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二

住檇李秀水龍淵寺嗣法門人行覺等編

住浙江嘉興府福城東塔禪寺語錄

順治丁亥十一月廿四日入院。

山門。以杖指云:解脫門八字,打開沒量漢。今朝始至賓主既已相逢,切莫停思住步。何故復以杖指云:寶處在近便入?

佛殿。煒煒煌煌,容儀自在,禮拜燒香,不為分外。

伽藍。靈山致囑,正在此時。吾今來此,須賴護持。

祖師。這一夥漢,殃害非小,累及兒孫,至今不了。

方丈。以杖指門云:此是住持燕息之處,亦乃歷祖辨驗之場。雖然險似虎穴魔宮,到此難以卻步。且道正當此時,如何剖決?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

上堂。指座云:此這寶華王座,歷祖共登。山僧既忝隊中,豈可更途易轍?便陞拈香,祝聖畢,次拈云:此瓣香,擊不碎,撲不開,收來久矣。前曾通玄拈出,今再爇向爐中,奉為先師密雲大和尚用酬法乳,白槌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問:人天交接,四眾臨筵,為人一句,請師速道。師云:鳥飛毛落。進云:恁麼則臨濟綱宗,今復振福城,重闡舊家風。師云:雲從龍,風從虎。進云:禮拜和尚去也。師云:切莫錯會。乃云:第一義諦,迥絕安排,纔擬分疏,便成窒礙。所以道:心若不異,萬法一如;眼若不寐,諸夢自除。若是英靈漢聞,山僧恁麼道,向文彩未彰已前,直截擔荷,卻較些子。苟若涉於塵思,未免困於途轍。秪如不歷程途一句作麼生道?一氣不言含有象,萬靈何處謝無私?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結制上堂。問:今日大開爐韝煆煉,聖凡煆煉,聖凡即不問,如何是和尚底鉗鎚?師便打。進云:忽遇個沒面孔底來,和尚如何下手?師復打,僧便喝,師又打。進云:恁麼則棒頭有眼明如日,要識真金火裡看。師云:未信你在。問:九旬禁足,三月安居,秪為陶鑄聖凡,忽遇個不受煆煉底出來,如何相見?師云:打出三門外。進云:出群須是英靈漢,敵勝還他獅子兒。師云:莫亂跳。乃云:結則大千沙界,總結解則大千沙界。總解結解雖殊,舉拂子云:這裡未嘗動著毫髮許。所以道:理隨事變,寬廓非外,事得理融,寂寥非內。其間倘有一個半個,聞山僧恁麼道,便踴身出眾道:堂頭長老不用亂說。這裡是甚麼所在,說事說理,說內說外。直饒伊恁麼道,山僧楖栗杖猶未放過在。何故?試玉須經火,求珠不離泥。

臘八上堂。昔日釋迦老子十九踰城,將謂別有,及至雪山堆坐六年,徒費辛勤。然雖夜睹明星悟去,也是臨崖看滸眼,特地一場愁。若是英俊道流,終不作這般去就。只如釋迦老子最初省力一句作麼生道?大底還他根骨好,天涯何處不稱尊?

祈禳上堂:三世諸佛說不著底句,歷代祖師用不到底機,山僧今日一并拈出。乃舉起拂子云:濬沿昆仲還委悉麼?如委悉得,不特保令萱慈,并諸小大福長災消,亦見從上佛祖大受用處。豈不聞道行禪師云:吾有大病,非世所醫。有僧問曹山:古人道:吾有大病,非世所醫。是甚麼病?山云:攢簇不得底病。僧云:一切眾生有此病也無?山云:人人盡有。僧云:和尚還有此病也無?山云:正覓起處不得。僧云:一切眾生為甚麼不病?山云:眾生若病,即非眾生。僧云:未審諸佛還有此病也無?山云:有。僧云:既有,為甚麼不病?山云:為伊惺惺。師云:曹山老漢如此酬對,可謂不煩魏帝一丸藥,凡痾聖病悉安痊。然雖如是,仔細揀點將來,猶涉迷悟在。秪如不涉迷悟一句作麼生道?復舉拂子云: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上堂。舉金牛老子每自做飯供養僧眾。至齋時,舁飯桶到堂前作舞,呵呵大笑云:菩薩子!喫飯來。後有老宿拈云:大似因齋慶讚,山僧不免也著隻眼,務要諸人共知,敢謂大似因齋賞鑒。汝等諸人要見二老宿及山僧麼?但信手擎甌,飽餐香飯。何故?不見道:心不負人,面無慚色。

師誕上堂:老僧年五十四,邇來全無意智,每嘗無別思量一味,只貪瞌睡。今朝眾賢請登堂,自是不將語默對,且道以何酬對?驀拈拄杖,卓一卓,云:還委悉麼?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始知。

上堂。舉朱行軍入南際寺設齋,執手爐行香云:直下是,直下是。時有僧問:直下是甚麼軍便喝。僧云:行軍是佛法中人,惡發作麼行?軍云:你作惡發會那?僧便喝。行軍亦喝云:鉤在不疑之地。遂呼左右認取者僧著。師云:行軍拈出無孔鐵鎚,當陽拋擲。若不得者,僧明辨端倪,幾乎勞而無功。今日眾善士來此設齋,雖無如是問答,要且不在行軍之下。正所謂男兒自有沖天志,不向他人行處行。

梁公張行人請上堂:林下高賢,方外禪客,二六時中,遇緣莫惑。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于心,萬法本閒,為人自鬧。須知塵塵剎剎,物物頭頭,但得意遣情忘,便見自他不隔。且道和光混俗一句作麼生道?相逢相見呵呵笑,更有春風春又春。

上堂。昔日達磨老子云。內不放出,外不放入。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據山僧則不然,內須放出,外須放入,如盤走珠可以入道。不見臨濟大師曰:有一人論劫在途中不離家舍;有一人離家舍不在途中。此二人那個合受人天供養。便下座現前。大眾!要識此二人面目麼?驀拈拄杖卓一卓云:也不出者個消息。且道是個甚麼消息?復卓兩卓云:龍得水時添意氣,虎逢山勢長威獰。

上堂。檀信設齋,各須飽食,坐臥經行,不勞辨的。所謂但有纖毫即是塵,舉意便遭魔觸擾,直須行便行,坐便坐,卻較些子。然雖如是,切不得作無事會去。何故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上堂。舉普化一日同臨濟赴施主家齋,濟問:毛吞巨海,芥納須彌,為復是神通妙用?為復法爾如然?化便踢倒飯床。濟云:太粗生!化云:這裡是甚麼所在,說粗說細!濟休去。次日又同赴一施主家齋,濟問:今日供養何似昨日?化又踢倒飯床。濟云:太粗生!化云:瞎漢!佛法說甚粗細!濟乃吐舌。師云:普化老漢如此激揚,可謂獅子筋琴,撫之則群音絕響;若作佛法理論,何異指鹿為馬?且道淆訛在甚麼處?驀拈拄杖,卓一卓,云:他家自有通霄路,不用當陽指畫伊。

解制上堂。九旬禁足,三月安居,正眼看來,乃是愚癡。本來成現事,何得自遲?疑心地但無諸所見,不妨哮吼奮全機。不聞昔日釋迦老子初生下便解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大獅子吼。汝等諸人猶向這裡覓些甚麼?驀拈拄杖,下座一時打散。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二

蕭山縣弟子吳徹(已自)助刻

猜你喜欢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八·自融
  卷第三·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一卷·湛然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序·道通
  十住毗婆沙论 第六卷·佚名
  卷第十·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三卷·佚名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二·通奇
  卷第一百一·佚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九·慧立
  省庵法师语录卷上·宝贤
  卷第四十·佚名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太虚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王日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袁于令

    第一齣 标目【临江仙】〔末上〕白髮无根愁种就。劝君及早徜徉。风流节侠满词场。尊前颜似玉。灯下语如簧。试看悲欢离合处。从敎打动人肠。当筵谁者是周郞。纵思敲字句。无敢乱宫商。〔问答照常〕【沁园春】穆氏于生

  • 吴渊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渊(1190-1257)字道夫,号退庵,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一说德清(今属浙江)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起拜参知政事。有《退庵集》

  • 外篇 汉书五行志错误第十·刘知几

      班氏著志,牴牾者多。在于《五行》,芜累尤甚。今辄条其错缪,定为四科:一曰引书失宜,二曰叙事乖理,三曰释灾多滥,四曰古学不精。又于四科之中,疏为杂目,类聚区分,编之如后。   第一科   引书失宜者,其流有四:一曰史记、《左

  • 卷五十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上 【起戊午唐文宗开成三年尽丁亥唐?宗咸通十年】凡三十年 【戊午】三年春正月盗射伤李石 【李石入朝有盗射之微伤马惊驰

  • 二百四十八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九年二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目下米价照常,每石六钱四、五分至七钱四、五分。百姓安乐。遂将正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近来你家差事甚多,如磁器法琅之类。先

  • 三十八年·佚名

    (壬午)三十八年清乾隆二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未,朝廷庭候。1月2日○丙申,以鄭實單付諭善,沈星鎭爲江華留守。○大司諫李燮元上書,略曰:「自邸下祗復之後,萬景都新,雲慶而星景,春噓而物茁。冑筵疊設,而勤學之誠不替,賓對連接而

  • 提要·雷鋐

    【臣】等谨案读书偶记三卷国朝雷鋐撰鋐字贯一宁化人雍正癸丑进士官至副都御史是编乃其读书劄记大防惟以朱子为宗然能不争竞门户如卷一中一条云古人心最平如孟子谓夷惠隘与不恭君子不由而又谓其为百世之师是也后世如陆

  • 卷一百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九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九>祭侯禮射人祭侯則為位鄭氏曰祭侯獻服不服不以祭侯為位為服不受獻之位也鄉射司馬洗爵升實之以降獻獲者于侯薦脯醢設折

  • 从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以明孛经大旨──佛法要旨·太虚

      一  今天开讲的,是“佛说孛经”。讲这部经,须先将这部经的要旨说明;说明这部经的要旨,也就是说明全部佛法的要旨了。佛法的要旨是甚么?平常在民间最流行的佛语有:‘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两句话,可以把全部的佛法包括无

  • 缁门警训卷第十·如卺

    赞佛传法偈稽首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三祇修炼万行功圆。纤瑕去而法性凝清。片善具而报化微妙。尔后上生兜率下降王宫。三十岁居道树成佛。四十九年住世教化。说法三百五十度。宣演八万四千门。王臣外护于四海九州。

  • 卷第三·佚名

    云外禅师语录卷第三侍者深知编住潭州神鼎山资圣禅寺师于顺治九年九月入院佛殿拈香云古人道因我得礼你自倒还自起此说一行释迦老子赤骨律地遍界无藏身之处今日山僧特与大展九拜而盖覆之。方丈据室云此是昔年开山諲祖

  • 伪自由书·鲁迅

    现代杂文集。鲁迅著。收入《鲁迅全集》第5卷。1933年10月,上海青光书局初版。收鲁迅1933年1~5月所作杂文《崇实》、《从讽刺到幽默》、《王化》等43篇。从1933年1月起,鲁迅因郁达夫的关系为《申报》副刊《自由谈》撰写杂

  • 蒋公字字金·蒋大鸿

    蒋大鸿撰,风水类著作。字字金第一盖言此书,先贤编出,其中理气,条分缕晰,辨正原文,有言责无,今传与后,切勿轻泄。

  • 洞玄灵宝六甲玉女上宫歌章·佚名

    洞玄灵宝六甲玉女上宫歌章,撰人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内载六甲玉女上宫歌章六首,皆为五言韵语,乃道教科仪唱颂之词。

  •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佚名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五言颂诗十四首,言存神诵经,飞升金元玉清,游行上天之事。内容文字近似《真诰》所载诸真歌诗,应出自六朝上清派道士之手。

  • 泽泻集·周作人

    周作人著。北新书局1927年9月初版。为1927年前散文的自选集,收入小品、杂感、书序等共21篇,前有序文,引述戈尔特堡批评蔼理斯“在他里面有一个叛徒和一个隐士”的话,实际上是援蔼理斯以自剖,并提出“我希望在我的趣味

  • 诗女史·田艺蘅

    妇女诗总集。十四卷,拾遗二卷。明田艺蘅编纂。田艺蘅字子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岁贡为徽州训导,后辞归。性磊落,以著述为事,大约生活在隆庆、万历期间。妇女作诗,肇自先秦。许穆夫人之《载驰》著录于《诗经·鄘风)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佚名

    凡三卷。又作方广灭罪成佛经、大通方广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上卷叙述佛向娑罗涅槃之途中,为十方菩萨宣说三乘一乘义,诸鬼神王等立誓护持此经,又为信相菩萨广说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及诸大菩萨之名号及其功德;中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