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询录自叙
渠自幼质赣,与流俗寡合,即慕修养。既壮,知慕道学,情状虽累坠,则有凛然与众不同之机。四十二岁,遇人指点,于事变中探讨天机,为无为之学。久久知百姓日用,不知的是真机。学者造到日用不知处,是真学问,遂从事焉。知镜中影皆幻有,皆假真如而生,旋生旋灭,俱非真实,所谓事理,所谓日用,与夫有情无情,有善无善,有过无过,有作无作,皆非性命窍,是窍也,威音王以前玄旨绝能,所没踪迹,难以拟议,难以形容,难以测度,故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欲透此窍,须致虚守静。致虚不极,有未忘也;守静不笃,动未忘也。虚极静笃,得入清净,清净本然,道之消息。渠从事于此,遂得悟入。向在滇南参究的,在岭南见得的,恍然复透其窍。如人远游,虽未得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于是走入深山穷谷顺养焉。杜闲客之谈,远假借之徒,却世情之交,自行自止,自歌自咏,优游亟泳,以似凡情消化,离生死苦趣,入大寂定中,大光明藏生灭灭矣,寂灭为乐。休哉!休哉!
猜你喜欢 卷十六 十六之三·孔颖达 卷二十九(襄元年,尽四年)·孔颖达 《四十二章经》考·胡适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五章 清正·林语堂 卷十九·郑玉 卷二十二·黄伦 卷十五·王樵 卷十二·刘敞 卷九·杨复 卷首下·顺治 泰族训·刘安 一心定意品第十六·佚名 大雲初分智狂入健度第七·佚名 僧伽吒经卷第三·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