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纂传卷十三    元 王天与 撰

咸有一德第八       商书

伊尹作咸有一德

【汉孔氏曰言君臣皆有纯一之德以戒太甲○唐孔氏曰百篇之序此类有四咎单作明居周公作无逸作立政与此篇直言其所作之人不言其作者之意盖以经文明故略之】

咸有一德

【吕氏曰此篇终始言一德一德之名明百圣之所未明○林氏曰篇内有咸有一德故以名篇亦训体也○蔡氏曰今文无古文有】

伊尹旣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

【唐孔氏曰叙其作戒之由○汉孔氏曰还政太甲告老归邑陈德以戒唐孔氏曰太甲旣归伊尹即应还政下云今嗣王新服厥命则是初始即政盖太甲居亳之后即告老也君奭云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左传云伊尹放太甲而相之卒无怨色则是伊尹又相太甲盖伊尹此时将告归太甲留之爲相如成王之留周公也】

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啓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曁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

【陈氏曰此首言天命废兴吉凶皆本乎德○汉孔氏曰以其无常故难信真氏曰谌信也靡无也天难谌者今日而善则福之明日而淫则祸之难必信也命靡常者有德则归于我无德则去之人无定位也○汉孔氏曰人能常其德则安其位九有诸侯桀不能常其德汤伐而兼之蔡氏曰常厥德所谓德惟一厥德匪常所谓德二三唐孔氏曰九有九州也○汉孔氏曰言桀不能常其德不敬神明不恤下民○汉孔氏曰言天不安桀所爲广视万方有天命者开道之○汉孔氏曰天求一德使伐桀爲天地神只之主吕氏曰至此方露一德之名张氏曰言神主则民主可知○朱子曰此篇先言常德庸德后言一德则一者常一之谓 汉孔氏曰享当也蔡氏曰汤之君臣皆有一德故能上当天心受天明命○汉孔氏曰爰于也于得九州之众遂伐夏胜之改其正林氏曰正正朔之正夏以建寅爲正商始以建丑爲正革夏正用商正也○汉孔氏曰非天私商而王之佑助一德所以王非商以力求民民自归于一德蔡氏曰上言一德故得天得民此言天佑民归皆以一德之故盖反覆言之○汉孔氏曰二三言不一吕氏曰一则动皆合理故无不吉二三则动皆悖理故无不凶○汉孔氏曰行善则吉行恶则凶是不差德一天降之善不一天降之灾是在德唐孔氏曰指其已然则爲吉凶言其徴兆则曰灾祥其事不甚异也吉凶已成之事指人言之故曰在人灾祥未至之徴行之所招故言在德在德谓爲德有一与不一在人谓人行有善有不善吉凶已在其身故不言来处灾祥自外而至故言天降其实吉凶亦天降也】

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

【陈氏曰此勉太甲君臣应前咸有一德之意○汉孔氏曰其命王命新其德戒勿怠张氏曰太甲即位久矣曰新服厥命自复政时言也夏氏曰服天命谓受命在身如衣被其服而在身也○汉孔氏曰言德行终始不衰杀是乃日新之义大学盘铭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朱子曰这个道理须是常接续不已方是才有闲断便不可又曰必因其已新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使其存养省察之功无少间断则明德常明不复爲利欲之昏真氏曰易以日新爲盛德先儒谓人之学不日进则日退故德不可不日新不日新者不一害之也始敬终肆以一出一入之心爲或作或辍之事德何自而新乎终始常一则德日新矣○汉孔氏曰官贤材而任之非贤材不可任选左右必忠良不忠良非其人蔡氏曰贤者有德之称材者能也左右者辅弼大臣非贤材之称可尽故曰惟其人○汉孔氏曰言臣奉上布德顺下训民朱子曰四爲字皆去声爲上者辅其德而不阿其意之所欲爲下者利于民而不徇已之所安或问如逄君之恶也是爲上而非是爲德爲宫室妻妾之奉也是爲下而非是爲民朱子曰然真氏曰爲云者意有所主之名言人臣之心爲上则爲君成德爲下则爲君牧民意之所主惟此二者二者之外不杂他念然后爲一德之臣○汉孔氏曰其难无以爲易其慎无以轻之羣臣当和一心以事君政乃善夏氏曰人君任用之际旣难旣慎不敢任用非人又与之和恊其心纯一其德同心同德相与大有爲于天下可也】

德无常师主善爲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

【陈氏曰此言一德之义○汉孔氏曰德非一方以善爲主乃可师言以合于能一爲常德或问或言主善人而爲师若仲尼无恒师之意如何朱子曰非也横渠说德主天下之善善原天下之一最好又曰四句三段一段紧似一段德且是大体说有吉德有凶德然必主于善始爲吉耳善亦且是大体说或在此爲善而在彼爲不善或在彼爲善而在此爲不善或在前日则爲善而今日则不善或在前日则不善而今日则爲善惟湏协于克一是乃爲善谓以此心揆度彼善耳故横渠言原则若善之原于一耳盖善因一而后定也德以事言善以理言一以心言大扺此篇只有防个一字上有精神须与细看此心才一便终始不变而有常也协者虽训合字却是以此合彼之合非已相合之合与礼记协于分艺书协时月正日之协同盖若揆度参验之意耳张敬夫谓虞书精一四句与此爲尚书语之最精宻者而虞书爲尤精○蔡氏曰一德纯一之德不杂不息之义又曰精粹无杂者一也终始无闲者一也该括万善者一也一者通古今达上下万化之原万事之榦语其理则无二语其运则无息语其体则并包无遗也咸有一德之书三者之义悉备】

【按蔡氏不杂不息之说固当至后三语比前说尤备盖如发于恻隠而不能不杂于内交要誉之私则非所谓无二择乎中庸而不能不转移于朞月之不能守则非所谓无息得此失彼而未必备众善爲统宗防元之归则亦非所谓并包而无遗惟备此三语之义而后造乎之德之纯所谓一也一者心学也故缉其语以备参考】

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

【蔡氏曰此言一德之效验○汉孔氏曰一德之言故曰大能一德则一心张氏曰民始闻号令旣賛其言之大及行之久而不变又賛其心之一使左右皆曰大哉一哉未足贵也使诸大夫皆曰大哉一哉未足贵也惟万姓皆曰大皆曰一然后信乎大且一耳真氏曰不言德之一而言心之一者推原其所自出也心不一而欲其言之大虽致饰于号令之末未见其能大也○汉孔氏曰言爲王而令万姓如此则能保安先王之宠禄长致众民所以自生之道孙氏曰或言天禄或言先王之禄盖天与之而先王受之也】

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陈氏曰此言一德已尽犹不可自足○汉孔氏曰天子立七庙有德之王则爲祖宗其庙不毁故可观德能整齐万夫其政可知唐孔氏曰王制云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祭法云王之七庙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逺庙爲祧有二祧享尝乃止林氏曰太甲上事七世之庙必其德有可观而后可太甲下爲万夫之长必其政有可观而后可季武子谓诸侯宋鲁于是乎观礼与此观德观政意同王氏曰于庙言德者不德则坠厥宗于长言政者政荒则民散○汉孔氏曰君以使民自尊民以事君自生蔡氏曰此即前篇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之意申言君民之相湏如此欲太甲不敢忽也○汉孔氏曰上有狭人之心则下无所自尽矣言先尽其心然后乃能尽其力人君所以成功张氏曰自广则以已爲有余狭人则以人爲不足郑氏曰狭小匹单也一说匹偶也陈氏曰一夫甚微民主甚尊然匹夫匹妇之情茍使携贰则人主不能成功甚言不可失人心也按自伊训以下皆勉太甲以德而一德之防尤精皆托太甲以神民之事而七世之庙万夫之长归宿之语尤切太甲于此其必立德之纯逹于有政上能使七庙之奠安而永绥其禄下能使万夫之宗戴而永厎其生则神民之任有归嗣王之责少塞矣虽然民者神之主故下文又以君民相须之理言之必是心慊然常如匹夫匹妇之不获自尽此尧舜之博施济众犹以爲病而伊尹生平所志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若已推而内之沟中者尽发其蕴以告太甲言有尽而意无穷也汉孔氏说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诸家因之恐未得本指惟林氏稍当故特取而以此数语足之以备商摧云】

沃丁旣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汉孔氏曰沃丁太甲子伊尹旣致仕老终以三公礼葬唐孔氏曰世本本纪皆云太甲崩子沃丁立皇甫谧云沃丁八年伊尹卒卒年百有余岁李氏曰予读伊训等书考伊尹进退之迹昭然明甚而纷纷俗说有以污之序书者于伊周着之最详自稷契臯陶而下尽臣道者代不一人而伊周之葬独纪于书意可见矣○汉孔氏曰训畅其所行功德之事咎单忠臣名作此篇以戒也亡】

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賛于巫咸作咸乂四篇

【汉孔氏曰伊陟伊尹子太戊沃丁弟之子唐孔氏曰殷本纪云沃丁崩弟太庚立崩子小甲立崩弟雍已立崩弟太戊立○汉孔氏曰祥妖怪二木合生七日大拱不恭之罚○汉孔氏曰賛告也巫咸臣名皆亡唐孔氏曰伊陟不先告太戊而告巫咸者大臣见怪而惧先共议论而后告君○家语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已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先世殷王太戊之时道缺法圯以致天孽桑谷于朝七日大拱占之者曰桑谷野木不合生朝意者国亡乎太戊恐骇侧身修行故天灾地妖所以儆人主者也灾妖不胜善政○真氏曰史记云帝太戊立伊陟爲相桑谷生于朝一暮大拱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闲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缺欤帝其修德太戊从之祥桑枯死太戊遇灾而惧如此故周公称之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是可谓知中宗之心矣】

太戊賛于伊陟作伊陟原命

【汉孔氏曰告以改过自新原臣名伊陟原命二篇皆亡】

仲丁迁于嚻作仲丁

【汉孔氏曰太戊子去亳嚻地名陈迁都之义亡唐孔氏曰发其旧都谓之迁到彼新邑谓之居李颙云嚻在陈留浚仪县皇甫谧云仲丁自亳徙嚻在河北或云今河南敖仓二说未知孰是】

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

【汉孔氏曰仲丁弟相地名在河北亡唐陆氏曰今魏郡有相县】

祖乙圯于耿作祖乙

【汉孔氏曰亶甲子圯于相迁于耿河水所毁曰圯亡唐孔氏曰皇甫谧以爲耿在河东皮氏县耿乡】

尚书纂传卷十三

猜你喜欢
  射义·戴圣
  上篇下·唐甄
  读书续録卷十·薛瑄
  论语集解义疏卷四·皇侃
  第十七章 23·辜鸿铭
   一 中国式的家庭理想·林语堂
  春秋輯傳卷十一·王樵
  卷十六·叶酉
  春秋传序·胡安国
  卷二十二·王与之
  哀公·哀公九年·左丘明
  妙法莲华经纶贯·智旭
  悼玉慧观居士并勉正信会员·太虚
  大林答问(四则)·太虚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歌 隔壁阿姐你为啥面皮黄?·刘半农

    (女工的歌。一个女子问,一个女子答。)“我说隔壁阿姐为啥来面皮黄?”“你阿姐勿晓得我一日到夜做纱忙。我朝起起来黑眬眬里就要上工去,夜里家来还要替别人家洗衣裳。”为啥=为何。人工纺纱曰摇纱,在纱厂中作工曰做纱:以厂中分

  • 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一杜甫宗武生日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自从都邑语已伴【一作律】老夫名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流霞分【一作飞】片【一作几】片涓滴就徐倾又示

  •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二·荀悦

      永光元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免云阳徒。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所过无出田租。上留射猎。御史大夫薛广德上书言。窃见关东困极。民人流移。陛下日日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驰

  • 东汉会要卷一·徐天麟

    帝系上帝号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髙祖九世孙也岀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鬰林太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王莽末起兵于宛更始元年兄伯升立刘圣公为天子伯升为大司徒光武为太常

  • 卷八十四·国朝·蒋一葵

    【刘溥】 〔字原博,号草窗,长洲人。太医吏目。与郭登、汤胤绩同称“吟豪”。〕 刘原博八岁时,《赋沟水》诗云:“门前一沟水,日夜向东流。借问归何处?沧溟是住头。”后仕虽不甚显,然卒以诗名。 刘草窗尝

  • 续编小引·沈德符

    今上御极已垂五十年。德符幸生尧舜之世,虽困处菰芦,然咏歌太平,无非圣朝佳话。间有稍关时事者,其泾渭自明。藿食者,但能粗忆梗概而已。至于风气之转移,俗尚之改革,又渐与往年稍不同。盖自丙午、丁未间。有《万历野获编》共卅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四)·陈寅恪

    ◎第一期前录卧子“癸酉长安除夕”诗,依据“去年此夕旧乡县,红妆绮袖灯前见”等句推论卧子至迟在崇祯五年除夕已遇见河东君,但在崇祯五年除夕以前似更有其他诗词为河东君所作者。今详检陈忠裕全集,颇

  • 提要·鲁訔

    臣等谨案杜工部诗年谱一巻宋鲁訔撰訔字季钦嘉兴人官至福建提点刑狱公事周必大平园集有訔墓志述其官阶始未甚详诸书或云字季卿或云海盐人或云仕至大府卿皆误也訔曽注杜诗今存者惟此谱篇首有訔编次杜工部诗序末有王士祯

  • 卷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一 唐世系表畧 李氏当晋末凉武昭王暠据秦凉暠生歆歆为沮渠蒙逊所灭歆生重耳魏弘农太守重耳生熙金门鎭将戍於武川因留家焉熙生天赐天赐生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太尉与李弼等八人佐

  • 九〇 大逆事件·周作人

    上面这篇小文是庚戌(一九一〇)年十月所写,这提醒我其时还住在本乡的西片町,铃本亭在这条街的尽头,便是我们时常去听落语的“寄席”(杂耍场)。在十一月中我们便又搬家了,这回却搬出了本乡区,到了留学生所极少去的麻布,那里靠近芝

  • 卷一百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三宗庙考【七】太庙时享雍正十三年九月己亥皇上登极癸丑定三年内享太庙仪皇上亲诣或遣官恭代俱用礼服作乐先期斋戒用素服冠缀缨纬视祝版用

  • 卷二十四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四上 朱批陈世倌奏摺 雍正二年闰四月二十七日山东廵抚【臣】陈世倌谨 奏为据实报明事窃【臣】以一介菲材膺封疆重任 皇上之隆恩有加

  • 杨文忠三録巻一·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题奏前録自劾不职乞赐罢黜以答天谴防具官臣杨廷和等谨题为自劾不职乞赐罢黜以答天谴事臣等伏见皇上昨以乾清宫被灾既下令羣臣同加修省复申勅所司直陈时政即古昔圣帝明王遇灾而惧之心也切惟灾变之来感召

  • 卷四十一、囘部张格尔之役·黄鸿寿

    宣宗道光五年,冬十月,以大学士长龄署伊犁将军,筹办军务,当乾隆朝之平定天山南路也。回酋大和卓木波罗泥都之子萨木克及喀什噶尔地方人民亡入浩罕国,于葱岭以西。其汗为蒙古察合台汗之裔,既纳萨木克等,恐遭战事上之波及,因告中

  •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十四复次善现,汝作是说。又如虚空前後中际皆不可得。大乘亦尔。前後中际皆不可得。如是乃至三世平等超过三世故名大乘者,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所以者何。过去世过去世空。未来世未来世空。现在世现在世

  • 卷第三十·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三十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故放身坐卧脱脚床学处第十八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具寿邬波难陀至彼众多少年苾刍处劝喻曰。汝等共我人间游行。必当降伏他宗自获名称。汝等若欲

  • 二家诗选·王士祯

    诗总集。 清王士祯(1641—1711)删录。二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此集录明徐祯卿、高叔嗣二人诗。徐、高虽名列七子之中,然其诗上规陶谢,下摹韦柳,清微婉约,寄托遥深。士祯之诗实沿其宗。故取二人诗作之菁

  • 驳五经异义·郑玄

    经学著作。东汉郑玄著。一卷。东汉许慎撰《五经异义》十卷,叙述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不同内容。郑玄对此有许多不同意见,故著《驳许慎五经异义》。唐宋间二书皆佚,宋以后出现各种辑本。今本《五经异义》,辑自《初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