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左传原序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左传原序

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逺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逹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巳孟子曰楚谓之梼杌晋谓之乘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多违旧章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则刋而正之以示劝戒其余则皆即用旧史史有文质辞有详略不必改也故传曰其善志又曰非圣人孰能修之盖周公之志仲尼从而明之左丘明受经于仲尼以为经者不刋之书也故传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辩理或错经以合异随例而发其例之所重旧史遗文略不尽举非圣人所修之要故也身为国史躬览载籍必广记而备言之其文缓其防逺将令学者原始要终寻其枝叶究其所穷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其微显阐幽裁成义类者皆据旧例而发义指行事以正褒贬诸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然亦有史所不书即以为义者此盖春秋新意故传不言凡曲而畅之也其经无义例因行事而言则传直言其归趣而已非例也故发传之体有三而为例之情有五一曰微而显文见于此起义在彼称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梁亡城縁陵之类是也二曰志而晦约言示制推以知例参防不地与谋曰及之类是也三曰婉而成章曲从义训以示大顺诸所讳辟璧假许田之类是也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具文见意丹楹刻桷天王求车齐侯献捷之类是也五曰惩恶而劝善求名而亡欲盖而章书齐豹盗三叛人名之类是也推此五体以寻经传触类而长之附于二百四十二年行事王道之正人伦之纪备矣或曰春秋以错文见义若如所论则经当有事同文异而无其义也先儒所传皆不其然答曰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非如八卦之爻可错综为六十四也固当依传以为断古今言左氏春秋者多矣今其遗文可见者十数家大体转相祖述进不得为错综经文以尽其变退不守丘明之传于丘明之传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说而更肤引公羊谷梁适足自乱预今所以为异专修丘明之传以释经经之条贯必出于传传之义例总归诸凡推变例以正褒贬简二传而去异端盖丘明之志也其有疑错则备论而阙之以俟后贤然刘子骏创通大义贾景伯父子许惠卿皆先儒之美者也末有頴子严者虽浅近亦复名家故持举刘贾许頴之违以见同异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又别集诸例及地名谱第厯数相与为部凡四十部十五卷皆显其异同从而释之名曰释例将令学者观其所聚异同之説释例详之也或曰春秋之作左传及谷梁无明文说者以为仲尼自卫反鲁修春秋立素王丘明为素臣言公羊者亦云黜周而王鲁危行言孙以辟当时之害故微其文隐其义公羊经止获麟而左氏经终孔丘卒敢问所安答曰异乎余所闻仲尼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此制作之本意也叹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巳矣夫盖伤时王之政也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今麟出非其时虚其应而失其归此圣人所以为感也絶笔于获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为终也曰然则春秋何始于鲁隠公答曰周平王东周之始王也隠公让国之贤君也考乎其时则相接言乎其位则列国本乎其始则周公之祚也若平王能祈天永命绍开中兴隠公能宣祖业光启王室则西周之美可寻文武之迹不队是故因其厯数附于行事采周之旧以防成王义垂法将来所书之王即平王也所用之厯即周正也所称之公即鲁隠也安在其黜周而王鲁乎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此其义也若夫制作之文所以彰徃考来情见乎辞言高则防逺辞约则意微此理之常非隠之也圣人包周身之防既作之后方复隠讳以辟患非所闻也子路欲使门人为臣孔子以为欺天而云仲尼素王丘明素臣又非通论也先儒以为制作三年文成致麟既巳妖妄又引经以至仲尼卒亦又近诬据公羊经止获麟而左氏小邾射不在三叛之数故余以为感麟而作作起获麟则文止于所起为得其实至于反袂拭面称吾道穷亦无取焉

猜你喜欢
  明鬼下第三十一·墨子
  张子抄释卷二·吕柟
  提要·蔡清
  提要中·冯复京
  诗传诗说驳义卷五·毛奇龄
  卷十二·朱鹤龄
  自由与干涉·钱穆
  繇役第四十九·桓宽
  曾子问·姚际恒
  卷下·佚名
  附錄十誦比丘衆學法三本類勘表·欧阳竟无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第二十三卷·佚名
  大机大用·佚名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宋二·王奕清

    ◎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於中秋夜宿金山寺,作水调歌头寄子由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臧懋循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杂剧(元)无名氏撰●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银台门诈传授禅文 正名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第一折〔凈扮董卓领外扮李儒李肃卒子

  • 茶山集卷八·曾几

    宋 曾几 撰七言絶句乞梅曾宏甫二首寻梅不惜上南坡傍险冲泥奈老何寂寞僧牕禅榻畔好枝还解送人麽腊前腊后无非雪溪北溪南并是梅知有家山难觅路敢烦健步送春来觅梅欲寻梅去不禁寒宜著书籖研滴间闻道南坡开似雪略分疎影

  • 卷七十三·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三目録【一百一字】翦牡丹张先凤箫吟【又一体】晁补之瑞雪浓慢陈亮金盏子【又一体】赵以夫桂枝香王安石陈允平李彭老唐艺孙练恕可唐珏张翥吴子孝张

  • 卷三十四·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四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李梦阳【八十首】梦阳字天赐更字献吉庆阳人徙扶沟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转员外郎应诏陈言弹夀宁侯张鹤龄系锦衣狱旋释之进郎中代尚书韩文草奏劾刘瑾坐奸党致仕【一云降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弘治九年五月丁未朔升翰林院检讨李逊学为浙江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以蝗灾免山东青州府弘治八年税粮有差○己酉南京大龙兴寺左觉义发直等奏请起送行童给度礼部劾其启衅开端故违成命请寘之法 上曰僧道虽额数过多但自弘

  • 卷十二·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十二   宋 陈均 撰仁宗皇帝【起癸未庆厯三年止甲申庆厯四年】癸未庆厯三年春正月置徳顺军建渭州笼竿城为之从王尧臣之议也尧臣再安抚

  • 一四六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四六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湖南巡抚臣姜晟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议(义)》各条,于辽、金、元三朝时事多有

  • 三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应毁书籍暨书板折·佚名

    三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应毁书籍暨书板折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收应毁书籍暨起获书板,恭折具奏事。窃照浙江省收缴应毁各书,前已陆续查缴过六十种,连重复者共计二百八十八部、书板六副,经臣先

  • 卷十九·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九 唐 张守节 撰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史记十九 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着令甲称其忠焉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至孝惠时唯独长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絶竟

  • 卷二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二十五恩赉二【加恩外藩二】闰五月二十七日癸酉以万寿覃恩颁诏朝鲜特宣别旨存问国王李焞以昭异数七月二十八日朝鲜国王【臣】李焞上言康熙五十二年

  • 春秋传卷十八·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宣公下【甲定王子十年】十有二年【晋景三齐顷二衞穆三蔡文十五郑襄八曹文二十一陈成二桓四十宋文十四秦桓八楚庄十七】春葬陈灵公【讨贼者非臣子也何以书葬天下之恶一也本国臣子或不能讨而上有天王下有

  • 反侵略要有坚强力量·太虚

    ──三十年一月作──从民国二十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开始侵略以来,引起侵略国各种侵略行动,到去年可算已达到了侵略的最高潮;一如今年,转为侵略热焰的逐渐低降。我想:中国被侵略十整年的“九一八”纪念前,当可普遍解除了各个侵

  • 卷第四·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四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二若于此事。有无明结系。亦有见结系耶。答若于此事。有见结系。必有无明结系。或有无明结系。无见结系。谓集智已生。灭智未生。

  •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一·道忞

    門人真樸編次住大內萬善殿語錄順治十六年十月十五日,奉旨開堂結冬,聖駕親臨,特差內院官李世昌、張嘉謨、雷先聲執香迎師至座前,師云:「兜率上升,天王敷座。不見道:名稱如來聞十方,諸吉祥中最無上,昔曾處此摩尼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 文苑英华·李昉

    中国古代诗文总集。北宋李昉等编。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编撰,雍熙3年(987)成书。后经4次修订,由周必大(1126—1204)等校定,刊刻行世。本书选录上起南朝梁代,下至五代,与《昭明文选》时限恰相衔接,收作家2 200多人,作品近2万

  • 诸蕃志·赵汝适

    中外交通著作。南宋赵汝适撰。二卷。汝适,宋太宗八世孙,嘉定至宝庆间官福州路市舶提举。为志海国事,亲为采访,于宝庆元年(1225)写成此书。约二万八千字。卷上所记占城(今越南中)、真腊(今柬埔寨)、三佛齐、苏吉、南毗

  • 鼠璞·戴埴

    一卷。又名《戴氏鼠璞》。南宋戴埴(生卒年不详)撰。戴埴字仲培,桃源(今湖南桃源) 人。生平事迹不详。书中 “楮券源流” 一条,历陈庆元(1195—1200)、开禧 (1205—1207)、嘉定 (1208—1224)之弊,知其为南宋末年人。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