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囘部张格尔之役
宣宗道光五年,冬十月,以大学士长龄署伊犁将军,筹办军务,当乾隆朝之平定天山南路也。回酋大和卓木波罗泥都之子萨木克及喀什噶尔地方人民亡入浩罕国,于葱岭以西。其汗为蒙古察合台汗之裔,既纳萨木克等,恐遭战事上之波及,因告中国,愿担负监守逃人之责。政府亦因势利用之,岁贿以银一万两,使加约东。及嘉庆末年,南路参赞大臣斌静荒淫无度,失回众心。萨木克次子张格尔者,其人有胆力,自入浩罕后以诵经、祈福、传食诸部,颇为回人所崇奉。张格尔乃因南路人心之不平,乘机投入布鲁特,假众数百,以是年八月袭喀什噶尔近边。布鲁特硕目苏兰奇入关告警,反为章京绥善所叱,遂愤走出塞,与回人合,领队大臣色普征额率兵往击,破之。张格尔仅馀三十人,舍骑徒步而走。色普征额追出塞外,不见敌踪,遂回军喀什噶尔,与斌静宴赏中秋节。所擒八十馀人,斌静悉令杀之灭口,而以苏兰奇交通逆裔,导众滋事入奏,帝心疑之,命伊犁将军庆祥往勘,具得斌静奴畜回民,渔猎回女诸罪状,逮入京治罪,以永芹代之。张格尔复集兵,屡骚掠近塞,永芹引军出击辄遁云。至九月,令队大臣巴彦巴图以兵二百出塞四百里,复无所遇,乃纵杀布鲁特游牧妇孺百馀而还。其酋汰劣克愤甚,率所部二千追袭之于山谷间,巴彦巴图全军陷没,于是四城之回人争起响应诏,以长龄代庆祥镇守伊犁,庆祥代永芹视师喀什噶尔。
六年,秋八月,张格尔陷喀什噶尔,庆祥死之。先是,张格尔率兵由开齐山路突入回城,拜其先和卓之墓。距喀什噶尔八十馀里,令协办大臣舒尔哈善等围之。张格尔突围出,帝闻,授长龄扬威将军,诏陕甘总督杨遇春、山东巡抚武隆阿为参赞,督师助勤。军未集而张格尔已乞得浩罕国安集延兵〈(安集延兵鸷悍善战,时有百回兵不如一安集延之语)〉三千,于是月攻陷喀什噶尔。庆祥迎战于浑河,败绩,自缢死焉。凌河阿穆克登先后殁于阵,于是英吉沙尔叶同羌和间三城同时陷落,群回悉凌。
七年,春三月,将军长龄、总督杨遇春克复喀什噶尔,张格尔遁。先是,长龄等于六年十月抵阿克苏,时提督达凌阿已败敌于托什罕河,张格尔复遣兵所柯尔坪,阻进兵之路。长龄督将,并分路进,悉腊其众,至是年二月,师次大阿拐,敌屯洋河已特。乘夜来犯营,击却之。越日,由中路进袭,歼万馀人,追杀二十馀里,擒三千馀人。张格尔复纠众十馀万抗拒于沙布都尔庄,诸将奋勇抄击,逼至浑水河,又破之,遂进军阿瓦己特。三路掩杀,俘斩二万有奇,复追至洋达玛河,搜杀罄尽,遂于是月移师浑河北岸。回众十馀万阻河为阵,亘二十里,穴垒轰䂭,鼓角震天,势张甚。是夜,大风扬沙,大雾晦,长龄欲待霁而进,遇春不可,曰:‘此天赞我也。’乃遣索伦千骑,绕趋下游,牵其势而亲督。
猜你喜欢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司马迁 卷七十八·志第二十八·舆服一·宋濂 名山藏卷之八十一·何乔远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佚名 卷之六·佚名 卷之四百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纪昀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二·来保 绎史卷一百八·马骕 列传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一百十二·郑麟趾 世家卷第三十 高丽史三十·郑麟趾 脱脱传·宋濂 卷之二·努尔哈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