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八

钱唐程川撰

易二十八

系辞上传一

天尊地卑至变化见矣是举天地事理以明易自是故以下却举易以明天地间事

【万人杰录第一章】

问第一章第一节葢言圣人因造化之自然以作易曰论其初则圣人是因天理之自然而着之于书此是后来人説话又是见天地之实体而知易之书如此如见天之尊地之卑却知得易之所谓乾坤者如此如见天之高地之下却知得易所分贵贱者如此又曰此是因至着之象以见至微之理

【不知何氏录第一章】

天尊地卑上一截皆説面前道理下一截是説易书圣人做这个易与天地凖处如此如今看面前天地便是他那乾坤卑高便是贵贱圣人只是见成説这个见得易是凖这个若把下面一句説做未画之易也不妨然圣人是从那有易后説来

【防渊录第一章】

天尊地卑节上一句皆説天地下一句皆説易如贵贱是易之位刚柔是易之变化类皆是易不必专主乾坤二卦而言方以类聚物以羣分方只是事训术训道善有善之类恶有恶之类各以其类而聚也【周谟录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上句是説天地造化实体以明下句是説易中之事天尊地卑故易中之乾坤定矣杨氏説得深了易中固有屈伸往来之乾坤处然只是説乾坤之卦在易则有乾坤非是因有天地而始定乾坤

【黄防录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观天地则见易也

【沈僴录第一章】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此只是上句説天地间有卑有高故易之六爻有贵贱之位也故曰列贵贱者存乎位【黄防录第一章】

方以类聚物以羣分杨氏之説为方字所拘此只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意随其善恶而类聚羣分善者吉恶者凶而吉凶亦由是而生耳伊川説是亦是言天下事物各有类分故存乎易者吉有吉类凶有凶类

【黄防录第一章】

问方以类聚物以羣分曰方向也所向善则善底人皆来聚所向恶则恶底人皆来聚物又是通天下之物而言是个好物事则所聚者皆好物事也若是个不好底物事则所聚者皆不好底物事也

【吕焘录第一章】

问方以类聚物以羣分曰物各有类善有善类恶有恶类吉凶于是乎出又曰方以事言物以物言

【刘砺录第一章】

【录中方以事言万人杰录云方犹事也】

问变化是分在天地上説否曰难为分説变是自隂而阳自静而动化是自阳而隂自动而静渐渐化将去不见其迹又曰横渠云变是倐忽之变化是逐旋不觉化将去恐易之意不如此説既而曰适间説类聚羣分也未见説到物处易只是説一个隂阳变化隂阳变化便自有吉凶下篇説得变化极分晓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刚柔便是个骨子只管恁地变化【刘砺录第一章】

问不知变化二字以成象成形者分言之不知是衮同説曰莫分不得变化二字下章説得最分晓文蔚曰下章云变化者进退之象如此则变是自微而着化是自盛而衰曰固是变是自隂而阳化是自阳而隂易中説变化惟此处最亲切如言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刚柔是体变通不过是二者盈虚消息而已此所谓变化故此章亦云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所谓立本变化者进退之象所谓趋时又如言吉凶者失得之象悔吝者忧虞之象悔吝便是吉凶底交互处悔是吉之渐吝是凶之端

【陈文蔚录第一章】

【录首问不知变化二字云云林学履录云问不知是变以成象化以成形为将是变化二字同在象形之间曰不必如此分】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上是天地之变化下是易之变化葢变化是易中隂阳三爻之变化故曰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变化只进退便是如自坤而干则为进自干而坤则为退进退在已变未定之间若已定则便是刚柔也

【黄防录第一章】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方是説做这卦做这卦了那鼓之以雷霆与风雨日月寒暑之变化皆在这卦中即成男成女之变化也在这卦中见造化闗棙子才动那许多物事都出来易只是模写他这个

【防渊录第一章】

问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窃谓六十四卦之初刚柔两画而已两而四四而八八而十六十六而三十二三十二而六十四皆是自然生生不已而谓之摩荡何也曰摩如物在一物上面摩旋底意思亦是相交意思如今人磨子相似下面一片不动上面一片只管摩旋推荡不曾住自两仪生四象则老阳老隂不动而少隂少阳则交自四象生八卦则乾坤震巽不动而兑离坎艮则交自八卦而生六十四卦皆是从上加去下体不动每一卦生八卦故谓之摩荡

【董铢录第一章】

摩是那两个物事相摩戛荡则是圜转推荡将出来摩是八卦以前事荡是八卦以后为六十四卦底事荡是有那八卦了团旋推荡那六十四卦出来汉书所谓荡军是团转去杀他磨转他底意思

【不知何氏录第一章】

刚柔相推是説隂阳二气相推八卦相荡是説奇耦杂而为八卦在天则刚柔相推在易则八卦相荡然皆自易言一説则刚柔相推而成八卦八卦相荡而成六十四卦

【黄防录第一章】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此已上是将造化之实体对易中之理此下便是説易中却有许多物事

【黄防录第一章】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通人物言之如牝马之类在植物亦有男女如有牡麻及竹有雌雄之类皆离隂阳刚柔不得

【黄防录第一章】

问干知是知坤作是行否曰是又问通乾坤言之有此理否曰有如何是易简曰他行健所以易易是知阻难之谓人有私意便难简只是顺从而已若外更生出一分如何得简今人多是私意所以不能简易易故知之者易简故从之者易有亲者惟知之者易故人得而亲之此一段通天人而言

【曽祖道录第一章】

或问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如何是知曰此知字训管字不当解作知见之知大始是万物资始干以易故管之成物是万物资生坤以简故能之大抵谈经只要自在不必泥于一字之间【袭盖卿录第一章】

干知大始知主之意也如知县知州干为其初为其萌芽坤作成物坤管下面一截有所作为干以易知干阳物也阳刚健故作为易成坤以简能坤因干先发得有头脑特因而为之故简

【廿节录第一章】

干知大始坤作成物知者管也干管却大始大始即物生之始干始物而坤成之也

【周谟录第一章】

干以易知干惟行健其所施为自是容易观造化生长则可见只是这气一过时万物皆生了可见其易要生便生更无疑滞要做便做更无等待非健不能也【沈僴录第一章】

干德刚健他做时便通透彻达拦截障蔽他不住人刚健者亦如此干以易知只是説他恁地做时不费力【防渊录第一章】

干以易知坤以简能以上是言乾坤之德易则易知以下是就人而言言人兼体乾坤之德也干以易知者干健不息惟主于生物都无许多艰深险阻故能以易而知大始坤顺承天惟以成物都无许多繁扰作为故能以简而作成物大抵阳施隂受干之生物如瓶施水其道至易坤惟承天以成物别无作为故其理至简其在人则无艰阻而白直故人易知顺理而不繁扰故人易从易知则人皆同心亲之易从则人皆协力而有功矣有亲可久则为贤人之德是就存主处言有功可大则为贤人之业是就做事处言葢自干以易知便是指存主处坤以简能便是指做事处故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则与天地参矣

【董铢录第一章】

干以易知坤以简能他是从上面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处説来文蔚曰本义以知字作当字解其义如何曰此如説乐着大始大始就当体而言言干当此大始然亦自有知觉之义文蔚曰此是那性分一边事曰便是他属阳坤作成物却是作那成物乃是顺干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在乾坤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却是以人事言之两个易字又自不同一个是简易之易一个是难易之易要之只是一个字但微有毫厘之间因论天地间只有一个隂阳故程先生云只有一个感与应所谓隂与阳无处不是且如前后前便是阳后便是隂又如左右左便是阳右便是隂又如上下上面一截便是阳下面一截便是隂文蔚曰先生易説中谓伏羲作易验隂阳消息两端而已此语最尽曰隂阳虽是两个字然却只是一气之消息一进一退一消一长进处便是阳退处便是隂长处便是阳消处便是隂只是这一气之消长做出古今天地间无限事来所以隂阳做一个説亦得做两个説亦得

【陈文蔚录第一章】

问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本义云干健而动故以易而知大始坤顺而静故以简而作成物若以学者分上言之则廓然大公者易也物来顺应者简也不知是否曰然干之易致知之事也坤之简力行之事也问恐是下文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故知其所分如此否曰他以是而能知故人亦以是而知之所以坤之六二便只言力行底事

【黄榦录第一章】

易简一画是易两画是简

【汤泳录第一章】

天行健故易地承乎天柔顺故简简易故无艰难【游敬仲录字连叔南剑人辛亥所闻先生六十二嵗饶录十九卷中】

【第一章】

问乾坤易简曰易简只看健顺可见又曰且以人论之如健底人则遇事时便做得去自然觉易易只是不难又如人禀得性顺底人及其作事便自省事自然是简简只是不繁然干之易只管得上一截事到下一截却属坤故易坤只是承干故不着做上一截事只做下面一截故简如干以易知坤以简能知便是做起头能便是做了只观隤然确然亦可见得易简之理

【黄防录第一章】

伯丰问简易曰只是健顺如人之健者做事自易顺承者自简静而不繁只看下系确然隤然自分晓易者只做得一半简者承之又如干恒易以知险坤恒简以知阻因登山而知之高者视下可见其险有阻在前简静者不以为难

【万人杰录第一章】

伯谟问乾坤简易曰易只是要做便做简是都不入自家思惟意思惟顺他乾道做将去又问干健德行常易以知险坤顺德行常简以知阻曰自上临下为险自下升上为阻故干无自下升上之义坤无自上降下之理

【叶贺孙录第一章】

问乾坤易简曰简字易晓易字难晓他是健了自然恁地不劳气力才从这里过要生便生所谓同行不妨掉臂是这様説话系辞有数处説易简皆是这意字细看便见又问健不是他要恁地是实理自然如此在人则顺理而行便是容易不须安排曰顺理自是简底事所谓易便只是健健自是易

【林学蒙录第一章】

【录中他是健了饶本云逐日被他健了】

坤以简能坤最省事更无劳攘他只承受那干底生将出来他生将物出来便见得是能隂只是一个顺若不顺如何配阳而生物

【防渊录】

问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曰乾坤只是健顺之理非可指乾坤为天地亦不可指乾坤为二卦在天地与卦中皆是此理易知易从不必皆指圣人但易时自然易知简时自然易从

【周谟录第一章】

【金去伪录同】

问如何是易知曰且从上一个易字看看得易字分晓自然易知久之又曰简则有个堵当底意思看这事可行不可行可行则行不可行则止所以谓之顺易则都无堵当无如何若何只是容易行将去如口之欲语如足之欲行更无因依口虽是説话足虽是行履如虎啸风洌龙兴致云自然如此更无所等待非至健何以如此这个只就健字上看惟其健所以易虽天下之至险亦安然行之如履平地此所以为至健坤则行到前面遇着有阻处便不行了此其所以为顺

【沈僴录第一章】

问易则易知先作乐易看今又作容易如何曰未到乐易处砺曰容易如何便易知曰不须得理防易知且理防得易字了下面自然如破竹又曰这处便无言可解説只是易又曰只怕不健若健则自易易则是易知这如龙兴而云从虎啸而风生相似又曰这如鸿毛之遇顺风巨鱼之纵大壑初不费气力又曰简便如顺道理而行却有商量

【不知何氏录第一章】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惟易则人自亲之简则人自从之葢艰阻则自是人不亲繁碎则自是人不从人既亲附则自然可以久长人既顺从则所为之事自然广大若其中险深不可测则谁亲之做事不繁碎人所易从有人从之功便可成若是头顶多做得事来艰难底必无人从之

【黄防录第一章】

只为易知易从故可亲可久如人不可测度者自是难亲亦岂能久烦碎者自是难从何缘得有功也【周谟录第一章】

易系解易知易从云知则同心从则协力一于内故可久兼于外故可大如何曰既易知则人皆可以同心既易从则人皆可以协力一于内者谓可久是贤人之德德则得于已者兼于外者谓可大是贤人之业事业则见于外者故尔

【周谟录第一章】

萧兄问德业曰德者得也得之于心谓之德如得这个孝则为孝之德业是做得成头绪有次第了不然泛泛做只是俗事更无可守

【袭盖卿录第一章】

德是得之于心业是事之有头绪次第者

【李方子录第一章】

黄子功问何以不言圣人之德业而言贤人之德业曰未消理防这个得若恁地理防亦只是理防得一段文字良久乃曰乾坤只是一个健顺之理人之性无不具此虽千万人吾往矣便是健虽褐寛博吾不惴焉便是顺如刚果奋发谦逊退让亦是所以君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非是刚强健之理如此至于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非是巽懦顺之理如此但要施之得其当施之不当便不是乾坤之理且如孝子事亲须是下气怡色起敬起孝若用健便是悖逆不孝之子事君须是立朝正色犯顔敢谏若用顺便是阿谀顺防中庸説君子而时中时中之道施之得其宜便是文蔚曰通书云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此一句説得亦好先生防头曰古人自是説得好了后人説出来又好徐子融曰上蔡尝云一部论语只如此看今听先生所论一部周易亦只消如此看先生黙然

【陈文蔚录第一章】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杨氏可而已之説亦善又问不言圣人是未及圣人事否曰成位乎其中便是説抵着圣人张子所谓尽人道并立乎天地以成三才则尽人道非圣人不能程子之説不可晓按杨氏曰可而已非其至也故为贤人之德业本义谓法乾坤之事贤于人之贤

【黄防录第一章】

易简理得只是净净洁洁无许多劳扰委曲

【程端蒙录第一章】

伯丰问成位乎其中程子张子二説孰是曰此只是説圣人程子説不可晓

【黄防录第一章】

朱子五经语类卷二十八

猜你喜欢
  詩經卷之二  朱熹集傳·朱熹
  ●出版說明·叶子奇
  礼记集説卷十·陈澔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九章 民心·林语堂
  第十七章 25·辜鸿铭
  第六章 22·辜鸿铭
  春秋简书刊误卷二·毛奇龄
  卷三十五·江永
  春秋説卷二十一·洪咨夔
  卷五·黄镇成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七·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潮音草舍诗存序·太虚
  覆英国三真社书·太虚
  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李寿卿

    (卜儿上,云)自从做了好事,俺柳翠孩儿跟的那个和尚出家去了,说今日来家,只索安排下些斋食等他。这早晚敢待来也。(牛员外上,云)自从大姐家中做罢好事之后,谁想大姐跟着那个和尚出家去了,一向不见,我如今到他家去看柳妈妈走一遭

  • 卷一百九十三·徐世昌

    徐颖徐颖,字渭友,一字巢父,海盐人。见落花流景忽西靡,芳树春易迁。落花与白发,不得相周旋。持此汲汲心,讵敢恋百年.陈酒开古书,其人已如烟。逝者勿复见,但为饮者怜。朱太倥朱太倥,字冲阳,昆山人。有《山居乐集》

  • 双溪集巻五·杭淮

    明 杭淮 撰七言絶句李献吉饷军寜夏以东坡乍合水上萍忽散风中云为韵十絶清晨送君隗台下我马秣分车载驾汉水西头闗塞深征衣萧飒秋风乍逺道青骢何蹴踏髙栁蝉苦嘈咂送君先忆见君时蓟门春日啼莺合触人秋暑何弥弥逰子驱

  • 李德裕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德裕(787—850),中唐著名政治家。武宗时期当政,力削蕃镇,政绩斐然。武宗去世后,白敏中一派得势,德裕遂贬死海南。 长安秋夜 李德裕 内官传诏问戎机, 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 月中清露点朝衣。 李德裕诗鉴

  • 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四·柯劭忞

      ○百官三   御史台,从一品。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至元五年,定御史台合行条划:一,弹劾中书省、枢密院、制国用使司等内外百官奸非,刷磨诸司案牍,并监察祭祀及出使之事。一,中书省、枢密院、制国用使司,凡有奏禀公

  • 卷九十三·毕沅

      ◎宋纪九十三 ∷起著雍阉茂正月,尽上章困敦十二月,凡三年。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重和元年辽天庆八年,金天辅二年   春,正月,甲申朔,御大庆殿,受定命宝,百僚称贺。   金杨朴言自古英

  • 卷四·孔克齐

    四民世业黄山谷曰:「四民当世其业,读书种子尤不可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可名世矣。」此石刻在荆溪岳氏,后为显亲寺僧有大方厓所得,石背刻一诗云:「渔家无乡县,满船载穉乳。鞭捶公私急,醉眠听秋雨。」皆山谷诗也。至正丙申以后,寺毁

  • 卷之五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二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康熙时崇祀历代帝王谕旨及红本黏签进呈片·佚名

    一○二八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康熙时崇祀历代帝王谕旨及红本黏签进呈片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二日遵旨将现在崇祀历代帝王庙,是否列入前后五代及辽金二朝之处,交查礼部太常寺。兹据将康熙六十年遵奉谕旨及礼部奉旨议定增祀红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九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曽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邱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

  • 李玄通传·刘昫

    李玄通,雍州蓝田人。在隋朝任职,号鹰扬郎将。李唐军队进入函谷关,率领部属归唐,后授官定州总管。刘黑闼反叛,攻打定州,州城陷落而被擒获。黑闼重视他的才能,想任用他为大将,玄通叹息道:“我蒙受朝廷大恩,在中国东部总领一方军府

  • 卷之一  天潢玉牒(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天潢玉牒,一卷,千頃堂書目·史部·譜系類、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別史類存目皆著錄,無撰者名氏。明紀錄彙編、清勝朝遺事均收入此書,題為解縉撰。解縉,字大紳,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明史卷一

  • 春秋传卷十五·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文公下【癸顷王卯元年】九年【晋灵三齐昭十五衞成十七蔡庄二十八郑穆十曹共三十五卒陈共十四桓十九宋昭二秦康三楚穆八】春毛伯来求金音注【来求止此自是鲁虽不修贡周无求矣】【毛伯天子大夫何以不称使

  • 卷十·朱公迁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十   元 朱公迁 撰 彤弓之什二之三 彤弓弨【尺昭反】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叶虚王反】之钟鼓既设一朝飨【叶虚良反】之 赋也彤弓朱弓也【辑録孔氏曰

  • 论语巻七·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子路第十三〈凡三十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劳如字○苏氏曰凡民之行以身先之则不令而行凡民之事以身劳之则虽勤不怨〉请益曰无倦〈无古本作毋○胡氏曰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程子曰子路

  • 十住断结经卷第五·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神足品第十二  是时最胜菩萨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于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进有退。复有菩萨从初发意至成作佛。未曾处在父母胞胎常得化生。复以神足游诸佛国。亦无国土之想。

  • 卷第一·本谧

    二隐谧禅师语录卷第一江南扬州高沙天王禅寺 湖广荆州江陵水月禅院 嗣法门人 超巨 超秀 等编住越州剡溪狮峰法祥禅寺语录入方丈,&ldquo;此室甚深,不可测量。犹如大海,一切鱼龙虾蟹,跛鳖盲龟,无不向此翻身活命。且道山

  • 朝野遗记·佚名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佚名氏撰。 《四库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有《古今说海》本、《历代小史》本、 《说郛》本、《学海类编》本、 《逊敏堂丛书》本、《说库》本,皆一卷。《四库总目》曰: “载南渡后杂事。称宁宗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