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玉不琢不成器①

——学习是为了开发潜能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2),教学为先。《兌命》曰(3):“念终始典于学(4)。”其此之谓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礼》。②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3)兌(yue)命:《古文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命》。④念终:始终想着。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读解】

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用这个道理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大概要比西方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切合实际一些。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天生来像一张白纸,后来通过经验积累和学习,便在白纸上画出了各种图画。

玉石同白纸显然不一样的。白纸什么都没有,而玉石则包含了潜在的有用成分和价值。白纸上的痕迹是外力机械地加上去的,琢磨玉石则是让他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儒家的学者一方面承认了人所拥有的天赋和才能,(不像白纸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则强调了开掘和发展天赋、才能,必须通过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展现。确定了这个大前提,剩下的问题便是开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是具体的操作方式的问题。

猜你喜欢
  修身第六十一(缺)·管仲
  学问第十五·鹖冠子
  地官司徒第二·佚名
  乐庵语録卷二·龚昱
  卷四·李衡
  卷九·陈傅良
  卷二·叶梦得
  卷一百八十九·秦蕙田
  书蔡传旁通序·陈师凯
  纲领·董鼎
  桓公·桓公二年·左丘明
  晓三界品第六·佚名
  守行品第二十三·佚名
  佛说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佚名
  第七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萧琛诗集·萧琛

    和元帝诗妙善有兼姿,群才成大厦。奕奕工辞赋,翩翩富文雅。丽藻若龙雕,洪才类河泻。案牍时多暇,优游阅典坟。儒墨自玄解,文史更区分。平台礼申穆,兔苑接卿云。轩盖荫驰道,珠履忽成群。德音高下被,英声远近闻。 别萧咨议前夜以

  • 附录二·佚名

    附录二「台湾文献丛刊」已刊台湾诗作索引「台湾文献丛刊」已刊台湾诗作索引作者姓氏次序(以首字笔画多寡为准)二画丁四画六、方、王五画丘、仝、包、史、失、弘、瓦、白、石、立、古六画伊、全、朱、江七画何、余、吴、

  • 自序·蔡东藩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  《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

  • ●卷二十二·陶宗仪

      ◎圣门弟子孔门弟子姓字,见诸《家语》、《论语》、《史记等书》。金华张君孟兼、稽考异同,集为章句,以便记诵。即古急就之义也。其文曰:“昔圣门,弟了三千。身通六艺,七十二人、德行着称,颜回子渊,冉耕伯牛,闵损子骞,

  • 第八卷 星野晷度(五)·缪荃孙

    节气日出时日入时旦时中星昏时中星冬至小寒大雪大寒小雪立春立冬雨水霜降惊蛰寒露春分秋分清明白露谷雨处暑立夏立秋小满大暑芒种小暑夏至辰初初刻三分四十二秒辰初初刻一分五秒卯正三刻八分四十三秒卯正二刻十二分四

  • 七七六 江西巡抚郝硕奏遵旨查办流传剧本情形并黏签呈览折·佚名

    七七六 江西巡抚郝硕奏遵旨查办流传剧本情形并黏签呈览折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初六日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于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等字寄,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奉上谕:前因

  • 一八八 江西巡抚海成奏从前校核书籍无诋毁字句及现在查办情形折·佚名

    一八八 江西巡抚海成奏从前校核书籍无诋毁字句及现在查办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十二日臣海成谨奏,为遵旨据实奏闻事。八月二十五日,承准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谕:前曾谕令各督抚采访遗书,汇登册府,云云。钦此。臣查

  • 七、我来台后二十四快事·林语堂

    金圣叹批《西厢》,拷红一折,有三十三个"不亦快哉"。这是他与朋友斫山赌说人生快意之事,二十年后想起这事,写成这段妙文。此三十三"不亦快哉"我曾译成英文,列入《生活的艺术》书中,引起多少西方人士的来信,特别嘉许。也有一位

  • 选举一五·徐松

    发解真宗天禧元年正月十一日,南郊赦书:「开封府国子监曾经省试陪位举 人,将来科场,特与免取文解。」 六月五日,诏以西京奉安祖容圣,河南府旧举人特免将来文解。 二年十月三日,开封府发解官任布等上言,望依南省例誊录进士试卷,

  • 乐二·徐松

    律吕景佑三年六月九日,冯元等上言:「奉诏修撰乐书,望特降书名。」诏以《景佑广乐记》为名。 七月十三日,冯元等上《景佑广乐记》八十一卷。《因革》篇叙国朝制作云: 元年秋九月,太常燕肃建言:「金石不调,愿以周世王朴律准更加

  • 卷三十三·郑玄

    校人掌王马之政。(政谓差择养乘之数也。《月令》曰“班马政”。)[疏]注“政谓”至“马政”○释曰:此经与下为目,下亦有邦国及家,而云“王马”者,以尊为主。郑云“政谓差择养乘之数也”者,经辨六马,是差择也。下云“凡颁良而养

  • 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第十七·晏婴

    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公刷涕而顾晏子曰:“寡人今日游,悲,孔与据皆从寡人而涕泣,子之独笑,何也?”晏子对曰:“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使勇者

  • 贫富第十七·桓宽

    大夫曰:“余结发束修年十三,幸得宿卫,给事辇毂之下,以至卿大夫之位,获禄受赐,六十有余年矣。车马衣服之用,妻子仆养之费,量入为出,俭节以居之,奉禄赏赐,一二筹策之,积浸以致富成业。故分土若一,贤者能守之;分财若一,智者能筹之。夫白

  • 卷四·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四宋 魏了翁 撰士昏礼一士娶妻之礼日入三商士昏礼第二 释曰郑知是士娶妻之礼者以记云记士昏礼故知是士娶妻郑云日入三商者商谓商量是漏刻之名故三光灵曜亦日入三刻为昏不尽为明案马氏云日未

  • 卷五十七·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五十七   宋 王与之 撰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衞服

  • 瑞鹿先禅师·惠洪

    祖师名本先。生郑氏。温州永嘉人也。儿稚不甘处俗。去依集庆院沙门某。年二十五。为沙弥。诣天台国清寺。受满分戒。即造韶国师。服勤十年。住瑞鹿寺。足不历城邑。手不度财帛。不设卧具。不衣茧丝。卯斋终日。宴坐申

  • 金丹四百字彭好古批注·彭好古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以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元,谓之金丹。以身心分上下両弦,以神気别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离二卦。以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土,是以攅簇五行。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

  • 东塘日札·朱子素

    一卷。明朱子素撰。朱子素,字九初,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卒年不详。明诸生,明亡后应贡不仕,隐居授徒。著有《吴疁文献》等书。《东塘日札》记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破南京后,进兵嘉定诸县,下剃发令,东南人民云集反抗,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