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1),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2)。
是谓不争之德(3),是谓用人之力(4),是谓配天,古之极也(5)。
【题解】
本章讲战略战术。对将帅所提出的这些要求———不逞强,不激怒,避免正面冲突,利用别人的力量,以不争达到争的目的,等等,在军事学上,都有很大的价值。
注释:
(1)马王堆本甲本如此,乙本同,惟前有“故”字。傅、范与景龙、敦煌唐写本、道藏龙兴碑,前有“古之”二字。宋刊河上本与诸王本,皆同马王堆本甲本,无“故”字及“古之”二字。傅本“不武”下有“也”字。敦煌唐写本,“善战”以下无“者”字。
(2)马王堆本甲乙本悉如此。甲本“与”字损掩,依乙本补。宋刊河上本与诸王本皆如此,同马王堆本,惟“弗”字作“不”。敦煌唐写本,无二“者”字。“弗与”,傅、范与景龙、开元、敦煌六朝写本,作“不争”。“为之下”,今河上本与景龙、景福、敦煌唐写本,俱省“之”字。奚侗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故云不与;以我临物曰与。见《易》杂卦传,‘或与或求’注。”张松如《校读》:“《周易》杂卦第十一:‘临观之义,或与或求。’注曰:‘以我临物故曰与,物来观我故曰求。’此‘弗与’,盖谓不以我图攻取也。”
(3)马王堆本甲乙本悉如此。甲本“是”字损掩,“争”字增作“诤”;乙本“之”字损掩,今依两本校补写定如上。河、王、傅、范及诸通行本并同。惟顾欢《道德真经注疏》“谓”作“以”。
(4)河、王、傅、范及诸通行本皆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皆无“之力”二字。景龙本,“谓”作“以”。严遵本,无“是谓”二字。
(5)马王堆本甲乙本如此。傅、范及景福、敦煌六朝写本、唐人写本、《道德真经》诸本,大致相同。河上本、诸王本,无“也”字。“是谓配天”,河上注:“能行此德者,德配天也。”“古之极”,河上注:“是乃古之极要道也。”
【今译】
善于作将帅的人不轻易动武,善于打仗的人不容易被敌人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跟敌人硬拼,善于用人的人对别人很谦虚。这叫做不与人相争的美德,这叫做善于利用别人的力气,这叫做配合天道,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
猜你喜欢 正经第九·桓谭 卷三 鬼神·黎靖德 黄书 全文·王夫之 知圣篇·廖平 卷二十六·魏了翁 偶会篇第十·王充 卷之四十三·邵经邦 性善辩第一·孟子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佚名 卷二百七十五·佚名 五种成败章第五·佚名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无得无说分第七·朱棣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八·德辉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