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时代
研究《诗三百》的时代,似乎应当依下列的几条道路。
一、先把那些可以确定时代者,考定清楚,以为标准。
二、那些时代不能确定者,应折中于时代能确定者,以名的同异,语法之演进,章法之差别,定他对于能确定时代之若干篇之时代的关系。
三、凡是泛泛关涉礼乐的文词,在最初创始及历次变化中,每可经甚长的时候,故只能断定其大致,不能确指为何时。
四、在一切民间的歌谣中,每有纠缠不清的关系。乙歌由甲歌出,而乙歌又可递变为丙;一歌自最初成词,至后来谱于乐章,著于竹篇,可经很多的变化。即如《小雅》之“习习谷风”,与《鄘风》之“习习谷风”,起兴同,所叙之事同,意思同,显是一调之变化。起兴很可助我们寻求一调之源流的。在这情形之下,一个歌谣可以有数百年的历史,决不宜指定其为何朝者。
故由此看去,不特我们现在已经不能为《诗三百篇》篇篇认定时代,且正亦不可如此作,如此作则不免于凿。康成《诗谱》为每一篇中找好了一个时代,既诬且愚也。
周诗系统
《周颂》 《周颂》中大别可分为两类:一、无韵者;二、有韵又甚丰长者;其间还有些介物。那些无韵的时代在前,有韵又甚丰长者在后,有韵而不整齐丰长者在中间,此是文体之自然演化。今以其有韵又甚丰长者,与大、小《雅》中可定为厉宣时诗者比较,则觉难《周颂》之最后者,犹与厉宣时诗甚不同,则《周颂》当是成康以来下至懿孝间诗,无韵者在先,有韵者在后也。肆夏武诸章显是既克商,中国业已安定,愿言休息之诗,三家诗属之成王时或近情。
大、小《雅》 大、小《雅》无周初年者,其南征北伐诸篇,当厉宣时。已说在前。若《大雅》之述祖德,皆是甚后之追记,且“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诸篇,已经历历以殷亡为戒,不是兴国初年之语,又均与《周颂》的口气不同。我们难不能说《颂》《雅》时代相递换,然《颂》之末期,可当《雅》之初期,《雅》中无与不韵之《颂》同时者,则若显然。
大、小《雅》中颇多东迁后诗,然均在始迁时,无后于平王者可见。故如但以《雅》论,则诚如孟子说:“王者之述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周南》《召南》 二《南》中可确定时代者,为《汝坟》《甘棠》《何彼秾矣》三篇,显是周东迁不久时诗。又《江有汜》《汉广》等篇,显是周末丧南国时诗。南国盛于西周之末,大约二《南》是西周下半,东周初年诗。上不过共懿,下不逾平桓。
《豳》 豳地甚西,犹在周之西,而有“既东”之称,大约是周向东之后带来的故乐,称邠以示其自来,犹《卫诗》之称北也。《七月》《东山》《破斧》之原必甚古,而后来之面目则不必甚先,然《豳风》中不见有东周诗。
《王》 《王风》皆东迁后诗,其《扬之水》一章言戍申、戍甫、戍许,明是楚人北犯时诗,楚已成随,申犹未夷为楚县时也。
非周诗
《邶》《鄘》《卫》 《邶》《鄘》《卫》中只有两诗可确定时代者,即《载驰》与《定之方中》,都是齐桓时诗,此外文词既无大异,时代大约相离不远。
《郑》《齐》《魏》《唐》《秦》《陈》《桧》《曹》 此若干国中凡有时代可指实者,皆在春秋初年,只在《陈风》中有下及陈灵之世者(周定王、鲁宣公)。大约此中歌诗至早者在西周晚年,而东周初年者为最多。
《鲁颂》《周颂》之时代已见前。
现在试作下表,未必无误,待后考之。
〔注〕民间歌词,著文成后,来源每远,故以虚线表之。
猜你喜欢 卷十 十之三·孔颖达 提要·车若水 进鬻子表·逄行珪 卷八·高诱 卷七十三·陈祥道 王学质疑附录目·张烈 朱子礼纂卷四·李光地 卷十八·真德秀 卷八·张廷玉 卷二十五·盛世佐 目录·陆陇其 卷五十·佚名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太虚 由人至成佛之路·太虚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