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史部,政书类,法令之属,唐律疏义

  钦定四库全书

唐律疏义卷二十

唐 长孙无忌等 撰

贼盗四【凢一十五条】

盗缌麻小功财物

诸盗缌麻小功亲财物者减凢人一等大功减二等期亲减三等杀伤者各依本杀伤论【此谓因盗而误杀者若有所规求而故杀期以下卑幼者绞余条凖此】

疏义曰缌麻以上相盗皆据别居卑幼于尊长家强盗已经恐喝条释讫其尊长于卑幼家窃盗若强盗及卑幼于尊长家行窃盗者缌麻小功减凢人一等大功减二等期亲减三等杀伤者各依本杀伤论谓因盗误杀伤人若杀伤尊卑长幼各依本杀伤法注云此谓因盗而误杀者谓本心只欲规财因盗而误杀人者亦同因盗过失杀人依鬬杀之罪不言伤者为伤罪稍轻聼从误伤之法但杀人坐重虽误同鬬杀论若实故杀自依故杀伤法若有所规求故杀期以下卑幼者绞即此条因盗自为有所规求故杀期以下卑幼者绞误杀者自依本鬬杀伤论余条谓诸条奸及略和诱但是争竞有所规求而故杀期以下卑幼本条不至死者并绞故云余条凖

卑幼将人盗己家财【问答一】

诸同居卑幼将人盗己家财物者以私輙用财物论加二等他人减常盗罪一等若有杀伤者各依本法【他人杀伤纵卑幼不知情仍从本杀伤法坐之】

疏义曰同居卑幼谓共居子孙弟侄之类将外人共盗己家财物者以私輙用财物论加二等按户婚律同居卑幼私輙用财者十疋笞十十疋加一等罪止杖一百他人减凢盗一等谓卑幼将人盗物虽多罪止徒一年半他人减常盗罪一等其于首从自依常例若有杀伤者各依本杀伤法谓依故杀伤尊长卑幼法纵不知情他人亦依强盗杀伤法注云他人杀伤纵卑幼不知情仍从本杀伤法坐之谓卑幼不知他人杀伤之情仍从故杀伤法称坐之者不在除免加役流之例若他人误杀伤尊长卑幼不知情亦依误法其被杀伤人非尊长者卑幼不知杀伤情惟得盗罪无杀伤之坐其有知情并自杀伤者各依本杀伤之法

问曰卑幼将人盗己家财物以私輙用财物论加二等他人减常盗一等若卑幼共他人强盗者律无加罪之文未知更加罪以否

答曰强之与窃罪状不同案职制律贷所监临财物强者加二等余条强者凖此诸亲相盗罪有等差将人盗己家财物者加私輙用财物二等更无强盗之文止明杀伤之坐若杀伤罪重从杀伤法科如杀伤坐轻即凖强者加二等此是一部通例故条不别生文

因盗过失杀伤人

诸因盗而过失杀伤人者以鬬杀伤论至死者加役流【得财不得财等财主寻逐遇他死者非】

疏义曰因行窃盗而过失杀伤人者以其本有盗意不从过失收赎故以鬭杀伤论其杀伤之罪至死者加役流注云得财不得财等谓得财与不得财并从鬬杀伤科财主寻遂遇他死者非谓财主寻逐盗物之贼或坠马或落坑致死之类是遇他故而死盗者惟得盗罪而无杀伤之坐

其共盗临时有杀伤者以强盗论同行人不知杀伤情者止依窃盗法

疏义曰谓共行窃盗不谋强盗临时乃有杀伤人者以强盗论同行人而不知杀伤情者止依窃盗法谓同行元谋窃盗不知杀伤之情止依窃盗为首从杀伤者依强盗法

私财奴婢贸易官物

诸以私财物奴婢畜产之类【余条不别言奴婢者与畜产财物同】贸易官物者计其等准盗论【其贸易奴婢计职重于和诱者同和诱法】

疏义曰以私家财物奴婢畜产之类或有碾硙邸店荘宅车船等色故云之类注云余条不别言奴婢者与畜产财物同谓反逆条中称资财并没官不言奴婢畜产即是总同财物又廐库律验畜产不以实者一笞四十三加一等罪止杖一百若以故价有増减贜重者计所増减坐贜论即无验奴婢之文若验奴婢不实者亦同验畜产之法故云余条不别言奴婢者与畜产财物同贸易官物者谓以私物贸易官物计其等凖盗论假将私奴贸易官奴其奴各直绢五疋其价虽等仍凖盗论各徒一年注云官物贱亦如之谓私奴直绢十疋愽官奴直绢五疋亦徒一年计所利以盗论谓以私物直绢一疋贸易官物直绢两疋即一疋是等合凖盗论凢人之与凢人并杖六十一疋是利以盗论凢人亦杖六十有倍贜若是监临主掌加罪加等合杖八十应累并者皆将以盗累于凖盗加罪之类除免赔贜各尽本法注云其贸易奴婢计贜重于和诱同和诱法假有监临之官以私奴婢直绢三十疋贸易官奴婢直绢六十疋即是计利三十疋临临自盗合绞凢人贸易奴婢计利五十疋即合加役流以本条和略奴婢罪止流三千里虽监临主守亦同即于此条贸易不可更重故云同和诱法并流三千里

山野物已加功力

诸山野之物已加功力刈伐积聚而輙取者各以盗论疏义曰山野之物谓草木药石之类有人已加功力或刈伐或积聚而輙取者各以盗论谓各凖积聚之处时价计贜依盗法科罪

略人略卖人【问答二】

诸略人略卖人【不和为略七歳以下虽和亦同略法】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因而杀伤人者同强盗法】疏义曰略人者谓设方略而取之略卖人者或为经略而卖之注云不和为略十岁以下虽和亦同略法为奴婢者不共和同即是被略十岁以下未有所知易为诳诱虽共安和亦同略法略人略卖人为奴婢者并绞略人为部曲者或有状验可凭勘诘知实不以为奴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为弟侄之类亦同注云因而杀伤人者同强盗法谓因略人拒鬬或杀若伤同强盗法既同强盗之法因略杀伤傍人亦同因略伤人虽略人不得亦合绞罪其略人亦为奴婢不得又不伤人以强盗不得财徒二年拟为部曲徒一年半拟为妻妾子孙者徒一年在律虽无正文解者须尽犯状消息轻重以类防之为奴婢者即与强盗十疋相似故略人不得唯徒二年为部曲者本条减死一等故略未得徒一年半为妻妾子孙者减二等故亦减强盗不得财二等合徒一年

和诱者各减一等若和同相卖为奴婢者皆流二千里卖未售者减一等【下条凖此】即略和诱及和同相卖他人部曲者各减良人一等

疏义曰和诱谓和同相诱减略一等为奴婢者流三千里为部曲者徒三年为妻妾子孙者徒二年半若和同相卖谓元谋两和相卖为奴婢者卖人及被卖人罪无首从皆流二千里其数人共卖他人自依首从之法卖未售者减一等谓和同相卖未售事发各徒二年注云下条凖此谓下条得逃亡奴婢而卖未售及卖期亲卑幼及子孙之妇等为奴婢未售者亦减一等故云凖此即略和诱和同相卖他人部曲者谓略他人部曲为奴婢者流三千里略部曲还为部曲者合徒三年略为妻妾子孙徒二年半和诱者各减一等和诱部曲为奴婢徒三年还为部曲徒二年半为妻妾子孙徒二年若共他人部曲和相相卖为奴婢减流一等徒三年为部曲者徒二年半故云各减良人一等其略和诱缌麻以上亲部曲客女者律虽无文令有转事量酬衣食之直不可同于凢人亦须依盗法而减缌麻小功部曲减凢人部曲一等大功减二等期亲减三等

问曰部曲客女被人所诱将为妻妾子孙而和同遂去诱者已有罪名合得何罪

答曰名例律共犯罪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背主受诱即当此条凖其罪坐减诱者罪一等自余受诱律无正文者并合从坐科罪若逃亡之罪重者依例当条虽有罪名所为重者自从重

略和诱奴婢

诸略奴婢者以强盗论和诱者以窃盗论各罪止流三千里【虽监临主守亦同】即奴婢别赍财物者自从强窃法不得累而科之

疏义曰略奴婢者亦谓不和经略而取计贜以强盗论和诱者谓两共和同以窃盗论各依强窃为罪其贜并合倍备各罪止流三千里注云虽监临主守亦同谓虽是监临主守应加亦同罪止流三千里即奴婢别赍财物者谓除奴婢身所着衣服外剰有财物自从强窃法因略者一尺徒三年二疋加一等和诱者一尺杖六十一疋加一等各从一重科之并不得将奴婢之身累并财物同防故云自从强窃法不得累而科之其奴婢身别赍物略诱者不知有物止得略诱本罪贜不合科如其知者财虽奴婢将行各同强窃法其略诱良人或部曲客女衣服外有财者亦同强窃盗法不取入己者良人部曲合有资财不在坐限

若得逃亡奴婢不送官而卖者以和诱论藏隐者减一等坐之即私从奴婢买子孙及乞取者凖盗论乞卖者与同罪【虽以为良亦同】

疏义曰凢捉得逃亡奴婢依令五日内合送官司其有不送而私卖者以和诱论计贜依盗法即私藏隐者减盗罪一等坐之即私从奴婢买子孙及乞取者或买或乞各平所乞买奴婢之价计赃凖盗论并不在除免倍贜监临加罪加役流之例乞卖者与同罪谓奴婢将子孙乞人及卖与人并与买乞者同罪故注云虽以为良亦同谓乞买者虽将为良人亦与充贱罪同

略卖期亲卑幼【问答二】

诸略卖期亲以下卑幼为奴婢者并同鬭殴杀法【无服之卑幼亦同】即和卖者各减一等其卖余亲者各从凢人和略法

疏义曰期亲以下卑幼者谓弟妹子孙及兄弟之子孙外孙子孙之妇及从父弟妹并谓本条杀不至死者假如鬬杀弟妹徒三年杀子孙徒一年半若略卖弟妹为奴婢同鬬杀法徒三年卖子孙为奴婢徒一年半之类故云各同鬬殴杀法如本条杀合至死者自入余亲例无服之卑幼者谓己妾无子及子孙之妾亦同卖期亲以下卑幼从本杀科之故云亦同假如杀妾徒三年若略卖亦徒三年之类即和卖者各减一等谓减上文略卖之罪一等和卖弟妹徒二年半和卖子孙徒一年之类其卖余亲各从凢人和略法者但是五服之内本条杀罪名至死者并名余亲故云从凢人和略法

问曰卖妻为婢得同期亲卑幼以否

答曰妻服虽是期亲不可同之卑幼故诸条之内每别称夫为百代之始敦两族之好本犯非应义絶或凖期幼之亲若其卖妻为婢原情即合离异夫自嫁者依律两离卖之充贱何宜更合此条卖期亲卑幼妻固不在其中只可同彼余亲从凢人和略之法其于殴杀还同凢人之罪故知卖妻为婢不入期幼之科

又问名例律云家人共犯止坐尊长未知此文和同相卖亦同家人共犯以否

答曰依例本条别有制与例不同依本条此文卖期亲卑幼及兄弟子孙外孙之妇卖子孙及己妾子孙之妾各有正条被卖之人不合加罪为其卑幼合受处分故也其卖余亲各从凢人和略法既同凢人为法不合止坐家长

知略和诱和同相卖【问答一】

诸知略和诱和同相卖及略和诱部曲奴婢而买之者各减卖者罪一等

疏义曰谓知略和诱和同相卖等情而故买之者各减卖者罪一等谓各依其色凖前条减卖人罪一等假有人知略卖良人为奴婢而买之者从绞上减一等合流三千里之类

知祖父母父母卖子孙及卖子孙之妾若己妾而买者各加卖者罪一等【展转知情而买各与初买者冋虽买时不知买后知而不言者亦以知情论】

疏义曰若略和诱他人而卖得罪已重故买者减卖者罪一等若知祖父母卖子孙以下得罪稍轻故买者加卖者罪一等假有父祖卖子孙为奴婢依鬬杀法合徒一年半知而买者加罪一等徒二年之类注云辗转知情而买假有甲知他人祖父卖子孙而买复与乙乙又卖与丙辗转皆知卖子孙之情而买者各与初买者同谓甲乙丙俱合徒二年若初买之时不知略诱和同相卖之情买得之后访知即须首告不首告者亦以知情论各同初买之罪

问曰知略和诱充贱而娶为妻妾合得何罪

答曰知略和诱和同相卖而买之者各减卖者罪一等其略为部曲客女减为贱罪一等为妻妾子孙又减一等即是从贱为妻妾减罪二等通初买减三等假有知略良为婢合绞买为婢者减一等买为客女减二等娶为妻妾减三等举斯一节即买余色减罪可知

知略和诱强窃盗

诸知略和诱又强盗窃盗而受分者各计所受贜凖窃窃论减一等知盗贜而故买者坐贜论减一等知而为藏者又减一等

疏义曰知略和诱人及略和诱奴婢或强盗窃盗若知情而受分者为其初不同谋故计所受之贜凖窃盗论减一等假有知人强盗受绢五疋者减窃盗一等合杖一百之类其知盗贜而故买坐贜论减一等谓知强盗盗贜故买十疋合杖一百知而故藏又减一等合杖九十其余犯贜故买及藏者律无罪名从不应为流以上从重徒以下从轻

共盗并贜论【问答一】

诸共盗者并贜论造意及从行而不受分即受分而不行各依本首从法

疏义曰共行盗者并贜论假有十人同盗得十疋人别分得一疋亦各得十疋之罪若造意之人或行而不受分或受分而不行从者亦有行而不受分或受分而不行虽行受有殊各依本首从为法止用一人为首余为从坐假有甲造意不行受分乙为从行而不受分仍以甲为首乙为从之类

若造意者不行又不受分即以行人专进止者为首造意者为从至死者减一等从者不行又不受分笞四十强盗杖八十

疏义曰假有甲造意行盗而不行所盗得财义不受分乙丙丁等同行乙为处分方略即行人专进止者乙合为首甲不行为从其强盗应至死者减死一等流三千里虽有从名流罪以下仍不得减其同谋窃盗从者不行又不受分笞四十若谋强盗从者不行又不受分杖八十

若本不同谋相遇共盗以临时专进止者为首余为从坐【共强盗者罪无首从】

疏义曰行盗本不同谋相遇共盗者即以临盗之时专进止者为首余皆为从注云共强盗者罪无首从谓强盗虽本不同谋但是同行并无首从

主遣部曲奴婢盗者虽不取物仍为首若行盗之后知情受财强盗窃盗并为窃盗从

疏义曰主遣当家部曲奴婢行盗虽不取所盗之物主仍为行盗首部曲奴婢为从若部曲奴婢私自行盗主后知情受财凖所受多少不限强之与窃并为窃盗从假有部曲等先强盗窃盗得财主从知情受绢五疋合杖一百之类

问曰有人行盗其主先不同谋乃遣部曲奴婢随他人为盗为遣行人元谋作首欲令部曲奴婢主作首答曰盗者首出元谋若元谋不行即以临时专进止为首令奴婢之主既不元谋又非行色但以处分奴婢随盗求财奴婢之此行由主处分今所问者乃是他人元谋主虽驱使家人不可同于盗者先谋既自有首其主即为从论计入奴婢之贜凖为从坐假有奴婢逐他人总盗五十疋绢奴婢分得十疋奴婢为五十疋从徒三年主为十疋从合徒一年之类共谋强盗不行

谋共谋强盗临时不行而行者窃盗共谋者受分造意者为窃盗首余并为窃盗从若不受分造意者为窃盗从余并笞五十

疏义曰假有甲乙丙丁同谋强盗甲为首临时不行而行者窃盗甲虽不行共谋受分甲既造意为窃盗首余行者并为窃盗从甲若不受分复不行为窃盗从从者不行又不受分笞五十前条窃盗从不行又不受分笞四十此条笞五十者为元谋强盗故也

若共谋窃盗临时不行而行者强盗其不行者造意受分知情不知情并为窃盗首造意者不受分及从者受分俱为窃盗从

疏义曰同谋行窃盗临时有不行之人而行人自为强盗其不行者是元谋造意受强盗贜分不限知情不知情并为窃盗首其造意者不受分及从者受分俱为窃盗从

盗经防后三犯【问答一】

诸盗经防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三盗止数赦后为坐】其于亲属相盗者不用此律

疏义曰行盗之人实为巨蠧屡犯明宪罔有悛心前后三入刑科便是怙终其事峻之以法用惩其罪故有强盗窃盗经防更为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亦谓防后又为者其未防经降虑者不入三犯之限注云三盗皆据赦后为坐谓据赦后三犯者不论赦前犯状为数亲属相盗者不同此律谓自依亲属本条不用此三犯之律案职制律亲属谓缌麻以上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假有于堂兄弟妇家及堂兄弟男女婚姻之家犯盗徒流以上并不入三犯之例

问曰有三犯死罪会降皆至流徒或一两度止犯流徒或一两度从死会降总计三犯亦同三犯流徒以否

答曰律有赦后之文不言降前之犯死罪会降止免极刑流徒之科本法仍在然其所犯本坐重于正犯徒流凖律而论总当三犯之例

公取窃取皆为盗

诸盗公取窃取皆为盗【器物之属须移徙间国系闭之属须絶离常处放逸飞走之属须专制乃成盗若畜产伴类随之不并计即将入己及盗其母而子随者皆并计之】

疏义曰公取谓行盗之人公然而取窃取谓方便私窃其财皆名为盗注云器物之属须移徙者谓器物钱帛之类须移徙离于本处珠玉寳货之类据入于隐藏纵未将行亦是其木石重器非人力所胜应须防载者虽移本处未防载间犹未成盗但物有巨细难以备论略举纲目各凖临时取防阑圈系闭之处放逸飞走之属谓鹰犬之类须专制在已不得自由乃成为盗若畜产伴类随之假有盗马一疋别有马随不合并计为罪即因逐伴而来遂将入己及盗其母而子随之者皆并计为罪

部内容止盗者

诸部内有一人为盗及容止盗者里正笞五十【坊正村正亦同】三人加一等县内一人笞三十四人加一等【部界内有盗发及杀人者一处以一人论杀人者仍同强盗之法】

疏义曰部内诸州县乡里所管之内百姓有一人为盗及容止盗者谓外盗入境所部容止所管里正笞五十注云坊正村正亦同谓得罪亦同里正三人加一等四人行盗合杖六十县内一人笞三十谓县内一人行盗县令笞三十四人加一等有五人行盗即笞四十之类注云部界内有盗发谓里正等以上部界之内有盗发及杀人者一处以一人论谓一处盗发同部内一人行盗一处杀人同一人行强盗故云一处以一人论杀人者仍从强盗之法下文强盗者加一等杀人者亦加一等与强盗同即是部内有一人强盗者里正等杖六十虽非部内人但当境内强盗发亦准此容止杀人贼者亦依强盗之法

州随所管县多少通计为罪各罪止徒二年强盗者各加一等【皆以长官为首佐职为从】

疏义曰州随所管县多少通计为罪各罪止徒二年谓州县里正坊正村正等并罪止徒二年强盗者各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半上注云杀人同强盗之法故知杀人及发处若容止各凖强盗加之其通计之法已于戸婚律解讫注云以长官为首佐职为从但宣风导俗肃清所部长官之事故以长官为首即刺史县令阙者以次官当之既云佐职为从即罪不及主典

即盗及窃发杀人后三十日捕获【他人自捕等】主司各勿论限外能捕获追减三等若军役有所犯队正以上折冲以下各凖部内征人冐名之法同州县为罪

疏义曰谓部内有人行盗及当境盗发及部内人杀他人及境内人被他杀事发后三十日自捕获并他人捕获主司各勿论并得免罪若三十日限外能捕获者追减三等称追减者虽结正讫仍得减之若已经奏决者依捕亡律不在追减之例其军役有犯谓行军及领军人徭役之所有犯盗及杀人事发若容止盗者队正队副以上折冲以下得罪并凖部内征人冒名之法同州县为罪谓队正队副团内一人为盗及容止盗者若有盗发之所窃盗者各笞五十若是强盗及杀人若被杀之处每事各加一等校尉旅帅减队正队副一等折冲果毅凖所管校尉多少通计为罪假如部内一人为盗及容止盗者里正笞五十三人加一等计队正同里正亦一人笞五十三人加一等计二十五人罪止徒二年旅帅校尉一人笞四十二十五人罪止徒一年半折冲果毅如管三校尉三人笞四十七十五人徒一年半管四校尉者四人笞四十一百人罪止徒一年半同州县为罪长官为首佐职为从

唐律疏义卷二十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七·杨仲良
   第六节 改造思想·老舍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二·佚名
  第三三八禀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初九日一二二○二--一五·佚名
  第二十卷 清贡生 (一)·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二 逆臣传六·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五·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五十·纪昀
  忠贞录附录·李维樾
  关礼传·脱脱
  卷二百十·杨士奇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八·王世贞
  卷三·雍正
  卷53·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林外·唐圭璋

      外字岂尘,晋江人。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官兴化令,有懒窟类稿,不传。   洞仙歌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

  • ●洪武佳话(秋人)·蒋箸超

    刘基初见,太祖问能诗乎?基曰:&ldquo;儒者本事,何谓不能?&rdquo;时帝方食,指所用斑竹箸,使赋之。基应声曰:&ldquo;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rdquo;帝颦蹙曰:秀才气味。基曰:&ldquo;未也。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

  • 卡尔佛里·徐志摩

    喂,看热闹去,朋友!在哪儿?卡尔佛里。今天是杀人的日子;两个是贼,还有一个&mdash;&mdash;不知到底是谁?有人说他是一个魔鬼;有人说他是天父的亲儿子,米赛亚&hellip;&hellip;看,那就是,他来了!咦,为什么有人替他抗著他的十字架?你看那

  • 三集卷七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古今体九十一首【戊子二】重华宫集廷臣及内廷翰林等三清茶聨句复得诗二首外藩华讌紫光回堂陛重宣翰席开讵是言欢太频数【入声】适因余暇共追陪略存禁体倡生面弗许雕文骋颂才雪护麦田茶泛

  • 卷八十二·志第三十五·律历十五·脱脱

        ◎律历十五   乾道四年,礼部员外郎李焘言:"《统元历》行之既久,与天不合,固宜;《大衍历》最号精微,用之亦不过三十余年,后之欲行远也难矣。抑历未差,无以知其失;未验,无以知其是。仁宗用《崇天历》,天圣至皇祐

  • 卷六十五·毕沅

      ◎宋纪六十五 ∷起强圉协洽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治平四年辽咸雍三年   春,正月,庚戌朔,群臣上尊号册于大庆殿,太尉奉册授閤门使,转授内常侍,由垂拱殿以进。是日

  • 读礼通考卷四十三·徐乾学

    丧仪节六大敛仪礼士丧礼厥明灭燎陈衣于房南领西上綪绞紟衾二君襚祭服散衣庶襚凡三十称紟不在算不必尽用【注紟单被也衾二者始死敛衾今又复制也小敛衣数自天子达大敛则异矣 疏紟不在算者以其不成称故不在数内】【敖继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纪昀

    器服略 【五】卤簿 【旌旗附】○卤簿二元崇天卤簿中道顿递队象六饰以金装莲座香宝鞍韂秋辔罽勒牦牛尾拂跋麈铰具导者六人驭者南越军六人次驼鼓九饰驼以镀 金铰具辔饰罽笼旗鼓缨枪驭者九人次舍人二人次青衣二人次清道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五 金纪九·纪昀

    金纪 【九】宣宗 【二】○宣宗二兴定三年春正月丙子税民种地亩议行均输戊寅敕和市边城军须无至配民定镇戍征行军官减资历月日格丙戌赫舍哩约赫德奏 濠州香山村之捷帝谓侍臣曰伐宋之事岂得巳哉近日遣使实欲讲和彼既不

  • 罗绍威传·薛居正

    罗绍威,魏州贵乡人。父亲罗弘信,本名罗宗弁,开头做马牧监,服事节度使乐彦贞。光启末年,乐彦贞的儿子乐从训骄横太盛,招聚兵马,想诛灭魏州牙军。牙军大怒,聚集呐喊攻打他,乐从训出逃据守相州。牙军废除乐彦贞,囚禁在龙兴寺,逼着要

  • 郭云传·张廷玉

    郭云,南阳人。身长八尺多,相貌伟岸。元末召集义兵保卫裕州泉白寨,累官至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元主北逃,河南郡县都被明军攻下,唯郭云独自坚守。大将军徐达派指挥曹谅围攻,郭云出城迎战,被俘。大将军呵斥他下跪。郭云却立而不拜

  • 卷五十六·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六艺文应制一圣驾诣学盛典庆成颂【谨序】     王顼龄稽古庠序学校之设皆所以教人伦育人才而学尤重盖京师首善之地太学贤士之关四方观瞻攸系是

  • 重黎卷第十·扬雄

    或问:“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今何僚也?”曰:“近羲近和。”“孰重?孰黎?”曰:“羲近重,和近黎。”或问“黄帝终始”。曰:“托也。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扁鹊,卢人也,而医多卢。夫欲雠伪者必假真。禹乎?卢乎?终始乎?”或问“浑天

  • 法言義疏九·汪荣宝

      問明卷第六〔注〕防姦必有其統,揆物必以其度,察見至微之理,探射幽隱之情。   或問「明」。曰:「微。」或曰:「微何如其明也?」曰:「微而見之,明其誖乎?」〔疏〕說文:「微,隱行也。」按:引伸為凡隱之稱。經傳以為顯著之反。

  • 卷二十 士丧礼第十二之一·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二十    宋 李如圭 士丧礼第十二郑目録云士丧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丧于五礼属凶礼【案今注疏本脱此礼字】大戴第四小戴第八别録第十二释曰杂记曰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

  • 御制序·佚名

    盖闻摩罗山顶,既最崇而最严;楞伽城中,实难往而难入。先佛弘宣之地,曩圣修行之所,爰有城主,号罗婆那。乘宫殿以谒尊颜,奏乐音而祈妙法。因鬘峰以表兴,指藏海以明宗。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妙键。广喻幽

  • 梁书·姚思廉

    纪传体史书。唐初姚思廉撰。56卷。其中本纪6卷、列传50卷。无表志。成书于唐贞观十年(636)。思廉父姚察在隋时撰有旧稿,贞观三年(629),思廉奉命修史,在其父旧稿的基础上,参照梁谢吴《梁书》等诸家史书,补充整理,续成此书。

  • 北郊配位尊西向议·毛奇龄

    一卷。清毛奇龄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太常寺卿徐元珙上奏说,当时流行的祀典,已将北郊改为北向,而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顺治之祖的配位,仍然首东次西,与南郊相同,有改向之必要。那时,毛奇龄任检讨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