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1)。此两者,或利或害(2)。天之所恶,孰知其故(3)?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4)。坦然而善谋(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6)。
【题解】
老子在七十六章说:“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本章“敢”即“坚强”,“不敢”即“柔弱”。“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就是说,勇于坚强则死,勇于柔弱则生。“勇”虽同样,重点有异,生死殊途。而自然之道,贵柔弱不贵坚强。因果相依,祸福相乘,福善祸淫,理或无爽。“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在用兵方面,他主张“不争而善胜”,要善谋而不硬拼,这是有合理因素的。
注释:
(1)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两“敢”字下有两“者”字。“活”字甲乙本右旁残损,据今本写定。河、王、傅、范及诸今本,俱同乙本,无两“者”字。
(2)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损掩。诸王、傅、范,皆同马王堆本。景龙、开元、景福、古观楼及唐玄宗、陈象古、司马光诸本,“此”上有“知”字。严遵、李约及敦煌六朝写本、唐写本,“此”上有“常知”二字。
(3)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损掩。严遵、景龙、龙兴碑及敦煌唐写本同马王堆本。河、王、傅、范及开元诸本,下衍“是以圣人犹难之”一句,如第六十三章文。
奚侗说:“‘是以’一句,谊与上下文不相属,盖六十三章文复出于此。”今据马王堆本,不录此句。
(4)河、王、傅、范及唐宋诸今本皆如此。马王堆本甲本,前两句损掩;乙本,“不争”作“不单”,“单”盖“战”之省文,“不忍”作“弗召”。《群书治要》,“天之道”作“天道”,无“之”字。
(5)敦煌六朝写本如此。“坦然”,两唐写本作“不言”,傅、范作“默然”,开元与诸王本作“然”。《释文》:“音阐;坦,吐旦反,梁王尚,钟会、孙登、张嗣本有此。坦,平大貌。河上作,宽也。”劳健《古本考》:“《论语》郑注‘坦荡荡’,宽平貌。训宽,是假作‘坦’。字盖又从字传写演变。故今河上本亦作。《广雅》:‘,缓也。’词固可通,然与下文‘恢恢’义不相应。作‘不言’,则涉上文‘不言善应’之误。‘默然’又似从‘不言’改作。皆非。”张松如《校读》:“劳说详辩,甚是。帛书甲本作‘弹而善谋’,乙本作‘单而善谋’,‘弹’、‘单’均似之讹,是古本已作矣,亦乃‘坦’之借字也。”
(6)河、王、傅、范及唐宋诸今本多如此。马王堆本甲本损掩,乙本大致相同,惟“恢恢”作。张松如《校读》:“《说文》:‘,大也。’读guai,与‘恢’音义皆近。盖读为。景龙与周如砥本,‘失’字作‘漏’。马叙伦曰:‘《后汉书·杜林传》注引‘失’作‘漏’。”
【今译】
勇于坚强就要被消灭,勇于柔弱就能保存自己。这两种勇敢的行为,有的带来好处,有的带来灾害。天所厌恶的,谁知道它是什么缘故?自然的规律,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讲话而善于应对,不召唤而自动来到,胸怀坦白而善于谋划。天网无边,它的网眼虽然稀疏,可是什么也漏不掉。
猜你喜欢 哀公卷二十八(起十一年,尽十四年)·何休 法言義疏十三·汪荣宝 读书録卷十一·薛瑄 君子尚义不尚勇·孔子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林语堂 卷三十八·真德秀 卷十五·王与之 禹贡指南卷一·毛晃 卷一百六·佚名 缘觉品第十·佚名 卷四·普济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三·智旭 阿底峡祖师故事·太虚 评对于西洋文明态度的讨论·太虚 阅“相见别种辨”·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