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67章

【原文】

天下皆谓我大,大而不肖(1)。夫唯不肖,故能大(2)。若肖,久矣其细也夫(3)我恒有三宝,恃而宝之(4):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5)。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6)。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7)。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8)。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9)。

【题解】

本章讲的是“道”的原则在政治军事上的具体运用。老子提出“三宝”(慈、俭、后枙不敢为天下先枛),并站在“慈”、“俭”、“后”这方面,把它们绝对化,还把退守看作是不可改变的最高原则,而忽视了“勇”、“广”、“先”(前进),尤其是“先”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因而背离了辩证法。

注释:

(本章依据马王堆本乙本,参照甲本,改错补残而写定。马王堆本甲乙本,在本章前,即上章“故天下莫能与争”后,插入“小国寡民”及“信言不美”两章,今属八十及八十一章。本章在马王堆本中,应为六十九章。仍照今本次序,作六十七章。)

(1)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损掩。王弼作:“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今本多作“我道大”,惟傅、范作“天下皆谓吾大,似不肖”。河上、严遵、景龙、开元、景福、龙兴碑及六朝写本、唐写本,皆作“我大”,无“道”字,无“皆”字。景龙、龙兴碑,无“似”字。唐写本、龙兴碑,“谓”作“以”,“肖”作“笑”,下“肖”字亦同作“笑”。

(2)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作“夫唯大,故不肖”,“大”字损掩,依意补。王、傅及今诸通本,俱作“夫唯大,故似不肖”,或无“似”字,同马王堆本甲本。

(3)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作:“若肖,细久矣。”王、傅、范如乙本。严遵《指归》作“若肖,久小矣”,道藏龙兴碑并无此“矣”字。河上、景福,无“也”字,景龙并无“也夫”二字。

(4)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夺“持而宝”三字。韩非《解老》所引作:“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上句,“我”字王、范与他本,同马王堆本作“我”。傅奕、李约同韩非作“吾”,均无“恒”字。下句,河上、傅、范与景龙、敦煌、六朝写本及唐写本,皆同马王堆本、韩非,作“持而宝之”,敦煌一本、道藏龙兴碑及邵若愚、李约、彭耜、危大有、焦竑、周如砥诸本,作“宝而持之”。开元、古观搂、《道德真经》及强思齐、司马光、苏辙、赵孟頫、黄茂材诸本,作“保而持之”。今诸王本作“持而保之”。

保、宝二字古义通。

(5)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八字损掩。河、王、傅、范及后世诸通行本尽同。惟敦煌一唐人写本,无“敢”字。

(6)马王堆本乙本如此。甲本前六字损掩,“成器长”作“成事长”。韩非《解老》所引,无“夫”字,末句作“故能为成事长”。前二句,诸本悉同。惟末句,司马光、范应元作“故能为成器长”。敦煌一本作:“故能为民成器长。”傅与他唐本、河上本、诸王本,俱作“故能成器长”,“能”下无“为”字。李约作“故能成其长”。俞樾《诸子平议》:“‘事’、‘器’异文,或相传之本异,或涉上文‘事无不事’句而误,皆不可知。韩非‘故能’下有‘为’字,则当从之。盖‘成器’二字,相连为文。哀十四年《左传》:‘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杜注:‘成国,大国。’昭五年《传》:‘皆成县也。’成县亦谓大县。然则成器者,大器也。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尔雅·释诂》:‘神,重也。’‘神器’为重器,‘成器’为大器,二者以天下言。质言之,则正是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天下长耳。”

(7)依马王堆本甲乙本写定如此。乙本“今”字损掩,“则”字下无“必”字。甲本夺“舍其俭,且广”句。今相互补缀写定如上。河上、王弼省三“其”字,末句作“死矣”。

傅、范及唐宋诸今本,多三“其”字,“舍”字作“捨”。傅、范末句作“是谓入死门”。(8)马王堆本甲乙本如此。甲本“以战”二字损掩,乙本“战”省作“单”。河上、王弼及景龙、开元、景福、敦煌诸本,皆同马王堆本。韩非《解老》引文作:“慈,于战则胜,以守则固。”“以战则胜”句,傅、范与道藏龙兴碑、宋汇刻四家注本,皆作“以陈则正”。马叙伦《校诘》:“弼注上文‘一曰慈’曰:‘夫慈,以陈则胜。’是王作‘以陈则胜’,当从之。”张松如《校读》:“‘以陈则正’,亦即‘以战则胜’。”

(9)马王堆本甲乙本悉如此。“如”字,甲本省作“女”。王引之《经传释词》:“如,则也。”王、傅、范作:“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景福与敦煌一本,皆如道藏河上本,作“天将救之以善,以慈卫之”。张松如《校读》:“建之、救之,皆助之之谓;卫之、垣之,其义亦同,正是保护之意。”

【今译】

天下人都说我伟大,伟大得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正是由于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所以才能成其为伟大。要是真像什么具体的东西,那它早就渺小得很了。我常有三件法宝,我掌握着并且珍惜着它们:一是“柔慈”,二是“俭约”,三是“不敢先天下人有所为”。秉心“柔慈”,故能勇敢;励行“俭约”,故能豪广;做到“不敢先天下人有所为”,故能成为天下的首领,现在舍去“柔慈”,只讲勇敢;舍去“俭约”,只讲豪广;舍去退让,只讲抢先,那就必定要灭亡了。“柔慈”这件法宝,用之于战争,就能胜利,用之于守卫,就能稳固。天要帮助谁,就要“柔慈”来保卫谁。

猜你喜欢
  辨祟篇第七十二·王充
  功名第二十八·韩非
  聘礼第八·佚名
  卷五十五【起定公五年尽九年】·杜预
  理学类编卷三·张九韶
   五 中国的人文主义·林语堂
  卷三·刘敞
  卷一百七十九·山井鼎
  卷二十四·沈廷芳
  春秋长历卷九·陈厚耀
  卷一百一十六·佚名
  后序·神清
  在仰光与宇连令沓谈话·太虚
  对于文艺政策之管见·太虚
  第四十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谷城山馆集卷十八·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絶句四时宫词绣阁春深自卷衣侵阶芳草闭宫扉东风亦惜花零落吹向昭阳殿里飞万戸帘栊下水晶沉沉宫阁夜无声惟怜一片长门月照见啼妆几处明金屋愔愔夜欲长萤流鸳瓦月如霜阶前玉树无情思早送西风入洞房午

  • 卷一百七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七十八碑类五言古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唐】高 适吾友吏兹邑亦尝懐宓公安知梦寐间忽与精灵通一见兴永叹再来激深衷宾从何逶迤二十四老翁于焉建层碑突兀长林东作者无愧色

  • 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四十七·赵尔巽

      司马騊 王秉韬嵇承志 康基田 吴璥 徐端 陈凤翔 黎世序   司马騊,字云皋,江苏江宁人。乾隆中,大学士高晋为两江总督,辟佐幕司章奏。习河事,以从九品留工效用,授山阳主簿。累迁淮安同知,仍兼幕职。从晋塞河,屡有功。萨载

  • 元明事类钞卷七·姚之骃

    政术门【二】重农劝农官 元史至元九年命劝农官举察勤惰耕织图 虞集文元置十道劝农使皆慎择其人亲歴原野而教之功成省归宪司宪司置四佥事其二乃劝农之官故天下守令皆以劝农系衔宪司以耕桑之事上大司农至郡县大门两壁

  • 卷十三·李斗

    ◎桥西录“长堤春柳”在虹桥西岸,为吴氏别墅,大门与冶春诗社相对。跨虹阁在虹桥爪,是地先为酒铺,迨丁丑后,改官园,契归黄氏,仍令园丁卖酒为业。联云:“地偏山水秀(刘禹锡),酒绿河桥春(李正封)。”阁外日揭帘,夜

  •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六月己酉朔升盛京户部理事官戴都里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庚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诸王贝勒贝子。公满汉文武官员及远近士民、赴畅春园恭请皇上允受神圣文武大德广运尊号。上谕曰

  • 第七辑·佚名

     柴世进投递词帖案  江苏巡抚明德折奏 军机处档  江苏巡抚臣明德谨奏为拿获造作逆词人犯请旨亟正典刑以彰国宪以快人心事本年正月初八日据两淮盐运使赵之璧禀称正月初三日同征盐课忽有一人突至堂上口出狂悖之语

  • 卷十七·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十七礼五告祭康熙五十一年诏升配朱子于大成殿为十一哲遣官至国子监告祭先师孔子及朱子位前【谨按朱子神位既改称先贤升配殿上其旧供先儒神牌移奉】【御书楼中】雍正元年诏封孔子先世五代为

  • 三十九年·佚名

    (癸巳)三十九年清康熙五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卯,全羅道求禮縣,牛産雛,一身兩頭。○敎曰:「孟春之月,命布農事,載在月令。噫!當漢文富庶之時,詔書之下,必先於農,農者,民所恃以生也。矧此洊飢之日乎?歲籥載換,東作不遠,申飭勸課,其可

  • 提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左氏博议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案左氏博议二十五卷宋吕祖谦撰祖谦有东莱书説已别着録是书相传祖谦新娶一月之内所成今考自序称屏处东阳之武川居半嵗里中稍稍披蓬藋从予逰谈余语

  • 卷十八·魏了翁

    <经部,书类,尚书要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八宋 魏了翁 撰一召毕为二伯率诸侯相康王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二公为二伯中分天下而治之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临终之命曰顾命二初以周召分陜周公薨毕代之正义曰礼记曲礼下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二·江味农

    【&ldquo;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复,又也。次,次第也。法字包罗万象,一切事事物物,不论眼见耳闻,即不能见,不能闻,而为心所想及者,亦称为法。凡世间法,出世间法,均包括在内,故称一切法。应无所住,正答应云何住。

  • 天边灯塔·凡尔纳

    《天边灯塔》(Le Phare du bout du mond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全书共15章。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大西洋与太平洋交界处的埃斯塔多斯岛因其偏僻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变化多端的气候条件而成为了那一带海难事故

  • 中星谱·胡亶

    一卷。清胡亶(生卒年不详)撰。胡亶号励斋,仁和(今杭州市)人。博览群书,精研天文。是书所订经星四十五,二十八宿之外增以大角、贯索、天市、帝座、织女、河鼓、天津、北落师门、土司空、天囷、五车、参左肩、参右足、天狼

  • 广笑府·冯梦龙

    笑话。明冯梦龙(墨憨斋主人)撰。十三卷。梦龙有《古今小说》等“三言”已著录。此编在作者《笑府》基础上略为增益的笑话集(末卷附录谜语)。分儒箴、官箴、九流、方外、口腹、风怀、贪吞、尚气、偏驳、嘲谑、讽谏、形

  • 远志斋词衷·邹祗谟

    词话。一卷。清邹祗谟撰。邹祗谟,生于明崇祯年间,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晚年广为交际,与王士禛过从甚密。工词,有《丽农词》二卷。《远志斋词衷》共六十三则,着重论述词的体制、词牌、声韵以及风格特色诸方面,并对前人

  •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佚名

    一卷,不空译之理趣经外,异译之理趣经也。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依梵本于中天译,与《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同。而诸心明。皆佛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