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孟子》简介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麽《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猜你喜欢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佚名
  第二篇 改过之法·袁黄
  陰陽出入上下第五十·苏舆
  南询录自叙·邓豁渠
  三传辨疑卷二·程端学
  卷三十八·湛若水
  卷五十五【起定公五年尽九年】·杜预
  卷三十二·陈祥道
  卫献公出奔(1)·戴圣
  小说法法第十六·管仲
  卷十五·乾隆
  卷五·佚名
  维摩诘经卷下·佚名
  见相别种辨释难·太虚
  佛说法常住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九·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十九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王安石临川诗钞下送邓监簿南归不见骊塘路茫然四十春长为异乡客每忆故时人水閲公三世云浮我一身濠梁送归处握手但悲辛即事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

  • 辽金元诗纪事总叙·陈衍

    诗纪事之体,专采一代有本事之诗,殆古人所谓诗史也。国可亡,史不可亡,即诗不可亡,有事之诗,尤不可亡。然或以为异族而主中国,则其国之诗可听其亡。于是宋之计有功氏、清之厉鹗氏、陈田氏,有唐诗纪事、宋诗纪事、明诗纪事,而辽、

  • 卷十三·李心传

     官制一  平章军国事平章军国事开禧元年初置以命韩冑国朝旧相特命平章军国事者凡四人天禧初王文正公以首相告老拜太尉兼侍中五日一朝遇军国大事不以时入参决公恳辞不拜庆历初吕文靖公亦以首相求罢拜司空平章军国

  • 第三十三回 享太平与民同乐 儆权阉为主斥奸·蔡东藩

      却说宣宗用士奇言,劝后退位,布置已定,先立子祁镇为太子,由礼臣奉上册宝。孙贵妃欣喜过望,恰故意禀白宣宗道:“后病痊,自当生子,妾子敢先后子么?”口仁义而心鬼蜮,此等人最属可恨。宣宗道:“朕当立你为后,休得过谦!”贵妃又佯

  •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通志卷九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五春秋齐管仲 晏子 逢丑父 崔杼 庆封楚鬬伯比 鬬子文 公子侧 蔿贾 蔿艾猎申叔时 伯州犂 沈尹戍 公孙归生 伍举防啓疆 申无宇 然丹 公子贞 防子冯屈建囊

  • 世家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二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元宗二。○(甲子)五年春正月丁丑朔放朝贺。壬辰亲设仁王道场于内殿。己亥醮太一于内殿。二月壬子京城地震。己未燃灯王如奉恩寺。丙寅韩

  • 二、初到美国·林语堂

    亢德兄:我是要写海外通信的,因为体裁自由些。伯訏由比国来信,谓已飞书叫琏儿去陪他,记旅中情绪甚好,已劝他写旅中杂感,寄投《宇宙风》。来美以后,奔忙一月,至此始得一点闲情,写此第一封长信。初住笨斯文尼亚省乡下一月,饱享异国

  • 馆阁续録卷七·陈骙

    官聨一监修国史 淳熈五年以后八人 范成大【五年四月以参知政事兼权】赵雄【五年六月以参知政事兼权】钱良臣【字师魏嘉兴人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榜进士出身五年十一月以参知政事兼权】谢廓然【字开之天台人淳熈四年五

  • 卷二十·长孙无忌

    <史部,政书类,法令之属,唐律疏义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二十唐 长孙无忌等 撰贼盗四【凢一十五条】盗缌麻小功财物诸盗缌麻小功亲财物者减凢人一等大功减二等期亲减三等杀伤者各依本杀伤论【此谓因盗而误杀者若

  • 卷一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一百十二歌颂五十二【生监诸臣三】万夀诗【五言律二首】监         生【臣】张 位纯嘏应天锡精诚励圣修乾坤长合撰枝干喜初周旭日辉龙衮晴霞护凤楼八方齐献夀拜舞集共球【其一】

  • 八年·

    (壬戌)八年大明弘治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戌,停望闕禮及兩大妃殿陳賀,御仁政殿,受百官賀。進表裏于兩大妃殿。○進宴于兩大妃殿。○御仁政殿,行會禮宴。隨班倭、野人賜物有差。1月2日○乙亥,傳曰:「今後迎祥立春、端午帖子

  • 疯癫与文明·福柯

    米歇尔·福柯的博士论文。最先由巴黎出版,书名为《疯癫与非理智-古典时期的疯癫史》(Folieetderaison:histoiredelafolieal’ageclassique)。1965年,该书根据缩写本出版了英译本,在英译本中福柯根据全本中的一章“欲

  • 濒湖脉学·李时珍

    中国古代脉学著作。李时珍撰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万历已来刊行数十次,多附于《本草纲目》之后。李时珍之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曾撰《四诊发明》8卷,未刊行。李时珍撷取此书中的脉学精华,又参考了55种与脉学相关

  •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

    《曹野人先生传》,清代易顺鼎撰,记明末清初益阳民间学者曹宗先(号野人)生平事迹。当时学高识远而又名声不显如曹氏者当不在少数,由易氏此传可见其梗概。据《虞初近志》本标点整理。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普贤菩萨之念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