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一、囘部张格尔之役

宣宗道光五年,冬十月,以大学士长龄署伊犁将军,筹办军务,当乾隆朝之平定天山南路也。回酋大和卓木波罗泥都之子萨木克及喀什噶尔地方人民亡入浩罕国,于葱岭以西。其汗为蒙古察合台汗之裔,既纳萨木克等,恐遭战事上之波及,因告中国,愿担负监守逃人之责。政府亦因势利用之,岁贿以银一万两,使加约东。及嘉庆末年,南路参赞大臣斌静荒淫无度,失回众心。萨木克次子张格尔者,其人有胆力,自入浩罕后以诵经、祈福、传食诸部,颇为回人所崇奉。张格尔乃因南路人心之不平,乘机投入布鲁特,假众数百,以是年八月袭喀什噶尔近边。布鲁特硕目苏兰奇入关告警,反为章京绥善所叱,遂愤走出塞,与回人合,领队大臣色普征额率兵往击,破之。张格尔仅馀三十人,舍骑徒步而走。色普征额追出塞外,不见敌踪,遂回军喀什噶尔,与斌静宴赏中秋节。所擒八十馀人,斌静悉令杀之灭口,而以苏兰奇交通逆裔,导众滋事入奏,帝心疑之,命伊犁将军庆祥往勘,具得斌静奴畜回民,渔猎回女诸罪状,逮入京治罪,以永芹代之。张格尔复集兵,屡骚掠近塞,永芹引军出击辄遁云。至九月,令队大臣巴彦巴图以兵二百出塞四百里,复无所遇,乃纵杀布鲁特游牧妇孺百馀而还。其酋汰劣克愤甚,率所部二千追袭之于山谷间,巴彦巴图全军陷没,于是四城之回人争起响应诏,以长龄代庆祥镇守伊犁,庆祥代永芹视师喀什噶尔。

六年,秋八月,张格尔陷喀什噶尔,庆祥死之。先是,张格尔率兵由开齐山路突入回城,拜其先和卓之墓。距喀什噶尔八十馀里,令协办大臣舒尔哈善等围之。张格尔突围出,帝闻,授长龄扬威将军,诏陕甘总督杨遇春、山东巡抚武隆阿为参赞,督师助勤。军未集而张格尔已乞得浩罕国安集延兵〈(安集延兵鸷悍善战,时有百回兵不如一安集延之语)〉三千,于是月攻陷喀什噶尔。庆祥迎战于浑河,败绩,自缢死焉。凌河阿穆克登先后殁于阵,于是英吉沙尔叶同羌和间三城同时陷落,群回悉凌。

七年,春三月,将军长龄、总督杨遇春克复喀什噶尔,张格尔遁。先是,长龄等于六年十月抵阿克苏,时提督达凌阿已败敌于托什罕河,张格尔复遣兵所柯尔坪,阻进兵之路。长龄督将,并分路进,悉腊其众,至是年二月,师次大阿拐,敌屯洋河已特。乘夜来犯营,击却之。越日,由中路进袭,歼万馀人,追杀二十馀里,擒三千馀人。张格尔复纠众十馀万抗拒于沙布都尔庄,诸将奋勇抄击,逼至浑水河,又破之,遂进军阿瓦己特。三路掩杀,俘斩二万有奇,复追至洋达玛河,搜杀罄尽,遂于是月移师浑河北岸。回众十馀万阻河为阵,亘二十里,穴垒轰䂭,鼓角震天,势张甚。是夜,大风扬沙,大雾晦,长龄欲待霁而进,遇春不可,曰:‘此天赞我也。’乃遣索伦千骑,绕趋下游,牵其势而亲督。

猜你喜欢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司马迁
  卷七十八·志第二十八·舆服一·宋濂
  名山藏卷之八十一·何乔远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佚名
  卷之六·佚名
  卷之四百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纪昀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二·来保
  绎史卷一百八·马骕
  列传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一百十二·郑麟趾
  世家卷第三十 高丽史三十·郑麟趾
  脱脱传·宋濂
  卷之二·努尔哈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史隽之·唐圭璋

      隽之字子声,一字石隐,鄞(今浙江省宁波)人,浩之孙。以祖泽为太府寺簿。绍定初,知江阴军。洪咨夔平斋文集卷二十二有史隽之除直宝谟阁致仕制。   望海潮   浮远堂   危岑孤秀,飞轩爽豁,空江泱漭黄流。吴札故邱,春申旧

  • 赵汝茪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汝茪(生卒年不详)字参时,号霞山,又号退斋,商王赵元份七世孙。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退斋词》一卷。 ●汉宫春 赵汝茪 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 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 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

  • 列传第九 斛律金(子光 羡 兄平)·李百药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也。高祖倍侯利,以壮勇有名塞表,道武时率户内附,赐爵孟都公。祖幡地斤,殿中尚书。父大那瑰,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天平中,金贵,赠司空公。金性敦直,善骑射,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

  • 卷十·舒赫德

    癸未舒赫徳奏言【臣】前奏贼匪畏惧官兵有一二千人豫行逃窜一节系【臣】等初至临清传闻之説现今讯问获犯据供二十三日贼人知官兵两路进攻因于旧城外东面派人五六百抵御经官兵杀退回城又城北塔湾一带贼豫派人千余在彼迎

  •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李林甫专政唐宗开元二十二年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防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瑁诸子莫得为比太子浸疎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夀

  • 袁聿修传·李延寿

    袁聿修,字叔德。七岁时家中有丧事,他按礼守丧就像成年人一样。九岁时,被州官征辟为主簿。性情深沉,有见识,处世清静寡欲,从不与任何人竞长较短。姨父是尚书崔休,对他十分赏识。十八岁,他任本州的中正,兼任尚书度支郎中。齐天保

  •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传·张廷玉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都是魏忠贤的党羽。王体乾,昌平人,为人阴柔奸险。熹宗在位初期,他任尚膳监太监,后升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推辞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后,体乾急忙与客氏、魏忠贤策划将它夺了过来,并置王安于死地。此后,他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

    长素足下:读《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谓中国衹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呜呼长素,何乐而为是邪?热中于复辟以后之赐环,而先为是龃龉不了之语,以耸东胡群兽之听,冀万一可以解免,非致书商人,致书于满人也。夫以一时之富贵

  • 卷九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十九雍正八年十月上谕十二道初六日奉上谕据宁远大将军岳锺琪奏称土鲁番回目额敏和卓屯田种地恭顺効力甚属可嘉朕闻之深为喜悦额敏和卓着赏缎二十疋其种地効力之回民等赏银二千两着

  • 第二十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吕思勉

    汉与唐,同称中国的盛世,汉之治称文、景,唐之治,则称贞观与开元。唐高祖的得国,本是靠秦王世民之力。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忌他,彼此结党互争。而高祖晚年,颇惑于嬖妾近习。这竞争倘使扩大了,也许可以演成干戈,人民重受其祸。幸而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高晋

    目录河防【十六】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河防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初九日山东巡抚明兴奏言窃照济宁以南运河两岸堤工先经奏明兴修运河防所属之在城闸以下第一第二分泇河防所属之珠梅闸以下第一第二分峄汛闸内之第二十分已将

  • 通书述解卷上·曹端

    提要【臣】等谨案通书述解二卷明曹端撰端字正甫号月川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官霍州学正明史称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説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着足处两甎皆穿明代醇儒以端与薛瑄为最而端又开

  • 第五章 16·辜鸿铭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辜讲孔子评价另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晏平仲,姓晏,名婴,字仲,后人多称晏婴。曾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余年),说:“他明白如何观察朋友之间的真正关系。不管交往多长时

  • 剡源集·戴表元

    元代诗文别集。30卷。戴表元撰,戴表元别号剡源先生,故名。《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此集编刊于明万历年间,卷首有明万历九年(1581)戴洵叙,周汝砺小引,《元史》本传,洪武四年(1371)宋濂序,万历元年(

  • 人物志·刘劭

    三国魏刘劭著。为中国现存的第一部专门论述考察才性、选拔人才的理论著作。认为人的才性决定于所秉赋的“元一阴阳之性”,因其“体五行而著形”,故“荀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九征》)。主张从人的外部表现与内在心

  • 周易本义·朱熹

    南宋学者朱熹对《周易》的注解,又名《周易注》。成书于淳熙4年(1177)。原书据吕祖谦校订的古文《周易》经传十二篇而分为十二卷。其书以“象数”与“义理”合一为宗旨。“易本为卜筮而作,以断吉凶。今其法不传,诸儒之

  •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林语堂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子。在本书