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幸偶篇第五

凡人操行,有贤有愚,及遭祸福,有幸有不幸;举事有是有非,及触赏罚,有偶有不偶。并时遭兵,隐者不中。同日被霜,蔽者不伤。中伤未必恶,隐蔽未必善。隐蔽幸,中伤不幸。俱欲纳忠,或赏或罚;并欲有益,或信或疑。赏而信者未必真,罚而疑者未必伪。赏信者偶,罚疑不偶也。

孔子门徒七十有余,颜回蚤夭。孔子曰:“不幸短命死矣!”短命称不幸,则知长命者幸也,短命者不幸也。服圣贤之道,讲仁义之业,宜蒙福佑。伯牛有疾,亦复颜回之类,俱不幸也。蝼蚁行于地,人举足而涉之。足所履,蝼蚁荏笮死;足所不蹈,全活不伤。火燔野草,车轹所致,火所不燔,俗或喜之,名曰幸草。夫足所不蹈,火所不及,未必善也,举火行有适然也。由是以论,痈疽之发,亦一实也。气结阏积,聚为痈;溃为疽创,流血出脓,岂痈疽所发,身之善穴哉?营卫之行,遇不通也。蜘蛛结网,蜚虫过之,或脱或获;猎者张罗,百兽群扰,或得或失。渔者罾江河之鱼,或存或亡。或奸盗大辟而不知,或罚赎小罪而发觉:灾气加人,亦此类也。不幸遭触而死,幸者免脱而生,不幸者,不侥幸也。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则夫顺道而触者,为不幸矣。立岩墙之下,为坏所压;蹈圻岸之上,为崩所坠,轻遇无端,故为不幸。鲁城门久朽欲顿,孔子过之,趋而疾行。左右曰:“久矣。”孔子曰:“恶其久也。”孔子戒慎已甚,如过遭坏,可谓不幸也。故孔子曰:“君子有不幸而无有幸,小人有幸而无不幸。”又曰:“君子处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佞幸之徒,闳孺、籍孺之辈,无德薄才,以色称媚,不宜爱而受宠,不当亲而得附,非道理之宜。故太史公为之作传,邪人反道而受恩宠,与此同科,故合其名谓之《佞幸》。无德受恩,无过遇祸,同一实也。俱禀元气,或独为人,或为禽兽。并为人,或贵或贱,或贫或富。富或累金,贫或乞食;贵至封侯,贱至奴仆。非天禀施有左右也,人物受性有厚薄也。俱行道德,祸福不钧;并为仁义,利害不同。晋文修文德,徐偃行仁义,文公以赏赐,偃王以破灭。鲁人为父报仇,安行不走,追者舍之;牛缺为盗所夺,和意不恐,盗还杀之。文德与仁义同,不走与不恐等,然文公、鲁人得福,偃王、牛缺得祸者,文公、鲁人幸,而偃王、牛缺不幸也。韩昭侯醉卧而寒,典冠加之以衣,觉而问之,知典冠爱己也,以越职之故,加之以罪。卫之骖乘者,见御者之过,从后呼车,有救危之义,不被其罪。夫骖乘之呼车,典冠之加衣,同一意也。加衣恐主之寒,呼车恐君之危,仁惠之情,俱发于心。然而于韩有罪,于卫为忠,骖乘偶,典冠不偶也。

非唯人行,物亦有之。长数仞之竹,大连抱之木,工技之人,裁而用之,或成器而见举持,或遗材而遭废弃。非工技之人有爱憎也,刀斧如有偶然也。蒸谷为饭,酿饭为酒。酒之成也,甘苦异味;饭之熟也,刚柔殊和。非庖厨酒人有意异也,手指之调有偶适也。调饭也殊筐而居,甘酒也异器而处,虫堕一器,酒弃不饮;鼠涉一筐,饭捐不食。夫百草之类,皆有补益,遭医人采掇,成为良药;或遗枯泽,为火所烁。等之金也,或为剑戟,或为锋钴。同之木也,或梁于宫,或柱于桥。俱之火也,或烁脂烛,或燔枯草。均之土也,或基殿堂,或涂轩户。皆之水也,或溉鼎釜,或澡腐臭。物善恶同,遭为人用,其不幸偶,犹可伤痛,况含精气之徒乎!

虞舜圣人也,在世宜蒙全安之福。父顽母,弟象敖狂,无过见憎,不恶而嚚得罪,不幸甚矣!孔子,舜之次也。生无尺土,周流应聘,削迹绝粮。俱以圣才,并不幸偶。舜尚遭尧受禅,孔子已死于阙里。以圣人之才,犹不幸偶,庸人之中,被不幸偶,祸必众多矣!

猜你喜欢
  贵农第十一·佚名
  目录·胡渭
  告子上篇·王夫之
  卷五·汪克宽
  春秋属辞比事记卷三·毛奇龄
  卷七十七·江永
  目录·李光地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佚名
  卷一·道世
  十誦羯磨比丘要用·欧阳竟无
  ●又述二颂(有序)·张商英
  读木村博士佛教研究之大方针书后·太虚
  佛说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佚名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佚名
  大毗卢舍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叔·唐圭璋

      不详其人。陈去病校词旨云,疑是吴叔永之误。   声声慢   烟横山腹,雁点秋容。

  • 卷三·郑用锡

    七言律诗(上)七言律诗(上)仿元人东阳十咏秋碪秋钟秋屐秋笛余年四十五,眼已花矣,近复能灯下作小楷自叹颂张焕堂司马(启暄)德政荏苒堑垣因粤匪掠争,民领不足,时适唐升庵司马赴艋,诸绅驰商禁口,从之;乃瓜代者至,惑于他说,旋开旋禁,感而作

  • 石田诗选巻三·沈周

    (明)沈周 撰○居室【亭馆附】移榻西轩旧榻处幽暗耽睡固有因移之置西轩轩制焕以新其地不函丈虚明易知晨东方动初阳流光先枕茵破我黑甜境夙兴自然勤盥栉能及时亦足劝奴人尚有清夜景月出檐之唇照书仅可读老眼自不眞兹轩所

  • 卷四·朱昆田

    杏花用昌黎韻遊絲百尺飛晴空,杏花向日舒小紅。生香活色自絕代,嫣然一笑當春風。曆下亭邊花信早,氣候頗與江南同。玉船百柁恣意倒,醉鄉好去尋無功。絳裙仙子苦幽獨,忽然邀我紅雲中。須臾化作兩蝴蝶,隨蜂逐燕停芳叢。夢回酒醒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六·佚名

    万历三十二年五月辛亥朔大学士沈一贯等言御史乔应甲等奉差已久印信已领计日辞朝值妖书事起特留缉问今罪人正法狱事已讫臣等悬念四方深忧治纪各差事重难以久旷伏乞允发遣行未报○以蓟镇副总兵王国栋为洮岷副总兵浙江温

  • 展开牡丹·胡兰成

    展开牡丹我十三岁那年,芝山小学举行会试,十里内的小学与村塾皆各选拔四五人去应试。我坐轿去,四哥哥与阿钰哥哥抬轿,他们都是望兄弟成名。芝山小学是新制高小,我到得那里,只见样样开通,人人明达,看看自己身上穿的花洋纱短衫,茄

  • 有凤来仪:思凡·胡兰成

    有凤来仪:思凡三嫂嫂一次叫我小官人,我一笑,她也笑了,说:“你笑什麽?难道我叫错了?太陽未出总是早,老婆未讨总是小,况且包皮文正称嫂嫂为嫂娘,我不比你大?”是年我已十八,正议亲事,是前冈芦田进去,离胡 村五十里里山地方,

  • 卷四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九諡略【二】列后尊諡原皇后直皇后翼皇后宣皇后【俱顺治五年十一月追尊恭上】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乾隆元年三月恭加上】崇德元年四月丙戌恭上孝慈昭宪纯德贞顺成天育

  • 卷首上·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首上綱領一【此篇論春秋經傳源流】班氏固曰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爲春秋言爲尚書杜氏預曰周禮有史官掌邦國四方之事逹四方之志諸侯亦各有國史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孟子曰楚謂之檮杌晉

  • (六)·钱穆

    朱子曰:“理不是在面前别为一物,即在吾心。人须是体察得此物诚实在我,方可。譬如修养家所谓铅汞龙虎,皆是我身内之物,非在外也。”今按:此说非忘内外,乃是合内外。心与理一即如此。然亦非谓心即理。问:“物之

  •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第四·佚名

        晋代译失三藏名今附东晋录  文殊师利菩萨。我欲乐说有四弘誓。何等为四。一者覆育一切众生。犹如桥船度人无惓。二者包含万物犹如太虚。三者愿使我身犹如药树。其有闻者患苦悉除。四者愿我当来得成佛时。所

  • 第二十九章 提婆波罗王父子时代·多罗那他

    提婆波罗王也有人认为是龙的儿子。由于他趣入从瞿波罗王传下的明咒加持, 因而推想他即是瞿波罗的儿子。然而有以下的传说:瞿婆罗王的一个排末的妃子从一个婆罗门的持咒者求得摄服国王的明咒,从雪山取得药物加以咒力,和于

  •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佚名

    金刚般若经依天亲菩萨论赞略释秦本义记西京崇圣寺沙门知恩集将释此经五门分别。一辨教因缘。二定经宗旨。三明处会。四叙翻译。五正释文义。第一辨教因缘者。于中有十。一为宣说菩萨行故。如经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

  • 卷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二住镇远府中山门人如崇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住平越府万寿禅院语录山门若道佛祖共由邪说炽盛更说外内一致跛鳖扬威既二俱不得如今当轩者又作么生须知触背拳头

  • 野处集·邵亨贞

    元文别集。4卷。邵亨贞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无序。卷1为记,卷2为序,卷3为行状、墓志铭、祭文,卷4为启、疏。集后有冯迁、汪稷二人写的跋,谓本书出于上海陆深家,系其孙陆郯刊行。《四库

  • 黎岳集·李频

    一卷。《附录》一卷。唐李频撰。李频,字德新,寿昌 (今属浙江省)人。大中进士,诗人,官至秘书郎、建州刺史。李频为人正直,做地方官时,能抑制豪强,赈济灾民,兴修水利,颇有政绩。死后,归葬故里,乡民在黎山立庙纪念他。著

  • 滦阳录·柳得恭

    《滦阳录》2卷。朝鲜人柳得恭撰。该书是作者随使臣赴热河行宫贺乾隆万寿时所写。卷上记载了作者过鸭绿江后到入宴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所至地方的民间风俗、满洲诸王及各国使节在宴会上的情况,间考山川形势; 卷下为宴

  • 论语学案·刘宗周

    明哲学家刘宗周阐发其理学思想的重要著作,凡十卷。此书为刘宗周讲义之纪录,用语体白话直抒胸臆,故“其论不无纯驳”(《四库全书总目》)。此书主要内容有四:一是以慎独为讲学之宗。《为政以德》章中说:“君子学以慎独,直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