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瑞鹿先禅师

祖师名本先。生郑氏。温州永嘉人也。儿稚不甘处俗。去依集庆院沙门某。年二十五。为沙弥。诣天台国清寺。受满分戒。即造韶国师。服勤十年。住瑞鹿寺。足不历城邑。手不度财帛。不设卧具。不衣茧丝。卯斋终日。宴坐申旦。诲诱门弟子。逾三十年。其志弥厉。谓众曰。吾初见天台。言下便荐。然千日之内。四威仪之中。似物碍膺。如仇同处。一日忽然猛省。譬如洗面摸著鼻孔。作偈三首曰。非风幡动仁心动。自古相传直至今。今后水云人欲晓。祖师真是好知音。又曰。若是见色便见心。人来问著方难答。若求道理说多般。辜负平生三事衲。又曰。旷大劫来只如是。如是同天亦同地。同地同天作么形。作么形兮无不是。乃又曰。华严称。佛身充满于法界。是真个也无。且如佛身。既已充满法界。菩萨界。缘觉声闻界。人天修罗界。饿鬼畜生地狱界。应无处蹲。如是理论。太煞聱讹。寻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且道即今五根。所对六境。与汝是同耶是别耶。同则何不作一块。别则如何说唯是一心。大须著精彩。佛法不是等闲。大中祥符元年二月。谓门弟子如昼曰。为我造个卵塔。塔成我行矣。八月望日毕工。远近道俗造山。唯恐其后。是日如平居。至午时。安坐方丈。手结宝印。谓如昼曰。古人曰。骑虎头撩虎尾。中央事作么生。如昼曰。也只是如昼。先曰。汝问我。如昼乃问。骑虎头撩虎尾。中央事作么生。先曰我也弄不出。于是奄然开一目。微视而寂。阅世六十有七。坐四十有二夏。长吏以其事闻。有诏本州常加检视。如昼乃奉其平生所著。竹林集十卷。诗辞千余首。诣阙上进。诏藏秘阁。如昼特赐紫衣。

赞曰。读先传。校传灯语句。详略少异耳。夫自心非外有。妄尽而自返。则于生死之际。超然自得如此。然余每怪。前圣平日机辩。皆不可犯。至临终之日。皆弭光泯气。洞山曰。吾闲名已谢。临济曰。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今先又曰。我也弄不出。呜呼其有旨要乎。

猜你喜欢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一·佚名
  受十善戒经·佚名
  凡例·性音
  金刚仙论 第十卷·佚名
  提婆菩萨传·佚名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宗喀巴
  宗镜录卷第十二·延寿
  佛说箭喻经·佚名
  第六回·胡兰成
  神鼎諲禅师·惠洪
  卷第四·寒松智操
  佛 法 与 美·太虚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十·明雪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二十三·彭定求

        卷223_1 【宿青溪驿奉怀张员外十五兄之绪】杜甫   漾舟千山内,日入泊枉渚。我生本飘飘,今复在何许。   石根青枫林,猿鸟聚俦侣。月明游子静,畏虎不得语。   中夜怀友朋,乾坤此深阻。浩荡前后间,佳期付荆楚。

  • 沈刚孙·唐圭璋

      刚孙,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宝庆元年(1225)昌国县令。二年(1226),致仕。   酹江月   我来访古。把尘襟、都付一声鸣橹。笑把瑶觞波浩荡,却忆长鲸吞吐。坐挹高风,骨清毛冷,不作嚣尘语。客星何在,谩留遗像江渚。   试问泽

  • 所见·周作人

    三座门的底下,两个人并排着慢慢地走来。骑马的跨在他同伴的背上了。聚在一处游戏。等到月亮上来的时候,皇城根的河边,拖下一根青麻的索子。我知道一个人是拴在腕上,大家说一声再会,只是两边的袖子底下,几个破衣的小孩们,但我

  • 石湖集补钞·管庭芬

    石湖集补钞范成大琉璃河烟林葱茜带回塘,桥眼惊人失睡乡。健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此河大中祥符间路振《乘轺录》亦谓琉璃河,惟嘉祐中宋敏求《番录》乃谓之六里河。大抵胡语,难得其真。)挽王提刑彦光论蜀三年戍,还吴

  • 御选宋诗卷五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五十二七言律诗八陆游留题云门草堂小住初为旬月期二年留滞未应非寻碑野寺云生屦送客溪桥雪满衣亲涤砚池余墨渍卧看炉面散烟霏他年游宦应无此早买渔蓑未老归望江道中吾道非邪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

  •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五十三·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秋七月。甲寅朔。享太庙。遣郑亲王庆至恭代行礼。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午皆如之。内起居注  ○谕内阁。丁宝桢奏、特参

  • 明名臣琬琰録卷一·徐紘

    太祖高皇帝御制中山武宁王神道碑大明中山武宁王姓徐氏讳达凤阳府凤阳县人家世农业王年二十有二值元末兵兴岁癸巳朕集义旅王束麾下朕视其所以周旋几二年动静语黙悉超羣英于是命为帅首凡有微征以代朕行又几一载明年乙

  • ◎圆光奇闻·李定夷

    锡邑县立第二高等学校,因校中须教员在卧室失去银洋三十余元,四处搜寻,毫无影踪。初疑校内听差窃去,继疑及寄宿之学生。遂商之该校校长辛某,于当晚即请精圆光术者到校。在该校东偏杨龟山先生祠,内取供设香案搬置校中,令寄宿生

  • 八四五 弘历御文渊阁赐四库全书总裁等官宴并赏赉有差·佚名

    八四五 弘历御文渊阁赐四库全书总裁等官宴并赏赉有差【真按:以其文内云上御,便译题为弘历御,实在也不伦.题为上御即可.由此直呼乾隆名讳,亦知为今人编者所题名矣(见凡例).今大陆中国人每喜直呼古代帝王者,尤其明君亦

  • 杜僧明传·李延寿

    杜僧明字弘照,是广陵临泽人。他形体矮小,却很有胆量,善于骑射。梁朝大同年间(535~546),卢安兴任新州刺史、南江督护,杜僧明和他的哥哥杜天合以及周文育一起被卢安兴奏请朝廷,同往赴任。杜僧明因为连续征讨俚、獠人而立有战功

  • 蒲宗孟传·脱脱

    蒲宗孟,字传正,阆州新井人。中进士第,调任夔州观察推官。治平年间,发生水灾地震,蒲宗孟上书,斥责大臣及宫禁、宦寺。熙宁元年(1068),改任著作佐郎。宋神宗看见他的名字,说:“是那个曾经上书谈水灾地震的人哪!”又召试学士院,用为

  • 卷四十九、湘军水师之编制·黄鸿寿

    文宗咸丰三年,秋七月,帮办江南军务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奏:“请饬两湖、四川分造战船,以清江面。”诏行之。先是二年冬,湖北巡抚常大淳疏言:“洪秀全水陆攻武昌,船炮充斥。请调江南军中之广西炮船、江南水师之广

  •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司马迁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集解】:徐广曰:“遇,一作‘偶’。”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索隐】:暴伉。伉音苦浪反。言暴猛伉直。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

  • 孟子纂疏卷十二·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疏卷十二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任平声】任国名【愚案任薛同姓之国在齐宋之间】屋庐子名连孟子弟子也色与礼孰重任人复问也曰礼重

  • 左传折诸卷二十五·张尚瑗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五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定公元年春王正月仲逹疏此年不书正月者公即位在六月故也然则正月之时公未即位元必不改未改之日必乗前君之年于时春夏当名此年为昭公三十三年但史官定防须有一统不

  •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缘起·密云圆悟

    续藏经 辟妄救略说明 圆悟着 真启编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缘起崇祯三年春。汉月寄五宗原至。老僧置之不阅。复云。目原之一字。苐恐不出六祖道。成知解宗徒。不得不说破耳。此老僧逆耳之言。望汉月知非故也。至六年春

  • 南海志·陈大震

    又名《大德南海志》,中国元代的航海地理著作。陈大震撰。本书原刊于元大德八年(1304),凡20卷,现多佚散,仅有北京图书馆藏残本卷6至10,卷7物产篇列舶货,诸番图。《永乐大典》卷119.07广字,也予收录。列举和广州通商的国家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