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该得的不要推辞

【原文】

原思①为之宰②,与之粟九百③,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④乎!”

【注释】

①原思:孔子的学生,姓原,名宪,字子思。②宰:指大夫的家宰,出当于回家。这时孔子人概是在做司寇,所以可以有家宰。③九百:这里量词省略了,到底是斗还是斛,已不可考。①邻里乡党:古代地方居民单位名称,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

【译文】

原思任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作俸禄,原思觉得太多,推辞不受。孔子说:“不要推辞!把多余的送给你的邻里乡亲吧!”

【读解】

前面冉有替公西赤多要一点安家口粮,孔子不给;现在原思不要那么多,孔子却劝他收下。这是不是前后矛盾的行为呢?

是矛盾,但却有辩证的思想在内: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公西赤做大使“乘肥马,衣轻裘”,有的是钱财口粮,所以孔子不愿给他锦上添花。原思做总管别无外快,所以孔子要把该给他的一份给够,实行按劳取酬。至于原思自己觉得太多,消费不了,那就把多的部分拿去送人吧,送给乡里的穷人,也就算是“用急”了——雪中送炭。从这两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圣人的处事,既讲原则而又区别对待,既做官又是温厚长者。同时,在生活事例中随时教育学生,体现出为人师表的本色。

平凡之中见精神,正是在这些生活小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圣人不平凡的风范。

猜你喜欢
  古乐书卷下·应撝谦
  卷下·刁包
  卷五·胡广
  卷一·项安世
  卷七 论语·钱时
  卷三十二·佚名
  第五十卦:《鼎卦》·佚名
  苕之华·佚名
  卷十一·叶梦得
  卷二十·何楷
  卷十一·姚舜牧
  拘虚晤言·陈沂
  卷一百一十(阇那崛多译)·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凡例·念常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42 ·佚名

    苏轼 次韵答顿起二首 挽袖推腰踏破绅,旧闻携手上天门。 相逢应觉声容似,欲话先惊岁月奔。 新学已皆从许子,诸生犹自畏何蕃。 殿庐直宿真如梦,犹记忧时策万言。 苏轼 次韵答顿起二首 十二东秦

  • 一个观念·闻一多

    你隽永的神秘,你美丽的谎, 你倔强的质问,你一道金光, 一点亲密的意义,一股火, 一缕缥缈的呼声,你是什么? 我不疑,这因缘一点也不假, 我知道海洋不骗他的浪花。既然是节奏,就不该抱怨歌。 啊,横暴的威灵,你降伏了我, 你降伏了我!你绚

  • 卷五百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八十九李频送张郎中赴睦州青山复渌水想入富春西夹?清猿去中流白日低美兼华省出荣共故乡齐贱子遥攀送归心逐马蹄送鄂渚韦尚书赴镇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执宪倾民望衔

  • 卷六·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六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九首 【时通守钱塘作施注缺今补】 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 得句牛女夕转头参尾中青春先入睡白发不遗穷酒社我为敌诗坛子有功

  • 第二回 黎都督复函拒使 吴军统被刺丧元·蔡东藩

      却说袁钦差世凯,既到汉口,当然有行辕设着,暂可安驻;入行辕后,不暇休息,即命冯国璋引导,周视各营,偶见受伤兵士,统用好语抚慰,兵士感激得很,甚至泣下。及袁钦差返寓行辕,各国驻汉领事,陆续拜会,谈及汉口焚掠情形,语多讥刺。袁钦

  • 卷三十二·杨士奇

    永乐二年夏六月庚午朔 秦王尚炳遣指挥陆荣等奉表笺贺册封赐荣等钞币○辛未○楚世子孟烷来朝 敕谕临边漫散官军人等曰尔等昔在兵戈艰难之际不得已漫散流杂寄身边塞苟延余生今年下已定虽欲来归无由自达特遣人赍敕谕尔

  • 卷之六十八·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二月。丙申。遣官祭关帝庙。外起居注  ○以正黄旗汉军都统安兴阿署镶黄旗蒙古都统。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克兴阿署镶红旗汉军副都统。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常星阿署正白旗护军统领。正黄旗汉军副都统恩麟

  • 卷九十三 佞幸传 第六十三·班固

    【原文】汉兴,佞幸宠臣,高祖时则有籍孺,孝惠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鸃,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两人徙家安陵。其后宠臣,孝文时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谈、北宫伯子

  • 卷77·陈邦瞻

    ○隆兴和议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帝传位于太子,太子即位。七月,帝手书召张浚入见。浚至,帝改容曰:“久闻公名,今朝廷所恃惟公。”因赐之坐。浚从容言:“人主之学,以心为本。一心合天,何事不济。所谓天者,天下之公理而已。必兢业

  • 周书·武成·佚名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

  • 子罕第九·朱熹

     凡三十章。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达巷,党名。其人姓名不传。博学无所成名,盖美其学之博而惜其不成一艺之

  • 卷四·史浩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四      宋 史浩 撰皐陶谟曰若稽古皐陶曰允迪厥德谟眀弼谐禹曰俞如何皐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眀励翼迩可逺在兹禹拜昌言曰俞皐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

  • 卷十七·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七宋 魏了翁 撰僖公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一】书楚人如齐人例书征伐先主兵二十七年注传言至兵故正义曰此年传云楚子及诸侯围宋则是楚子亲自来也十二月公会诸侯盟于宋公为楚子在宋而往会

  • 卷二百三十·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四十九复次善现,五力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五力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五力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

  • 贺班禅额尔德尼就职电·太虚

    南京班禅大师慈鉴:逖闻就职宣化,弘法救世,开政教之合作,为通俗所宗仰,特电敬贺,并颂福祉!厦门南普陀寺太虚叩宥。(见南普陀寺志)

  •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法界藏殿诸佛所会无边道场。与大比丘众菩萨摩诃萨俱。时此道场有一夫人。名曰功德庄严开敷花。合掌向佛退坐一面。  尔时夫人白佛言。若有初修行菩萨。何等之人非善知

  • 卷十三·佚名

    第十一篇四五五 养母象本生谭[菩萨=象]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养母之长老所作之谈话。现在此一本生谭之事件与睒摩贤者本生谭[第五四〇]之事件相类似。佛向比丘等言:“汝等比丘!诸子不可怒此人。昔之贤人等,

  • 弘道书·费密

    明清之际费密著。分上中下三卷,十五篇。统典论,辅弼录论,道脤谱论,古经旨论,原教,圣人取人定法论为上卷;礼乐祀典议五篇及先王传道述,圣门传道述,吾道述为中卷;圣门定旨两变序记一篇为下卷。又有附表十张,图三幅,分表一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