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叶氏春秋传卷十四

宋 叶梦得 撰

成公二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防晋却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叔孙侨如公孙婴齐皆吾大夫之三命者也却克公子首晋曹大夫之三命者也晋以却克之怨因我与卫请师而与曹共伐之故以我防三国及齐师言四国之主战也行父许侨如婴齐以四卿出则四军也古者师虽众必有元帅焉四卿并见则大夫强而莫相为属也大国三卿四卿僣矣诸侯无军四军悖矣叶子曰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诸侯有卿无军帅教卫以賛元侯周道也则诸侯非方伯连帅盖未之有军焉天子之军寓于六卿无事则散于国及有事而用则各以其卿为之将故大为六军小为三军者天子元侯之制也周衰征伐自诸侯出列国始各自为军而以其卿将之故晋初以一军为晋侯至献公而作二军与太子分将文公之霸遂増三行以为六军则他国盖可知也然犹时出而用之未尝立以为定制也鲁之僭军自隐公以来见于征伐有自来矣其不见于春秋者犹有元帅以揔之也至是季孙氏虽专国而臧孙氏叔孙氏与婴齐犹未尽聼是以春秋因以见焉逮成之六年仲孙蔑叔孙侨如侵宋以二卿见自是二卿将者九昭之十年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伐莒以三卿见自是三卿将者二盖鲁且三分公室以为三军则时出而用焉者固非其君所得制也

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国佐齐大夫之三命者也师已败矣何以言如师追奔及于袁娄而未退也齐于是使国佐以赂为请孰及之诸侯之大夫也何以不言诸侯之大夫不与大夫得专盟也使齐侯既败而佚使国佐以纪甗玉磬与地赂晋曰不可则聼客之所为国佐致赂晋人不可曰以萧同叔子为质反鲁卫之侵田而致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国佐辞而请战晋人于是防鲁卫之使使为之请而后与之盟袁娄之盟国佐之为也故不系之于齐制在国佐也何以再见国佐与之也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庚寅卫侯速卒取汶阳田

汶阳田我田而齐侵之者也齐既服于晋以反鲁卫之侵田于是复归于我故曰取不系之齐非齐之所得有也

冬楚师郑师侵卫十有一月公防楚公子婴齐于蜀公子婴齐楚大夫之三命者也始宣公欲求好于楚不克而薨故公即位受盟于晋楚共王立婴齐欲以威胁中国而争长故与郑侵卫之师召诸国而盟之公惧欲附楚于是先诸侯而与之防不没公公欲之也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衞人郑人齐人曹人邾入薛人鄫人盟于蜀

此公子婴齐也何以复称人不与婴齐争中国而诸侯皆以其大夫受盟也故秦右大夫宋华元陈公孙宁衞孙良夫郑公子去疾及齐国之大夫皆贬而人焉始晋伐齐楚将以婴齐救之婴齐曰君弱羣臣不如先大夫师众而后可乃悉帅王卒尽行而强冠蔡许之君以为左右诸侯莫敢不聼则婴齐之为也何以不没公是公往防焉而求盟者也叶子曰楚自荘王讨夏徴舒灭陈而复封之既得郑而不有不夺子反之言而与宋平诸侯皆有畏楚之意盖几于霸矣及其卒也遂能以赴通中国楚子书卒自荘王始然见于春秋未尝因其善而少进焉岂终不以中国之无霸而假夷狄欤及共王立而弱未知诸侯之复能从楚也而我与晋方为伐齐之役故婴齐始以卿出悉帅王卒尽行以救齐盖将挟其众以威我遂以蔡侯为左许男为右以侵衞方是时使中国而有主婴齐必有为之所者矣而二国之君十国之大夫方且拱手而不敢违则夷狄几何不横行于天下乎此春秋之所以谨也是以荘王不为无善而未尝得一裦婴齐始见其强而力遏之夫然后知中国之有与存者矣

三年春王正月公防晋侯宋公衞侯曹伯伐郑辛亥衞穆公二月公至自伐郑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新宫宣公之室也何以不曰宣公礼焚先人之室三日哭成公既已尽之矣谓其志为己哀故不忍以諡举也

乙亥宋文公夏公如晋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公子去疾郑大夫之三命者也

公至自晋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棘邑也邑不言围此何以言围内邑也

大雩晋却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

廧咎如赤狄之别种也

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

荀庚晋大夫之三命者也荀庚孙良夫何以不系国不与其得专盟也古者大夫出聘受命不受辞辞无所受而説以为专盟则非也孰及之公也何以没公非公欲也

郑伐许

郑何以举国狄之也郑自邲之役叛晋而从楚不复与中国交许灵公之弱前既屈于公子婴齐失位而不得列于诸侯矣郑方以公子去疾伐之未知许之为罪也曽未三时而再伐焉此其为道冯弱犯寡必有中国所不为者而史失之矣

四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三月壬申郑伯坚卒杞伯来朝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公如晋郑襄公秋公至自晋冬城郓

郓内邑也冬城之节矣何以书不正其所以城也前季孙行父帅师城之虽时亦不书畏齐也今公欲叛晋而求成于楚城之以为备虽时亦书畏晋也叶子曰晋筑蒲与屈士蒍曰无戎而城雠必保焉楚囊瓦欲城郢沈尹戌曰苟不能卫城无益也夫城虽以为守而非恃以为守者也故城之非其道以雠则不能拒以己则不能衞而况介于齐晋二大国之间者乎君子以是为非守国之道也

郑伯伐许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仲孙蔑如宋夏叔孙侨如防晋荀首于谷

荀首晋大夫之三命者也

梁山崩

记异也梁山晋河上之山也何以不系晋非晋所封也

秋大水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衞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虫牢杞伯何以序邾子下杞之习用夷礼久矣今虽能变复能称伯犹抑之不得使与诸侯齿时王之为也

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防二月辛巳立武宫

武宫武公之宫也礼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天子亲庙四祧庙二祖有功而宗有德则又有不毁之庙焉同谓之祧诸侯有庙无祧武公之庙毁矣毁而复立非礼也僭天子而益五庙亦非礼也叶子曰周衰先王之礼乐尽废矣古者师出必于庙受命而春秋诸侯盖有各于其先而私祷者焉功成则为之立宫其为说则吾不知也故季孙意如逐昭公祷于炀公因为之立炀宫武公伯禽之九世孙敖也諡之曰武其必有称此名者岂鞌之战季孙行父亦私有以请之者欤是盖以为周有文武二祧故以武公配伯禽亦已僭矣记礼者不知遂曰鲁公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使诚如记礼之言以为天子之礼而成王赐之亦安能遽先其九世而名之欤儒者之妄毎如是不可以不察也

取鄟

鄟附庸之国也

卫孙良夫帅师侵宋夏六月邾子来朝公孙婴齐如晋壬申郑伯费卒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侵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冬季孙行父如晋晋栾书帅师救郑栾书晋大夫之三命者也

七年春王正月鼷防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

郊牛之口伤以渐伤也故言之缓辞也鼷鼠食郊牛角忽然而食之非渐也故不言之亟辞也何以书以庀牲之道为未尽则非所以事天也

吴伐郯夏五月曹伯来朝不郊犹三望

凡免牛免牲不书不郊免牲与牛则不郊可知矣此何以再见不郊为犹三望起也不郊而望非礼也正月免牛五月而望尤非礼也

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公防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公至自防吴入州来冬大雩卫孙林父出奔晋

孙林父卫大夫之三命者也

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韩穿晋大夫之三命者也汶阳我之旧田也晋为霸主可使齐人反我之侵田不可使我复以与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韩穿之言不可以为顺也故辞皆容之之缓辞也不与其正之辞也

晋栾书帅师侵蔡公孙婴齐如莒

公孙婴齐吾大夫之三命者也

宋公使华元来聘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公孙夀宋大夫之三命者也纳币不书此何以书以宋公使公孙夀为得礼也昬礼无父则母命之无母则己命之公孙夀言使无母之辞也无父则母命之不以母命而已命之则非正故纪裂繻不言使以母命之得礼一见正也无母则己命之不以己命而以诸父兄命之则非正故公孙夀言使以己命之得礼一见正也叶子曰昬礼不称主人然欤非也礼国君求昬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宗庙之事其父母纳女之辞于天子则曰备百姓国君则曰备酒浆大夫则曰备洒埽未尝不亲命之不称主人于礼未之闻也为是说者特出于公羊盖以纪裂繻不言使而云尔然公子遂如齐逆女内之言如则外之言使也昬姻之道一在我则得言如在彼则不得言使可乎夫公羊氏既以无母则当称诸父师友矣宋公无母又安得以辞而言使弟称其兄礼为支子之无父者非宗子也乃师友则友非礼之所见安有合二姓之好以奉宗庙社稷而受之于他人者其亦何辞以见祖考是皆不可行于春秋则公羊氏不学礼之罪也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赵同赵括皆晋大夫之三命者也赵朔晋侯之壻朔死而同括之弟婴乱其室同括不请于君而放之齐于是朔之室诉于晋侯曰同括将为乱晋侯不察而杀之同括之死罪累上也故以国杀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赐公命

赐公命谷梁作锡左氏公羊作赐当从二传赐命如命也礼子男五命服毳冕侯伯七命服鷩冕上公九命服衮冕有加焉则赐固有服过其爵者矣而非有德者莫之与也临诸侯曰天王君天下曰天子锡命常也赐命非常也成公即位其德未有闻而王赐之滥矣故以君天下之辞言之曰是天所以彰有德者吾虽有天下继天而为之子不得而私尔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叔姬己出于杞矣何以复系之杞虽出而未许其絶也曷为未许其絶我将胁杞而复归之也

晋侯使士燮来聘

士燮晋大夫之三命者也

叔孙侨如防晋士燮齐人邾人伐郯衞人来媵

媵不书此何以书为二王后见正也礼天子一娶十二女媵三在焉诸侯一娶九女媵二在焉宋二王后得用天子之礼者也礼不求媵与为好者自往媵之所以一夫人之尊衞人来媵矣晋人秦人复来媵是天子之制也前是必有不得其正者故书以见正也叶子曰吾何以知天子之备三媵欤天子诸侯后宫之数礼不可尽考矣曲礼言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而昬义言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与周官略同而无妻妾则世妇者所谓妻而御妻者所谓妾也诸侯有世妇妻妾而无嫔盖下于天子矣而不列其数至媵则皆未尝见独公羊以爲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诸侯一聘九女是诸侯一夫人而二媵夫人与媵皆有左右侄娣合而为九所谓一娶九女也媵当为诸侯世妇之称下夫人一等故诗江有汜以媵配嫡为言以是推之则天子后宜三国往媵而三夫人者王后之媵也后与三夫人皆有左右侄娣合而为十二则亦所谓天子一娶十二女者也盖自夫人世妇至女御皆妇官之名而媵与侄娣者皆其相与为称之辞以媵为夫人世妇则侄娣者又下媵之称而为嫔与妻妾者也故女子谓昆弟之子为侄而同出谓后生者为娣礼称世妇献茧于夫人夫人副袆而受之祭祀夫人副袆立于房中副袆王后之服也先儒皆以为二王后之夫人得从后之服则三夫人之数冝亦备焉此宋所以得三国之媵欤公羊乃以三国媵之为非礼此知诸侯之制而不知宋之礼也

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既以杞夫人卒之矣则胁杞伯而归其丧者非正也故辞间容之之缓辞也不与其正之辞也

公防晋侯齐侯宋公衞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公至自会二月伯姬归于宋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致女不书此何以书为二王后见正也礼女嫁舅姑没三月以奠菜之礼见于祢庙称来妇成其为妇也父母之家因使大夫致之谓之致女致之者何亦所以成其为妇者叶子曰致女舅姑没之礼也昬礼同牢之夕妇已见于庙矣质明复以枣栗腵修賛见于舅姑所以成妇礼也舅姑入室妇盥馈以特豚以明妇顺厥明舅姑以一献之礼飨妇授之室事以申着代而妇道成矣乃舅姑没则未之有施也故三月择日而祭于祢庙三月者天道之一变也是以女未庙见而死不迁于祖不祔于皇姑壻不杖不菲不以归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则三月父母从而致之者其亦成其女于舅姑者欤先儒乃槩谓舅姑存之礼以为聘问以笃昬姻之好故左氏以齐侯使弟年来聘为致夫人文姜是盖不知有祢庙之祭此左氏不学礼之罪也

晋人来媵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晋人执郑伯楚人以重赂求郑郑伯背蒲之盟与公子成防于邓晋侯执之因以伐其国乃复以钟仪之使与楚修好而结成遂归郑伯非伯讨也故以人执

晋栾书帅师伐郑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楚人入郓

郓莒附庸国也

秦人白狄伐晋郑人围许城中城

中城公宫之城也楚既入郓公惧其来偪故修中城以备之不正其衞已而外民也

十年春衞侯之弟黒背帅师侵郑

衞侯之弟云者母弟也何以称弟兵凶器战危事也不以其可将者将焉而私其弟非爱其弟之道也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

卜郊不从何以或言乃免牲或言乃不郊郊祭之大不可斥其废故以免牲见之也免牲则不郊可知矣卜免牲而不得然后言不郊辞穷也免牲之道必卜卜而吉则免卜而不吉则不免安置之系以待庀牲而左右焉卜郊者月一卜之也三卜而求吉者尽矣此四月而五卜谓其逺而卜其中辛也五卜非礼也卜其中辛尤非礼也莫甚乎其以四月五卜也

五月公防晋侯齐侯宋公衞侯曹伯伐郑齐人来媵丙午晋侯獳卒秋七月公如晋

吊厉公也诸侯之丧大夫吊公吊非礼也于是晋人疑公贰于楚止公使送以待籴茷诸侯莫在焉是以景公不书以公亲防为耻也

冬十月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晋侯使却犫来聘己丑及却犫盟

却犫晋大夫之三命者也何以不系晋不与其得专盟也孰及之公也何以没公非公欲也

夏季孙行父如晋秋叔孙侨如如齐冬十月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王大夫奔未有言出者此何以言出以周公也三公论道经邦与王同德故系之周此宰周公楚也自周无出言宰楚则可出言周公则不可出故言周公不言宰恶楚也叶子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三公之为德上有同于王而下有别于士大夫则天下之大盖有共当其任者矣天子有道有防朝无出居天王出居于郑耻也三公有道有经邦无出奔周公出奔晋恶也王子瑕奔晋尹氏毛伯召伯以王子朝奔楚皆不言出周非卿大夫之所得任也是以诸侯之大夫奔言出以其国别也王卿士大夫奔不言出不以其国别也必有不可出者而后言出则出者上下之所病也公羊以为自其私土出误矣

夏公防晋侯衞侯于泽秋晋人败狄于交刚冬十月十有三年春晋侯使却锜来乞师

却锜晋大夫之三命者也

三月公如京师

公朝京师不书此何以书不正其伐秦而道朝京师也

夏五月公自京师遂防晋侯齐侯宋公衞侯郑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

此伐秦也何以言公自京师遂防诸侯伐秦以公为不足于恭故为之辞而以遂言之也

曹伯卢卒于师秋七月公至自伐秦冬曹宣公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莒未有书卒者此何以书始来赴也何以不书辟其名也叶子曰莒子以爵见于隐公自是不复与我通盖其实夷也至文而庶其以弑见襄而宻州以弑见昭而展舆以奔见外此则朱与去疾以卒见而已以传考之朱之号曰渠丘公去疾之号曰着丘公而非諡也盖朱之辞也辟陋在夷其孰以我为虞则朱之自安于夷乆矣从主人卒我所可正其爵为子我不可从其号为夷故与吴楚不言王皆不得以见也

夏衞孙林父自晋归于衞秋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逆女不书此何以书不正其以侨如逆也

郑公子喜帅师伐许

公子喜郑大夫之三命者也

九月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

侨如何以不氏一事而再见者卒名妇有姑之辞也

冬十月庚寅衞侯臧卒秦伯卒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衞定公三月乙巳仲婴齐卒此公孙婴齐也何以曰仲婴齐后其兄也后其兄则何以曰仲婴齐孙氏王父之字也正乎不正为人后者为之子礼兄弟之子犹子也兄弟之子可以为后兄弟不可以为后弟而后兄非正也

癸丑公防晋侯衞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人同盟于戚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

曹伯庐卒于师曹人使公子负刍守公子欣时逆曹伯之丧未至负刍杀世子而自立晋侯为是为戚之防执负刍以归京师伯讨也故以侯执

公至自防夏六月宋公固卒楚子伐郑秋八月庚辰宋共公宋华元出奔晋宋华元自晋归于宋宋杀其大夫山

山宋大夫之再命者也荡泽也平公立荡泽为司马泽欲弱公室杀公子肥公不能止华元使华喜帅国人攻荡氏而杀山山之死罪累上也故以国杀叶子曰吾何以知山之为泽欤华元之出奔以泽之欲杀公子肥也故鱼石止而请讨许之而后反则攻而杀之非泽而谁欤左氏记大夫名氏多欲与经参见经以山为名则泽当为字然泽为六卿而不书氏疑必再命而摄卿者以为背其族而贬则非是此犹言侨如逆夫人为尊夫人而舍族者盖左氏初不知经书名氏之例故毎以其私而妄意之也

宋鱼石出奔楚

鱼石宋大夫之三命者也

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防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衞孙林父郑公子防邾人防吴于钟离

高无咎公子防齐郑大夫之三命者也此吴夀梦之防也何以殊防不使吴得主防也吴前未有与中国通者自申公巫臣请使始通吴于晋遂叛楚而入州来于是始为防而晋从之故君子谨焉叶子曰春秋中国之势不强于吴楚楚自庄公以后始见至僖而浸强然召陵之盟齐小白一起而正之虽成王之强不敢不服及晋重耳继败成王于城濮楚卒不得肆盖齐与晋犹有与之敌者也故申之防灵王合十二国晋与我虽不能拒亦不复从春秋犹以中国之防书焉成王之末楚浸衰而吴骤强矣天下所恃以主盟者晋而已厉公之暴悼公之贤皆不能少振反率诸侯而从之一防而合七国再防而合十三国三防而合十二国我皆与之俱天下无不聼于吴焉于是伐郯伐陈入州来无不如志及其乆也破楚柏举而入郢几以灭楚败顿沈陈蔡之师杀二国君我遂舍中国而从之昭公不耻同姓而与之昬哀公始以叔还防呉于柤己而身为鄫与橐臯之好则不被髪而左衽者几希矣故钟离与柤与向皆殊防夫岂以楚申之防与此为异哉楚有与敌吴无与敌君子之所忧也或者乃以为诸侯皆以爵见而吴不得以爵见故殊之夫使吴而有与敌不害其同楚黄池之防且以晋侯及吴子矣夫何独于是三者而嫌哉

许迁于叶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记异也雨而木冰也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郑公子喜帅师侵宋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晋侯使栾黡来乞师

栾黡晋大夫之三命者也

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晋伐郑楚子救之士燮欲反栾书不可故以晋侯及楚子郑伯言晋之主战也楚败射共王中目不言楚师君伤举重也

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公子侧楚大夫之三命者也楚以公子侧将中军子重将左二卿交恶而楚子并用之及晋败之明日楚子欲复战召公子侧谋醉不能见楚子乃宵遁问师败之故子重使谓公子侧曰初陨师徒者而亦闻之矣盍圗之乃自杀公子侧之死罪累上也故以国杀

秋公防晋侯齐侯衞侯宋华元邾人于沙随不见公何以言不见公公不讳耻也晋栾黡来乞师公以申公儆备而后防却犫取货于叔孙侨如而诉公于晋侯晋侯遂辞公不见非公之耻也故不为公讳

叶氏春秋传卷十四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章·佚名
  卷十二·刘因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佚名
  卷二·程公说
  第6章·老子
  第10章·老子
  建立法品第十六·佚名
  卷五·佚名
  愚闇品法句经第十三(二十有一章)·佚名
  大金刚火焰日轮仪轨分第十七·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宗喀巴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佚名
  佛说净饭王般涅槃经·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耕烟草堂诗钞卷二·戴梓

    仁和戴梓文开甫着赠江且庵 吴孝廉招饮和李太史根庵韵 人日 春日怀陈太史省斋 坠驴行 题布袋和尚 题画罗汉 题画 闭门 送僧 祝王明府母寿 赠吴羽士 大水歌 李太史根庵招饮榴花前即

  • ●唐宋大曲考·王国维

    大曲之名始见于蔡邕女训曰琴曲小曲五终则止大曲三终则止【太平御覧卷五百五十七】而详于宋书乐志志曰清商三调平调清调瑟调下列大曲十六一曰东门行二曰折杨栁行三曰艶歌罗敷行四曰西门行五曰折杨栁行六曰煌煌京洛行七

  • 卷一百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八李元紘李元紘字大纲京兆万年人本姓丙氏曾祖粲率衆归高祖因赐姓元紘初为雍州司户太平公主占民碾磑元紘断还民雍州长史窦怀贞惧势促令改断元紘大署判後曰南山可移此断不可揺开元初擢京兆

  • 甲乙集卷第三·罗隐

    馀杭罗  隐昭谏诗钱尚父生日大昴分光降斗牛兴唐宗社作诸侯伊夔事业扶千载韩白机谋冠九州贵盛上持龙节龯延长应续鹤春秋锦衣玉食将何报更俟庄椿一举头寄前户部陆郎中出驯桑雉入朝簮萧洒清名映士林近日篇章欺白雪早年

  • 卷六十六·杨士奇

    永乐五年夏四月○酉朔享 太庙○丙戌兴平王尚火舟永寿王尚灶来朝 命 皇太子宴之○平阳王济爌奏来朝时已在道赐书谕曰 祖训亲王朝觐自幼至长以嫡先庶毋失序今不循序又无召命而趣来违 祖训矣即日驰归 缅甸土官那罗

  • 陶弘景传·姚思廉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郡秣陵县人。起初,他的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她怀里出来,并看见两位仙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的家里,于是怀孕,生下陶弘景。小时候就不同一般人,十岁时,看到葛洪的《神仙传》,日夜研究推理,立志要当神仙。他对别人

  • 该得的不要推辞·孔子

    【原文】 原思①为之宰②,与之粟九百③,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④乎!” 【注释】 ①原思:孔子的学生,姓原,名宪,字子思。②宰:指大夫的家宰,出当于回家。这时孔子人概是在做司寇,所以可以有家宰。③九百:这里量词省略了,到底

  • 卷五·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五      元 郑玉 撰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 高邮孙氏曰齐宋卫三国称爵君行举重也

  • 春秋师说卷中·赵汸

    元 赵汸 撰论汉唐宋诸儒得失周末及秦汉间用刑刻急士多习文法故说春秋者往往流为刻急如公孙以春秋之法绳臣下唯知苛刻而已其于经防安在史记赵世家孔子闻赵鞅不请晋君而诛邯郸午保晋阳故书春秋曰赵鞅以晋阳叛泽谓若

  • 仲尼燕居·姚际恒

    或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两篇,其名何居?何所分别?曰:此绝不足据,仲尼即孔子,燕居即闲居,有何分别?全涉游戏,无意义。按:列子有仲尼闲居篇,此则分而两用之耳。大抵皆老庄之徒,冒窃孔子之名,以阴行其说者。孔子闲居尤全露老庄面目,而其

  •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二十九复次憍尸迦。置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诸有情类。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诸有情类。皆令修学十善业道。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得福多不。

  • 贤护分嘱累品第十七·佚名

    尔时世尊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是故彼善男子有净信者,常当精勤听此三昧。既闻受已读诵总持思惟其义。广为世间分别演说。宜善书写安置藏中。所以者何。贤护。於我灭後当来之世。有诸菩萨摩诃萨辈净信心者,为众生故当求多闻

  • 弘明集卷第十三·僧祐

      郗嘉宾奉法要颜延之庭诰二章王该日月烛。奉法要(郗中书)  三自归者。归佛归十二部经归比丘僧。过去见在当来三世十方佛。三世十方经法。三世十方僧。每礼拜忏悔。皆当至心归命。并慈念一切众生。愿令悉得度脱。

  • 第二章 《玉历》的内容·佚名

      十殿阎君的法庭介绍  一、第一殿 秦广王  一殿秦广王:专司人间寿天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礁石外正西黄泉黑路。  凡善人寿终之日,是有接引往生,。  ,*忠、孝、节、义,或有大功德之修行人、大善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尔时尊者舍利子。见造杀业人归佛出家得证圣果如是希有事已。前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大慈善巧方便宣说正法。所有造杀业者罪根深重。如来于刹那间。善为救度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三十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三十卷 (入藏录下)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小乘入藏录下(小乘经律论等三百三十部一千八百九卷一百七十帙贤圣集传附此卷末此直列经名及标纸数余如广录)小乘经二百四十部六百一十八卷 四十八帙

  • 木几冗谈·彭汝让

    一卷。明彭汝让 (生卒年不详)撰。此书札记清言,儇佻殊甚。如:“醉者堕车,神气不伤,真全也。婴儿入林,豺虎不食,无恐也。养吾之形,若醉若婴儿,至人矣。”又如:“半窗一几,远兴闲思,天地何其辽阔也。清晨端起,亭午高眠,胸襟何其洗涤

  • 禅宗直指·石成金

    全一卷。清代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撰,其子峷年、嵩年校刻。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石成金所著传家宝四集中之一部分。内题传家宝禅宗直指,内题之下附有‘明心见性须知,成佛成祖要法’十二字;故知本书旨在阐说明心见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