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一]如來性品第四之六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見月不現皆言月沒而作沒想.而此月性實無沒也。轉現他方

  彼處衆生復謂月出而此月性實無出也.何以故以須彌山障故不現.其月常生性無

  出沒.如來應正徧知亦復如是.出於三千大千世界或閻浮提示有父母衆生皆謂如

  來生於閻浮提內.或閻浮提示現涅槃而如來性實無涅槃而諸衆生皆謂如來實般

  涅槃喻如月沒.善男子如來之性實無生滅.爲化衆生故示生滅.善男子如此滿月餘

  方見半此方半月餘方見滿.閻浮提人若見月初皆謂一日起初月想.見月盛滿謂十

  五日生盛滿想.而其月性實無虧盈因須彌山而有增減.善男子如來亦爾.於閻浮提

  或現初生或示涅槃.現始生時猶如月初一切皆謂童子初生.行於七步如二日月.或

  注:

  [一]晉譯月喻品第十六.宋本卷九.同品第十五.藏譯卷十一.不分品.

  ********************

  復示現入於書堂如三日月.示現出家如八日月.放大智慧微妙光明能破無量衆生

  磨衆如十五日盛滿之月.或復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自莊嚴而現涅槃喻如月

  蝕.如是衆生所見不同或見半月或見滿月或見月蝕.而此月性實無增減蝕噉之者

  常是滿月.如來之身亦復如是.是故名爲常住不變.復次善男子喻如滿月一切悉現.

  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澤水中若井若池若瓫若鍑一切皆現.有諸衆生行百由旬百

  千由旬見月常隨.凡夫愚人妄生憶想言我本於城邑屋宅見如是月今復於此空澤

  而見爲是本月爲異於本.各作是念月形大小或如鍑口或復有言大如車輪或言猶

  如四十九由旬.一切皆見月之光明或見團圓喻如金槃.是月性一種種衆生各見異

  相.善男子如來亦爾.出現於世或有人天而作是念如來今者在我前住.復有[一]衆生亦

  生是念如來今者在我前住.或有聾瘂亦見如來有聾瘂相.衆生雜類言音各異皆謂

  如來悉同己語.亦各生念在我舍宅受我供養.或有衆生見如來身廣大無量有見微

  注:

  [一]原刻作畜.今依麗刻改.

  ********************

  小.或有見佛是聲聞像或有見佛爲緣覺像.有諸外道復各念言如來今者在我法中

  出家學道.或有衆生復作是念如來今者獨爲我故出現於世.如來實性喻如彼月卽

  是法身是無生身.方便之身隨順於世示現無量本業因緣.在在處處示現有生猶如

  彼月.以是義故如來常住無有變異.復次善男子如羅睺羅阿脩羅王以手遮月世閒

  諸人咸謂月蝕.阿脩羅王實不能蝕以阿脩羅障其明故.是月團圓無有虧損但以手

  障故使不現.若攝手時世閒咸謂月已還生皆言是月多受苦惱.假使百千阿脩羅王

  不能惱之.如來亦爾.示有衆生於如來所生麤惡心出佛身血起五逆罪至一闡提.爲

  未來世諸衆生故如是示現壞僧斷法而作留難.假使百千無量諸磨不能侵出如來

  身血.所以者何如來之身無有肉血筋衇骨髓如來真實實無惱壞.衆生皆謂法僧毁

  壞如來滅盡而如來性真實無變無有破壞.隨順世閒如是示現.復次善男子如二人

  鬬若以刀杖傷身出血雖至於死不起殺想如是業者輕而不重.於如來所本無殺心

  ********************

  雖出身血是業亦爾輕而不重.如來如是於未來世爲化衆生示現業報.復次善男子

  猶如良醫勤教其子醫方根本.此是根藥此是味藥此是色藥種種相貌汝當善知.其

  子敬奉父之所敕精勤習學善解諸藥.是醫後時夀盡命終其子號咷而作是言父本

  教我根藥如是莖藥如是華藥如是色相如是.如來亦爾.爲化衆生示現制戒應當如

  是受持莫犯作五逆罪誹謗正法及一闡提.爲未來世起是事者.是故示現.欲令比丘

  於佛滅後作如是知此是契經甚深之義此是戒律輕重之相此是阿毗曇分别法句.

  如彼醫子.復次善男子如人知月六月一蝕而上諸天須臾之閒頻見月蝕.何以故彼

  天日長人閒短故.善男子如來亦爾.天人咸謂如來夀短如彼天人須臾之閒頻見月

  蝕.如來又於須臾之閒示現百千萬億涅槃斷煩惱磨陰磨死磨.是故百千萬億天磨

  悉知如來入般涅槃.又復示現無量百千先業因緣.隨順世閒種種性故示現如是無

  量無邊不可思議.是故如來常住無變.復次善男子.譬如明月衆生樂見是故稱月號

  ********************

  爲樂見.衆生若有貪恚愚癡則不得稱爲樂見也.如來如是其性純善清淨無垢是最

  可稱爲樂見也.樂法衆生視之無厭惡心之人不喜瞻覩.以是義故故言如來喻如明

  月。復次善男子.譬如日出有三時異謂春夏冬.冬日則短春日處中夏日極長.如來亦

  爾.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爲短夀者及諸聲聞示現夀短斯等見已咸謂如來夀命短促

  喻如冬日.爲諸菩薩示現中夀若至一劫若減一劫喻如春日.唯佛覩佛其夀無量喻

  如夏日.善男子如來所說方等大乘微密之教示現世閒雨大法雨於未來世.若有人

  能護持是典開示分别利益衆生當知是輩真是菩薩喻如盛夏天降甘雨.若有聲聞

  緣覺之人聞佛如來微密之教喻如冬日多遇冷患.菩薩之人若聞如是微密教誨如

  來常住性無變易喻如春日萌牙開敷.而如來性實無長短爲世閒故示現如是.卽是

  諸佛真實法性。復次善男子.譬如衆星晝則不現而人皆謂晝星滅沒其實不沒.所以

  不現日光映故.如來亦爾.聲聞緣覺不能得見喻如世人不見晝星.復次善男子譬如

  ********************

  陰闇日月不現.愚夫謂言日月失沒而是日月實不失沒.如來正法滅盡之時三寶現

  沒亦復如是.非爲永滅.是故當知如來常住無有變易.何以故三寶真性不爲諸垢之

  所染故.復次善男子.譬如黑月彗星夜現其明燄熾暫出還沒.衆生見已生不祥想.諸

  辟支佛亦復如是出無佛世.衆生見已皆謂如來真實滅度生憂悲想.而如來身實不

  滅没.如彼日月無有滅沒。復次善男子譬如日出衆霧悉除.此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

  如是出興於世.若有衆生一經耳者悉能滅除一切諸惡無閒罪業.是大涅槃甚深境

  界不可思議善說如來微密之性.以是義故諸善男子善女人等應於如來生常住心

  無有變易正法不斷僧寶不滅.是故應當多修方便勤學是典.是人不久當得成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此經名爲無量功德所成亦名菩提不可窮盡.以不盡故故

  得稱爲大般涅槃.有善光故猶如夏日.身無邊故名大涅槃。

  復次善男子如日月[一]光諸明中最一切諸明所不能及.大涅槃光亦復如是於諸契經

  注:

  [一]晉譯卷六.問菩薩品第十七.宋本菩薩品第十六.

  ********************

  三昧光明最爲殊勝.諸經三昧所有光明所不能及.何以故大涅槃光能入衆生諸毛

  孔故.衆生雖無菩提之心而能爲作菩提因緣.是故復名大般涅槃。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如佛所說大涅槃光入於一切衆生毛孔衆生雖無菩提之心而能爲作菩提因

  者.是義不然.何以故.世尊.犯四重禁作五逆人及一闡提光明入身作菩提因者.如是

  等輩與淨持戒修習諸善有何差别.若無差别如來何故說四依義.世尊.又如佛言若

  有衆生聞大涅槃一經於耳則得斷除諸煩惱者.如來云何先說有人於恆河沙等佛

  所發心聞大涅槃不解其義.若不解義云何能斷一切煩惱。佛言善男子.除一闡提其

  餘衆生聞是經已悉皆能作菩提因緣.法聲光明入毛孔者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何以故若有人能供養恭敬無量諸佛方乃得聞大涅槃經.薄福之人則不得

  聞.所以者何大德之人乃能得聞如是大事.廝下小人則不得聞.何等爲大.所謂諸佛

  甚深祕藏謂佛性是.以是義故名爲大事。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未發菩提心者

  ********************

  作菩提因。佛告迦葉.若有聞是大涅槃經言我不用發菩提心誹謗正法.是人卽於夢

  中見羅刹像心中怖懅.羅刹語言咄善男子汝今若不發菩提心當斷汝命.是人惶怖

  覺已卽發菩提之心.是人命終若在三惡及在人天續復憶念菩提之心.當知是人是

  大菩薩摩訶薩也.以是義故.是大涅槃威神力故能令未發菩提心者作菩提因.善男

  子是名菩薩發心因緣非無因緣.以是義故大乘妙典真佛所說。復次善男子如虚空

  中興大雲雨霔於大地.枯木石山高原堆阜水所不住.流霔下田陂池悉滿利益無量

  一切衆生.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雨大法雨普潤衆生.唯一闡提發菩提心無

  有是處.復次善男子譬如焦種雖遇甘雨百千萬劫終不生芽芽若生者亦無是處.一

  闡提輩亦復如是.雖聞如是大般涅槃微妙經典終不能發菩提心芽.若能發者無有

  是處.何以故是人斷滅一切善根如彼焦種不能復生菩提根芽.復次善男子譬如明

  珠置濁水中.以珠威德水卽爲清.投之淤泥不能令清.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

  ********************

  置餘衆生五無閒罪四重禁法濁水之中猶可澄清發菩提心.投一闡提淤泥之中百

  千萬歲不能令清起菩提心.何以故.是一闡提滅諸善根非其器故.假使是人百千萬

  歲聽受如是大涅槃經終不能發菩提之心.所以者何無善心故.復次善男子.譬如藥

  樹名曰藥王於諸藥中最爲殊勝.若和酪漿若蜜若酥若水若乳若末若丸若以塗瘡

  熏身塗目若見若齅.能滅衆生一切諸病.如是藥樹不作是念一切衆生若取我根不

  應取葉.若取葉者不應取根.若取身者不應取皮.若取皮者不應取身.是樹雖復不生

  是念而能除滅一切病苦.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能除一切衆生惡業

  四波羅夷五無閒罪若內若外所有諸惡.諸有未發菩提心者因是則得發菩提心.何

  以故.是妙經典諸經中王如彼藥樹諸藥中王.若有修習是大涅槃及不修者若聞有

  是經典名字聞已敬信.所有一切煩惱重病皆悉除滅.唯不能令一闡提輩安止住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彼妙藥雖能療治種種重病.而不能治必死之人.復次善男

  ********************

  子.如人手瘡捉持毒藥毒則隨入.若無瘡者毒則不入.一闡提輩亦復如是.無菩提因

  如無瘡者毒不得入.所謂瘡者卽是無上菩提因緣.毒者卽是第一妙藥.完無瘡者謂

  一闡提.復次善男子.譬如金剛無能壞者.而能破壞一切之物.唯除龜甲及白羊角.是

  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悉能安止無量衆生於菩提道.唯不能令一闡提輩立菩

  提因.復次善男子.如馬齒草娑羅翅樹尼迦羅樹雖斷枝莖續生如故.不如多羅斷已

  不生.是諸衆生亦復如是.若得聞是大涅槃經雖犯四禁及五無閒猶故能生菩提因

  緣.一闡提輩則不如是.雖得聽受是妙經典而不能生菩提道因.復次善男子.如佉陀

  羅樹鎮頭迦樹斷已不生.及諸焦種.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得聞是大涅槃經而不能

  發菩提因緣.猶如焦種.復次善男子.譬如大雨終不住空.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

  是.普雨法雨於一闡提則不能住.是一闡提周體密緻.猶如金剛不容外物。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說偈不見善不作唯見惡可作是處可怖畏猶如險惡道.

  ********************

  世尊如是所說有何等義。佛言善男子.不見者謂不見佛性.善者卽是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不作者所謂不能親近善友.唯見者見無因果.惡者謂謗方等大乘經典.可作

  者謂一闡提說無方等以是義故一闡提輩無心趣向清淨善法何等善法謂涅槃也

  趣涅槃者謂能修習賢善之行而一闡提無賢善行是故不能趣向涅槃.是處可畏謂

  謗正法誰應怖畏所謂智者何以故以謗法者無有善心及方便故.險惡道者謂諸行

  也。迦葉復言.如佛所說云何見所作云何得善法何處不怖畏如王夷坦道.是義何謂。

  佛言善男子.見所作者.發露諸惡從生死際所作諸惡悉皆發露至無至處.以是義故

  是處無畏.喻如人王所遊正路其中盜賊悉皆逃走.如是發露一切諸惡悉滅無餘。復

  次不見所作者.謂一闡提所作衆惡而不自見.是一闡提憍慢心故雖多作惡於是事

  中初無怖畏.以是義故不得涅槃.喻如獮猴捉水中月.善男子假使一切無量衆生一

  時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此諸如來亦復不見彼一闡提成於菩提.以是義故

  ********************

  名不見所作。又復不見誰之所作.所謂不見如來所作.佛爲衆生說有佛性.一闡提輩

  流轉生死不能知見.以是義故名爲不見如來所作.又一闡提見於如來畢竟涅槃謂

  真無常猶如燈滅膏油俱盡.何以故是人惡業不虧損故.若有菩薩所作善業回向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一闡提輩雖復毁呰破壞不信.然諸菩薩猶故施與欲共成於

  無上之道.何以故諸佛法爾。作惡不卽受如乳卽成酪猶灰覆火上愚者輕蹈之。一闡

  提者名爲無目是故不見阿羅漢道.如阿羅漢不行生死險惡之道.以無目故誹謗方

  等不欲修習.如阿羅漢勤修慈心.一闡提輩不修方等亦復如是.若人說言我今不信

  聲聞經典信受大乘讀誦解說.是故我今卽是菩薩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以佛性故衆

  生身中卽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之所說不異佛說.汝今與我俱破無量諸惡

  煩惱如破水瓶以破結故卽得見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雖作如是演說其心

  實不信有佛性爲利養故隨文而說.如是說者名爲惡人如是惡人不速受果如乳成

  ********************

  酪。譬如王使善能談論巧於方便奉命他國寧喪身命終不匿王所說言教.智者亦爾

  於凡夫中不惜身命要必宣說大乘方等如來祕藏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善男子有一

  闡提作羅漢像住於空處誹謗方等大乘經典.諸凡夫人見已皆謂真阿羅漢是大菩

  薩摩訶薩.是一闡提惡比丘輩住阿蘭若處壞阿蘭若法見他得利心生嫉妬作如是

  言.所有方等大乘經典悉是天磨波旬所說亦說如來是無常法.毁滅正法破壞衆僧.

  復作是言波旬所說非善順說.作是宣說邪惡之法是人作惡不卽受報如乳成酪灰

  覆火上愚輕蹈之.如是人者謂一闡提.是故當知大乘方等微妙經典必定清淨.如摩

  尼珠投之濁水水卽爲清大乘經典亦復如是.復次善男子.譬如蓮華爲日所照無不

  開敷.一切衆生亦復如是.若得見聞大涅槃日未發心者皆悉發心爲菩提因.是故我

  說大涅槃光所入毛孔必爲妙因.彼一闡提雖有佛性而爲無量罪垢所纏不能得出

  如蠶處繭.以是業緣不能生於菩提妙因流轉生死無有窮已。

  ********************

  復次善男子如優鉢羅華鉢頭摩華拘物頭華分陀利華.生於淤泥而終不爲淤泥所

  汙.若有衆生修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雖有煩惱終不爲彼煩惱所汙.何以故.以

  知如來性相力故.善男子.譬如有國多清冷風.若觸衆生身諸毛孔能除一切鬱蒸之

  惱.此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徧入一切衆生毛孔爲作菩提微妙因緣.除一闡提.

  何以故.非法器故。

  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解八種藥滅一切病唯除必死.一切契經禪定三昧亦復如是.

  能治一切貪恚愚癡諸煩惱病.能拔煩惱毒刺等箭.而不能治犯四重禁五無閒罪。善

  男子.復有良醫通八種術能除衆生所有病苦.唯不能治必死之病.是大涅槃大乘經

  典亦復如是.能除衆生一切煩惱安住如來清淨妙因.未發心者令得發心.唯除必死

  一闡提輩。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能以妙藥治諸盲人令見日月星宿諸明一切色像

  唯不能治生盲之人.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能爲聲聞緣覺之人開發慧眼令

  ********************

  其安住無量無邊大乘經典.未發心者謂犯四禁五無閒罪悉能令發菩提之心.唯除

  生盲一闡提輩。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善解八術.爲治衆生一切病苦與種種方吐下

  諸藥及以塗身薰藥灌鼻散藥丸藥.若貧愚人不欲服之.良醫愍念卽將是人還其舍

  宅強與令服.以藥力故所患得除.女人產時兒衣不出與之令服服已卽出.幷令嬰兒

  安樂無患.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所至之處若至舍宅能除衆生無量煩惱犯

  四重禁五無閒罪.未發心者悉令發心除一闡提.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犯四重禁及

  五無閒名極重惡譬如斷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是等未發菩提之心云何能與作菩

  提因.佛言善男子.是諸衆生若於夢中夢墮地獄受諸苦惱卽生悔心.哀哉我等自招

  此罪.若我今得脫是罪者必定當發菩提之心.我今所見最是極惡.從是寤已卽知正

  法有大果報如彼嬰兒漸漸長大.常作是念是醫最良善解方藥.我本處胎與我母藥

  母以藥故身得安隱以是因緣我命得全.奇哉我母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胎.旣

  ********************

  生之後推乾去溼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我當報恩色養

  待衛隨順供養.犯四重禁及無閒罪.臨命終時念是大乘大涅槃經.雖墮地獄畜生餓

  鬼天上人中如是經典亦爲是人作菩提因.除一闡提。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及良醫

  子所知深奧出過諸醫善知除毒無上呪術.若惡毒蛇若龍若蝮以諸呪術呪藥令良.

  復以此藥用塗革屣以此革屣觸諸毒蟲毒爲之消.唯除一毒名曰大龍.是大乘典大

  涅槃經亦復如是.若有衆生犯四重禁五無閒罪悉能消滅令住菩提.如藥革屣能消

  衆毒.未發心者悉令發心安止住於菩提之道.是彼大乘大涅槃經威神藥故令諸衆

  生生於安樂.唯除大龍一闡提輩。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以[一]雜毒藥用塗大鼓於衆人

  中擊之發聲.雖無心欲聞聞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橫死者.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

  是.在在處處諸行衆中有聞聲者.所有貪欲瞋恚愚癡悉皆滅盡.其中雖有無心思念

  是大涅槃因緣力故能滅煩惱而結自滅.犯四重禁及五無閒聞是經已亦作無上菩

  注:

  [一]原刻作新.今依麗刻改.

  ********************

  提因緣漸斷煩惱.除不横死一闡提也。復次善男子.譬如闇夜諸所營作一切皆息.若

  未訖者要待日明.學大乘者雖修契經一切諸定.要待大乘大涅槃日.聞於如來微密

  之教然後乃當造菩提業安住正法。猶如天雨潤益增長一切諸種.成就果實悉除饑

  饉多受豐樂.如來祕藏無量法雨亦復如是.悉能除滅八種熱病.是經出世如彼果實

  多有利益安樂一切.能令衆生見於佛性.如法華中八千聲聞得受記莂成大果實。如

  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一闡提輩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無所營作。[一]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

  聞他人子非人所持.尋以妙藥幷遣一使敕語使言卿持此藥速與彼人.彼人若遇諸

  惡鬼神以藥力故悉當遠去.卿若遲晚吾當自往終不令彼枉横死也.若彼病人得見

  使者及吾威德諸苦當除得安隱樂.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若比丘比丘尼優

  婆塞優婆夷及諸外道有能受持如是經典讀誦通利復爲他人分别廣說若自書寫

  令他書寫.斯等皆爲菩提因緣.若犯四禁及五逆罪若爲邪鬼毒惡所持.聞是經典所

  注:

  [一]藏譯卷十二.

  ********************

  有諸惡悉皆銷滅.如見良醫惡鬼遠去.當知是人是真菩薩摩訶薩也.何以故暫得聞

  是大涅槃故.亦以生念如來常故.暫得聞者尚得如是何況書寫受持讀誦.除一闡提

  其餘皆是菩薩摩訶薩。復次善男子.譬如聾人不聞音聲.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復欲

  聽是妙經典而不得聞.所以者何無因緣故。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一切醫方無不通

  達兼復廣知無量咒術.是醫見王作如是言.大王今者有必死病.其王答言卿不見我

  腹內之事云何而言有必死病.醫卽答言若不見信應服下藥旣下之後王自驗之.王

  不肯服.爾時良醫以咒術力令王糞門徧生瘡疱兼復[病-丙+帶]下蟲血雜出.王見是已生大

  怖戄讚彼良醫善哉善哉.卿先所白吾不用之今乃知卿於吾此身作大利益恭敬是

  醫猶如父母.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於諸衆生有欲無欲悉能令彼煩惱崩落.

  是諸衆生乃至夢中夢見是經恭敬供養.喻如大王恭敬良醫.是大良醫知必死者終

  不治之.是大乘典大涅槃經亦復如是.終不能治一闡提輩。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善

  ********************

  知八種.悉能療治一切諸病.唯不能治必死之人.諸佛菩薩亦復如是.悉能療救一切

  有罪.唯不能治必死之人一闡提輩。復次善男子.譬如良醫善知八種微妙經術.復能

  博達過於八種.以己所知先教其子.若水若陸山澗藥草悉令識知.如是漸漸教八事

  已次復教餘最上妙術.如來應正徧知亦復如是.先教其子諸比丘等方便除滅一切

  煩惱修學淨身不堅固想.謂水陸山澗.水者喻身受苦如水上泡.陸者喻身不堅如芭

  蕉樹.其山澗者喻煩惱中修無我想以是義故身名無我.如來如是.於諸弟子漸漸教

  學九部經法令善通利.然後教學如來祕藏爲其子故說如來常.如來如是說大乘典

  大涅槃經爲諸衆生已發心者及未發心作菩提因除一闡提.如是善男子是大乘典

  大涅槃經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未曾有也.當知卽是無上良醫最尊最勝衆經中王。

  復次善男子譬如大船從海此岸至於彼岸復從彼岸還至此岸.如來應正徧知亦復

  如是乘大涅槃大乘寶船周旋往返濟度衆生在在處處有應度者悉令得見如來之

  ********************

  身.以是義故如來名曰無上船師.譬如有船則有船師以有船師則有衆生渡於大海.

  如來常住化度衆生亦復如是.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在大海中乘船欲渡.若得順風

  須臾之閒則能得過無量由旬.若不得者雖復久住經無量歲不離本處.有時船壞沒

  水而死.衆生如是在於愚癡生死大海乘諸行船.若得值遇大般涅槃猛利之風則能

  疾到無上道岸.若不值遇當久流轉無量生死或時破壞墮於地獄畜生餓鬼.復次善

  男子譬如有人不遇風王久住大海.作是思惟我等今者必在此死.如是念時忽遇利

  風隨順渡海.復作是言快哉是風未曾有也令我等輩安隱得過大海之難.衆生如是

  久處愚癡生死大海困苦窮悴未遇如是大涅槃風.則應生念我等必定墮於地獄畜

  生餓鬼.是諸衆生思惟是時忽遇大乘大涅槃風隨順吹向入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方知真實生奇特想歎言快哉我從昔來未曾見聞.如是如來微密之藏爾乃於是

  大涅槃經生清淨信。

  ********************

  復次善男子如蛇蛻皮爲死滅耶.不也世尊.善男子.如來亦爾.方便示現棄捨毒身.可

  言如來無常滅耶.不也世尊.如來於此閻浮提中方便捨身.如彼毒蛇捨於故皮.是故

  如來名爲常住.復次善男子譬如金師.得好真金.隨意造作種種諸器.如來亦爾.於二

  十五有悉能示現種種色身.爲化衆生拔生死故.是故如來名無邊身.雖復示現種種

  諸身亦名常住無有變易。

  復次善男子如菴羅樹及閻浮樹一年三變.有時生華光色敷榮有時生葉滋茂蓊鬱

  有時凋落狀似枯死.善男子於意云何.是樹實爲枯滅不耶.不也世尊.善男子如來亦

  爾.於三界中示三種身有時初生有時長大有時涅槃.而如來身實非無常。迦葉菩薩

  讚言.善哉誠如聖教.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

  ********************

猜你喜欢
  绝余编卷三·智旭
  第一 欲经之义释·佚名
  卷第二十六·霁仑超永
  摄大乘论释论 第七卷·世亲
  续刊古尊宿语要目录·佚名
  十八、洞山三斤·慧开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一·智旭
  卷第十九·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澄观
  禾山超宗方禅师语录·超宗慧方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佚名
  卷三十六·佚名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欧阳竟无
  翻译名义集卷第八·法云
  卷一百九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全史宫词卷八 三国·史梦兰

    ○蜀蜀汉,昭烈皇帝姓刘名备,涿郡人,景帝子,中山王胜之后。建安十九年,取益州,二十四年取汉中,称汉中王。又二年即帝位,都成都,在位三年崩,葬惠陵,改元一(章武)。子后主禅立,在位四十一年,降于魏,封安乐公。晋泰始七年殂,改元四(建兴、延

  • 古诗镜卷二十六·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二十六 明 陆时雍 编 陈第二 张正见【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幼好学有清才梁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常侍梁元帝立拜通直散骑侍郎迁彭泽令属乱避地匡俗山陈武受禅除鄱阳王参军衡阳王长史累迁散

  • 图下的老江·徐志摩

    John of Tours (old French)到了家了,图下的老江, 他身体可老大的不爽。 “您好,我的妈;”“您好,我的儿; 媳妇给你生了个小孩儿。” “妈,那你先去,到地板上 替我去铺上一张床; 轻轻儿的,妈,您小心走道, 别让我的媳妇听到。” 那

  • 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二卢象卢象字纬卿汶水人开元中由前进士补秘书郎转右卫仓曹掾丞相张九龄深器之擢左补阙河南府司録司勲员外郎名盛气高少所卑下为飞语所中左迁齐邠郑三郡司马入为膳部员外郎禄山之乱象

  •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陈寿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

  • 列传第四十 胡僧祐 徐文盛 杜掞兄岸 弟幼安 兄子龛 阴子春·姚思廉

    胡僧祐,字愿果,南阳冠军人。少勇决,有武干。仕魏至银青光禄大夫,以大通二年归国,频上封事,高祖器之,拜假节、超武将军、文德主帅,使戍项城。城陷,复没于魏。中大通元年,陈庆之送魏北海王元颢入洛阳,僧祐又得还国,除南天水、天门二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八·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八【起上章阉茂正月尽黓困敦十二月凡三年】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徳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讳惇孝宗第三子也母白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生于藩邸孝宗即位封恭王及庄文太子薨孝宗以帝英武类己欲立

  •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王嘉传·房玄龄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陽人。他举止轻浮,形貌丑陋,外表像是无用之辈,而内心聪敏明慧,喜好滑稽谈笑,不吃五谷,不穿艳丽的衣服,置身清虚之中服气养性,不与世人交游。隐居在东陽谷,凿崖为洞穴居住。数百名受业学习的弟子,也全部进入洞穴

  • 杨光远传·薛居正

    杨光远,小时字阿檀,长大后,只叫檀,后唐天成年间,明宗改御名为..,因他名字的偏旁与御名相犯,才改名光远,字德明,他的祖先是沙陀人。父亲阿噔啜,后改名王咸,事奉唐武皇担任队长。杨光远事奉庄宗担任骑将,唐天..年间,庄宗派振武军节度

  • 卷十八·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八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冠服国朝上下冠服具载大明集礼及诸司职掌嘉靖初又厘正衮冕及朝祭等服而武弁燕弁保和忠静等冠服特出创制今备列焉皇帝冕服衮冕凡

  • 82.跋扈将军梁冀·林汉达

    东汉王朝从汉和帝起,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子,最小的是只生下一百多天的婴孩。皇帝年幼,照例由太后临朝执政,太后又把政权交给她的娘家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外戚专权的局面。有的皇帝死后没儿子,太后、外戚就从皇族里找一个孩

  • 三传辨疑卷十八·程端学

      昭公  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  左氏曰小邾穆公来朝公与之燕季平子赋采叔穆公赋菁菁者莪昭子曰不有以国其能乆乎  非本义不録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左氏曰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祝史请所用币昭子曰日有

  • 卷十二·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十二元 汪克寛 撰僖公中【癸襄王酉四年】十有二年【齊桓三十八晉惠三衛文十二蔡穆二十七鄭文二十五曹共五陳宣四十五卒成七宋襄三秦穆十二楚成二十四

  • 禹贡指南六韵·毛晃

    御制题毛晃禹贡指南六韵防禹其鱼功不刋导川敷土下民安九州既奠爰分域四海防同永宴澜毛晃指南因有述文渊阙氏乃无端【宋史艺文志不载是书明焦竑经籍志载禹贡指南一卷宋毛晃撰自为可据而朱尊经义考则云未见又云文渊阁

  • 宋文纪·梅鼎祚

    十八卷。明梅鼎祚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此编上承魏、晋,下启齐、梁,其间清俊之体犹存,纂组之风渐盛,居文质升降之关;虽涉雕华,未全绮靡。观此编所录,可见风气转移,日趋日变

  • 凤凰池·刘璋

    清代白话才子佳人小说。全称《新编凤凰池续四才子书》,十六回。题“烟霞散人编”,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除本书外,还写有《幻中真》。 日本亨保十三年《舶载书目》著录,当创作于雍正十年(1732)前。北大所藏刊本版式与耕

  • 般泥洹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於王舍鹞山。从大众比丘。比丘千二百五十。时摩竭王阿阇世。与越祇不相得。众臣议言:越祇自恃国富民众。地沃野丰多出珍宝。不首伏我。当往攻伐。国贤大臣名曰雨舍。梵志种也。王命使行。稽首佛足。敬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