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僧若讷曰】空生领解佛旨。乃云第一义中。无有定实之法可得。亦无有定实之法可说。

  【陈雄曰】楞伽经论七种空有曰。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如来了真空之妙。固无法可得。亦无法可说。是以设为之问。无上菩提。乃第一义。深妙难名。或持戒忍辱而得之。或精进禅定而得之。或聚沙为塔。或称南无。皆已得之。岂可拘以定法而名之哉。如来悯众生之未悟。安得嘿然而离说。或为志求胜法者说。或为求无上慧者说。或为求声闻者说。(传心法要曰。自声教而悟者为声闻。)或为求辟支佛者说。(法华经曰。乐独善寂。是名辟支佛乘。)应机而酹。随即而答。宁有定法耶。佛尽变通之义。无执无著。须菩提两言无有定法。非能解佛所说义乎。

  【李文会曰】如来有所说法耶者。佛所问意。恐谓如来有所说也。无有定法者。根器有利钝。学性有浅深。随机设教。对病用药。

  【法华经云】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是故法无定相。迷悟悬殊。若未悟时。以无所得。若悟了时。似有所得。得与不得。皆是妄见。但不可执著自契中道。岂有定法可说耶。

  【川禅师曰】寒即言寒。热即言热。颂曰。云起南山雨北山。驴名马字几千般。请看浩渺无情水。几处随方几处圆。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谢灵运曰】非法则不有。非非法则不无。有无并无。理之极也。

  【王日休曰】此法为众生而设。非有真实之法。故云非法。然亦假此以开悟众生。又不可全谓之非法。故云非是非法也。

  【陈雄曰】如来所说者。无上菩提法也。可以性修。而不可以色相取。徒取。则何以深造于性理之妙。可以心传。而不可以口舌说。徒说。则何以超出于言。行之表。须菩提所以辨论两言其不可也。是法也。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一以为有耶。虽有而未尝有。一以为无耶。虽无而未尝无。此非法非非法之意。真空不空。其若是乎。

  【李文会曰】不可取者。空生深恐学人不悟如来无相之理。不可说者。深恐学人执著如来所说章句也。非者。无也。非非者。不无也。

  【黄檗禅师曰】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有见。谓无即成断灭。谓有即成邪见。

  【傅大士曰】菩提离言说。从来无得人。须依一空理。当证法王身。(子荣曰。先悟人法二空。然后证涅槃妙果。)有心俱是妄。无执乃名真。若悟非非法。消遥出六尘。

  【川禅师曰】是什么。颂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廓落太虚空。鸟飞无影迹。咄。拨转机轮却倒回。南北东西任往来。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疏钞曰】未了人空法空。皆名执著。了此二法。即曰无为。菩萨能齐证二空。声闻方离人空。未达法空。故云离一非。以证前之义。故云而有差别。

  【六祖云】三乘根性。所解不同。见有浅深。故言差别。佛说无为说者。即是无住。无住即无相。无相即无起。无起即无灭。荡然空寂。照用齐施。鉴觉无碍。乃真是解脱佛性。佛即是觉。觉即是观照。观照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般若也。

  【王日休曰】其言圣贤。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者何哉。盖谓于无为法得之浅者。则为贤人。若须沱洹之类是也。得之深者。则谓圣人。若佛与菩萨是也。此所以为差别欤。

  【颜丙曰】佛问须菩提。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答云。如我解佛所说义理。皆无一定之法。可名可说。何故如来所说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法属有。非法属无。执有著相。执无落空。所以道不是法。不是非法。又以者用也。无为者。自然觉性。无假人为。故一切贤圣。皆用此无为之法。然法本无为。悟有浅深。遂生差别。见到头则一也。

  【李文会曰】无为法性。本无浅深定相可取。若有定相。应无差别。有差别者。谓根有利钝。学有浅深。故曰差别。既有差别。即无定相也。

  【海觉元禅师曰】一金成万器。皆由匠者智。何必毗耶城。人人说不二。

  【傅大士曰】人法俱名执。了即二无为。菩萨齐能证。声闻离一非。所知烦恼尽。空中无所依。常能作此观。证果定无疑。

  【川禅师曰】毫厘有差。天地悬隔。颂曰。正人说邪法。邪法悉归正。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江北成枳江南橘。春来都放一般花。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七·雷庵正受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三·澄观
  牟梨曼陀罗咒经·佚名
  因果一错,则堕落有分,超升无由·印光
  九峰诠禅师·惠洪
  大般涅槃經卷第八·欧阳竟无
  金刚般若经疏记会编序·行策
  吹万禅师塔铭·吹万广真
  净心诫观法卷下·道宣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三·重显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十二门论疏 第六卷·吉藏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再略评·太虚
  ○奢摩他颂第四·玄觉
  往生净土忏愿仪·遵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遇摘牡丹}·佚名

    『旦丑』【黑麻序一】春景色新,见许百花百草似锦铺茵。听见黄莺枝上,叫声相闻,又畏催春卜去紧。见许庭前,凤竹筛金,车共马来去,踏起满地都是香尘,『又』有几个带酒纷来去,尾蝶飞舞成阵黄蜂双宿定,在只花心。那亏咱三人守孤单,

  • 卷五·房祺

    钦定四库全书 河汾诸老诗集卷五 元 房祺 编 白云子房先生皥希白 江 上行 浮云澹澹心悠悠杖藜来作江边游商人打鼔催行舟洪波不断东南流木叶萧萧荆楚秋劝君休上王粲楼日落沧江增暮愁 卖劒行赠韦汉臣 沧海波未澄无人

  • 第五十五回 拒忠言殷浩丧师 射敌帅桓温得胜·蔡东藩

      却说晋中军将军殷浩,累蒙迁擢,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他本来大言不惭,至此因桓温屡请北伐,便想自担重任,得能侥幸一胜,方好压倒桓温,免受奚落。当下拟定草表,自请北出许洛,相机恢复。尚书左丞孔严,向浩进规道:“近来众情

  • 第八十八回 兴党狱缇骑被伤 媚奸珰生祠迭建·蔡东藩

      却说魏忠贤既除杨、左诸人,遂拟力翻三案,重修光宗实录。御史杨维垣,及给事中霍维华,希旨承颜,痛诋刘一燝、韩、孙慎行、张问达、周嘉谟、王之寀,及杨涟、左光斗诸人,请旨将《光宗实录》,续行改修。又有给事中杨所修,请

  • 卷五·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      宋 萧常 撰列传一 昭烈承衰乱之余庶事草创嫔嫱之制阙焉未备方是时公族转徙四方疏封亦鲜陈夀复摈而不书是以後世无传焉姑因其旧而附益之 昭烈甘皇后沛人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纪昀

    列传唐 【五十五】○唐五十五韦皋【林蕴】 张建封【愔】 严震韩弘【公武充】韦皋张建封严震韩弘△韦皋韦皋字城武京兆万年人为建陵挽郎累辟诸府擢监察御史张镒镇凤翔署营田判官知陇州行营田事德宗幸奉天李楚琳杀镒

  • 七一○ 寄谕湖广总督舒常等严加诘讯鲁恕杰并据实覆奏·佚名

    七一○ 寄谕湖广总督舒常等严加诘讯鲁恕杰并据实覆奏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湖广总督舒<常>、湖北巡抚郑<大进>,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一日奉上谕:据姚成烈奏,准湖广督臣富勒浑等咨拏鲁之裕之孙鲁

  • 卷一百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三 唐 张守节 撰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史记一百三 万石君【以父及四子皆二千石故号奋为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沼州邯郸本赵国都】姓石氏赵亡徙居温【故温城在怀州温县三十里

  • 一二二 卯字号的名人二·周作人

    这里第二位的名人乃是陈独秀。他是蔡孑民长校以后所聘的文科学长,大约当初也认识吧,但是他进北大去据说是由于沈君默(当时他不叫尹默,后来因为有人名沈默君,所以他把口字去了,改作尹默,老朋友叫他却仍然是君默,他也不得不答应

  • 耶律抹只传·脱脱

    耶律抹只,字留隐,仲父隋国王之后。初时因系皇族得以入宫侍候皇上。景宗即位,任林牙,以干练敏捷著称。保宁年间,迁任枢密副使。乾亨元年(979)春,宋军攻打河东,南府宰相耶律沙任都统,率兵前往援救,抹只为监军。及至白马岭兵败,仅

  • 二十二年·佚名

    (丁卯)二十二年大明嘉靖四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丁巳朔,日暈,兩珥,暈上有背。1月3日○己未,傳曰:「近日成守琛之贈爵,予知其歿,故特命之,而徐敬德事,則未之覺矣。〈敬德,松都人,中司馬試。嘗結茅於五冠山之花潭。身居窮約,學究淵源,造

  • 卷二十二 礼运第九·郑玄

    “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并,并也,谓比方之也。存,察也。治,所以乐其事居也。○所乐,音岳,又音洛,又五孝反,好也,注同。治,直吏反,注同,下“以自治”、注“身治”、“成治”皆放此。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四书賸言四卷补二卷国朝毛奇龄杂论四书之语其门人子侄辈辑而録之前二卷为盛唐王锡所编后二卷为其子逺宗所编补二卷则章大来所编也其书随文襍録不以经文为先后亦不以四书分编惟每卷目録各称论语若干条大学

  • 为军政当局开示·太虚

    ──十六年四月在福州功德林说──‘诸善信于佛法有何讨论’?  众等问言:‘我等投身党国,为民谋福,心不自安,愿闻法以安之’。  答言:‘安心为学佛之大事,昔达摩面壁九年,有神光者请益安心,达摩答言:“将心来与汝安”!神光云

  • 目录·佚名

    大藏一览目录第一卷先王品因地品示生品出家品成道品度生品入灭品常住品原道品教兴品优劣品究竟品释疑品证验品托胎品五蕴品烦恼品第二卷三归品十善品布施品第三卷持戒品忍辱品精进品禅定品般若品第四卷方便品造像品事

  • 墨薮·韦续

    书法论丛。旧题唐韦续撰。二卷。附 《法帖释文刊误》一卷。是书为汇辑前人论书短篇而成。其在此书中所辑二十一篇,不尽著撰书人氏,或加删节,以至因此疏失,使难加深察;后来论书法者又多为依据,遂至舛误杂乱,难于究诘。上卷为

  • 萨真人夜断碧桃花·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碧桃花》。无名氏撰。旦本。叙潮阳知县徐端、县丞张珪,俱是东京人。徐有2女,长名碧桃,次名玉兰。碧桃许字张珪子张道南。某日,道南有白鹦鹉飞入徐家花园,逾墙欲捕。适碧桃游园,2人相会。不料被徐端撞见,怒

  • 驳五经异义·郑玄

    经学著作。东汉郑玄著。一卷。东汉许慎撰《五经异义》十卷,叙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不同内容。郑玄对此有许多不同意见,故著《驳许慎五经异义》。唐宋间二书皆佚,宋以后出现各种辑本。今本《五经异义》,辑自《初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