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随机推荐

  • 卷一十八·彭定求

        卷18_1 【横吹曲辞·陇头(一曰陇头水)】张籍   陇头已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汉家处处格斗死,   一朝尽没陇西地。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谁能更使李轻车,  

  • 叶李·唐圭璋

      李字太白,一字舜玉,杭州人。淳祐二年(1242)生。景定五年(1264),为太学生,上书攻贾似道得罪,窜漳州。宋亡仕元,官至尚书右丞。至元二十九年(1292)卒,年五十一。   失调名   赠贾似道   君来路。吾归路。来来去去何时住。

  • 原序·张元凯

    余所善张将军,居平呐呐,若不出口,而其勒悍卒,挽强弩,跃马顾盼,有慿陵广武意。至于命亲,知浮大白,鲸吸牛饮,飞不及停,居然高阳酒人也。酒后耳热,慷慨谈说天下事。或意有所不可,白眼骂坐,皆稍稍避去,其人当不能为诗,即为诗,而得一二易水

  • 七言巻二十六·洪迈

      七言  咏袜          杜 牧  钿尺裁量减四分纎纎玉笋裹轻云五陵年少欺他醉笑把花前出画裙  宫词二首  蝉翼轻绡傅体红玉肤如醉向春风深宫锁闭犹疑惑更取丹沙试辟宫  监宫引出暂开门随例须朝

  • 卷十七·本纪第十七·哀宗上·脱脱

        ◎哀宗上   哀宗讳守绪,初讳守礼,又讳宁甲速,宣宗第三子。母曰明惠皇后王氏,赐姓温敦氏,仁圣皇后之女兄也。承安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生于翼邸,仁圣无子,养为己子。泰和中,授金紫光禄大夫。宣宗登极,进封遂王,授秘

  •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李义府传·欧阳修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其祖父曾任射洪丞,因而客居永泰。贞观年间,李大亮巡察剑南,上表称李义府有才,对策时中选,补为门下省典仪。刘洎、马周也推荐他,太宗召见后转任监察御史,诏令侍晋王。后来晋王立为太子,任李义府为舍人、崇贤馆

  • 李怀仙传·欧阳修

    李怀仙,是柳城的胡人。世代为契丹属下,守卫营州。擅长骑马射箭,思维敏捷有计谋。安禄山叛乱,任他为副将。史思明攻陷河南,留次子史朝清守幽州,派阿史那玉、高如震辅佐。史朝义杀父自立,还要诛杀史朝清。阿史那玉与高如震两将

  • 张子良传(附张懋传)·宋濂

    张子良,字汉臣,涿州范阳人。金末四方战乱不靖,各处都在募兵保护乡里。张子良率千余人至燕蓟之间。这地方农业遭到破坏,子良召聚州里百姓拦水治舟,取蒲、鱼以自给,于是许多人都到他这里来,多得容纳不下。子良统领定兴、新城数

  •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吕思勉

    从近世西方东渐以前,有元一代,却算得一个中西交通最盛的时代。因为前此中西交通,差不多只靠海路,至此时,则陆路也发达了。在西半球尚未发现,绕行非洲南端之路,亦未通航,黑海、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实在是东西两洋交通的枢纽。

  • 安礼·黄石公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操,下多疑心。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

  • 卷首二·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读诗质疑卷首二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国风世表周南召南文王  武王【关雎  甘棠】【葛覃  何彼穠矣】【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置】【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鹊巢】【采蘩】【

  • 卷五十六·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五十六昭公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干侯居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左传】二十九年春公至自干侯处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称主君【比公于大夫】子家子曰齐卑君矣君祗辱焉公如干侯【谷梁传】唁公不得

  • 何谓永恒·尤瑟纳尔

    《何谓永恒》是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世界迷宫》的最后一部。作者讲述了母亲去世后父亲的生活,尤其重点描画了母亲的密友让娜与父亲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也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全书写至一战

  • 默成文集·潘良贵

    宋代诗文别集。潘良贵撰。《宋史·艺文志》著录《潘良贵集》15卷,但其书久佚不传。清代修《四库全书》辑入此集,系用康熙三十六年(1697)黄珍所刊8卷本,仅收入文20篇、诗27首、词1首,不过掇拾其散佚之作,粗存梗概而已

  • 分甘馀话·王士祯

    笔记著作。清王士禛撰。此书系其罢官家居时所撰。书名“分甘”者,取王羲之《与谢万书》中叙其率子孙游桑果林,“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之意。凡四卷,二百七十八则,内容亦非专门论诗,而旁涉政、经、史、地、医、文等

  • 胎息经注·幻真先生

    胎息经注,原题「幻真先生注」。幻真先生疑为唐代道士。《云笈七签》卷六十已收入此篇。《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亦收载是书,与《胎息秘要歌诀》、《太清真人络命诀》三经同卷,《胎息经注》后附《胎息铭》。此外,《道藏辑

  • 清史纪事本末·黄鸿寿

    民国黄鸿寿撰,八十卷,民国四年(1915)上海进步书局印行。本书多根据《东华录》及私家著述等资料,按纪事本末体例,记载自满洲初起、清初开国至宣统三年(1911)清朝灭亡二百七十余年间之史事。全书约四十万字,分类排列,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