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遯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猜你喜欢
  子道篇第二十九·荀况
  修身·洪应明
  双桥随笔原序·周召
  卷九 论语·钱时
  卷十·顾栋高
  卷五十四·乾隆
  卷三十九·鄂尔泰
  第34章·老子
  卷下·惠周惕
  定公·定公四年·左丘明
  无盖法门品第三·佚名
  摩诃萨品第十五·佚名
  水喻品第十七·佚名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讲录·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九·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廖行之·唐圭璋

      行之字天民,其先延平人,徙衡州。绍兴七年(1137)生。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岳州巴陵尉,改宁乡主簿。淳熙十六年(1198)卒,年五十三。有省斋集。   洞仙歌   寿老人   虞弦挥按,甫奏薰风曲。两两尧蓂长新绿。揖鳌峰、连

  • 初集卷三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九古今体八十二首【丁卯三】盘山十六景静寄山庄人生而静儒者之言也人生如寄达士之旨也山以静为体其寄於天地与人之寄於山等观山以观我生其体不二故其寄也

  • 朝天集钞·吴之振

    仲冬诏追造朝供尚书郎职舟行阻风清泥江神风伯战方酣,北浪吹翻总向南。未放人扶下江柁,却教眼看上江帆。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下水船逢上水船,夕阳仍更涩沙滩。雁来野鸭却惊起,我与舟人俱仰看。回望雪边山已远,如何篷底

  • 卷六十七·志第三十四·柯劭忞

      ○选举四   △考课   凡随朝职官:   至元六年格,一考升一等,两考通升二等止。六部侍郎系正四品,依旧例通理八十月,与正品。左右司郎中、员外郎、都事,系奏事之官,考满升二等。六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三十月考满

  • 卷十二·舒赫德

    戊子上命大学士九卿科道覆鞫逆犯王经隆等于刑部同日杨景素奏言十月十五日接奉谕防查办被贼扰累良民加恩分别抚绥仰见我皇上念切民瘼拯困安良之至意【臣】遵防即饬临清州知州速查新城旧城民欠各年新旧钱粮银谷各数据实

  •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外集卷四·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四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载 横渠先生明公 字子厚先世大梁人後寓凤翔嘉佑二年登进士第为祁州法迁丹州云岩县令除渭州佥判熙宁二年冬被召除崇文校书明年移疾归十年春复召还同知太常礼

  • 233.戚继光驱逐倭寇·林汉达

    明世宗的时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和中国的土豪、奸商勾结,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不得安宁。历史上把这种海盗叫做“倭寇”。公元1553年,在汉奸汪直、徐海的勾结下,倭寇集结了几百艘

  • 同治九年九月廿六日·曾国藩

    早,于寅初三刻即起。黄正二刻自寓起行,大轿至东华门,换坐小轿至景运门。卯初至内务府朝房,与军机沈经笙、李兰生、文博川先后一谈。旋与恭王一面,即退至东路九卿朝房,与黄恕皆等久谈。巳正叫起,因入乾清门内,养心殿之外军机坐

  • 卷二十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一宋 吕祖谦 撰小旻之什小旻【密巾反】大夫刺幽王也吕氏曰小旻小宛小弁小明言小者篇在小雅恐与大雅相乱以别之今大雅止有大明余篇疑亡【苏氏曰小旻小宛小弁小明四诗皆以小名篇所以

  • 慎行论第二 求人·吕不韦

    求人原文:五曰: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古之有天下也者七十一圣,观於《春秋》,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术一也: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极卑极贱,极

  • 卷第十六·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六   [宋勒]郢州兴阳山静禅师初参见西院。问。拟问不问时如何 西院便打 师良久 院云。你若唤作棒。眉须堕落 师言下大悟。师开堂。升座。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

  • 代序一:怀弘一上人 柳亚子·李叔同

    柳亚子以方外而列南社社籍者,曰湘僧永光,曰粤僧铁禅;而逃释归儒之曼殊,与逃儒归释之弘一,其入社时乃咸不以方外称焉。今永光西归已久,铁禅且堕尘网,曼殊弘一之名乃复大著。溯余与二人之因缘,殆有可得而言者。曼殊本香山苏氏子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三·澄观

    现相品第二疏。四分之中已明教起者。四分即举果劝乐生信等分四。以四分科。第一会名举果劝乐生信分。六品分三。初品明教起因缘分。次二品明说法仪式分。后三品正陈法海分。初分已竟。次有说法仪式。二品经来。此是四

  • 朝鲜史略·佚名

    撰者不详。一名 《东国史略》。明朝鲜人所记载其国治乱兴废之事。始于檀君,终于高丽恭让王王瑶。记载在新罗朴氏以前的史事比较简略,而自高丽王建以后则都编年纪载,事迹颇为详备。其中也附有史臣论断及历年图等书。今观

  • 太上三洞神咒·佚名

    为道教咒语汇编。约辑成于宋元时。凡十二卷。其中以雷霆诸咒为主,也有除病、驱疫、救苦、伏魔等咒文。汇集咒语七百八十多则,咒文多为四言,短者十余字,长者达二千余字。收入《道藏》第33—35册。

  •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是南齐重要文学家王融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的用典遵循着严密的次序, 手法繁复而多变, 构筑起一种富于建筑美感的多层文学形态。

  • 齐东野语·周密

    史料笔记。南宋周密撰。存明刊本、明正德胡文璧刊本、 《稗海》本、 《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说库》本等。有二十卷本和一卷本两类。近年排印出版的以二十卷本为底本,参以他书校勘而成,较为精湛。全书二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