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机论

成毁是自然的全机大用阳明山上秋天的太阳与风,使人想起禅僧说的“洪波浩渺,白浪滔天”,大自然一派空阔光明,人世的事无迹可寻。然而人世的事具在。

三国演义里卧龙冈的村店里崔州平对刘备说话,开头第一句是“汉末天下大乱”,单单这一句就如渔樵闲话,竟是超过了对于劫数的现实的感情,从天道来看事情。如此,人即虽在劫数中,亦可与造化小儿相戏侮。禅语有“泰山崩堕,海水倒立,莫教湿了老僧袈裟角”,这用定力来解释即不得,却是要用庄子的《逍遥游》来解释始得。“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乃因其人是与天为徒。崔州平与刘备生当乱世,而一个可以隐居乡下,一个则能上马杀贼,乃更觉亲切了。

阳明山上,人跟前两道虹气,看天际大平洋与山下台北市,只觉都是今天。美俄在谈判限制核兵器,美国总统访问中国,日本与世界各国都在讲究经济不景气对策。但是到了要保持现状,它就要不能保持了。现在凡百都是世界规模的,不会是一个世界的劫毁吗?偕柔如及姚君夫妇小孩到野柳矶边玩,不知此处可也有沧海变桑田,桑田还为沧海之迹?

只是人世的兴亡要如天地的成毁就好,因为有成与毁原是自然的全机大用。

印迦王国的废墟,斜阳断碣里有神像倒地,连神也灭亡了。埃及的废墟亦然,连没有岁月记忆。今世纪的世界亦将毁灭、不留记忆吗?美国电影有演二十一世纪的人类,一切都由机器安排,没有事情,没有可玩,连语汇都退化到极少,没有书籍,没有记忆。那是亡与不亡都一样了。像这样的,是连成毁之机亦亡了。

佛教以劫毁为无常,基督教更说是世界末日,惟中国庄子知成毁是一体之机。

中国民间把五胡乱华与黄巢的杀戮,看做天上放下来的杀星、反星。杀星反星比正神还大。禅宗每说丧失性命,英雄是寻常日子就像小孩玩戏的不知危险。当初我们的祖先创造文明,他们在大自然的面前都像这样的是小孩。

但是每次承平久了,我们就会变得吝啬,只愿成,不愿毁,这就是私意。正人的无私其实是大私,并非对于他人,而是对于自然。倒反是黄巢豁达,所以输给他了。从来只有英雄开国,没有忠臣可以救亡,只有说打天下,没有说可以保江山。但是黄巢当然败灭,因为他与正人一般不知成与毁乃一体之机。

革命只有向中国史上的成毁之迹学习。汤恩比的书里揭出不少古文明国灭亡了就没有了。或是它的文化被入侵的民族篡取了去,而它自己是灭亡了。中国文明却不灭亡,而且连同其民族与国家俱在,因于成毁而日新。像巴比伦、埃及与希腊,虽其数学与哲学等不亡,而其国亡了,是法存而法身不存,还是不好,必要像中国的法与法身俱不亡才好。

法与法身离脱,还因那法——数学、科学与数学建筑等是身外之物。若法与法身为一,则法身可以长存。中国文明是法与法身为一。所以殷墟周迹、嬴颠刘蹶,乃至五胡乱华,如《洛阳伽蓝记》

所载尔朱荣的杀戮与破坏,及五代史石敬瑭的杀戮与破坏,现实的中国亦不灭亡。乃至元朝与清朝,亦仍是中国历史的正统。

西方的历史,罗马兴则希腊亡,两者终不能为一。印度亦亚利安人入侵,则达罗毗荼人从此被打下去了,彼此终不能融合。中国与之不同。中国最早自神农黄帝至夏殷周三代,但有朝代的兴亡,而无异族异国的交代。神农氏与黄帝的轩辕氏,夏人殷人与周人,其民族间相异的程度原来是怎样的,我要研究每感觉困难,原因即是在此。西方诸民族虽同化于希腊罗马的文化,但是其民族间的相异终不解消,而中国却是民族间的相异都解消了。我前时曾以为王道如数学,今才知虽如数学,亦未能统一天下,王天下是还要有更根本的知性。

成毁之理是因于大自然的阴阳法则与不连续法则。但是阴阳相异而不相否定,不连续亦不是断绝,所以中国史上的成毁没有一个旧的东西灭亡,而世界已是全新的。日本的神社有新宫司的继位,而无老宫司的死亡。并非究极的自然才是无成与毁,即现实世界的成毁中亦可以是无成与毁。故又成毁之机是在于物之真姿。

女画家小仓游龟说:“图画都是写生。画家对着一枝梅花,以心眼观得其背后的真姿,那才是真的梅花,写生是写的这梅花的真姿。”万物皆有其真姿,同出于大自然的意志与息,可以彼此相知,有个统一,故虽成毁,亦不是有一个旧的东西在死亡。物之真姿是没有死亡的。人之真姿是真心。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真心相见即彼此说话能投机,成了同化。所以张晓峰先生说金史亦是中国的正统史。

自然界的真姿,人世的真姿,无不相感相知,如登高一呼千山万壑皆应,处处是机。若无此机,纵使各民族使用的东西同,生活的方式同,如皆用数学与科学,皆行民主制度,亦不能使世界统一不能便民族同化。乃至亦不是有了个仁义即可。“旁人行仁义,莫若妾自知”,还是不能知心。仁义的背后还要有东西。世界统一是在万物以真姿相见,如《易经》云“圣人出而万物睹”。民族同化是人以真姿相见,如《大学》云“在亲民”。这是中国文明的人世。

但是这样的礼乐人世何以不能长治久安,却到时候又要天下大乱?答曰:正是因为要有成与毁才好。

人世的成毁是可以好到像自然界的成毁。地球上至今最大的成毁是太古时的造山运动,地壳七花八裂,海水泼翻,从中生出了高山大海的新秩序,而没有一样东西是变成了废物,亦没有一物埋葬,这才是成毁的大机大用。这样的大机大用,在中国史上的即是革命。

所以说,我们先不可有吝啬。《红楼梦》里有晴雯撕扇子,宝玉与她说道:“譬如这扇子原是为取凉的,但你若为爱那一声响,撕它也使得,只是不可因为生气而撕它,那就是惜物了。”这撕扇子也是一个天地成毁。革命者对于破坏是要有像这样的好性情,才能与天地成毁之机相嬉戏。

机在卦象与爻位

世界上惟中国人在学问上知道有个“机”字。

古印度人与希腊人因为不知有一个“机”字,所以提出了对于运动的疑问。动必有其始发,而在理论上求此始发不可得。他们的结论是否定了动。而其后西洋人是把这理论上的问题付之不问,只顾去发展力学,成立运动的法则。他们以为力学的运动法则足够说明天体的秩序,但是看了今世纪五十年代天文学上的发见,才知道其不对。至其不足以说明生物的现象,更是不待说了。这里仍然是那古老的问题在作怪。

古印度人与希腊人提出了对运动的疑问,与对无理数的烦恼,至今世纪的素粒子研究与天体研究而骤然变得非常深刻。但是中国的学问早就把来解答了:运动的始发是有的,那就是一个“机”

字。无理数忽然出来有理数,也是这个“机”字。

欲知机字,先要晓得大自然的意志与息,以及此意志与息之赋于万物。究极的自然是无,而忽然生出素粒子,此是第一机。第一机没有原因与理由,所以又可说是空机。素粒子演成万物,万物皆有机,是为第二机。第二机是大自然的意志与息之机依于物质而显现,多少受有物体的限制与他物体的影响,所以又可称为色机。色机是沾了色的空机。

数学与物理学惟可记述机之迹,如宇宙线的飞迹,而不足以知机。知机是要以龟蓍。但第一机不能用筮占,因卦爻象数是有了物之后,而第一机如素粒子的飞出,是尚在有物之先。是空机,只能用龟卜来感知。色机是有物质了,可用卦爻象数来筮占。但空机亦寓于物质中,空机与色机是亦在一起,亦有出入,所以虽已有了卦爻象数,既用蓍占,亦仍不废龟卜,而且是龟更着重。

欲知空机,先要知究极的自然的意志与息。欲知色机,先要知此大自然的意志与息所赋于万物的次第。

素粒子是将成物质,犹未成物质。素粒子要结合为原子核、原子、分子,始正式成为物质。凡物皆赋有大自然的意志与息,故凡物皆是活的,虽如水石,亦能与人意相感应。至如动植物,则是更有了命。所以普通说的无生物与生物,应当说是生物与命物。于是大自然所赋与的意志与息,各因其成形而表现,始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与动植物的天干地支,且以之配于时序与方位。

素粒子始现阴阳。正式成为物质后又始有五行与干支。

万物皆有阴阳与五行干支。物理学与化学说的元素,是物之质,而大自然的意志与息因于此物之质而运行者则为阴阳五行干支之气。万物皆是有生的,与有命的,彼此能感应,爱石者最能知石之息。爱箫则箫至,爱古琴则古琴来。物相与感应,故可以之为卦之象爻,而观其变机。卦象是物之真姿,物质的形态里没有机,是象里才有机。而机之时位则为爻。

物之形质没有机,物之真姿才有机。而理则学不知机。理则学惟就物之形质来思考,说甲是乙或不是乙,编为大范畴,小范畴,更把集合与函数翻译为理则学的方程式来判断时机,都不准确。如美军对越南战争之预测皆误,如日本与世界各国对今番经济不景气之预测皆不中。此皆藉电子计算器驱使世界性的情报,而终于自误误人者,是其所用的理则学的欠陷之故。预测事机是着眼在一机字,理则学惟知条件,而机非条件。

万物不是什么范畴与命题的话。万物乃是生之诸姿。

一草一木一瓦砾里皆有着个天地之始,机是在于这天地之始。

佛说众生有情,瓦砾皆有佛性,一句话高出了西洋的哲学。庄子亦说“道在瓦砾”。而庄子更说出万物皆生于大自然的息。他说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而息同时是意志,故万物皆有所向。而《易经》的卦象爻数即是就此相吹与所向,而为消息往来与承乘比应,以逆知天地之机。

山川有灵气,文章图画有气韵,此语即高出了西洋的哲学与艺术论。西洋人说宇宙的本体,只知物质,而不知物之真姿,即是不知卦象。气韵为大自然之意志与息依于物之真姿而动。其在历史,则为历史的气运。运是有着大自然的不连续法则在内了。历史有“气运”一语,更高出了西洋史学的进化论与辩证法。

大自然的息之波现于物者为气韵,而气运的运,则是大自然的意志之现于历史者。天地一易,万物皆史。而《易经》以卦爻之消息往来与承乘比应说明其所以然,并预知其将然。物与物相接在气,相承、相乘、相比、相应,中国的圣人与革命者以此明于天下万物变易之机。卦爻的消息往来与承乘比应,使人联想流体力学的与气体运动的方程式,都是以极简单的原理对应极复杂的动态。但流体力学及气体运动的方程式应用集合与函数,是以静止的方法来对应运动。数学与物理学都是把运动当作静止的点线来处理,如同电影的连续,所以凡科学的方法都是静止的方法。惟独中国文明的《易经》是以动的方法来对应运动。以流体力学与气体运动的方程式不能解明池冰的棱纹之所以然。棱纹是迹,而结成棱纹者是机,从迹不能求得机。物之机是在气,要从气之动才可以求得机。是故《易经》里说消息往来,而承乘比应则是物之气在相承相乘相比相应。

科学的惟是静止的方法,故惟能是记述的,而且可以科学的方法把来再现,但是如池冰之棱纹则不能被再现。它只有被创造(应当说是自我创造,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自己创造了自己),而科学不能创造。科学只是模仿自然界的理,而不知理是生于机。惟中国文明的学问能是机智的嬉戏。知卦爻的消息往来与承乘比应,则可以创造池冰之棱纹,寻常处都是千载一遇之机,而非再现,非复制。

今日的天机、地机、人机

《易经》以天地人为三才,此一句即盖过了西洋的宗教与哲学,亦盖过了印度的。

卦爻因之以占天机、地机与人机,并建立了古今惟一的极完备的学问体系。

孟子说天时地利人和,不如庄子说天籁与地籁人籁之即是天机、地机、人机。盖天机譬如节气之至,地机譬如草木之萌,人机则使日月山海皆是人世的新意。

故又言人世,则天机是历史的气运,地机是此气运之现于今日的现实条件,而人机则是革命,中国史上的革命是革天命。

天机因于地机而现,亦可说天机是势,地机是形。而人机则是道。袁绍与曹操各言怀抱,绍言当此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之时,吾欲据河北之地,以为形势。操曰:吾任天下豪杰之士,以道驭之,无所不可。袁绍说的是天机地机,而曹操说的则是人机。这可拿北伐来比。北伐前夕,在西洋是人类智慧史上一个飞跃的时代,有量子论、相对论与原子核素粒子的发见,开出世界性的好节气,于是中国亦激发了五四运动,当时的青年个个怀着未有名目的大志,想要做新诗,大家都觉得有个新时代要来了。这就是历史的气运在转了。这就是北伐的天机。

而北伐前夕这种世界性的好节气反映于我国的内外实际状况,则是谓之地机。当时是国内的军阀也还多少有点民国初年的新趣,北方军阀的情形与西南军阀的情形,离合敌对,是流动的。国际如英国日本与俄国美国的对我国,好坏变化,亦是流动的,都还是活泼的形势。无论是友人是敌人他们那里活泼,我们这里也活泼,不像现在大陆单调的淀滞,与国际列强单调的淀滞,使我们也缺乏启发。

北伐当时国民革命军的打仗是强烈而激越的,外交是忍耐而活泼的,外交上我们与列强折冲改订不平等条约,与利用列强制压日本,可以说军事上外交上到处都是活机。而日本彼时,是其国情尚相当健康,未至全受军部支配,故其出兵济南等皆虎头蛇尾,即是日本亦尚有智慧与余裕可以进退,所以我们办外交似难而易。至于当时国内的军阀亦是颇有些浪漫,所以我们容易分散打垮他们。这些就都是北伐的地机好。

尚有人机,是国民党的三民主义,黄埔军校,与誓师北伐的决断行为。当时的人都有英雄气概,国民党的上层领导者多是经过辛亥革命来的,中下层干部是五四运动的潮流中出身,只觉是一代人的眉眼辉映在中华江山的朝气里。可惜途中文化人与青年学生层离开了。

所以就北伐来说,北伐这桩事根本行得行不得,是看天机,要预断北伐用兵的胜负之数,是看地机。然而要预断北伐更有在胜负之数以上的,为国家开得几分新运,则看人机。

人机是革命的思想运动。当时因为孙文思想与五四思想发生了不合,五四思想帮了议会民主主义与苏维埃共产主义,不能了解三民主义,而国民党人又不够学问把孙文思想与今世纪的新物理学思想来一同说明。北伐途中的宁汉分裂便是反映的节气无主。

条件宁是结果,未必能是发动什么作为的原因。研究还是要着眼在机。我们必须觉悟今天的事情是比辛亥革命、北伐及抗战都更不易,但是也可以有法子。

问题的所在是这回天机地机人机都淀滞。

从天机说起,现在国际的是史上最没有生气的时期。今世纪初头物理学与天文学上的发见曾引致的好节气曾使全世界的人心都向上,而有中国的革命、印度的独立运动与俄国的革命,草木逢春发,荆棘亦光泽,俄国的革命是荆棘,当初亦曾经引动人心。中国的事情是,今世纪从初头至四十年代这一段世界的好节气,正当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与抗战的全行程,所以有这样轰轰烈烈。

但是现在,恰值这好景气已经过去了。

原因是物理学与天文学上的发见,哲学接不上来。所以到了四十年代以后,科学上发见原理的能力衰退了,惟剩技术科学在热闹。知性的光辉这样一熄灭,继之是道德心堕落,又继之是世界产业机构硬化,丧失了自己恢复的能力,历史的天机歇了。而现在的人们没有智慧,也没有志气。

天机是世界史上知性的节气,而地机是在现实的国际事情。天机淀滞了,则地机亦跟着淀滞。现在国际列强都失去活泼了,所谓核兵器恐怖的平衡,加上经济的最后不景气,再加上人类的知性萎缩,世界现状惟是一个机械式的构造支撑着,早应当爆发大战了而不爆发,早应当是经济大恐慌了而还在维持着,这是已达历史的成毁之机亦死了。西洋史上的毁只是完了,只怕这回到底还是来了核兵器大战,把世界史都终结了。山茶花红红白白的,边开边落英飘落一地,所以好,另有椿花却不落,残留在枝头萎黄得难看极了,然后扑的一声连蒂坠落,所以日本人家不把椿花供佛坛,今天的世界现状也是神所不歆的。

西洋的revolution被译作革命,其实只是对政府反叛,没有革天命的意思在内的。《易经》始揭出汤伐桀与武王伐纣是革天命,国父孙先生则更教了我们革命是知性的事业,根据于生元哲学的宇宙观,这里的“元”即是革命的机。如此,我们今既知道了问题的所在,即已解答了问题的一大半了。

方法是先来催起一个革命思想运动,发动人机以创造天机,呼起地机。即是以知性的光辉与风,创造世界的好节气,使凡百东西都苏生起来,如禅僧说的:一为使儿孙可耕种田地,二为天下世界开新景致。

革命思想运动的内容是:

一、把现在数学上的、物理学上的、天文学上及生态学上的究极的问题所在提出来,以《易经》与老子庄子的哲学把它来解明。

如此打开了数学与科学的淀滞,是使世界人类又有知性的活泼的第一步。

二、建立新的思考方法。现在文化人与学生以十九世纪的物理学常识与历史学为思考的根据,这是错了的。要代以今世纪的物理学新常识,如物理生灭论代替物质不灭论,及以今世纪的历史学新常识,即是破除西洋史本位观,而代以世界文明史的正统在中国的历史观,作为新思考方法的根据。又则、现在文化人与学生思考所遵用的理则学,虽袭量子论与相对论及集合与函数之迹,但是囿于有而不知其背后的无,即物的法姿之所以动,所以终也不能正确,徒然增了烦琐与支离。应当把来简化了,附属之于《易经》卦象爻位的承乘比应之理,如此才可有创造的思考方法。

三、把现在产业国家主义的命运的问题提出来,以《周礼》

的、孔子孟子及孙先生的政治与产业思想的原理来发想代替案,即是以新的礼乐之治来代替今日的膨胀经济、国民总雇佣与社会福利的制度,如此则亦自然解决了公害问题。

四、革新教育制度。废弃美国式物质功利主义的教育制度与教学方法,复兴中国周代及汉唐时礼乐的教学原理,并采用法国式的学校制度,确立知性的、情操的教育。

以上四项是三民主义革命的思想运动。若由政党来领导发动推行,三年可以有成,但更好由文化界与学校来发起,如“五四”的新文化运动是起自北京大学。读过历史的人,知道自太古时人类是开豁了知性才创造了新石器文明。其后是希腊人的知性给了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以光辉。又其后如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的地动说,十七世纪法国笛卡儿与英国牛顿的数学与物理学上的新发见,以及今世纪前半的事情,都是知性的新机开出了历史上的好节气,思想的风吹动了革命,而出现了世界的新秩序。现在我提出的这思想运动,即是要使方今世界人类淀滞了的知性又得苏醒,建立起历史上的新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的现实就要是这样有气力的。

革命的感机、应机与创机革命之机在哪里?又如何是感机、应机、创机?禅宗有僧问大颠:“如何是见性?”颠曰:“见即是性。”同此,感即是机,应即是机,创即是机。

《易经》曰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佛经曰观,观自在菩萨之观。而西洋哲学则曰认识。此三者的高低分别,关系文明的造形与品位,决定了中国印度西洋三种不同历史的成行。

《易经》的感,是以我之法姿,感于物之法姿。《心经》的观,亦是法姿观于法姿,不同之点,《易经》的是感于法姿之机,故下文更有应机的一个“应”字,而《心经》的则是观于法姿之寂,故下文没有“应”字。佛教是入定以观,不事建设,而易经则设卦观象,是建设的。

至于西洋哲学,则根本不知有物之法姿,惟依逻辑去认识物,所以他们人与人,人与物,皆不能真正相知。他们自己建设的历史亦于他们无亲,都不得当真。

万物皆是机,机在于物之法姿之动,而西洋哲学不知法姿,故其认识论无感机,其实践论无应机。不是法姿则不亲,亦不得绝对精密,故他们的营造皆靠不住。他们亦无创机,创机是没有对象的,而他们的发见与挑战都是有对象的。

感机是格物,应机是致知,亦即是会得造形。而创机则是革命。

感机是一个最明确的字眼,可以把“观”、“格物”、“仁”、“坐忘”等字眼像一串珍珠的都穿起来。应机又是个最明确的字眼,可以知道《孟子》说的“义”,《中庸》说的“中”,是与《孙子兵法》的“动乎九天之上,藏乎九地之下”皆是应机的活泼。而且知道“承天应运”是怎样一个应法。创机又是个最明确的字眼,可以知道“革天命”、“先天而天弗违”等好字句都是说的这一个意思。

而且知道了这三机,则可以把中国文明与印度的及西洋的分别高低。

感即是机,感机即是应机,同时亦即创机。此是我从禅僧大颠“见即是性”一语忽然得到的启发。还有是从冈洁的话思省出来的。

冈洁自述其在多变量解析函数上发见的经验,时间是一九三五年,他在广岛文理大学任教,他读了弁盖与托伦共着的《关于多变量解析函数论》,及凡关于此研究领域的所有其他论文,发见有三个中心问题留着未解决。是年一月开始,他的研究遂以越此连峰的第一着手为目标。

这样那样的踏勘了二个月,明白了此三中心问题乃是一个山脉的形态,就试来攀登。但是不知可托足处,因为此山本来是没有可托足处的。果然是法国与德国的数学界留着未解决的这问题非常的难,最初的登山口怎样也找不到。每朝变换方法看有没有着手处,这一日到得终了,无论不能确说这方法是行得的,连不能确说这方法是行不得的。要问这一日做了些什么?只知这方法是奈何它不得,只可再找别的。如此继续了三个月,连怎样荒唐无稽的想法也都试尽了,再没有得可以思考的了。仍要勉强思考,起初十分钟尚可,此后即使振作精神,亦落入了睡眠状态。

暑假他应北海大学友人的招待,借北大理学部的应接室继续研究。靠着沙发入于睡眠状态的时候居多。到得九月,心里想着还没有研究出解答,可是已不得不回去了。这日友人家叫吃朝饭之后,在邻接的应接室坐着不思考亦在思考的状态中,段段地思考朝着一个方向,内容明晰起来了。如此约二小时半的工夫坐在那里,全明白了什么去所、用什么做法即得。这明白是一刹那间之事。没有一点疑影,此时山河大地皆是光明欢喜。

他到翌年才把此时的发见写成论文,题目是“多变量解析函数论”,这使他成为现代世界最高的数学者,学者把他的发见冠以他的姓,称为“冈原理”。

冈洁先生的这一段自述,使人读了思之不尽。

首先,他能提出多变量解析函数的三个中心问题,即是他的大智。禅宗有云大疑,万物皆是机,如蓓蕾的开向未知,未知就是大疑,就是问题,提得出问题即是感到了蓓蕾,即是感机,而蓓蕾虽然开向未知,但亦已是花的序,所以说提得出问题即已经解答了问题的一大半了。

其次,他的找寻解答,是用尽了差别智之后入于无差别智,此时研究者成了主体的法姿,继续把关心集中于尚未出现的客体的法姿(研究对象),二者冥合了,此即是应机,应机是无主无宾的。

如此的继续关心着,此时只有大自然的意志与息,忽一旦豁然面前现出光明如大圆镜,映出了问题的解答,则是创机了。此解答是客体的法姿,其实亦是主体的法姿,所以创机是自生,无创者,亦无被创者。

所以虽说感机,其实感即是机。虽说应机,其实应即是机。

虽说创机,其实创即是机。因为我虽不感处,物亦自有机,但一说感机,则机与感已为一,不再是原来的机了。应机与创机亦是如此,我虽不应不创,物亦自有机,但说应机,机与应已为一,一说创机,机与创已为一,都不再是原来的机了。如此,即知古人说的“仁者无对”,“法无我,无我所”、“万法唯识”,皆可以是新的言语。

而且感机是机与感为一,即是包含了一个“应”字与一个“创”字,故感机同时亦即是应机,应机同时亦即是创机(知难行易与知行合一的最深理由在此)。若感而后有应,则应已迟误,而应机是无待的。若应而后创,则创为有由,而创机是无由的。

当然其间的程序是有的,如研究数学的先提出问题,其次统一精神力,继续关心于对象,又其次发见了解答。但那是感机同时包含应机与创机的综合进行,并非感机与应机与创机的交代进行。最后的发见解答则是感机应机创机的忽然一齐都打开了,如一朵花的苞蕾在刹那间发出开拆的音响,一拆二拆三拆,于是满开了,那摇曳的花朵,像圣人出而万物睹。这就是革命。而宋儒渐悟顿悟之争亦可解了。

虽然如此,亦还是成立感机与应机创机之名,如研究数学,如作乐作书作画是即于空机,感与应与创可以为一,是同时的。但如研究物理学,如对人事与制度,则是即于色机,会有感机、应机与创机的分别,也是为了自觉上的方便。犹原是知行合一,但也可以分别为知难行易。两者都要会得,如老子说的“知其雄,守其雌”。

这里所以要用易象的爻位,有感得而未能应,而应亦有作内作外,动应静应,未必就能创造。所以革命亦要等待,因为革命是空机与色机相激荡。

数学上的发见写成论文之后,发见时的那欢喜就没有了。但数学上的发见是先有结论,证明在后,证明的方程式倒是写论文时才形成的,所以读那论文时还是感觉新鲜。我的经验写文章不是写已想好了的东西,而是要写直到执笔待写的此刻尚是未知的东西。若是写的已想好了的东西,那文章就只是记述的手段,不是文章了。

所记述的内容亦成了复制品,不再是新鲜的了。文章要如菡萏的临风开放,思想只如风,并非先想好了如何开放法。

思想是来从大自然的意志与息之动,生成一个思想的形式。

但往往不等它自己生成形式,却被已有在那里的同类形式拉致了去了,这就不好。思想必是有形式的,没有它自己生成的形式,即是未成为思想,是思想的未开先萎了。譬如书法,书生于心思,要有书自己的、直接的造形,不要笔与手代为之造形,所以笔死则字活,笔如笨椎,手如枯枝,则意志与息直接运行流注而成字。最好的工具都是笨的简单的,如石匠的凿,如筷子,如围棋的棋局与黑白子,因为笨与简,不能干,所以不碍意志与息的动有它自己的直接的造形,处处都是活机。

所以读书看画,写字临碑帖,是从其造形看到其造形之初,所谓游于化机。

日本画家坚山南风一次展览会出品一幅冲绳舞伎,是画的对他母亲的思慕。母亲亡时才二十几岁,家是在熊本,暑天忽然袭来了雷雨,她去庭前收衣裳,遭雷击毙,八十年前的日本人家媳妇,有人世礼仪的安详,而遭激烈的雷劫,彼时尚只二岁的婴儿今来画她,却成了一位冲绳舞娘的写生,不是画的舞姿,而是像人家姑娘的安坐着,那眉目清严,与衣裳颜色的那华丽,是日本的永远的记忆,然而又皆是冲绳的。这样的不调和,而激烈鲜洁,是一个绝对的真实。我看了叹息赞赏,坚山先生说他幼时惟听邻里都赞他娘是真的生得美。

我因问坚山先生下次展览会打算出什么作品,他说:“下次画什么才大难呢,画得画不得全然未知。”与坚山同负一世盛名的日本画家奥村土牛,在电视答记者问他作画的经验感想,他说:“画画到底不是我所能做的。”这两位说的,即作画也如作文章的写些什么?写得出写不出?都是未知。因为它是生出来的,天成的,在生机天机的一个“机”字。机即是未知。

革命的行动的形态,与新制度的形态,虽说有理论指导,还是不能前定的。例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初时是“尊王攘夷”,途中却攘夷变为开港了。再说辛亥起义亦是始料所不及,是年夏天孙先生还写信与日本人宗方德太郎,说要再过数年可以推翻满清,不知武昌起义即在二个月后。至于建设新制度,原是要的国会,途中却变为五院制,都是像写一篇好文章的不照预定,非写想好了的已知的东西,而是写的先一刻尚属未知的东西。要理论指导是对的,但革命是机,机是不大受指导的。

理论是绝对必要的。它是革命的自觉与方向,但不能用来指导革命行动的造形与革命制度的造形,在这两种造形上,理论是或在机的前头,忽又跟在了机的后头,而亦要这样才是好理论。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像高人的作画写文章,可能不可能?将是怎样一个格局?都是未知,要做到那里才晓得。我们却是有一个大愿,而且对前途有一个超过理由的乐观。革命者与愚人皆是今天不知明天事,不同是革命者有目标、有信心。因为未知,所以历史上的大事都是有天幸,但不是侥幸。天幸惟是生于一个“机”字。

这回我们的课题真是面对着未知,因为这只有是以革命,而这回的革命的性格,是无论西洋史上与中国史上都未曾有过。

西洋的革命,每是经济有了新发展,随之而有一个新兴的阶级抬头了,加以当时有了科学上的新知识的刺激,他们讨厌旧制度的不便,遂起来用暴力推翻它,另建合适的新制度。西洋没有革天命,他们只是革的人事。若无经济的新发展与新阶级的抬头,与新知识的刺激,单因苦痛于被压迫,是不能有革命的。西洋史上社会衰落的时期没有革命。

惟独中国史上,时势盛极而衰时有革命。所以都先是天下大乱。但在西洋史上,是没有天下大乱的。

中国的是民间起兵,天降反星杀星,亦出真命天子,人世成毁的大机大用又开出新的朝代了。不是因为有产业上的新兴阶级,而是全民皆反,亦非为了政治的与产业的制度的问题,却每是新朝大体沿用前朝的制度,因为那原是礼乐的制度。旧时人家过年,把屋宇大扫尘,拆下门窗,搬动几案座椅,连同把香炉烛台等祭器都搬出来,拿到庭前与溪边来重新洗过擦过,只见是碌碌乱,但是虔敬喜悦,因为是节气的除旧布新。中国史上的革命也像这样,是节气之机。

西洋史上没有盛极而衰时起得革命的。英国衰了,就只是黯淡,没有革命。美国今也转入衰败的一途了,也不会起革命。苏俄也盛时过了,经济淀滞,生活闭塞,而何以不起革命,是因于同一理由:盛极而衰时能革命,要有成毁的大机大用,而西洋没有这个。世界史上有许多古文明国衰亡了就没有了,现在的英美俄亦是一样。

可是今日我们面对着的世界,是落到了史上未曾有过的生死境地。过去西洋虽然然没有成与毁为一体之机,如罗马亡了,入侵的蛮族成起国家来,两者不是同体,但成与毁也还是有的。而现在的世界是一旦毁了就将没有别的成了,而且那毁也毁得邪祟,性质跟过去的毁不一样,是一种异样的死。

死是一个假名,但是也有真死。

动植物之死是返于自然,可以叹息,可以达观,说死不过是个名。真死是譬如书法的线条死了,你看只觉不好受,却连无可叹息,也无可达观。那种死,不是返于自然。动植物的死都可超度,惟有像恶书画线条的死不可超度。而现在是美国日本的政治与观念,苏俄的理论与组织,都已不能对应经济不景气,像恶书画线条的死一样了。

现在的经济膨胀是一种癌肿。

病之中惟有癌是异病,性质与别的痛完全不同。别的病或是因于自然老衰,而癌是一种夭折。别的病或是因于病菌,而癌则因于维尔斯,维尔斯不是病菌。病菌是生物,而维尔斯不是生物。生物是从无机物进化为有机物,这其间要有一次飞跃,而维尔斯是在这飞跃上失败了。有一种附在烟草叶上的维尔斯,形状像岩灰,你把它放在试验管里看,完全像是无机物。但若它一进入了动植物的体内,它就即刻异样的增殖起来。

原来生物是有摄取营养,创造细胞的机能,而维尔斯不会,它只会就动植物现成的细胞来增殖。因为省了摄取营养再以之创造细胞的过程,所以增殖得异常快。没有一种病菌增殖得像维尔斯这样快的。所以它不是病菌,而且也无毒素,它只是把人体细胞组织的平衡破坏,牺牲一切都为癌细胞的异常速度的增殖,所以患者都是瘦得最后只剩皮包骨头。维尔斯因无毒素,所以癌症潜伏期完全不觉,癌症等到痛起来就是最后了。痛起来是因为已到了患者身体的其他部分的细胞已来不及供应癌细胞增殖的速度,可比现在的膨胀经济发生不景气了。

以上说的生物与无生物是俗语,正确的说法应当是生物与命物。万物皆赋有大自然的意志与息,故虽如水石亦是生物。而命物则如动植物,能自己成长,这成长谓之命。水石虽是生物,但受既成的形体与环境的限制,而动植物则大大打破了此限制。维尔斯是在这从无机物进到有机物,亦即从生物进到命物中间一段的飞跃失败了,它自此永远不能成为命物,而亦不能回到原来的生物无机体,所以它要为邪祟。

命物进化到了人,人一旦开了大智慧,他可以悟得万物在其物质背后的真姿。如此乃更根本解脱了物质的限制,而进到了无的妙意与有的妙相的境界,这才是《易经》说的“天下文明”,而人则是佛说的觉者。所以进化的程序又是从生物到命物,又到觉者。人原是从命物到觉者亦要经过一飞跃,那就是太古渡洪水时忽然刹那间开了妙识,悟得了一个“无”字,都是从这个“无”才发明了数学、音乐与轮,如此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这历史的发展的本干是在中国,但西洋的是旁枝,而现在膨胀经济到了这样子,全是物量主义,是表示了他们的人从命物到觉者,从有到无的悟识的飞跃到底完全失败了,所以也变为邪祟。

古希腊的数学者发见了无理数,这是西洋人第一次触着了无的问题,而不知所措。今世纪则是物理学上发见了素粒子,触着了究极的自然的无的问题,他们更不知其故。

从“有”晓得“无”,需要一次知性的飞跃。这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一个民族的事。可是像维尔斯从生物到命物的飞跃失败一样,西洋诸民族在从命物到觉者的飞跃上失败了。于是物量主义的扩大经济像癌细胞的异常增殖,把一个民族的宗教、家庭、道德、感情的平衡,都急速的崩坏了。而现在是时间空间与地球资源都啦啦的瘦下去,来不及供应经济异常增产的要求了,遂致不景气,如癌肿的痛起来了。过去也有不景气,但是这次的不景气是最后。到来的死是核兵器战争。

自然界没有死,如动植物的所谓死不过是变化。惟有人工的东西失败了,如恶书画的线条才有死,再也不能变化。恶书画的线条死了便再也不能改正,也不能回到早先未学时。如维尔斯的不成有机物,亦不能回到飞跃失败前的无机物。自然界更没有一物是没有大自然的意志与息的,惟有人工的东西如塑料制品没有息,没有息即亦是没有意志。大凡机器制品都是没有生命的。本来,万物惟成为天地人三才的人能创造文物,而赋予生命,如天之赋予物以生命。但是人若在知性上的飞跃失败了,不能成为天地人三才的人,但又不能回到早先的野蛮人,这就像维尔斯的为邪祟。维尔斯破坏生命,现代人亦破坏地球的生命,连鸟类与蚯蚓都要灭绝。而最后是轮到自己灭绝。

本来,海洋与空气都有净化力,可是对现在的污染程度则不能了。

又如所谓死,本来是可还元为自然界的土壤,并可得解脱于人世的情操里的,可是像恶书画的线条的死那样的、现代物量主义社会的死机,则非自然界与人世所能对应的了。以前是到了人世无法处理时,尚有自然界可以处理,即是人世灭亡了,桑田还为沧海。但是现在自然界的力量亦对之无法处理了,此时惟有并这自然界亦被扫荡,而遇于究极的自然。此是核兵器大战的危机,与美国及日本气象台所说地球上冰河时期的洪水又将袭来的危机的所以然之故。

然而我们是在世界人类史上今天这样的时代,要来变革天命。

我们未知渡得过渡不过核兵器战争与洪水的劫数,但是我们要渡来试试。我们要从现实问题做起。

眼前事实的严重性,如较之军事国家主义更严重的产业国家主义的破坏文明,乃至破坏到地球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动植物的生存,以及核兵器战争及天变地异将袭来的危机,西洋人都已提出了警告,但是他们不知在政治上、经济上有何可以代替现在的做法。这问题是要由我们中国人来解答。

先是要把问题的根本所在,极明确的把来提出了。

欧美人今提出的只是些现象。他们提出了现代三恶(膨胀经济、社会福利、国民总雇佣),不知这三恶的总蒂是产国主义;且连这产国主义亦不过是现象的总蒂。这在世界史上,比奴隶社会更物质功利主义化得彻底,亦比军国主义更严重破坏了生活的平衡的现代产国主义,乃是结果,而非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西洋人的知性荒失到了极端。文明的出发点是从人类悟得了无的妙意与有的妙相,而西洋人是希腊时代对于无已惘然,现在他们更达一点惘然的思省都没有了,所以变成这样的物量主义,如佛说众生皆有佛性,惟有半马人没佛性,西洋人是像荷马史诗里的半马人。我们要提得出世界现状待解答的最根本问题,是无的妙意与有的妙相的问题。

无的妙意,要对应今日物理学上与天文学上所发见的现象来说明,这我提出有大自然五基本法则:一、意志与息法则,大自然是有意志与息的,而意志同时亦即是息。二、阴阳法则。三、绝对时空与相对时空的统一法则。四、因果性与非因果性的统一法则。五、循环法则。

有的妙相的问题则要对应现在的政治经济制度与文物来说明。

这我也从孙先生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三项改革案:

一、确立知性的政治。政治是教化,是导民为之,不是政府代民为之。政制政事可以简化,而且可以是无为政治。

二、依《周礼》设立天官地官的原理,行政院相当于地官,另设立相当于天官的职官,同科学与音乐(包括文章及诸艺术),教民节气祭祀,正风俗。

三、经济要以农业为本,手工业为主体,而以机器工业为补助手段,以确立产业的性情,且亦不致生产不足。今时世界的机器生产力是过剩有余,不为不足,放在扩大浪费,应当节俭,而以此有余来复兴手工业。农业与手工业可使产业有生命,与生活全面的情绪相调和,而且与以涵养。

关于此点,张岳军先生曾赐教示,我有书面陈明如左:

我的这研究的结论,可把冈洁的数学上的发见的经验来譬喻,但是亦有不同。冈洁第一是先在当时到达到这里为止的多变量解析函数里发见了他人所未注意的三个中心问题,接着又明白了这三个问题原是一个山脉的形态。我也是先发见了问题,他人都未曾像我的把现代世界的一切问题归结为一个无的妙意与有的妙相的问题。这不是西洋人所能提得出来,惟有我们东方人才能提得出来。于是来说问题的解答。冈洁是先把凡是有关这问题的、多变量解析函数的重要论文都读了,虽后来他所发见的解答方法并不是从那些论文来的,但若没有这些论文在先也是不行。

我提出的无的妙意与有的妙相的问题,若非我曾读了有关此问题的《易经》与《周礼》等典籍,而像西洋人的没有前事可征,那是怎样也不可能发见答案的。

但是哲学与数学及物理学在发见上各各不同。数学上的发见完全是无中生出来的,所以可说都是顿悟的,没有渐悟。但是哲学的,尤其中国哲学上的发见是从无观有,又从有观无而得,所以也有渐悟,也有顿悟。再则数学上的发见可以不负造形及行动的责任,所以那发见即是一切。但是哲学上的发见,还有造形与行动的阶段与目标,虽然发见了答案是欢喜,同时也还是忧心悄悄。比方说现在来做不太迟了吗?还来得及对应就将到来的人类浩劫吗?

偕李氏去博物馆看电影放映美国近代画展,中间休息时一位画家讲演从写实派到印象派,再到新印象派,举出高更、梵谷、塞尚等人。我听完得了这样一个结论:画的意义不在乎画的什么东西,即不在乎如何表现所要画的目标,而只是在于画的手法自身。此与数学上的发见是为目标(问题的解答),两者有根本上的不同。革命宁是近于作画,并非思想上得了问题的答案即是达到了目标,而是更在乎思想自身的风动。今始知《红楼梦》里龄官她们说的:唱戏比起唱的内容,更在于听个喉咙,豁脱口齿。这真是一言道尽了礼乐之乐。

革命不但要有思想,还要是乐,才能使自己志气廉立。革命的行动自身是乐,远比革命的目标更是一切。

革命只有方向是定的,而目标则是途中生出来的。譬如一株草,它是有生命的东西,它的方向就一定是向上的,展开的,在阳光、空气、雨露里向上长,往横展开,至于要达成这样一个格局那是要等达成来看。又譬如为一篇好文章,标题是途中生出来的。革命的目标也像这样,不妨预先想好,但是途中会变,而且一定是变了出来更好的目标。曹操自说他做到今天的地位是始愿所不及,所以比起当丞相、封魏王、讨平汉末天下大乱时的群雄,毋宁他的人生的跌荡自喜是一切。书法是怎样的笔姿则自然会是怎样的结体。

文章亦然,革命亦然,把革命的知性豁开了,目标也会新鲜起来。

革命的风是知性的风,亦即是光,是知性的光辉熠熠。光辉熠熠是知性之动,亦即是知性之体,此外更无知性之体。知性即是动的,此所以知与行为一。禅僧最知此理,说是“老僧浑身作用”。

没有动的是知识,知识不过是知性之迹,故与行动成为个别的了。

而不与知性为一的行动,亦不成其为真的动,而只是像电影戏里静物的连续。真的动如中国日本印度的舞姿,是要修到了与知性为一,才有风采,有光辉。如日本的茶道剑道的每一动作都很美,亦是修到了魂胆,更魂胆修到了与知性为一。

现在中国的事情与世界的事情都可说是已经到了绝难的地步,非知识与实行力所能打开,只有革命才能打开。知性破千暗,革命的风动四方,乃如日出时的太阳风,吹动了山头的细草,吹动了千峦万壑与海滨都在明霞的光影刻刻变化移行里。革命的知性的风动,亦是如此的使历史的万机皆活。

偕李小姐在台北市走街,见地摊上挂有孙先生写的小条幅,第一句是“天下事不如意常十有八九”。已经走过了,还是想着要买它。这句话虽也是常言,但想象说这句话时的孙先生,与我现在的心事,那就是不同寻常了。

革命是先知先觉者唤起民众一同来做的事,所以孙先生当年的国民党人是士。可是中国独有的这士的传统,今在我们这边早被美国式教育彻底破坏了。我们今必要在文化人与青年学生中复苏士的自觉、士的志气。

虽然事情难可逆料,而且必定是天下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但那不如意,只当是造化小儿对我的不听话,或当作我对造化小儿的不听话也一样,是顽皮好了。有失败才是革命事业的未知,亦才是革命事业的可有未知的成功。

最难逆睹的是,我们来得及对应核兵器世界大战的人类浩劫吗?还有是自然界的大灾难。美国的与日本的气象台的警告:因为工业公害的缘故,致空气层所通过太阳的光热对地面的影响、及海水寒流暖流对南北极冰层的影响都变乱了,可能,就在这三数十年内袭来又一次冰河与洪水。世界现状已至没有了历史的成毁之机,其时是会有核兵器战争与洪水到来,根本把历史从地球上抹去的。

如果世界战争规模的核爆发了,则地球上的大洪水跟着即就会到来,也许洪水也洗涤不了那污染。

太古人类有渡过洪水的经验,这回我想中国人日本印度人大约可以度过核战争与洪水,不只是幸存,而还要是开创。但可能不可能全然未知。这未知是像高手作画的未知自己能不能,不是西洋哲学那种的不可知论。而西洋人又讲宿命论。佛教则讲无常。中国人的可是都不然,天命必是向于善的,但是有不连续与非对称,而“未知”则正是机的活泼,所以未知里出天幸。

最大的信是没有保证的。

太古时我们的祖先渡洪水完全没有保证,我们这回也是如此,此所以是生命的险绝。而生命就是在于险绝之机。

那一次是人类在渡洪水时豁然开了悟识,发明数学、天文、音乐、轮,开始了历史上真的文明,那就是新石器文明。但数学、天文、音乐、轮与新石器时代,不是可以作为目标来想象的,那些皆只是悟识的法姿,譬如绘画是在画者的手法,不在所画的对象。而自彼时以来至今已约一万二千年,人类也只有那一次是开了悟识。

我们这回面临着了最困难的问题,而且是来到了历史上最最险绝的关头——核兵器战争与洪水,前途甚至不可能来想象目标,顶多我们只能像绘画的先打个草稿,且这草稿也是打了又打,而及至画了起来却又很少依它,甚至完全是别的东西。因为一切都是在于机,而机是不可以打草稿的。

只有人能以知性的光与风使历史之机皆活,而这是要有人类第二次的开悟识,太古时的那一次是第一次。这不是哪几个人的,而是一个民族的,是中国日本印度这几个民族的到了天绝地绝的绝境,忽然一齐都开了悟识了。而史上的先知先觉者,亦只有出自这一齐皆开了悟识的民族。

道机与禅机

“机”字是中国文明独自的悟得。此外惟日本人亦知喜爱此机字。印度人与西洋人皆不知机。

大自然之息动,而为阴阳,于是有机,印度人知息而不知阴阳,西洋人更连息亦不知,所以皆不知机。然草木无知,亦自生于天地节气的化机,西洋人虽不知机,他们亦还是应于历史之机而兴,机歇则灭。希腊文明,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十七世纪与今世纪初期的数学者、物理学与天文学者,如笛卡儿、牛顿、普兰克、爱因斯坦他们,皆有偃靡一世的风光,然而皆只如一年生的草而已。现在是他们的历史之机已歇了。过去如罗马帝国末期亦歇过,但皆没有像这次的是连历史的成毁之机都歇。

现在是西洋的做法掩盖了全世界,连我们这边的历史之机已几于歇了。但是懂得了,则人可以代造化创机。今日的世界现状惟有从我们这边来打开。

“机”字《易经》作“几”,《庄子》始作“机”,其后遍用于用兵及艺事,乃至生活的全面。皇帝印公文的玺曰“日理万机”。清末的文人更连西洋传入的machine亦译作机器。但手工织布的机杼尚有天机,machine是没有天机的,几时若能把machine也生在天机里,那就好了。机器不能使之有天机,但是可以使机器亦生在人世的天机里。可惜自宋儒以来书生多不知机,民国以来的文化人又以西学没有天机等云云,更废之不讲,转不如民间旧小说里每每道着机。

其实当初孔子作《易·系辞》,正是第一个指出“几”字。《论语》孔子在川上观流水之逝波,又闻雉雊而感欣时节,皆是说的此天机。孟子知诗,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他说的“四方风动”一直被国父孙中山先生喜爱。孟子说志与气,说良知良能,说人性善,说是非之经与权。孟子最晓得历史之机。儒者不知机是自荀子始。

故自秦汉之际以来开创新朝者如刘邦与张良等遂皆是黄老,而其后如耶律楚材与姚广孝则是禅僧之徒。

儒生不可与创业,且连与之守成亦不足。

从来知《易经》者莫如孔孟与老庄这四位。孔孟重在人世方面,老庄重在自然方面,皆有其独自的发明;虽孟子很少言《易》,庄子亦只说过“易以道阴阳”一句,而老子则未有一言及于《易》。而《易经》言“知机”,犹未说明机之所以然,至老子始说明之,曰:“化而欲作”,几是动之始。庄子更曰:“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庄子更说明机是不连续的,非对称的,所以是未知。然而其中有信。人不可能知机,而是惟能人与机为一,与之为逍遥游。所以后世兵家、音乐家、文章家,皆与黄老同趣。

汉魏晋六朝与唐之士,多兼儒与黄老,所以活泼,自宋以后,士专于儒,儒专于理学,儒迂而老庄之学亦随之衰,代起者乃是禅宗。惟禅僧不受儒之牵累。

佛教在印度惟说佛法的本体、觉与修行,传到中国始说佛法之动为机,觉亦是机,修行是应机于现前。这是受老庄的影响,尤其是受庄子的影响多,所以禅僧在宋元明之际能得时代气候。但是禅宗知感机应机而不知创机,故其流不长,明以后就衰歇了。禅宗倒是在日本长荣,往昔是依托于战国武士,后来是依托于茶道剑道。

禅宗因为不能创机,不及老庄的能自己造形(行为的与器物的)。

但是禅僧亦实在了不起。那都是绝世聪明人。只是他们像未出嫁的姑娘,自己尚未成家立业。我翻开《碧岩录》来读时,可比雨中隔着柳阴花阴,听垣内语声笑声。《红楼梦》里晴雯袭人一干丫头,见暑天急雨,庭中水溢成河,她们关了院门在廊下戏水,无禁忌的拍手喜笑,外面宝玉打门也不听见,等到袭人听见了去开门,宝玉也不看清是谁就一抬脚踢着她胁骨上,现在亦来开门的不管是马祖临济雪窦,先挨我一脚。

却说达摩西来,这就是多此一举,无端端的生事惹非。但文明的历史就是多事多出来的。但这层道理达摩不及中国人懂得。

其实达摩答梁武帝的三问也只是讲的佛法的本体,并没有触及后来禅僧的所谓机。梁武帝的问是,一问:“何谓四圣谛?”达272华学科学与哲学摩答:“廓然无圣。”二问:“朕建寺斋僧有何功德?”达摩答:

“无功德。”三问:“对朕者谁?”达摩答:“不识。”达摩的这三答,自是大乘佛法,但是大乘佛法亦止于寂灭为乐,没有法之动而为机的。又,达摩因为梁武帝听了不合意,遂渡江至魏,这亦原来不算为奇特。而随后是中国的高僧宝志对答梁武帝的几句话,才把达摩的这三答一走变成千古的不寻常了。

达摩去后宝志入见,梁武帝谈起,宝志云:“陛下还识此人否?”帝云:“不识。”志云:“此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帝悔,遂遣使去请。志云:“莫道陛下发使去取,阖国人去,他亦不回。”如此,达摩的去,遂成了历史上的机一失难追。

而如此就连前三句话也被带起,成为是动的了。“廓然无圣”

是初机混茫,万物尚未然。对朕者“不识”是初机相接,未有名字。“无功德”是机机不连续。《水浒传》里梢公张横的歌声:

昨夜华光来趁我,临行夺下一金砖。

宝志是把达摩的草鞋都夺下来了。其实祖师此外亦无甚值钱之物。

达摩只以不拘经典佛像,对于当时南梁北魏皆重色相庄严、胜论第一之辈,独标简要,故为禅宗所祖。

宝志之后是雪窦的颂与圜悟的注好。把两人的话合起来看,是说:圣谛不过是箭迹,人家箭已射过新罗国去了,你还在这里问迹?对朕者谁?是像张骞的乘槎到了银河见一女子,亦不知是织女,再来不值半文钱。但这一对面,世上已千年,所以注云:“脚根下草已数丈。”达摩去了,这里有志气亦何必追?虽然相忆,江山代代出英才。

雪窦顾视左右云:“这里还有祖师吗?”自云:“有。唤来与老僧洗脚!”这就不像佛经说的盲龟浮木的难再相逢,机是今年花发,而且好人好事必定与我有干系。

今人以西洋哲学研究禅,说的皆惟是关于佛法本体的话,没有说到机的。而自明清才子雅客有学禅问答为胜负机锋者,那又皆是轻嘴薄舌而已。他们不知禅宗的出现是经过几次时代的忧患。

孔子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然而《易经》里同时有一句“天地不与圣人同忧”的话,就豁达了。其后大概是儒承其忧,老庄承其豁达。汉称黄老,魏晋称老庄,而庄子实最跌荡自喜。人物西汉为盛。东汉崇儒,而不如西汉董仲舒贾谊之为儒。魏晋朝士言老庄,而不知如刘邦张良韩信曹操才是老庄。司马相如、司马迁、张衡、羊祜亦是老庄。王衍等不能算。及五胡乱华,儒与黄老结,始才又有佳士,如王猛、崔浩、高允。而老庄亦与佛教结合,故出高僧如僧肇、宝志那几位,于是借达摩做因头,遂开了后世的禅宗了。

二祖慧可是生当北魏尔朱荣之乱,当时破坏之烈见于洛阳伽蓝尽为瓦砾,慧可始立禅宗朴素之旨,而且他自己放弃了僧受世法尊崇的地位,晚年与佣俗为伍。他的弟子三祖僧璨有《信心铭》,提出了动与静、能与能境的话,比印度原来的佛法本体多了新意,其后禅僧便在这动与静上、能与能境上发挥。至唐马祖道一,禅僧加上了威烈。马祖与其前后辈的南阳慧忠、石头希迁、百丈怀海、南泉普愿等,是遭安禄山之乱,眼见现世的大破坏。传至黄檗希运、临济义玄,替山门大大开了风景。

于是下一辈是岩头、仰山、雪峰等几位,他们则身受黄巢之乱。岩头禅僧有云:“黄巢过后,还收得剑吗?”此剑是民间起兵之剑,刘秀是收得了赤眉绿林之剑,曹操、孙坚、刘备是收得了黄巾之剑,李世民是收得了瓦冈寨之剑,曾国藩是收得了太平天国之剑,此民间起兵的剑气才可以之开国,且以之建设的。

而后来宋朝的禅师是有雪窦与圜悟。雪窦固然了不起,而圜悟又是一个新的杀辣。圜悟是生当宋徽宗时金兵之乱,所以他的禅语多是“七花八裂”、“丧身失命”、“须有落草杀人不眨眼的手段”之类,是以毁与成为一机。自临济畅言一个“机”字以来,至圜悟而极致。

历史上的劫毁是怎样的?《三国演义》里董卓与李催郭汜之乱,洛阳与长安皆成瓦砾废墟,少帝与陈留王及宫人等越在草莽,百宫于荆棘中采野麦为食,我小时读了,只觉这也是有一种天地清旷。《洛阳伽蓝记》写尔朱荣焚掠杀戮,佛寺都毁,也入了渔樵闲话,不涉悲哀。惟读《唐书》黄巢入长安,《五代史》

石敬瑭破洛阳,折辱朝廷公卿与文人,与《宣和遗事》金兵破汴京,则使人惊动思省。《警世通言》有“杨思温燕山遇故人”,讲南人之陷于金兵者,那真是叫人读了心里解不开。乃知《三国演义》与《洛阳伽蓝记》的写得好。而禅僧则如小孩的不知残酷。《庄子》是造化小儿的独自在玩耍,只见其喜气,而禅僧的则是幼儿在说话教训大人、安慰大人的那种正经。而元明二代的佐命功臣遂让禅僧。

元朝是耶律楚材。他原是金人,读儒书而师禅僧,每从成吉思汗出阵,平视蒙古军杀人如草,他连不眨眼,而他为忽必烈的宰相,用中国礼制,止杀戮。其从蒙古军见残忍而不惊,亦不伤其对一花之和寂。

而宋朝亡时,则有祖元禅师。他正坐禅,一蒙古兵入寺,拔刀上殿,祖元不动,忽发大声吟偈四句:

乾坤无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剑,电光影里斩春风。

蒙古兵惊走。祖元遂渡海至日本。日本摄行将军事北条时宗为造建长寺居之。蒙古大军侵日本,北条集众议不决,问祖元,祖元曰:“莫妄想,蓦直前进!”遂击蒙古军,适值大风浪,蒙古军海船尽灭。建长寺在鎌仓,大前年暑天我与爱珍还去看过荷花。

明朝佐太祖得天下的刘基是黄老之徒,佐成祖入主大位的姚广孝是禅僧。建文帝立,成祖为燕王,姚密劝举兵,燕王曰:“民心向彼,奈何?”姚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这就是禅,所以胜过儒生。

最后的禅僧是明末的石涛与八大山人。

但是以后禅在中国就无闻,不如黄老之仍在民间,如孙先生就有黄老的跌荡自喜。禅僧没有像庄子的自个儿玩耍。但马祖与丹霞是会玩耍的,不知后来的禅僧何以不会了。总总是因为多了一个宗教,禅宗打佛骂祖,到底亦不能跳出自己是僧,黄老不是身份,而僧是特殊身份,像《水浒传》林冲的只多了一个枷,使棒不便。又禅宗不会创机,至石涛、八大山人能代造化创机于其书画,而禅宗遂解消了。

从来天道劫毁时真是何谓民心。便是近事亦有日本军陷南京时的大屠杀,长崎及广岛的投原子炸弹,莫说核兵器与产业公害与经济恐慌等危机,单就世界人口的过分繁殖,亦必有一次大毁灭。凡此皆岂是民心所欲?还是“知其雄、守其雌”说得好,文王的“视民如伤”是当然,但是要知也还有一个是天地不仁。《阴符经》这篇书我不知考据家如何说,但那短短的数百字里实有好句,曰: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这里只是要晓得云门禅师的倒一说:杀活一机。

植物无知,而能感节气之机,栗鼠亦能应风中树枝跳踯之机。

开了悟识的民族是于感机应机之上更能知机之所以然,而且能代造化来创机。可是人而无明,乃更在草木虫鱼之下。禽鸟尚知风向,而今时各国的财界能人与经济学者对于此番世界性的不景气连毫无预感,更不知如何对应。便是其他方面的学问与所谓人物,其平时所做的皆是有形有势而无造化之机,一旦临到了史上的劫毁,全成废话。所以临济禅师欲求真正见解,对这些人毫无容赦。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视袁绍刘表辈皆是冢中枯骨,是要有此见识始开得新时代。

临济禅师语录里我最喜爱的是:“道流、山僧佛法的的相承,从麻谷和尚、丹霞和尚、道一和尚、庐山与石巩和尚,一路行遍天下,无人信得,尽皆起谤。如道一和尚,用处纯一无杂,学人三百五百,尽皆不见他意。如庐山和尚,自在真正,顺逆用处,学人不测涯际,悉皆茫然。如丹霞和尚,翫珠隐显,学人来者,皆悉被骂。如麻谷和尚,同箭头上觅人,来者皆惧。如山僧今日用处,真正成坏,翫弄神变,入一切境,随处无事,境不能换,但有求我者,我即便出看渠,渠不识我。”真正学问的机锋就像这样的弦声响处,箭箭相拄。

禅宗骂佛打祖、口不择言,又说建寺斋僧无功德,又其公案语录难懂,岂非自绝于天下的善男信女?然而千百年香火不绝,尤其临济宗在日本得人景仰。此是禅宗有真的东西,故可与万民为知己,而与学者少缘。

看《碧岩录》,不懂时是不懂,懂了时如看《三国演义》与《西游记》,历历分明。不,看《碧岩录》的每一则,是见一枝花,如梦相似。这里且拣被认为难懂的几则来说明几句儿玩耍看看:

马祖日面佛月面佛——碧岩录第三则举:马大师不安。院主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大师曰:“日面佛、月面佛。”

人暂生病,有时是会变得很柔和,像个小孩。小孩出疹子大人不许他出去,他也不以为意,就听话在矮几上画着玩。两岁的小孩只会拿颜色笔在一张纸上画圈,一笔就是一个圈,大人问他,他说:“这个、爸爸。”又一笔一个圈,“是妈妈。”此时若是早晨,天上西边尚有月亮,东边太阳已出得高高了,小孩坐在窗前画的圈,他亦会说:“这个,日面佛。”又画一个圈,“这个,月面佛。”小孩是叫日头公公,月亮婆婆。

马祖的这一答,过了二百五十年,到得宋朝仁宗皇帝的时候,奉化雪窦寺的重显和尚犹惊叹于这个风景,颂曰:“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原来虽人类的历史,如五帝三皇,亦只是造化小儿的好玩儿玩出来的。

古来禅僧中惟有马祖会得玩,他可与庄子玩作一淘了。而亦惟有雪窦识得,圜悟在此则被比落了。却说马祖当年有个丹霞和尚去见他,知客叫他等待,他去佛殿里骑在文殊菩萨的肩头,马祖出来熟视之,曰:“我子天然。”丹霞也像小孩的会玩耍。但是后来就无人能继。

洞山麻三斤——碧岩录第十二则

举:僧问洞山:“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

圜悟着语云:“指槐骂柳。”雪窦颂云:“金乌急,玉兔速,善应何曾有轻触。展事投机见洞山……”

此刻我要来写,却想起从前一段事:有男子陪女子从东京去横滨,两人立在拥挤的电车里,男的面对她,喜爱她是个现代的漂亮女子,只觉越看越近,越看越喜,越看越是她,越看越是我。而她叫他叔叔,什么都是真的,什么都是不对。两人一路说话,他想要说的是我与你此刻这样的在一起,而他却来说萝卜。电车飞掠过轨道边的地里种有萝卜。他道:“小时跟在灶头看我母亲把萝卜切成半月的一片片做汤,单加了酱油,什么作料都没有,晚饭桌上摆出来,此时檐头也正有半月出来了,我喜欢汤碗里的一片片萝卜,薄薄的,透明的。”

电车摇摇的,他说时眼睛尽看着站在面前的她,千言万语都说不着她。这一天真正是“金乌急,玉兔速”。这萝卜即可比那麻三斤,如雪窦说的善应何曾有轻触。她若有所觉,亦只是一个疑。

马祖离四句,绝百非——碧岩录第七十三则举:僧问马大师:“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某甲西来意。”马师云:“我今日劳倦,不能为汝说,问取智藏去。”僧问智藏。藏云:“何不问和尚?”僧云:“和尚教来问。”藏云:“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问取海兄去。”僧问海兄。海云:“我到这里都不会。”僧举似马大师,师云:“藏头白,海头黑。”

马祖是说:你要我教会你达摩西来意,我今天做这做那,做了一天,人都累了。僧去问首席弟子智藏,智藏说的是:我也做了一天,头都痛了,你还来问?僧再去问海兄,海兄道:你问达摩西来意是什么?我还在刚待做,怎能会得?是要做起来才会得。马祖听了僧回来报告。说道:哈哈。智藏劳作得头发都白了吗?海兄头发黑黑的,原还是小家伙呢!

离四句,绝百非,直指的解答只有是做。例如数学上与物理上,一条线你要以理论来判定它是直的即不得,待说它是曲的亦不得。一颗素粒子,以理论来判定它是象征的即非,待说它是物质的亦非。但如人不藉理论而直接发明了轮,就不生那些问题。无理数的问题与空与色的问题,皆只是轮的一个成就。若成了言语就有四句与百非。但是有四句百非也好。

太古新石器时代始生文明,有数学与物理学永远惹是生非。同时有轮与音乐是离四句绝百非。又如好文章好书画好器皿如殷铜器的造形皆可是绝对的。而数学与物理学虽非绝对的,亦皆可以是好玩。马祖只是在哲学上明确地提出了后者——作轮、作乐等的一个“作”字。

德山挟复问答——碧岩录第四则

举:德山到沩山,挟复子于法堂上,从东过西,从西过东,顾视云:“无、无。”便出。德山至门首,却云:

“也不得草草。”便具威仪再入相见。沩山坐次,德山提起坐具云:“和尚。”沩山拟取拂子,德山便喝,拂袖而出。德山背却法堂着草鞋便行。沩山至晚问首座:“适来新到什么处?”首座云:“当时背却草堂,着草鞋出去也。”沩山云:“此子已后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

读此想起了有一年我游奈良法隆寺,观圣德太子的梦殿,回至高畑町新药师寺田陇间,只觉今天亦仍与飞鸟白凤时代的日本无二,如圜悟说的青天白日,不可指东划西。但亦历史上的时节因缘,须要因病给药。而我是在想念中国与日本与世界的事情。高畑町陌上即是冈洁先生家,现在我却没有必定要去向他请教的意思,但也还是去拜访了,只为对这时代的珍重。我想到了史上每是一个时代只可有一桩大事业或革命,而且只可有一个大思想者或命世之主,如天无二日。

德山真是有自信的好男儿,我若遇见了就教他做政治。但德山的对沩山,也许只是他已自修行具足了,意思说,我的学问皆是我自己的,与你无干。如日月的不干世人之事,虽然日月也是在人间。

然而历史上确是只有一个伏羲画了八卦,只有一个孔子作了《易·系辞》,只有一个庄周会写出他那样的好文章。世界史大上开创新规模的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汉高祖刘邦、日本飞鸟时代的圣德太子,开创民国的孙文先生,皆是只许有一个。如此等人,他们且是皆有这样的自觉;虽然惟独圣德太子很谦虚。如此等人都是历史的节气里爆出来的。

大隋随他去也——碧岩录第二十九则

举:僧问大隋:“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未审这个坏不坏?”隋云:“坏。”僧云:“恁么则随他去也?”隋云:“随他去也。”

这话拿佛法来说,容易罗唆,如云:色坏空不坏?抑是色空俱坏?连圜悟亦说:“若道随他去,在什么处?若道不随他去,又作么生?”好不烦人。但把佛法的法字换作《易经》的易字,就极明白。法就是易,易就是成坏,怎能说不坏。民国以来,卫道之士是拣择什么东西不妨随它去坏,什么东西则坏不得。但哪有是这样的?天下事是美的恶的都随他去一齐坏,新出来的美与恶乃可以是一体之异,连恶亦好。

民国初年上海的风气以为什么都坏了,焉知上海一般人家却自有中国的情意,妇女的衣着式样都变了,也还是中国的,反为见得明快与自然。这般庶民,在店里当伙计的男人们与在家里的媳妇们姑娘们,上有长辈,下有平辈、小辈,他们对于时髦东西也不是没有经过一番考较的。只是他们以欢喜与细心去考较,豁达而谦逊,不像卫道之士的小气。所以最好是随他们去。而于此乃更可知革命者的用心。

革命者思前想后,对现前的东西作细心的、周遍的反省,远比一般人多珍重,但他白热的感情的燃烧都成了知性的光,要坏的东西就随它坏去。尤其像今日的世界现状,核兵器、产业公害、经济不景气,你要它不坏,即什么想法亦不能有,只有从坏字想起,才有得想法。《创世纪》是从洪水开始,现在亦是要从坏灭的觉悟再来起头。

智门莲花荷叶——碧岩录第二十一则

举:僧问智门:“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

“莲花。”僧云:“出水后如何?”智云:“荷叶。”

莲花未出水时,如从静止的来看,它不是莲花,要从动的来看,则它将是莲花,亦可说已是莲花了。将是与已是皆是“是”,非“不是”。譬如女子虽未出嫁,但她已订了婚约,也就是人家的媳妇了。莲花未出水时就已有做莲花的约束。

在电视上看见兔子的胚胎放映,起初都是一样的细胞,在急速的涡旋运动中成长,细胞就或为肌肤,或为骨骼,或为神经,或为内脏,或为眼睛的水晶体等,合起来就是一只兔子。要问一样的细胞何以变出这许多不同?又何以必定是二只兔子?不能单用遗传与因果来解说,而是那背后还有着大自然的意志通过生命,约束好要成为一只兔子,与莲花未出水时已约好了是莲花的道理一样。

亦是这约束予人以对于神的信心。日本《古事记》里天孙降临,即是天照大神先以太阳与水稻之国大倭,约束了给他了。而革命者对于历史的信心亦是这约束。所以孙先生从起头就有一个光明灿烂的中华民国的理想在眼前。

而出水后却是荷叶。荷叶与莲花是一体之异,荷叶是莲花的排场,而且有了程序,是先有荷叶。中国的革命是莲花,而世界的形势则是荷叶。

而雪窦的颂曰:

莲花荷叶报君知,出水何如未出时。

江南江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第一句莲花荷叶报君知就喜气扬扬,但是这件事太新鲜了,反而叫人难以相信。连这怀疑亦怀疑得新鲜。

288华学科学与哲学桐峰作虎声——碧岩录第八十五则举:僧到桐峰处问:“这里忽逢大虫时又作么生?”

峰便作虎声,僧便作怕势,峰哈哈大笑。僧云:“你这么坏!”峰云:“可是你也把我没法呀!”僧也只得罢了。

他随就走了。

圜悟着语:“这么就罢了,二俱不了。”雪窦颂曰:“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好个斑斑,爪牙未备。君不见大雄山下忽相逢,落落声光皆振地。”

而若是桐峰的师临济,他就擒住,与一掌,便托开。

《碧岩录》第三十二则临济应付定上座问“如何是佛法?”

便是这个作法。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大虫当面,舍命擒住,是第一机,好雄大!好威光!与一掌是第二机,好利落!便托开是第三机,好洒脱!否则你会与大虫相扭住一同滚落悬崖。所以雪窦颂云:“断际全机继后踪。”

天平行脚——碧岩录第九十八则。

举:天平和尚行脚时参西院,常云:“莫道会佛法,觅个举话人也无。”一日,西院遥见,召云:“从漪!”

平举头。西院云:“错!”平行三两步,西院又云:

“错!”平近前。西院云:“适才这两错,是西院错?是上座错?”平云:“从漪错。”西院云:“错!”平休去。西院云:“且在这里过夏,待共上座商量这两错。”

平当时便行。后住院,谓众云:“我当初行脚时,被业风吹到思明长老处,连下两错,更留我过夏,待共我商量。

我不道恁么时错,我发足向南方去时,早知道错了也。”

但是西院说西院的,我自说我的。昔年我在杭州曾参加人家的结婚喜宴,新郎是有名的建筑家,新娘是之江大学秘书,两人年龄相差有一段。宴席上照例要新郎新娘自述恋爱经过,两人中是谁先起意?自述的要略如左:

这位之江大学的女秘书名叫芙蓉,是在展览会认识了那位建筑家,对他的人有一种佩服,以后就去他家走动。忽一日他经过学校。时方午饭过后,进去邀芙蓉出来走走。两人走到学校旁的山坡处坐下来看底下的钱塘江。他叫了一声“呀!”这样的好天气,说不尽的江南深秋,男情女意,晴空中时时传来鹰呼,却又是天涯很远很远。两人挨坐得这样近。他忽然扳过她的上半身来吻了她。一回儿两人立起身走回去,他要芙蓉:“你说句好话来听听。”芙蓉却是很安详,说道:“上班的时候了还在外面,要遭校长处分了。”反为像个姊姊的样子。翌日两人又相见,他问芙蓉:“昨天是谁坏?”他以为她是要说男人坏的,不料她说的却是:“昨天后来我想想自己做得都不对。”说时她的表情有一种无可奈何。他就取笑她:“我邀你出去走走,你答应得爽快,那已经不对。”芙蓉道:“是呀!”他又道:“自从在展览会相识之后,你初来我家访问时就已不对了。”芙蓉道:“是呀。”“那末你说一声错了所以好呀!”她只是很好的心境而不说。

来宾中推我致祝辞,我就引用了从漪的三错。从来开辟天地之机就是反,就是不对似的。这日酒宴中间,大家就都来说《碧岩录》,而聪明人是未读时先已会了。

猜你喜欢
  卷一·程公说
  春秋经解卷六·孙觉
  (十九)朱子论克己·钱穆
  管子輕重十五·马非百
  明堂位·姚际恒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三·佚名
  清净诸烦恼三昧大仪轨分第四·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四·欧阳竟无
  加祖号跋·德辉
  《附录》·宗喀巴
  覆显荫法师书(三通)·太虚
  宗镜录卷第四十·延寿
  遗教经论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纯仁·唐圭璋

      纯仁字尧夫,仲淹次子。生于天圣五年(1027)。第皇祐元年(1049)进士,除官不赴。仲淹没,始出仕。治平中,为侍御史、争濮王典礼,出通判安州。神宗朝,知谏院,加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哲宗立,命同知枢密院事。元

  • 死·闻一多

    啊!我的灵魂的灵魂!我的生命的生命,我一生的失败,一生的亏欠,如今要都在你身上补足追偿,但是我有什么可以求于你的呢?让我淹死在你眼睛在汪波里!让我烧死在你心房的熔炉里!让我醉死在你音乐的琼醪里 1让我闷死在你呼吸的馥郁里

  • 列传第十二·刘昫

    ○李纲 子少植 少植子安仁 郑善果 从兄元璹  杨恭仁 子思训思训孙睿交 恭仁从孙执柔 恭仁少弟师道 皇甫无逸 孙忠 李大亮 族孙迥秀 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也。祖元则,后魏清河太守。父制,周车骑大将军。纲少慷慨有

  • 卷四百七十九·列传第二百三十八·世家二·脱脱

        ◎世家二   ○西蜀孟氏   西蜀孟昶,初名仁赞,及僣位改焉。其先邢州龙冈人。父知祥,事后唐武皇,武皇以弟之子妻之,是为琼华长公主。同光初,知祥为太原尹、知留守事。三年,平蜀。四年,以知祥为剑南西川节度

  • ●卷二百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二。   起绍兴十年六月十一日甲寅,尽闰六月十七日庚寅。   汪。若海劄子曰:朝廷以蓝公佐之回和议颇变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刘锜为东京副留守兼节制军马以五月十六日始次顺昌而十七日兀术(改作乌珠)之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佚名

    弘治六年八月癸亥朔赐益王两淮余盐一万引以助婚礼之费○初岷府南渭王音戠□土长子膺金□罢以罪降庶人安置凤阳其妻胡氏并子女共三人仍居岷府至是南渭王薨禄绝胡氏奏乞餋赡米命人月给三石○狭西宁夏地震○乙丑授进士王

  • 一○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四库全书内添改抽挖各书办理情形片·佚名

    一○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四库全书内添改抽挖各书办理情形片乾隆五十年二月十七日遵旨将四库全书内,奉旨添改、抽挖各书,曾否于各分内一律办竣之处,交查该馆。兹据覆称:所有进呈书籍内,奉旨增改抽挖之本,俱经随时改妥覆奏,并

  •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这是张耳、陈馀的合传。在这篇列传中,主要记述了他们从以敬慕为刎颈之交到反目成仇的史实,不虚美,不隐恶,采用先杨后抑的手法,使得善、恶俱张,功过分明。本文以张耳和陈馀的相处关系为

  • 源贺传·李延寿

    源贺,是西平乐都人,是自封河西王秃发亻辱擅之子。秃发亻辱擅被乞伏炽盘所灭,源贺从乐都投奔魏。源贺相貌伟岸,风度翩翩。太武帝一直听说他的大名,等召见后,很赏识他的机智才干,赐他西平侯之爵。太武帝对他说道“:卿和朕为同一

  • 卷三十八 论语二十·黎靖德

      ◎乡党篇   △总论   乡党记圣人动容周旋,无不中礼。〔泳〕   如乡党说圣人容色处,是以有事观圣人;如言'燕居申申、夭夭',是以无事时观圣人。学者於此,又知得圣人无时无处而不然。〔焘〕   乡党一篇,自"天命之

  • 提要·张洽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集注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春秋集注十一卷纲领一卷宋张洽撰洽字元德清江人嘉定初进士官至著作佐郎端平元年朝廷知洽家居著书宣命临江军守臣以礼延访赍纸札誊冩以进书

  • 论议品第五·佚名

    尔时如来为母摩耶夫人并诸天众。说法九十日。阎浮提中亦九十日。不知如来所在。大目揵连神力第一。尽其神力。於十方推求。亦复不知。阿那律陀天眼第一。遍观十方三千大千世界。亦复不见。乃至五百大弟子。不见如来。

  • 僧教育之宗旨·太虚

    ──十九年九月在重庆报恩寺川东中等佛学传习所讲──今因来朝蛾嵋,经过此地,与诸君一谈。若论贵所,于佛学及世学皆有教员讲授,用不著我再来饶舌;但既有此机会,且为略述现在办僧教育之宗旨。僧教育在造就能修学及能宣扬佛法

  • 卷第一·佚名

    弘赞法华传唐 惠详撰弘赞法华传卷第一  蓝谷沙门惠详撰  ·图像第一 第一卷·翻译第二 第二卷·讲解第三 第三卷·修观第四 第四卷·遗身第五 第五卷·诵持第六(第六卷

  •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二·通奇

    住檇李秀水龍淵寺嗣法門人行覺等編住浙江嘉興府福城東塔禪寺語錄順治丁亥十一月廿四日入院。山門。以杖指云:解脫門八字,打開沒量漢。今朝始至賓主既已相逢,切莫停思住步。何故復以杖指云:寶處在近便入?佛殿。煒煒煌煌,容儀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一·介庵悟进

    住武康柏山资寿寺嗣法门人真理等编上堂顺治戊子岁师受嘉禾诸绅衿护法阖山耆旧启请住金明禅寺五月初十日入院升座拈香毕问答不录师乃云清波匝匝浸烂衲僧鼻孔榴火炎炎燎却佛祖面门若是道头知尾底锦鳞便乃翻身于范蠡湖兴

  • 四库全书辑永乐大典本书目·孙冯翼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 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佚名

    经名: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言日月星宿之精化身降世济人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中列诸识星精之大家,最迟者为唐李靖、李淳风。本经不早于唐。本经述日、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