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分记卷八十七   宋 程公说 撰小国第七

爵姓俱亡

江        厉

英        巢

桐        贰

轸        绞

州        权

道        栢

鄾        房

项        邿

遂        阳

冀        崇

戴        共

铸        于余丘

鄣        极

鄟        牟

根牟       庸

楚与国在今信阳县之东南新息县之西

僖公经二年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经三年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防于阳谷

经四年秋及江人黄人伐陈

文公经三年秋楚人围江冬十有二月晋阳处父帅师伐楚以救江

传三年秋楚师围江晋先仆伐楚以救江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而还

经四年秋楚人灭江

传四年秋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

楚与国在今随州

僖公经十有五年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时楚伐徐以救徐故】传十六年夏齐伐厉不克救徐而还

楚与国

僖公经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传十七年春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也【在十五年楚入徐事见徐】

吴楚间小国在今无为军巢县

文公经十有二年夏楚人围巢

传十二年羣舒叛楚夏楚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宗巢舒之属】

小国今庐州舒城县有桐乡今名桐城

定公传二年夏桐叛楚吴子诱楚人曰以师临我我伐桐【详见楚】

贰 轸 绞 州

四国杜释并阙按水经晋于中庐之南立轸乡疑为轸国今荆南府监利县东南有州陵城

桓公传十一年春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騒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遂败郧师于蒲騒卒盟而还【卒盟贰轸】

传十二年冬楚伐绞军其南门屈瑕曰绞小而轻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绞人获三十人明曰绞人争出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详见楚】

韩愈曰商武丁之子降封于权江汉间小国也今荆门军

庄公传十八年 初楚武王克权使鬬缗尹之以畔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

道 栢

蔡州确山县有故道城栢在蔡州西平县

僖公传五年于是江黄道栢皆姻也子恃之而不事楚

昭公传十三年楚之灭蔡也【十一年】灵王迁道于荆焉平王即位复之礼也

国在邓州邓城县寰宇记云鄾城即古鄾子之国按传止曰鄾人云

桓公传九年春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夏楚使鬬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邓师大败鄾人宵溃

哀公传十八年春巴人伐楚围鄾

故房国国语谓周昭王娶于房曰房女是也楚灭以为邑国在今蔡州遂平县

昭公传十三年楚之灭蔡也灵王迁房于荆焉平王即位复之礼也

今陈州项城县

僖公经十有七年夏灭项

今济州任城县

襄公经十有三年夏取邿

传十三年夏邿乱分为三师救邿遂取之凡书取言易也用大师焉曰灭弗地曰入

今袭庆府龚丘县

庄公经十有三年夏六月齐人灭遂

传十三年春防于北杏遂人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经十有七年夏齐人殱【尽也】于遂

传十七年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殱焉

世本阙其世并地名杜预注国名释地阙在今沂州沂水县

闵公经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无传】

今河中府有冀亭

僖公传二年晋荀息假道于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

秦与国公羊作柳杜预释地阙今雍州鄠县东

宣公经元年冬晋赵穿帅师侵崇

传元年晋赵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之冬赵穿侵崇

杜预释晋陈留外黄县东南有戴城按外黄今属东京雍丘县之东戴城在外黄东南即今拱州之考城云

隠公经十年秋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传十年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

闵公二年传益之以共滕之民在今卫州共城县

隠元年传郑公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襄公二十三年传臧宣叔娶于铸今袭庆府龚丘县【龚丘县春秋为铸遂二国】

于余丘

爵姓俱亡近鲁小国附庸杜预云国名公羊谷梁以为邾别邑或云后为邾所并

庄公经二年夏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

爵姓俱亡纪附庸今京东郓州须成县

庄公经三十年秋七月齐人降鄣

爵姓俱亡附庸小国贾氏云戎邑也极为戎邑于传无文云

隠公经二年夏五月无骇帅师入极

传二年夏司空无骇入极费庈父胜之

爵姓俱亡附庸

成公经六年春二月取鄟

传六年春二月取鄟言易也

爵姓俱亡附庸国在今袭庆府奉符县

桓公经十有五年夏牟人来朝【无传】

根牟

国在今沂州沂水县南

宣公经九年秋取根牟

传九年秋取根牟言易也

今房州竹山县杜曰属楚东夷小国

文公经十有六年秋八月楚人秦人巴人灭庸

传十六年秋八月楚大饥庸人帅羣蛮以叛楚楚出师使庐戢黎侵庸及庸方城庸人逐之囚子扬防【戢黎官属】三宿而逸曰庸师众羣蛮聚焉不如复大师师叔曰不可姑又与之遇以骄之彼骄我怒而后可克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唯禆鯈鱼人实逐之【庸三邑】庸人曰楚不足与战矣遂不设备楚子乗驲防师于临品分为二队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以伐庸羣蛮从楚子盟遂灭庸【详见楚】

论曰呜呼春秋之变可伤也已余考成周封建之制五等受地计其等衷皆不足以当王畿之数迄于春秋已非周公之旧典礼经尝稽其故大国如鲁如晋如齐如宋如秦如楚则至数圻之多降是而下如陈如蔡曽自保之不暇其诸小国可推见矣况爵姓俱亡防而不能自立者哉又以其时言之江南之国楚为大而江厉英巢桐贰轸绞州权道栢鄾房之属介于其境或灭或伐累累见于册书若鲁之灭项取邿齐之殱遂迁阳秦之伐崇郑之围戴视楚彊暴虽若有间而于王制乎何有故具着于篇

春秋分记卷八十七

猜你喜欢
  卷五 五之三·孔颖达
  仁学一·谭嗣同
  朱子学的卷之下·邱濬
  卷十三·陆陇其
  孟子説卷五·张栻
  尚书表注卷下·金履祥
  卷六·毛奇龄
  卷二十五·吴澄
  卷十·熊节
  (五)·梁漱溟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林语堂
  庄公·庄公二年·左丘明
  卷四十三·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佚名
  论谤佛·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龙洲集上刘过字改之泰和人自号龙洲道人宋南渡后以诗侠名湖海间陈亮陆游辛弃疾世称人豪皆折气岸与之交宰相周必大闻其名欲客之门下不就饮酒放豪如过

  • 卷四百七十·列传第二百二十九·佞幸·脱脱

        ◎佞幸   ○弭德超 侯莫陈利用 赵赞 王黼 朱勔 王继先 曾觌张说 王抃 姜特立   人君生长深宫之中,法家、拂士接耳目之时少,宦官、女子共启处之日多,二者,佞幸之梯媒也。刚明之主亦有佞幸焉,刚好专任,明

  • 卷一九一 唐紀七·司马光

      起閼逢涒灘(甲申)六月,盡柔兆閹茂(丙戌)八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   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宮避暑。   辛亥,瀧州、扶州獠作亂,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擊平之。   丙辰,吐谷渾寇

  • 卷一百五十七·杨士奇

    永乐十二年冬十月辛未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监察御史郑干年老乞致仕从之 上以干金华义门特赐敕谕宴于礼科部○壬申升监察御史李杰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升龙骧卫指挥使张胜为山东都指挥同知○夜有星如盏大赤色有尾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八·佚名

    嘉靖四年二月庚寅朔○升湖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蒋曙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等处○辛卯○礼部尚书席书奏荐致仕大学士杨一清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文武兼资堪任将相今一清已督三边守仁当处之内阁秉枢机无为忌者所抑且云

  • 卷之一百一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三三 补遗·周作人

    上边所讲的事情是一九〇六至〇九年这一段,前面还有一段,即一九〇二年至〇四年,鲁迅往仙台进医学校之前,他也是在东京,不过那时的事情我可是不知道了。翻阅在南京的旧日记,有几处可以抄引,算作补遗。光绪壬寅(一九〇二)年二月十

  • 张元素传·脱脱

    张元素,字洁古,是易州人。他八岁的时候参加童子举考试,二十七岁去考经义进士,因为冒犯了庙讳而落了榜。元素于是去学医,没有什么知名度,夜里他梦见有一个人用大斧长凿凿开了他的心窍,把数卷书放在里面,于是透彻地通达了书中讲

  • 完颜永蹈传·脱脱

    郑王完颜永蹈本名完颜银术可,他开始名叫石狗儿。大定十一年(1171),完颜永蹈被封为滕王,不到一个月又被封为徐王。大定二十五年(1185),完颜永蹈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定二十六年(1186),完颜永蹈任大兴尹。金章宗即皇帝位,完

  • 卷二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五雍正二年十月上谕二十三道初一日奉上谕殿试旧例俱在太和殿丹墀下上年因天气寒冷着在太和殿内考试明日看天气和暖仍在丹墀下若天气寒冷着在殿内将此交与礼部着两处预备初四日吏

  • 职官四五·徐松

    监司提举郡守转运提刑使【宋会要】神宗元丰三年四月二十六日,诏监司提举官有所措置及申请而辄及他司者,论如非所职辄主管法。哲宗元佑元年四月十八日,三省言:「奉旨,转运使副、提刑,今后选曾任知州以上;转运判官选曾任通判、

  • 尚书集传或问卷上·陈大猷

    大猷既集书传复因同志问难记其去取曲折以为或问其有诸家驳难已尽及所説不载于集传而亦不可遗者并附见之以备遗忘然率意极言无复涵蓄辨论前辈有犯僭妄因自讼于篇首云陈大猷谨书  尧典  或问尧舜禹汤先儒或以为

  • 长夜漫漫路迢迢·尤金·奥尼尔

    《长夜漫漫路迢迢》为奥尼尔最后一部作品,根据作者要求在其死后才能上映,该剧被作者自认为和公认为其最好的作品,并再次获得普利策奖。 1939年夏天,大战阴影笼罩的旧金山,在一座俯视着湾区、名为“道庵”的房子里,已经获得

  • 太上洞神玄妙白猿真经·佚名

    经名:太上洞神玄妙白猿真经。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诚》洞神部方法类。述以符咒射箭、造箭、铸剑、炼外丹、隐身、变化诸术。   

  • 青溪暇笔·姚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 姚福撰。今存版本有《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纪录汇编》本、 《今献汇言》本、《续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说库》本、 《历代小史》本等。唯《历代小史》本题作《清溪暇笔》。按《四

  • 复堂词话·谭献

    清谭献撰。共一百三十一则,为其门生徐珂所辑,1925年付梓。徐珂跋云:“师之论词诸说,散见文集、日记及所纂《箧中词》、所评周止庵《词辨》。光绪庚子(1900),珂里居,思辑为专书,请于师曰:‘集录绪论,弟子职也。侍教有年,请从事。

  • 明季南略·计六奇

    明末清初无锡人计六奇著,凡十六卷,上起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止于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记述南明史略与郑成功事迹。其序曰:“虽叙次不伦,见闻各异,而笔之所至,雅俗兼收,有明之微绪余烬,皆毕于是矣。”

  • 乐邦遗稿·宗晓

    佛教文献。南宋嘉泰四年(1204)宗晓编。二卷。据自序称,是《乐邦文类》的拾遗编,主要收录《乐邦文类》余而未编之“片文只义”及新辑的净土文稿。共收文献一百二十六篇。每篇前有编者加的标题,篇尾有编者的附语。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