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八

谷类

五言古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唐】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谿桥荒村惟古木寒花疎寂歴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李老谷         【元】纳 延

高秋逺行迈入谷云气暝稍稍微雨来渐觉衣裳冷萦纡青崦窄杳窱烟林迥峰廻忽开豁夕阳散微影霜叶落秋涧寒花媚秋岭路穷见土屋人烟杂墟井平生爱山癖愒此惬幽静月落闻子规懐归心耿耿

晦日稍次山谷      【明】林 敏

清谿殊险豁石瀬何淙淙寻源竟莫测又复上防重行处众壑尽望中天影空扵焉倐含景水木相玲珑湿翠翳巾舄片云起西峰忽忽洞深杳大圆变溟蒙飞湍逗

日月急雨随蛟龙洗心投白鸟息见期青松愿因紫霞秘永谐鸾鹤踪

五言律

愚公谷         【唐】王 维

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縁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

春谷幽居        【唐】钱 起

黄鸟鸣园栁新阳改旧隂春来此幽兴宛是谢公心扫径兰芳出添池山影深虚名随振鹭安得乆栖林

过吴儿谷        【宋】韩 琦

晓入吴儿谷危途信不虚千峰疑絶路一迳甫容车山鸟过云语田夫半岭锄时平尽周道天险欲何如

庶先北谷        【宋】文 同

路自西谿入园当北谷开月亭诗作客雨馆睡为媒摘果衣霑露寻泉屐渍苔闲居正无事莫问我频来

九里谷         【金】李俊民

九曲羊膓路千层劒防山行钩藤蔓刺坐印石花斑树发三春暮云归万壑闲相陪林下屐虽倦不知还

五言排律

奉和圣制答张説扈从南出雀防谷

【唐】赵冬曦

轩辕应顺物力牧正趋陪道合殷为砺时行椘有材省方西礼设振旅北京廻地理分中壤天文照上台寒依汾谷去春入晋郊来窃比康衢者长歌仰大哉

奉和圣制答张説扈从南出雀防谷

【唐】王 丘

襟带三秦接旂常万乘过阳原淑气早隂谷沍寒多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一闻天乐唱恭遂万人和

奉和圣制答张説扈从南出雀防谷

【唐】崔 翘

硖路绕河汾晴光扫曙氛笳吟中岭树仗入半峰云顿觉山原尽平看邑里分早行芳草逺晩憩好风薰嘉颂推英宰春逰扈圣君共欣承睿渥日月照天文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唐】张九龄

设险诸侯地承平圣主廵东君朝二月南斾拥三辰寒出重关尽年随行漏新瑞云丛捧日芳树曲迎春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

七言律

春谷          【宋】朱 子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得灵根手自栽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红裳似欲留人醉锦障何妨为客开饮罢醒心何处所逺山重疉翠成堆

五言絶句

云谷          【宋】朱 子

闲云无四时散漫此山谷幸乏霖雨姿何妨媚幽独

七言絶句

宿青牛谷        【唐】杨 衡

随云歩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怜夜乆月明中惟有坛邉一林竹

筼筜谷         【宋】文 同

池通一谷波溶溶竹夹两岸烟蒙蒙寻幽直去景渐野宛尔不似在尘中

黄花谷         【金】元好问

团团石瓮琢青瑶仰面看云觉动揺谁着天瓢洒飞雨半空翻转玉龙腰

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逰苍谷口

【元】王 恽

四山遮尽外来风山崦人家不觉冬独立苍崖重回首山形浑似入居庸

其二

方山忽断两崖开中有苍河自北来行出山门俱不见玉龙翻作地中雷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七十八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出 返棹·李渔
  ●玉玦记目录·郑若庸
  龚鼎孳诗集六·龚鼎孳
  卷二十六·王十朋
  一个观念·闻一多
  词余丛话 卷三·杨恩寿
  卷十九·佚名
  古赋辨体巻六·祝尧
  卷二·沈德潜
  道乡集补钞·管庭芬
  安阳集钞·吴之振
  卷四十五·郭元釪
  卷二十·康熙
  卷十四·沈季友
  甲乙集卷第二·罗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二十三·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二十三明 胡震亨 撰诂笺八韦应物睢阳感怀诗盛称张廵忠烈且云宿将降贼庭儒生独全义儒生谓廵宿将则谓许逺也当时城陷廵遇害赋议生致一人洛阳乃以逺行逺卒不屈中途死廵子去疾欲专以为父功上书谓

  • 卷八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二明 曹学佺 编晩唐九于濆【字子清杜曲人】秦富人高高起华堂远远引流水粪土视金珍犹嫌未奢侈陋巷满蓬蒿谁怜有顔子拟古意白玉若无玷花顔须及时国色久在室良媒亦生疑鸦鬟未成髻鸾镜徒

  • 卷七十六·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七十六兵部主事陈焯编杨 载【字仲弘建之浦城人後寓杭因占籍焉载少孤博涉羣书为文有跌荡气年四十不仕户部贾国英数荐於朝以布衣召入翰林授国史院编修调管领海船万户府照

  • 卷一百七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七十一读书类五言古读山海经        【晋】陶 濳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疎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廻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

  • 卷三百四十九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丁卯朔,詔支末鹽鈔三十萬緡,付河東路轉運司市糧草。   詔湖南邵州武崗縣減將下防拓弩手二百【一】,以其錢糧募土人入溪峒。從鈐轄司請也。   御史蹇序辰乞令諸路提點刑獄司

  •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西南夷传·李延寿

    中天竺国中天竺国,在大月支东南数千里,方圆三万里,又名身毒。汉代张骞出使大夏,见到邛竹杖、蜀布,大夏人说是在身毒买的,就是天竺。从月支、高附以西,南到西海,东到盘越,排列着几十个国家,每国都有王,国名虽不同,但都属身毒。汉朝

  • 郑晓传·张廷玉

    郑晓,字窒甫,浙江海盐人。嘉靖元年(1522)考中乡试第一名,第二年中进士,做了职方主事。期间,他坚持天天披阅过去的文牍,得以通晓天下远塞近山及各地兵马的虚实、强弱。尚书金献民嘱托他编写《九边图志》,书成以后,人们争着抄写

  • 书録后跋·董史

    庚申之火藏书荡尽而书録亦不复存念始者编类非一日采摭非一书功成而废唯切怅怅因忆曩时此録之成惟匡庐曹谷中称之盖尝转冩□□寄声昌谷因致此意咸淳乙丑之夏乃能以旧録为寄用充修校复成此编或可传之好事以毕□志也是岁

  • 卷十六·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十六左庶子叶酉撰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传报柏举也蔡人男女以辨使疆于江汝之间而还蔡于是乎请迁于吴杜注随世服于楚不通中国及吴入楚昭王奔随随侯免之卒复楚国楚人德之使

  • 自序·湛若水

    春秋正傳自序甘泉子曰春秋聖人之刑書也刑與禮一出禮則入刑出刑則入禮禮也者理也天理也天理也者天之道也得天之道然後知春秋春秋者聖人之心天之道也而可以易言乎哉然則聖人之心則固不可見乎夫子曰吾志在春秋聖人之心存

  • 卷八十五·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卷禮書綱目卷八十五     婺源江永撰樂記    樂六【補】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宫商角徵羽雜比曰音单出曰聲形猶見也】聲相應故生變【樂之器彈其宫則衆宫應然

  • 卷首第四·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首第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礼制因革下宋史太祖本纪开寳六年行开寳通礼礼志太祖受周禅即位之明年因太常博士聂崇义上重集三礼图诏太子詹事尹拙集儒学之士详定之开寳四年四方渐平民稍休息乃命御史中

  • 卷十四·吕本中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集解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十四宋 吕本中 撰文公九年春毛伯来求金左氏传毛伯衞来求金非礼也不书王命未葬也公羊传毛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当丧未君也逾年矣何以谓之未君即位矣而

  • 四书正误卷四 论语下·颜元

    先进吾友陈翁戆庵述旧解曰:「先辈于礼乐一段质朴意思,还是无位的野人存着;后辈华靡光景,都是有位的君子干的。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问修己「『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夫子何日不用礼乐,怎说『如用之』?」对:「不解。」予曰

  •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朱棣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陈雄曰】深解义趣者。须菩提心悟真空无相义趣也。涕泪悲泣者。伤我值遇之晚。

  • 卷第一百一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二诸法集智相应。彼法灭智相应耶。答不尔。设法灭智相应。彼法集智相应耶。答不尔。对道智空无相三摩地亦尔。所以者何

  •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佚名

    《上清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十四引《七圣玄记》;《上清大洞经目》着录「上清七圣玄纪回天九霄一卷」,皆指此经。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