更或始勤终怠得名改操似此者比比不可枚举今览所奏殊非泛泛颇似实心报效立志公忠者果能如此朕得一好镇臣矣勉之

雍正二年正月十九日山东登州总兵官【臣】黄元骧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查山东沿海礮台仅一土堆上有礮亭一间

文登副将查文登沿海有礮台三十二座每台兵五名经前抚【臣】李树德查海至文见台多兵少因只留台十一座每台安兵十名今思一台十名之兵焉能御敌文登如此他营可以类推去冬【臣】在省时抚【臣】黄炳以沿海原设礮台墩台相商【臣】深知情形若行修葺徒费无益【臣】愚以为查近村要处酌留几墩拨兵二三名专司了望驰报将台兵礮位仍各归还本营本汛【臣】酌量沿海营汛分给

圣裁至於操练子母礮【臣】请自春操为始与连环枪一

以废法【臣】又思近海州县所辖沿海乡庄举行团练之法最善不但保固地方或偶值官兵剿捕之际乡勇亦可以张应援之声势【臣】愚昧冒奏是否统乞

皇上训示施行谨

览所奏朕深为嘉悦勉为之

雍正二年三月初十日山东登州总兵官【臣】黄元骧谨

奏为【臣】标亟需谙练之员仰恳

圣恩擢补以重海疆以资指臂事窃【臣】标右营游击现在缺员应听部推【臣】何敢琐渎但【臣】标有应援之责指臂调遣必得才长识敏之员始克胜任查有【臣】前遵

旨题请新调【臣】右营守备谢云技勇兼优办事敏捷堪

以补授【臣】标右营游击倘蒙

俞允所遗守备员缺查【臣】标水师前营守备史节文虽才堪驱策水师船务非其所长以之调补【臣】标右营守备实属称职其水师守备员缺查有部发【臣】标候补水师守备姚郎原系台湾把总水师惯练堪以补授但山东非系

题补地方【臣】为海疆得人起见冒昧具摺

奏请可否擢补伏候

圣裁谨

照依黄元骧奏请补用该部知道

雍正二年闰四月十三日山东登州总兵官【臣】黄元骧谨

奏为恭陈下悃仰恳

天恩事窃【臣】一介微贱屡沐

殊恩即捐糜顶踵亦难酬报因思【臣】有长子翔麟年三十六岁质虽愚鲁年力颇壮正当代【臣】勉竭犬马以图报效之日仰恳

圣主洪恩破格收録准令当差效力俾【臣】子得侍辇毂之下恪供职守将来策励成人皆

皇上教育造就之所赐也谨冒昧具摺叩恳即遣【臣】子

翔麟恭齎捧

进伏乞

皇上恩赐垂鉴谨

尔子若系不可成就之质朕即遣回矣因其大有可观堪许跨竈巳留用侍卫矣此子将来可以为国家效力者

雍正二年八月二十日山东登州总兵官【臣】黄元骧谨

奏为特举贤员恳

恩递补以收实效事窃查莱州营参将李元洲居官不职【臣】巳特疏纠参所遗员缺有【臣】标水师前营游击陈汝镌操守廉洁驭下有术若以擢补莱州营参将不惟地方得人即各营官弁亦莫不观感思奋查东省无

题补之例【臣】未敢具本但此等才守兼优之员若不据实陈

奏【臣】扪心亦不自安可否擢用之处出自

圣裁倘蒙

恩准将陈汝镌擢补则水师游击之缺必得熟练舟师之员查【臣】标右营游击谢云谙练舟师若以之调补於海防大有裨益至於【臣】标右营游击一缺有操练应援之责若蒙

皇上於记名人员内选择补放微【臣】指臂实有攸赖矣

为此缮摺谨

莱州参将员缺候朕谕部命尔保题具本时将谢云一并题补可也不必引此密谕

雍正三年六月十六日山东登州总兵官【臣】黄元骧谨

奏为密奏事雍正三年五月初九日准布政使布兰泰密书到【臣】为敬陈采访等事四欵奉

朱批此事可与陈世倌黄元骧说知着伊等详议密奏钦此【臣】伏思所陈如兵船扼要廵防海口分别堵决海舟给单查验海口拨员抽税四欵有极宜行者亦有未便者【臣】前接抚臣来函登莱一带公务纷投未遑亲诣查勘俟历年

奏销及秋审事竣即当策骑蓬莱等语【臣】即可以候其面议但恐稽延日久未得覆

旨谨将刍荛之见先为分析另单密

奏仍俟抚臣详议是否相宜再为合词回

奏仰乞

圣裁谨

仍当与抚臣陈世倌会商具奏择理长者而从之毋随顺毋固执倘抚臣与汝所见不同有不契合处不妨两议奏来候朕酌定此谕密之

同日又

奏为恭谢

天恩事【臣】标莱州营参将李建功密録

圣旨一摺到【臣】捧接跪读感激涕零随望

阙叩头谢

恩窃念微【臣】世受

国恩虽勉竭驽骀尚恐无以酬

圣朝豢养之恩乃蒙

皇上覆载洪仁以奨劝为勉励【臣】惟有朝夕氷兢始终

一节不敢少有陨越以负

圣恩为此缮摺

奏谢谨

所奏知道了接朕此旨当更加谨慎勉力尽职若因此肆志则自悮矣

雍正三年九月十二日山东登州总兵官【臣】黄元骧谨

奏为叩谢

天恩事窃【臣】遵

旨陛见八月初七日入

朝恭请

圣安蒙

赐克食即

召入养心殿仰瞻

天顔敬聆

天语频奉

温旨即父子之恩未有若是之深者【臣】虽粉骨难酬惟

凛遵

圣训不敢恃

宠而骄纵不敢昧心以自欺竭蹶勉力以仰报

天高地厚之恩於万一再有

奏者胶州营守备李景泰【臣】巳遵

旨带回原任但【臣】冒昧之愆蒙

皇上格外寛宥【臣】感激

天恩犬马之报世世不忘谨沥情具摺

奏谢伏乞

皇上恩鉴谨

尔今巳经陛见领过训旨知朕意向之人非从前可比若稍有违负则有心之过朕断不寛恕勉力敬慎为之雍正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山东登州总兵官【臣】黄元骧谨

奏为奏

闻事窃登州一带沿海设有威海成山靖海大嵩鳌山灵山安东七卫前奉文裁并卫所抚臣有仍留边海各卫之议後经部驳【臣】去秋

陛见回到省抚臣问【臣】边海各卫应裁与否【臣】答以边海与内地不同边海屯民隔州县窵远与卫官亲近偶有汛防不及之处卫官传呼屯民立应大有益於海疆抚臣云俟

陛见回即来东省查看海口面商等语【臣】今致书抚臣

商议外谨将边卫情形据实奏

闻又沿海僻处礮台礮位【臣】遵

旨掣回营汛操演报部在案其冲要处应修之礮台抚

臣遵

旨陆续建造委登州知府蔡曰逢会同营员查看拟於登州近处先建一二座以为式様俟建起一座即将形势绘图会同抚臣奏

闻谨

知道了去年朕观尔微有老景尔受朕知遇宜振起精神勉尽厥职若以年老废弛公务断然不可

雍正四年九月初六日山东登州总兵官【臣】黄元骧谨

奏为奏

闻事雍正四年八月二十四二十七等日据【臣】属沿海各汛报称江南造送天津哨船十二只在洋遇风开散有押船守备顾宾千总冯得遇把总任彪陈世英刘士斌押船五只飘至胶州海口又报崇文把总沈定邦押船一只开往马头嘴又报江南水师营林游击押船一只开往东行此二船尚未报收泊何处等因【臣】即备文知会江寜抚臣苏松镇臣外随飞饬沿海各海口官弁逐处挨查在後各船收泊下落即速飞报据守备顾宾禀称哨船桅篷被风损坏巳具禀江南廵抚着令州县采买大桅篷料等情但转瞬交冬北风高烈即买就桅篷装送来胶修理一时未易运到岁前势难赴津今【臣】起程赴成山头海口一带查未到各船信息一路到胶州查各哨船水手人衆恐食米不敷自当资给充足俟桅篷运到修理坚固船只会齐明春方可令其驾驶赴津为此缮摺奏

闻伏乞

皇上睿鉴谨

所奏是明春候风顺赴津巳有旨矣一切人役加意照看毋令至於窘乏传旨与抚臣陈世倌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徐世谱 鲁悉达 周敷 荀朗 子法尚 周炅·姚思廉
  ●卷第一百四十二·徐梦莘
  东都事略卷七十三·王称
  第十五节 吴、耿、尚三王与郑氏之关系·陈匪石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法曹不法·李定夷
  ●绎史摭遗卷一·温睿临
  恭题「陈清端公年谱」·丁宗洛
  五四 秋瑾·周作人
  陆贽传·欧阳修
  秘书志卷第三·王士点
  卷二十一·佚名
  第七章 秦汉的武功·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例言·沈德潜

      康衢击壤,肇开声诗。上自陶唐,下暨秦代,韵语可采者,或取正史,或裁诸子,杂录古逸,冠于汉京,穷诗之源也。诗纪备详,兹择其尤雅者。  风骚即息,汉人代兴,五言为标准矣。就五言中,较然两体。苏李赠答、无名氏十九首,古诗体也。庐

  • ◆钱教谕良右(江村先生集)·顾嗣立

    钱教谕良右 【一作佑。】 良右,字翼之,平江人。言谈举止,济济有儒者意。吴兴赵孟俯、巴西邓文原遇之尤厚,数引拔之,良右殊无仕进意。至大中,署吴县儒学教谕。已代去,辄不复出。闲居三十年,一室萧然,坐客常满,咏歌酣嬉无虚日。聊

  • 卷388 ·佚名

    王炎 游稽山 失脚来苕霅,春风一棹还。 寻幽探禹穴,问讯到稽山。 意在烟霞外,身居井邑间。 桃花应冷笑,头白不能閒。 王炎 游景德 老怯莺花笑,春残一出游。 城隅寻古寺,柳下系扁舟。 身

  • 荆南倡和诗集·周砥

    元周砥明马治仝撰过任彦升钓台马治寂寂山水郡依依今古名斯人同化尽系缆旧台倾汀树烟中没寒禽沙际鸣无人坐垂钓永念彼平生【任有出宜兴郡哭范仆射诗序云永念平生】周砥雪树参差短寒山迢递明春流钓台没残照夕岚轻万化同

  • 卷八 茕斋歌诗四十一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八茕斋歌诗四十一首 赠 一 ○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一

  • 载记第一 刘元海(子和 刘宣)·房玄龄

    刘元海,新兴匈奴人,冒顿之后也。名犯高祖庙讳,故称其字焉。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建武初,乌珠留若鞮单于子右奥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南单于,入居西河美稷,今离石左国城即单于所徙庭也。中平

  • 春秋别典卷八·薛虞畿

    鲁襄公【二十五年齐景公立至哀五年方卒而晏子则自昭二十年以后不见传景公晏子问答疑在襄末昭初之年故辑于此】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

  • 一三四三 军机大臣奏本年各省解到应毁书籍数目开单进呈片·佚名

    一三四三 军机大臣奏本年各省解到应毁书籍数目开单进呈片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本年据各省解到应毁书籍,共八百三十一本。理合开单进呈,并将各书照例交进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卷八·佚名

    那遍将客列亦惕百姓屈下,各各分了。因孙勒都歹种的人塔孩把阿秃儿,太祖处有恩的上头,与了一百只儿斤百姓。再王罕弟札合敢不有二女,长女名亦巴合,太祖自娶了;次女名莎儿合黑塔泥,与了拖雷。为那般,将札合敢不的百姓,不曾教虏了

  • 卷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十九户部蠲恤古者以保息养万民岁有不登则聚之以荒政国家频赐天下租税鳏寡孤独者有养其保息斯民者至矣一方告饥百出其道以拯救之荒政於是乎详焉所以

  • 卷三十·王溥

    吐番,在长安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其种落莫知所出,或云南凉秃髪利鹿孤之后,其子孙以秃髪为国号,语讹谓之吐番。国人号其王为赞普。置大论、小论以统理国事。无文纪,刻木为约。其国王与臣下一年一小盟,三年一大盟。其俗随畜

  • 四书賸言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论语君子务本本字不作始字解此如大学物有本末不是事有终始子夏之门人小子章抑末也本之则亡不是先传后倦有始有卒葢本末是体叚始终先后是功次截然不同若谓始即是本则始立道生物有终始抑末也始之则亡

  • 孝经集传卷四·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君子之立行非以为名也然而行立则名从之矣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此三者修于实而无其名事君

  • 月灯三昧经卷第二·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尔时世尊告月光童子言。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过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曰声德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于世。童子。尔时声德如来应正遍知。于

  •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并序)·法照

    南岳沙门法照于上都章敬寺净土院述  夫如来设教广略。随根终归乎实相。得真无生者。孰能与于此哉。然念佛三昧是真无上深妙禅门矣。以弥陀法王四十八愿名号。为佛事。愿力度众生。所以五会声流于常宫。净教普沾于沙

  • 第五十章 一王章·佚名

    由是以后彼弟塞那于都揭[王]伞,所有生类见大富有者[王]宛如爱儿。(一)励行先王所[为]而行事,益[正]法行事前所未有者亦行之,(二)于住岛比丘、比丘尼、眷属、鱼类、兽类、鸟类所应行之[务]悉行之。(三)彼命令赴对岸[阎浮洲]杀玛兴陀,如是彼无

  • 三四 十上经·佚名

    第一 诵品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与五百大比丘众俱,住瞻婆伽伽池侧。于此,尊者舍利弗告诸比丘曰:&ldquo;友!诸比丘!&rdquo;彼等诸比丘答尊者舍利弗:&ldquo;友!&rdquo;尊者舍利弗如是曰:&ldquo;十上法我当说 为涅槃之逮得 为

  • 杨五奶奶·王实味

    短篇小说。王实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