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左氏传说卷二十    宋 吕祖谦 撰定公

於越败吴于檇李【十四年】

吴与越战越子勾践御之陈于檇李勾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使罪人三行属劒於颈而辞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刭也师属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之灵姑浮以戈击阖庐阖庐伤将指取其一履还卒於陉到此吴方为越所败阖庐伤而死吴之陈所以如此整乃当时申公巫臣孙武之余敎何故他当时适吴舍偏两之卒於吴敎他伍乘之法後来又从孙武敎宫人战陈斩其犯命者则陈法吴人讲之精虽阖庐末年尚承余教遗习以越之剽悍轻易犹畏而不敢前以此知用兵不可无法制何故越出其计变吴人耳目终为所败盖兵有正有奇正则可效奇则不可效所谓行列卒伍分布之法固可传得千变万化移换耳目则不可敎若使巫臣孙武之法便不到陈乱地位既无巫臣孙武之臣徒守巫臣孙武之法便到败处以此知天下之事有传者有不可传者阖庐既败死其子夫差使人立於庭苟出入必谓已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其复雠之志甚坚惟其立志之坚所以几灭越国後来何故为勾践甘言重币所诱听太宰嚭谗臣之说志满意得终为越灭若以常理论之坐薪尝胆之时为之则易志满意得之时持之甚难然观夫差本源发处其志已不全了所以常使人立於庭出入必谓已是常要人唤省他使其志坚如火之必热如水之必湿如江河之不可转移则复雠之念岂有间断今必待人提起他意思则知他当时工夫已自有间断隔絶处了所以终至於志满意得为越所灭学者观此事最当警戒今学者能亲直谅之友朝夕警省亦是大段有志之人然而须以夫差事自警戒见得人终靠不得志满意得地位便自见学者做工夫须到不待人地位方坚固

哀公

公孙强言霸说於曹伯乃背晋奸宋【七年】宋公伐曹将还子肥殿曹人诟之公怒遂灭曹【八年】

宋之入曹当时本出他无意因曹人诟辱子肥宋公怒遂反既还之师以灭曹观灭曹甚易必是曹大段无政无备不然人如何无意偶然去灭他得考当时曹之见灭任公孙强为政方欲图霸背晋奸宋筑伍邑于郊当时公孙强与曹伯论霸大如晋尚且背之近如宋尚且奸之正是用武时节不为无备何故忽然灭得大抵天下事若是根本已虚则祸衅之发不必作意为之虽偶然小小变故皆足以为祸当时曹伯与公孙强为政以小国单弱之衆外则用兵於诸侯内则兴土功民心已离了正如元气虚?人不须十分病可以致死虽一饮一食一起一居间稍将摄不到便足以致死国家到得根本民心已离虽甲兵之利城池之固皆不足恃以此知古先圣王所以培养根本者以此

齐师伐鲁冉求为季氏谋一子守二子从季孙曰不能【十一年】

鲁哀公时不特鲁国?衰到此三家之?亦衰孔子所谓禄之去公室三桓之子孙微矣正是三家衰时节始者三家之强同心并力以弱公室相救如左右手到得中间虽有间隙然急难之际尚为一体如昭公伐季氏时叔孙氏实救之阳虎欲杀季桓子孟孙氏实救之到得哀公之世三家各自为政都不相应及齐师伐鲁当时冉求为季氏谋言以一子守二子从季氏则以其力之不足以使叔孟二子冉求又欲使之居封疆之间季孙又以冉求之言告二子二子不可到此虽当患难之际皆不同休戚了所以齐师得至其城下冉求又画背城而战之策论来此是下策了到此孟孙叔孙尚不肯向前同出力直待冉求激武叔了方退而蒐乘岂惟鲁之?衰三家之?到此亦衰盖齐师至其城下论来正同舟遇风胡越相救之时他尚未肯向前看此一段鲁之国?如此衰固是可虑三家之?如此衰却自可喜故此却是转移时节鲁自此若无所作为因循拱手待之则鲁之国?固与三家之?俱至於削亡若能用君子因三家之离心以收公室之权则亦尚可整顿在何故却此正是转换时节哀公处此时卒至於亡盖以有君子而不能用也三家如此离心论来齐师至城自合便趋於亡然犹能粗支持者则又出於孔子之徒初间是冉求迂回委曲画数策得三家出师後来又得冉有用矛以入齐师及樊迟为右所以能退齐师而鲁之社稷未即泯灭者皆孔子之徒之力也当时孔子既不用於鲁孔子之徒亦不为鲁用尚余二三人仕於鲁可以退强敌存危邦以此知君子初不负人之用

伍子胥使於齐属其子於鲍氏为王孙氏【十一年】

伍子胥以忠谏为夫差所杀夫差失道固不足论若论子胥之死亦自有可愧处子胥奔吴辅佐阖庐吴自此大论子胥之於吴为宗臣当与吴俱存亡到得夫差无道子胥极力忠谏奋不顾身以此而死固无愧然当时子胥死却不然当时子胥出使见夫差无道属其子於鲍氏以为後计此心全不是公以私心间杂於其闲既是为吴宗臣吴存则俱存吴死则俱死却爱其子要使宗祀有主其意以谓已事吴固当以谏死而子嗣先世不可便絶所以属之鲍氏而之他国使宗祀不殒他当时未必自把做私心看自以为两下都安排得好不知才顾虑便是私心了然看子胥之所以死本不由於忠谏正缘他有二心以此而死岂不有愧然则为子胥计当如何使子胥当时事吴初不为吴宗臣则三谏不听去之可也今既受阖庐之托自当与国存亡更无顾虑若能以此处心虽进之比干之徒可也今以此而死与自靖人自献于先王大段不同

孔文子将攻大叔仲尼对以甲兵之事未之闻【十一年】

左氏於定哀之闲载孔子事甚多其闲皆传闻之失实此以知左氏本不曾登圣门使其得与闻孔子謦欬之末则必不如是之讹错观其载孔子对孔文子一段事正是左氏不曾登圣人之门分明证据盖左氏载孔子答孔文子之辞与论语载卫灵公问陈孔子之对一般若是对两人之问无缘句句相似盖当时本是一事唯弟子得其真故言卫灵公左氏不曾登圣门故以孔文子载之举此一事则其他皆可知

越子伐吴为二隧【十三年】

越之谋吴自哀公元年勾践栖於会稽自此便做谋吴工夫其次第机谋甚密当时有大夫种范蠡深於知兵始者事吴皆如臣妾到得吴伐齐率其衆卑身以朝盖欲以此骄吴之心使皆无後顾之患一意从事於中原到得十三年夫差空国尽出以争诸侯为黄池之会正是可乘之机越王於此方出兵伐吴盖吴腹心臣既死又空国出在外所以守国者皆庸人此越所以沼吴之师其战亦有本末当时所谓信臣精卒悉皆在外所与抗越师者不过太子友王孙弥庸之徒皆孱弱不足胜之人然初间与越战弥庸尚且获畴无余王子地获讴阳如何能以孱弱之兵胜越养锋蓄鋭之师盖此正是兵法示之以不能先与他一败所以骄吴人到得越全师至果然大败吴师入吴他当时分兵为两道所谓越子全师是一道畴无余讴阳所将皆寡弱之师委之於敌此有两意一是骄吴人之心一是吴人败越孱弱之师其兵已困及全师至所以不能敌然越既入吴国何故不尽灭必先退而後复灭之盖当时越入吴不过能胜孱弱不足胜之人精鋭之卒随吴王在外者尚多若便灭吴吴王之归虽无道若收合余烬以战却自未可必故越之退所以尝试吴王若吴王经此大变侧身修行吴如何便灭得惟其经大变而不以为事遂一举而灭之此是大夫种范蠡之深谋

陈恒执公于舒州【十四年】

齐陈氏之乱始於景公而成於简公自子雅子尾相继而没陈氏已窃其柄後来景公嫡庶不明陈氏又专立君之功封殖至简公时陈氏之?已成简公却欲阚止为政所谓阚止初非深识远虑之人不过当时从阳生有道路之劳因此得?是左右近习之人而已看他所以谋陈氏甚踈浅而无术所谓陈豹乃陈氏宗人当时要谋百年深根固蒂之族深虑远谋犹恐不济今见他宗人略可喜便以本谋告之谓欲尽逐陈氏而立女其轻浅无谋可见此所以杀其身陈以此而兴齐以此而亡然以事?论陈氏当时尚有可图之理阚止是左右近习之人骤使为政尚能分陈氏之权观陈成子惮他可见此与鲁昭公欲逐季氏不同当时尽收一国之权人谁间得他若陈氏则不然观诸御鞅言於公则曰陈阚不可并君其择焉阚止小人固不足道然择用之权犹在齐侯当时若得深识远虑之士岂无可图之理唐文宗时宦官日盛当时用训注宦官犹自稽首迎拜尚自畏宰相在然所以致甘露之祸正缘注浅无谋陈氏尚有可图缘用阚止所以成陈氏之?宦官尚可图缘用训注所以遂成宦官之势图之不可不审如此考当时祸端却起於陈豹陈豹当时欲使公孙言已要事阚止公孙所荐陈豹之辞乃云有陈豹者长而上偻望视事君子必得志欲为子臣吾惮其为人也故缓以告以此事论之公孙之荐所谓谋而不忠持两端之说若以正理论他却是反覆倾险之人固不当荐虽知他不当荐又恐违他人情不得不荐他所以又曰吾惮其为人故缓告此二句使我知他难保持两端使他自择当时使全遮护他专说陈豹之美此犹可恕今既知其如此而持两端之说他日陈豹败时以为我曾说了罪不在我此其人深可诛

宋向魋请享公以日中为期家备尽往公知之与皇野谋召左师同发兵魋奔卫【十四年】

向魋自有宠其跋扈难制至於有杀君之谋要得享宋公而杀之宋公先知之与左师谋伐向魋向魋战不胜遂入曹叛继宋围曹要执曹子弟以自固魋不可民叛之此事始末大槩如此然此事尚多可论者向魋自宋公封殖长养非一日前此夺马请行哭之日肿其崇奨他可见大凡人君之养臣须养之以道若纵以奢侈崇奨他到奢侈之极他自然是不夺不厌其势不至於杀君不已他当时要设享召公以日中为期宋公偶先知之与皇野谋召左师同发兵看此尚有周制在其大者且论发兵当时与司马谋既定司马却请瑞盖当时兵虽掌於司马必请瑞而後敢发以此知周之制度兵虽散在乡遂与卿大夫之家固各有主掌非得君之苻节则不敢发此其大者若论其小者当时司马诈君命召左师来却言迹人来告今官载周礼掌山泽之事以此知周之官制尚见於周之末当时要攻向氏其父兄故臣皆曰不可其新臣却听命是何故盖父兄故臣家世仕於桓氏渐染其恶但知有臣而不知有君故不肯攻新臣是新仕於他尚渐染未惯略知君臣之义所以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正怕渐染深了向魋既入曹他所以质民乃却言既不能事君又得罪於民遂舍之何故一二日之间其心便不同前日犯弑君之大恶而不顾今则却为恐敛怨於民宁是出奔此见得奸雄之人最能择利害处前次在国秉大政事成则享大利所以宁负恶名而不恤今则退保一邑已不能与一国抗恐徒然歛怨於民所以先做活路出去此非他能迁善改过却是他最能择利害处左氏载司马牛一段事甚详观他当时顚沛造次皆不失义自向魋未出亡时故尝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他已知有他日之祸其既亡宋公初未尝逐司马牛他已先出奔盖谓兄弟既有谋逆之恶则已亦不当处此国遂适齐而向魋亦奔齐为卿司马牛致其邑示不与他同政大凡人激昂为义第一次尚易若至于再至于三屡经颠挫而不悔非学力不能司马牛亦是在孔门曾经做工夫了所以能如此楚子西召子木之子胜为白公叶公言无乃害乎弗从秋果杀子西【十六年】

楚子西召白公所以致乱之由亦当深考当时既不听叶公之谏召白公使处边境子西既不信叶公能委任白公亦得盖知他是素刚底人凡事能杀其怒使不至於甚亦无缘作乱他使者请伐郑欲报父雠子西许之不起师及晋人伐郑子西反救郑凡事都激他怒所以速成他杀子西之谋他当时厉劔欲杀子西他直言告子期之子平子西闻得恬不为怪反以为白公必不至此正缘轻忽他过了所以致乱大凡人心所信固有邪正不同若不信正人则信邪人必笃何故他心在这一边今子西既不听信叶公之言何故於白公又不笃盖天下事不可以等闲看了当时子西存楚於既亡之余负如此大功遂於天下之事皆以等闲处之所以叶公白公两无所信殊不知他日之祸又发於前日之所谓等闲视之者古今人於志得意满之後皆不能保盖为此当时白公与石乞谋不过欲得五百人尚不能办子西以堂堂楚国之衆若欲敌他甚易正缘把做等闲看了

越灭吴【二十二年】

越之伐吴始也因吴人为黄池之会乘其虚以入其国自太子以下皆见执其再也以三军潜涉败吴及其三也以二十年方围吴夫越已三加师於吴方能围吴之国论来夫差自黄池之会以前劳民力肆强暴其国根本虚了到得归自会则已为越所入覆其根本何故又须到三加兵方能围吴到此已二十年了而师在吴城下又且两年方能灭人之国何故只缘他基业厚了吴自巫臣教战法自诸樊以至阖庐抚循其民从事於耕战甚久虽夫差二十年戕贼其本根勾践二十年养成兵力也须用二十年工夫观越三师於吴在吴城下又两年方能入其国以此知非二十年工夫也不能克以此见古人立国其根本之固皆如此若後世则不然秦并吞六国全有天下其基业非不壮然陈胜刘项一呼不一二年便灭秦隋并吞南北兼有天下却到李王刘唐一起三两年便灭隋所以如此正缘无根本了大抵观人之国惟於国势危亡时方见得根本厚薄譬如两人同受病固是必死之病然一人元气盛其死必缓一人元气弱其死必速

晋荀瑶伐齐言何必卜【二十三年】

晋荀瑶伐郑齐陈成子救之【二十七年】

晋荀瑶围郑门于桔柣之门【同上】

知伯以贪与骄亡其族为韩魏赵所分然知伯所以亡非委靡之故乃是才能知勇过人伐齐之事是知伯始见於传他出来做第一件事观当时伐齐之由见齐师马骇知齐人之谋长武子请卜却之卒败齐师他初为政小试之勇便能摧堂堂之大国殊不知此一战正是他覆亡根本之始他所谓恃其智勇固是本来如此然自轻而重自浅而深却自因有功了渐渐去看他前面却长武子请卜一段自是轻敌寡谋然犹自近傍正理言语有次序自此一战既胜之後言语略无伦理至於後来二十七年伐郑齐陈氏救郑他所以告陈氏之辞都无道理了所以成子亦知其不能久陈为楚灭与郑元无相干晋用兵本是报怨与救陈亦无相干他到此大言略无道理如此用之於强国看他此後与向来请卜之辞大段不同他非病狂丧心下视一时人敢为无稽之言以陵跨骄铄人盖到此渐渐满了及後来悼之四年晋又围郑知伯门于桔柣之门使赵襄子直入门去知伯与赵襄子本并列为卿今乃颐指气使役以一卒之事此全不近道理了盖骄纵渐长正缘知伯勇悍所至有功所以凑成他到得全不近道理地位看他事一段深一段观赵襄子对知伯以为主在此知伯乃言恶而无勇何以为子此全是以丑言诋他赵襄子以为能忍耻庶无害赵详观左氏记此数句甚有意若略看时只说道襄子能忍耻左氏之意不专在此下又言知伯不悛一句可见盖当时知氏赵氏并是强家横势相与低昂赵襄子由是忌知伯若是有谋人到此须自修省知伯全不以为事所以至於亡左氏之意盖如此公子荆之母嬖将以为夫人【二十四年】

哀公欲立嬖妾使宗人衅夏献其礼对曰无之公怒问何故无之乃以礼对此见得鲁秉周礼他宗人尚能执礼如此固是秉周礼然以是见仲尼风化所及且以立夫人一事论之仲子是妾天王归其賵则因以仲子为夫人矣成风是妾僖公以所生之故尊为夫人当时之宗人初不曾谏以此见仲尼风化所及若就宗人论之如前此夏父弗忌为宗伯跻臣於君所谓宗伯岂能守礼孔子自卫反鲁删诗书定礼乐其风化之余者尚可见当整顿礼之初见於宗人能守当整顿乐之初见於大师挚之适齐惟夫圣人一振礼乐虽贱有司亦能守如此使自为政则三年有成信何难者

中行文子告陈成子曰有自晋师告寅者将为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二十七年】

范氏中行氏将伐公齐高强言三折肱知为良医【定十三年】

中行文子既为晋所逐出奔於齐到得齐与晋师相持所谓中行文子告成子欲以轻车千乘以厌齐师之门陈成子以其与晋有谋他方悟而有始衷终之说学者最当深察此天下一事一物皆有始衷终若看得始不见得衷若见得终不见得始皆是见理不尽若中行子在晋岂能察始衷终之理盖其在困亡患难之中困於心衡於虑而後作所以言吾乃今知所以亡观吾今知之语则知文子自出奔之後方才讲论到此以此知患难进人如此且如中行氏之乱齐高强在晋范氏中行氏将伐公高言三折肱知为良医亦是经患难後方见得如此

左氏传说卷二十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二章·佚名
  卷十八·郑玄
  卷十四 月令第六·郑玄
  幸偶篇第五·王充
  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孔子
  卷五·叶酉
  卷十三·姚际恒
  书纂言卷四下·吴澄
  弱民第二十·商鞅
  庄公·庄公十二年·左丘明
  大智度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慕道志仪第一·玄觉
  答张世俊问(五则)·太虚
  万有皆因缘所生·太虚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祭日·戴望舒

    今天是亡魂的祭日,我想起了我的死去了六年的友人。或许他已老一点了,怅惜他爱娇的妻,他哭泣着的女儿,他剪断了的青春。他一定是瘦了,过着飘泊的生涯,在幽冥中,但他的忠诚的目光是永远保留着

  • 卷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六天象明河赋          【唐】谢 偃月初囘于夕阳日夜没于天纲步庭砌以游衍觉云霄之杳茫气象万殊缅星河而尽列光辉一道罗银汉之灵长徒观其粲兮如磋洁兮如磨明月照而不失其素飘风

  • 卷四百二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二十一总禽鸟类四言古归鸟          【晋】陶 潜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懐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遗其二翼翼归鸟戢羽寒条逰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

  • 卷三百九十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十月己亥盡其月   十月己亥,禮部言:「占城國進奉大使布靈息弛琴蒲麻勿等乞續進方物。」從之。   戶部言:「京都商稅務取酌中元豐八年錢五十五萬二千二百六十一貫七百二十八文立為新額,自元祐二年為

  • 卷三百二十四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起神宗元豐五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乙酉,詔:「昨應募隨王中正出界開封府大保長,雖未嘗立功者,各遷一資,庶可鼓舞百姓,使人人樂于公戰。」(乙酉三月四日。)   熙河路都大經制司奏:「先據李浩申,有新歸順部落子嘛〈口夌〉等

  • 卷六十二·谷应泰

      ○援朝鲜神宗万历二十年五月,倭酋平秀吉寇朝鲜。平秀吉者,萨摩州人仆也。始以鱼贩卧树下,有山城州倭渠名信长,居关白职位。出猎遇吉,欲杀之。吉善辨,信长收令养马,名曰木下人。信长赐与   田地,于是为信长画策,遂夺二十

  • 卷五十八·谷应泰

      ○议复河套   英宗天顺六年春正月,毛里孩等入河套。是时,孛来稍衰,其大部毛里孩、阿罗出、少师猛克与孛来相仇杀,而立脱思为可汗。脱思,故小王子从兄也。于是毛里孩、阿罗出、孛罗忽三部始入河套。然以争水草不相下,

  • 第七十七卷 文苑 四·缪荃孙

    苏 州 府 二 明(上)周南老 周敏 周纲周南老,字正道,本道州人,濂溪先生后,宋季徙吴。祖才,父文英。南老元季用荐授永丰县学教谕,改当涂县,代还。会天下乱,省臣奏为吴县主薄。僧普益杀人,久不得尸,南老移檄责县神,次日,觉群

  • 二十年·佚名

    (甲戌)二十年清康熙三十三年 春正月1月25日○甲子,禁府罪人李時棹、韓重爀等面質,推諉不服,判義禁柳命賢等請對,白上以不當自本府推覈之意。上命設鞫嚴訊,〈詳見上。〉是時緊出於罪人之招者,如重爀、春澤、釗、碩佐、魯得、復

  • ●附錄·叶子奇

      正德刻本序  萬曆重刻本序  乾隆重刻本序一  乾隆重刻本序二  同治重刻本序  快書刻節本草木子題詞  ○正德刻本序  言所由以立。學必擇而文。有經苟讎。夫道焉斯弊矣。道無弊也。弊必自諸子。老聃

  • 卷二十四·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二十四   元 程端学 撰昭公【名稠襄公之子齐归所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义见文元年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戍衞石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

  • 卷一百四十四·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三十二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四十二【宋板】丧服小记第十五礼记十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十丧服小记第十五

  • 卷二十七·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解頥正释卷二十七  明 季夲 撰臣工经防曰此康王时诗也武王既践天位首重民食所以允厘百工已有成法而后王毎申明之故康王嗣位而又作此诗以戒农官使民急于治田也并噫嘻当合为一篇以噫嘻言成王故知为

  • 佛教的护国与护世·太虚

    ──二十八年一月作──人类既有国家民族,当然要求能自由与独立;惟究应以世界人类之正义和平为根本企图,念兹在兹,时时不忘,方合做人道理。所以、为保全其国家民族之自由独立抵抗强寇侵掠,解除外力拘压,自属合理之正当行为。

  • 辩伪录 第五卷·祥迈

    辩伪录 第五卷元道者山云峰禅寺沙门祥迈奉 敕实录撰圣旨焚毁诸路伪道藏经之碑翰林院臣唐方杨文郁王构李谦阎复李涛王磐等奉敕撰至元二十一年三月日。诏遣资德大夫总制院使兼领都功德使司事相哥谕翰林院。戊午年僧道

  • 浮石禪師語錄卷八·通贤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拈古舉:「世尊初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雲門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師云:「世尊纔出頭來,只要起家立業,那顧垛生招箭?雲門大師雖則據令

  • 禁色·三岛由纪夫

    日本男同志性爱长篇小说,作者三岛由纪夫,分两部,于1951年~1953年间发表。第一部描写一个老作家桧俊辅的第一任妻子是窃贼,第二任妻子是疯子,第三任妻子是荡妇,三次婚姻都失败,同时又被几个情人所背叛,于是他认为这是由于自己的

  • 思无邪小记·姚灵犀

    民国情色专家姚灵犀耗时十五年,引用千馀种书籍的民初性文化大全!凡举性风俗;性知识、春宫秘戏图、宫阉祕辛,无所不谈,让您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